第五十三章 桐城
容鈺與容華、邵南煙在馬車里坐了許久,馬車卻仍未駛動。 她掀起車簾,便看見正在糧車旁認真清點米糧的沈尋。 不同于在京都城的燦然衣飾,沈尋這幾日都和勞工們穿著一樣的粗布工服,吃住亦在一處。 容鈺重新認識了他。 在碼頭邊等著接活兒的勞工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如何快速而準確地從這些人里選出吃苦耐勞、本分忠厚的,長途跋涉把軍糧運至桐城; 天有晴雨,路途崎嶇,如何確保一車車糧食不霉不爛、不破不灑; 如何恰當地打點護行的兵甲; 途中遇到盜匪刁民、貪官污吏又該如何…… 還有,辛苦地按時足量把軍糧送到了,去戶部領款時,有人壓著不放錢款又該如何…… 采辦、運送軍糧這樁差事,沈家已穩穩當當地辦了幾十年。 很多人都想當然地以為,這生意最是輕松、穩賺不賠,皇帝給誰做,便是浩蕩皇恩落在誰頭上。 可世人很快便會知曉,并非如此…… 上輩子,佑寧北征戰敗后,因宸王身殘,皇帝恐貴妃他日無依,讓貴妃的侄子接手軍糧生意。 貴妃那侄子愚蠢貪婪,把生意低價分包給數個小商販,打算做個賺差價的甩手掌柜。 按承包價款,那些小商販若是實誠地運糧,獲利極微,還可能會蝕本…… 他們敢接那樣的生意,自是有對策。 那年,運到九邊的軍糧缺斤少兩不說,里頭還夾雜著許多陳米、霉米。 兩次北征戰敗后,大周忠勇善戰的將領幾乎死傷殆盡,九邊守將多是擢升的新人。 收到這樣的軍糧后,油滑的守將揣測上意、一聲不吭,謹慎的守將愛惜官帽、不敢冒進…… 唯獨沒有人關心,兵甲們吃不飽飯的問題…… 半年后,馬監軍叛國案審結,英王被貶為庶民,馬家傾覆。 端王出獄。 穆臨淵接守桐城。 穆臨淵察覺軍糧的問題后,派親信攜人證、物證進京呈給主辦馬監軍叛國案的領侍御史夏斯年。 其后,夏斯年面陳此案于天子,皇帝震怒,特命夏斯年為查案欽差,令各郡監察御史協助他查清軍糧案。 并賜下手諭、尚方寶劍,遇干礙查案、不拒實以陳之人,上至守將、郡守,下至兵甲、商賈,一律就地格殺。 軍糧案后,世上再無因族中出了位寵妃而享盡富貴的徐家。 …… 馬車終于駛動。 容鈺原本計劃,途中循序漸進地開導容華,以免她找到邵西澤的尸骨后悲慟過度,或找不到邵西澤的尸首心灰意冷,再生變故。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 她從不曾坐馬車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遠行…… 且沒有丫鬟隨行…… 故而盡管她內心堅毅,身子卻著實受不住,一路都虛弱地躺在馬車里…… 行經的城池、風景,俱都無心觀賞,只能聽邵南煙轉述幾句…… 唯獨在濮城休整時,她有意看了幾眼。 兩次北征戰敗后,遼軍士氣大振,頻頻入境擾民。 佑寧十年,遼人集結大軍,長驅直入,一路打到濮城。 若遼人打下了濮城,便能沿大運河北上,兵臨京都…… 大周舉國人心惶惶。 生死存亡之際,端王親往濮城督戰,擋住遼軍進攻。 遼人進退維谷,派出議和使臣。 彼時,朝中有主戰、議和之爭。 容鈺對朝廷大事不甚了解,如許多普通老百姓般,她知道的是,最后,端王代表皇帝,與遼人在濮城簽訂和約。 那和約…… 說是和約,內容卻是大周每年須給遼人錢糧布帛。 泱泱中華,前朝曾有四海來賀天子的盛景…… 大周卻不得不向西蠻進貢求和。 大周人人皆以此和約為恥,每每思及便悲憤莫名。 卻無可奈何、無力回天。 大周沒能收回燕云城; 沒有燕云城,便擋不住遼人。 …… 軍糧車隊一路西行,經過牡丹名動天下的洛陽城,以及前朝舊都長安城,月余后,于三月中旬抵達桐城。 邵北城率人接收軍糧入庫,卻意外地看到容華和邵南煙現了身…… 還不止…… 馬車里還靠著個容鈺…… 在邵北城的印象里,容鈺總是中氣十足、精神煥發。 深夜獨跪祠堂,也鎮定自若。 從不曾如眼下這般,消瘦虛弱、有氣無力…… 他突然想起捐金那日,她說的那句,“因為我……嬌生慣養……” 不過是坐了月余馬車,便成了這副模樣。 還真是,嬌生慣養…… …… 將軍府沒有丫鬟,只有一個做飯的中年廚娘,虛弱的容鈺便被這婆子抱進了臥房…… 次日,容華便打算去城外的戰場。 盡管身虛體弱,容鈺還是換上男裝,由邵南煙攙著,隨容華一起出門。 三人行至二門處,碰上在此等候她們的邵北城,他身后還跟著兩列親兵。 邵北城撥出幾個親兵護送她們出城。 容華姿容極出眾,著男裝亦不減清麗,不少兵甲都忍不住偷看她。 邵北城看了看他們,他們立刻羞慚地垂下眼眸…… 容鈺亦若有所思地看著容華。 她這長姐,的確是位風華動人的佳人…… 雖她著男裝,但人們輕易便能看出端倪。 若是生出流言…… 例如,尚在服孝的將軍府里藏著美人之類的…… 那便不好了…… 容鈺下定決心,請容華回了臥房,向廚房里要了塊炭,碾碎抹在容華臉上…… 三人再度出門。 這回,兵甲們看向容華的眼神中毫無驚艷。 效果立竿見影。 邵南煙便問容鈺:“咱們是否也要用炭灰涂面再出門?” 兵甲們:…… 容鈺:…… 容鈺委婉地道:“我容貌平平,自是不必……” “而你是英氣之美,著男裝時渾然是位英姿卓然的小郎君……” 邵南煙琢磨了一會兒容鈺的話,向容鈺確認道:“我穿男裝英姿卓然?” 容鈺真誠地點了點頭。 邵南煙恍然大悟,道:“你說我穿男裝好看,不就是說我三哥好看嗎?!” “真機智!” 容鈺很想知道,為什么邵南煙的思維如此清奇…… 兵甲們毫不掩飾地笑了起來…… 容鈺無奈地看向他們…… 傳聞中,軍容整肅、軍令如山的邵家軍就是這群貨嗎?! 她看那些兵甲時,視線不經意落在邵北城身上…… 大周的軍服黑紅相間,沉穩而不失熱血,沉肅清峻的年輕將軍穿著這樣一身,以烏金冠束發,手持烏金長槍,烈烈斗篷隨風飛揚…… 的確好看…… 不枉她當眾被取笑了一回…… 容鈺愈看愈感慨:這英武不凡的少年,正是大周的天命將星…… 她和大周千萬百姓,都祈盼他康健長壽、驅除外蠻…… …… 京都城。 二月,皇帝舉國傳諭,為太子廣求天下名醫。 一時間,毛遂自薦者有之,舉賢薦能者有之…… 卻多是庸碌之輩。 泰寧侯府的二小姐容瀅所薦的秋水夫人卻是舉世公認的神醫! 秋水夫人幽居于嶺南群山中,偶爾出山,隨緣看診。 疑難雜癥、久臥病榻、行將就木…… 無不藥到病除。 秋水夫人被人們口耳相傳成了懸浮濟世的觀世音菩薩,仿佛這世上沒有她治不好的病、沒有她救不回的病人。 京都特使、廣東郡的官員都曾為太子進山尋訪秋水夫人,俱都無果。 誰也沒有想到,容二小姐竟請動了這位超然世外的神醫! 帝后皆大喜過望,太子妃一掃數月的愁容,就連京都城的百姓們也輕松了許多。 太子的康健關乎國本。 太子以下,無論是居長的英王,還是生母顯貴的宸王,在百姓心中的聲望都不太好…… 太子的才能雖不出眾,至少品性仁厚恭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