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死了
第二天一早,安長月打著哈欠走出門,一眼就看到趴在欄桿上朝下張望的葉云深,上前打了聲招呼,問他在看什么。 葉云深指了指下面說道,“剛才我看見纖娘帶著一個文質彬彬的男子進了門,看樣子是要招呼人家在樓中吃飯,我還是第一次見纖姨這么對一個外人?!?/br> “汝陽王的待遇不好嗎?”安長月問,葉云深搖頭說不一樣,他們那是知己好友,但剛才那男的很眼生,肯定是第一次見。 安長月撇撇嘴,心想他們來長安也不過一年余,沒把纖娘的朋友見個遍兒也屬正常,有什么好稀奇的。 她打著哈欠往樓下走,昨日醒來又睡,這會兒覺得不是一般的餓,于其在這里猜來猜去,還不如下去吃吃喝喝來的痛快。 到了大廳中,四水正端著一盤蒸餅從后院進來,見她下來了,就招呼道,“七寸給你準備了栗粥和羊皮花絲,都是你愛吃的東西?!?/br> 安長月眼睛頓時一亮,她本是想著秋日要吃蟹來著,卻因為某種原因,這一年的秋蟹都不怎么好,她連一口蟹黃都沒能吃上。 不過纖娘說過,汝陽王那邊最近剛弄了些肥美的秋蟹,這幾日剛好能吃,而且這可是整一年中最后能吃蟹的好時機,所以安長月當下便求了纖娘一起往李琎府上去。 她歡跳著往后廚找七寸,心里卻想著趕緊把孔蘭真的事兒結了,否則可要耽擱去汝陽王那邊吃蟹了。 等西市市門大開,安長月便和葉云深一道去大理寺找老吳,沒想到才到大理寺門前,就聽門外的守衛說申屠一大早帶著老吳去了楊家,說是出了命案。 兩人對視一眼,安長月心想不至于吧,昨日才接到報案,今日人便沒了? 從大理寺借了兩匹快馬,急急忙忙跑到了楊家,就見楊家的四個仆役跪在院中哭哭啼啼,申屠在院中轉來轉去,似乎是在檢查,而其他幾個官差則在楊家周邊詢問。 “怎么回事?”安長月翻身下馬,這幾日天冷,她就換了胡服穿著,感覺那是相當方便。 申屠見他們來了,就朝屋中指了指,“今日一早被發現人死在了房中,看那模樣早前肯定沒少受折磨,人都瘦的快脫骨了?!?/br> 安長月見過秦竹卉,知道她是什么模樣,當下便和申屠點點頭,徑直往屋中去。 老吳正在查驗尸體,他皺著眉看的很仔細,從頭到腳,最后蹲在地上唉聲嘆氣。 “可有什么發現?”安長月走過去看了眼死在床上的秦竹卉,只不過一夜之間,她已經看上去更加枯萎了,說她是油盡燈枯而死都會有人相信。 “沒查出來,可能是心力交瘁而死,也可能是別的,這人死的太蹊蹺了?!崩蠀钦f著撓了撓頭,站起身長嘆一聲,“一個懷有身孕三月余的婦人,怎么會是這幅模樣?” “誰說不是呢,說是外地災民都不一定會如此憔悴?!卑查L月看著枯瘦如柴的秦竹卉,心想不過才幾天時間,人怎么會像是被吸干一樣。 老吳捋了捋稀稀拉拉的胡子,感嘆道,“只聽說過秦少卿這個女婿家中貧寒,沒想到竟然能貧寒到如此地步,你說秦少卿怎么也不幫著自家閨女cao持cao持?!?/br> 說到這里,老吳再往秦竹卉臉上掃了一眼,“哎呀呀,我真是看不得這個,死的真是慘啊,一尸兩命啊?!?/br> 安長月抓了抓下巴,昨日孔蘭真還說著秦竹卉不要步了她的后塵,今日人就死了,這感覺比她說的還慘,而且連老吳都看不出死因,真是奇了怪了。 申屠進屋見兩人同樣動作直直盯著床上的尸體看,不由清咳一聲,“查出死因了嗎?” 老吳搖頭說沒有,“這人死的蹊蹺,得帶回去仔細查?!彼f著在屋中轉了一圈,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安長月跟著點頭,“我也覺得蹊蹺,聽楊家和秦家的人說,秦竹卉出現異狀是在懷了身孕之后,起初只在楊家有異樣,但后來回到秦家也是夜不能寐?!?/br> 她把大致情況跟申屠說了一遍,雖然這些話極有可能其他官差已經告訴過他,不過安長月覺得還是要再說一邊比較保險。 申屠嗯了一聲,“如此說來楊家和秦家肯定有問題?!?/br> “也不一定,楊家你看見了,差一點就跟家徒四壁差不多,連家中家具都是秦竹卉與他成親時帶來的,要說有問題,可能性不大?!?/br> 安長月頓了頓繼續道,“至于秦家我也去看過,沒有什么問題,秦家治家嚴謹,被外人混進去下手的可能性比楊家還小?!?/br> “如此說來,秦竹卉這病癥就更蹊蹺了,怎么會有人初初懷有身孕,就不停嘔血的?”申屠看向老吳,老吳聳聳肩,他看的是死人,雖然活人也會看,但大部分看的也不是很準。 “可秦家那邊說了,找的醫師診治過,根本沒有問題,還說秦竹卉這可能是自己的問題,憂心過度?!卑查L月皺了皺眉,她不相信憂心過度會突然之間嘔血。 申屠嗯了一聲,這件事他去查過,那醫師沒問題,而且從醫師口中得知,秦竹卉的精神似乎有些問題,總說自己能看到窗外有黑影來回飄蕩,說什么她占了別人的位置。 “占了別人的位置?”安長月一挑眉,難道指的是孔蘭真?楊函書原來的妻子是孔蘭真,再然后才又娶了秦竹卉,只是如今已經知道,孔蘭真與楊函書是夜奔,那便算不上是妻了。 “可有不妥?”申屠并不知道孔蘭真的事,是以他不知道這話是什么意思。 安長月想了想說道,“我之前曾托明少卿為我找一人,那人便是楊函書,至于找他的原因嘛,是因為我在西市街口撿到一個婦人,那婦人自稱是他的妻子,說楊函書三年前拿了家中積蓄入京趕考,卻一去再無音訊?!?/br> 說到這里是個人都能想到怎么回事,才子高中進士,與權貴家的女兒締結良緣,將家中的糟糠之妻拋諸腦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