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
不一會兒,各家掌柜的基本都了解了這套數字的用法。 確定眾人都已經清楚明白,沈伯謙才正式開始講解黑板上的數據。 數據并不多,只不過是各家掌柜轄內過去三年的經營數據和增長情況。 但讓各位掌柜的驚詫不已的是,若是前兩年的數據沈伯謙是一早記住的,但去年的數據可是他們剛才說過一遍而已。 他是怎么記住,并且這么快就算出來比前面兩年的增長情況的? 要知道,從他們全部說完到沈伯謙把計算結果寫出來,還不到一柱香的功夫。 終于羅廚子頂不住各位同仁慫恿的目光和自己好奇心的驅使,在沈伯謙說完各家掌柜轄內過往三年經營情況之后,他忍不住問道: “姑爺,這是你剛才算的?” 沈伯謙一點頭,“是,我對數字比較敏感?!?/br> 我可是進入過中華心算大賽少年組前十強的人,這點兒計算量根本不在話下,只是加減乘除,連個開方都沒有,算慢點兒都砸我招牌。 當年在外頭留學,靠這一手本事可是騙過不少吃喝,宿舍里有個英國的同學第一次見到自己算數,都快嚇暈了。 比起他來,各位掌柜的反應還是比較淡定的。 他的這個答案在一部分掌柜的意料之中,尤其是在他已經拿出阿拉伯計數法之后。 這些掌柜的,一部分是以前劉老爺專門留著輔佐女兒的,一部分則是劉若蘭自己培養起來的,這些人對劉若蘭還是比較了解的。 他們都知道她不是個沖動的人。 換句話說,只要她還是清醒的,就不應該讓個什么都不懂的人來接手。 所以,雖然她說讓姑爺暫代管理劉家生意有些欠妥,但想必姑爺還是有些過人之處的。 而剛才沈伯謙展示的計數法也初步證明了這一點。 但卻也比不上他這一手帶來的震撼。 算賬,這可說是他們這些掌柜們的看家本領,說起算賬,誰沒有兩把刷子。 但要做到沈伯謙這樣的速度,這樣的準度,卻也是難之又難。 別說他們,就是找遍全大興恐怕也找不出幾個像他這樣的來。 當然,他們并不知道沈伯謙這手是建立在現代社會各位心算大師無數經驗的基礎之上。 只當他是天賦異稟,生有此能,自然覺得非常震撼。 幾位相熟的大掌柜一交換眼色,那意思:這位沈姑爺應該不會離譜到哪兒去。 畢竟,光憑他這一手,不說做掌柜生意,但只要稍加歷練,起碼也能當得起一個大賬房。 ☆、第99章 98步步為營 看各位掌柜此時的表情,沈伯謙知道,初戰告捷。 最起碼,他已經初步獲得了各處掌柜的認可,但他也知道,自己絕不能因此有絲毫放松。 這些人全是精英,用現代術語來說,這些都是最低金領級別的職業經理人,甚至是合伙人級別的打工諸侯。 據若蘭所說,這些人在他們自己的轄區,堪稱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管。 上至當地官府打點,中至同行交流,下至店內伙計的衣食住行。 他們都能安排的妥妥帖帖,絕不會出紕漏,更加不會給東家添麻煩。 這當然是因為他們對自己近乎于苛刻的要求,但同樣的,他們對下屬,對上司,甚至是對對手,也是一樣的嚴格。 能力只是獲得他們最終認可的一個必要條件,而非全部。 要讓這樣一幫人在心中對自己真正信任,絕對不會如此簡單和容易。 萬里長征不過才走出了第一步而已,之后的路更是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因為,建立起他們對自己的信任感并不容易,但要摧毀卻易如反掌。 只需要一次疏忽便足夠了。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步步為營,穩扎穩打。 既然他是暫代少東家,要決定的也都是大方向上的事兒。 懂的,適當的說說自己的看法,給一些自己的見解; 不懂的,不恥下問,主動提問,積極學習; 有問題,大家討論,聆聽多方意見,共同討論決定; 當然,態度可以謙虛,但卻也不能一味忍讓,恩威并重方為上策。 至于具體cao作層面的上的東西,暫時還用不到他來cao心,否則那些大掌柜也就不用干了。 這是他一早就跟若蘭定下的應對方針。 不得不說,非常有效。 經過阿拉伯計數法和他超凡心算才華的展示,各位掌很給面子,十分投入的聽他回顧了過年年份的經營情況。 這都是實打實的數據,自然沒人有異議。 接下來,他又結合若蘭提前告訴他的一些情況,說了一下今年的整體預期目標。 目標,就是今年整個劉家期望達到的盈利目標。 這些都是例行性的,他說起來也沒有絲毫的夸大和夸張,各位掌柜聽的也頻頻點頭。 難點在于最后一個環節,為了實現預期目標,各處掌柜的怎么定下各自的目標。 換句話說,接下來是各處掌柜立軍令狀的時候。 這也是慣例,每年年初,各處掌柜都要根據自己轄內的情況,結合東家提出的整體目標,預定自己轄內的經營目標和拓展方向等等事項。 為了激發各處掌柜的斗志,也為了在年終評比的時候保持神秘感,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各處掌柜確定目標的時候更加的不受外界影響。 這一環節向來都是一對一進行的。 那自然就不能繼續在大廳談了,沈伯謙的書房早就準備停當。 而蔣英也早陪著若蘭過去等著沈伯謙和各位掌柜的了。 第一個掌柜進門打眼兒一瞧,書房里就沈伯謙一個人,安靜的坐在書桌后面,身體微微向后傾斜,似乎是在跟人說話。 瞬間,掌柜的就明白了,少東家肯定在屏風后面呢。 的確如此,剛經歷了第一次孕吐的若蘭正蔫蔫的歪在屏風后面的長榻上。 而沈伯謙面前的桌子上干干凈凈,只有筆墨硯臺和一摞空白冊子。 之所以知道冊子是空白的,是因為這位掌柜進門的時候沈伯謙正好隨手拿起一本打開了。 只是,他有些奇怪。 這一般各處掌柜來報盈利目標,少不得要參考過往情況。 畢竟,不是每個掌柜定下的目標都跟少東預期的一樣,有時候還是有差距的。 這種時候,無論誰要說服誰,都得拿出實打實的東西來。 最有說服力的,當然還是直接拿數出來。 怎么沈姑爺一本賬冊都沒帶呢?少東家故意沒提醒他? 還是他不知道,少東家不好意思指正他? 腦子里好幾個念頭飛速旋轉,這位掌柜突然間心念一動,加上到底還是有些不服,決定試一試這位新任姑爺兼代少東。 兩人坐下打了個招呼,沈伯謙抬手給他倒了杯茶,隨意的聊著。 氣氛倒是和諧輕松。 不過沒聊幾句,二人就入了正題,說起年底的盈利目標和其他的計劃。 這位掌柜略微思忖了一下,報了個比他實際計劃略低,但少東家不仔細盤算也未必會讓他再往上添的數。 因為這個數只比他真正計劃的少了一成。 其他的目標卻都是照實說的。 沈伯謙聽完他報的數遲疑了一下,沒有直接評價。 轉身拿起旁邊的炭盆兒上的燒好的開水壺,往茶壺里續滿水,又給他倒了杯茶。 這才又說起他所轄生意過往情況和他今年的目標數據。 但是,沈伯謙說自己對生意不熟,要先慢慢扒整體情況捋一捋。 順道也請掌柜的給他把把關,看他說的對不對。 掌柜的點頭言道不敢。 沈伯謙笑著說了句“您過謙了”,接著說起這位掌柜管理的生意的情況。 他的轄區臨近京城,是精細棉布賣的最好的區域之一。 而且,因為最好的棉布一直都是劉家獨家供應,所以買方市場一直是供不應求。 幾乎是貨一上架,第二天就賣的七七八八。 這說明當地市場飽和度很低,還有足夠的市場空間等待拓展。 換言之,如果沒有特別大的意外,今年的增長率應該是一如既往。 他轄內前年和去年的增長率分別是五成和五成半。 而這兩個數字對應的人力增長都是兩成,跟他剛才報出的今年人力增長預估數據一致。 但是,他報的盈利目標增長率卻依舊還是五成。 最后這句話,沈伯謙沒有說出來,卻頓了一下,話鋒一轉,問道: “誒,對了,我前幾天聽若蘭說,年前劉家染織坊推出的新棉布花色,客人們都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