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大游~~行,美國1953年的藤本,要是有大院子的話,可以爬滿墻的哦超級美 第60章 藍色陰雨 是真沒有荔枝,不是饑餓營銷。鮮花是最難以保存的商品,如果不是荔枝產能太小,陳家蜜絕對會做到足量供應市場。她誠信供貨,市場無難度購買,大家開開心心做買賣,她也好迅速回籠資金回饋投資人。 如今這種局面,竟然陰差陽錯。 但另一方面,也讓陳家蜜對于鄉村的人情關系哭笑不得。 無數的貿易商通過周剛韓強、村長甚至陳爸給她遞條子,希望她能從手里勻出一兩箱荔枝,哪怕不是為了高價出售,這時節手里能拿出荔枝的,在同行和下游分銷花店來看,也是非常有實力的象征了。 陳家蜜甚至還接到了前老板杰森的電話。 起因是租借了杰森辦公地點工作,目前屬于陳家蜜員工的杰西嘴快了些,無意暴露了荔枝就是陳家蜜目前大火的產品,杰森如蒙大赦趕緊打電話給陳家蜜:“給我一束吧!我家那位老婆大人天天跟我鬧?!?/br> 倒不是杰森太太多喜歡荔枝,但是稀缺就是面子,她交往的朋友閨蜜那么多,客廳里放上那么些荔枝,既好看又好聞,重要的是她腰板就挺直了。 對于杰森這個當時的投資牽線人,陳家蜜是感謝的,雖然她自己的線上花店排隊發貨都排到下一季去了,可還是咬緊了牙給杰森整整走空運寄去了一扎二十枝的荔枝玫瑰。 杰森雖然沒有特地打電話來道謝,但是陳家蜜看他的朋友圈就知道,最近杰森太太好多朋友組團來家里拍照,拍完了就在社交網絡上炫耀,杰森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都享受到了太太柔情似水的對待。 所以說,男人送女人花博取歡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花事花事,從自然界的本源細究,本就是植物的求偶行為,然后轉嫁到了人的身上。 而書展推廣的大功臣蘇淮也向出版社推薦了這次引爆銷量的花商陳家蜜,為此出版社原來打算配合麾下將要發售新書的作家推出一個鮮花系列,但是花緣這個玄妙東西不是人人都有,而且陳家蜜目前手上的高級品種還比較稀缺,出版社提供的幾位候選作家都沒能找到合適的花。 倒是后來蘇淮引薦了一位專寫老海市故事的海派作家朋友,新書《海上衣香鬢影記》同陳家蜜的蕾絲玫瑰風格不謀而合,而作家手持蕾絲穿著旗袍簽售,也引發了不俗的反響。 但不如荔枝與眾不同且聲勢浩大。 蕾絲玫瑰屬于毛邊,也就是本地花商嘴里的“皺巴巴”,除了一批對花具有相當審美的顧客,這花的銷路并沒有荔枝好。但是陳家蜜在花田里的鋪開面本也小,所以蕾絲竟然難得達到了采種的平衡,而且拍賣價格還不錯,了卻了陳官村選種蕾絲的村民心頭的一件大事。 有了這番起色之后,由周剛牽頭,大家在鮮花交易中心濟濟一堂,要討論下一階段陳官村的花田部署。如今和陳氏玫瑰有交情和業務往來的人,在交易中心都是走路生風,而且可以使用中心內最大最豪華的會議室了。 最開心的莫過于村長,陳家蜜這一番成功的營銷勢頭如果持續下去,去年因為雪災垮掉的陳官村gdp,今年絕對可以翻著倍地補找回來。而且最最重要的是,陳官村的鮮花產業結構已經因此被迫做出了積極的改變。 原來的陳官村和周圍村落并沒有什么不同,都是走傳統的花田基地的生產路線。其實花田基地說得好聽,實際就是把大棚蔬菜改成了大棚玫瑰,花比菜嬌,侍弄起來更加累人。每年每戶人家能增加個萬八千的收入,已經是了不起的政績了。 那時候聽到引進新品種,大家都和看到洪水猛獸一樣。 一是沒有能力和洋鬼子打交道。 二是專利費的落實是個天大的問題,村里就算想托底也沒有這個實力去托。 三就是一個小村子是沒辦法自己做到市場推廣的。 以周剛經理為前車之鑒,他創辦了多年的花卉貿易公司都在以花養花,靠傳統的花卉品種去填引進的新品種的虧損,所以周剛這么多年來幾乎沒有賺到錢,除了自己當老板以及交易中心副總經理的頭銜之外,他生活也就是個小康。 但陳家蜜非常尊敬他,先行者總是最不容易且不被人理解的那個。 這次會議上,村長非常有沖勁地提出一個方案,除了本身市場比較廣闊的紅玫瑰之外,明年陳官村的種植大頭能不能統統改成荔枝,帶著村民們更加富裕起來。這個問題其實周剛和陳爸也在考慮,但陳家蜜一直沒表態。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陳家蜜并不同意。 這樣的保守作風和以往的她不像,要知道在荔枝成功上市之前,大家雖然什么都不當著她的面說,其實都覺得她太激進走得太快了。 “我引進荔枝,本意是希望大家能夠正視花卉產業未來的趨勢,看清這個產業必須由不斷的推陳出新才能帶動,”陳家蜜在成功面前保持了非??酥频那逍?,因為從她邁入這行的第一天,看到的就不是成功而是差距,“可能市場還對荔枝保持新鮮,但是從它成功上市那天起,對我們來說它就是一個舊品種了,現在要做的,除了維護好已有的市場,最重要的是尋找下一個明星在哪里?!?/br> 周剛像看怪物一樣看陳家蜜,他一個進入鮮花產業多年的老人尚且按捺不住喜悅,而陳家蜜一個未滿三十歲、進入這個行業不足一年的姑娘,頭腦清醒到了可怕的地步。 拋去那種有些忘乎所以的眩暈感,周剛也漸漸冷靜下來。 市場是最念舊的,也是最善變的,周剛對陳家蜜附議:“陳村長,我覺得目前陳官村的首要任務的確是擴種荔枝,但這種擴種規模不能是無序的。就好比前兩年有人炒大蒜,市面上大蒜賣出高價,農民們一窩蜂地都去種蒜,到收獲的時候幾乎要爛在地里。追逐高價是人的本能,但是不能有效地指導農民合理規避風險就是我們行政單位的失職了?!?/br> 這么一說,村長幡然醒悟。 還是那個道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農民們到底種什么,還是得村里統一建議指導,否則荔枝如果超過市場需要而積壓,就是自毀名聲,而且價格勢必也會回落到正常波動之下。 村長想起自己的初衷,是希望村民們用相同的汗水換取更高的回報,而不是作踐田里產出的價格。 想到剛剛自己那種讓村民都去種荔枝的念頭,村長為自己捏了把冷汗。 陳家蜜最后總結的時候對陳氏玫瑰以及陳官村一錘定音:“荔枝的成功只是第一步,但是不能僅僅讓人們只有因為想起荔枝而想起我們,而是當他們需要更新更好的玫瑰的時候,就會想起我們?!?/br> 陳爸其實很憂心,紅玫瑰有傳統市場,所以紅拂能夠獲利,但是除去紅玫瑰之外,其它玫瑰是否有同樣的獲利能力很讓人存疑,荔枝說不定只是一枝獨秀也說不定。 “爸,我們本就走的是精品路線,鮮花行業有這么一句話:當汽車消費飽和的時候,鮮花消費就會抬頭,您想想在中國汽車飽和的城市有幾個?”陳家蜜并不擔心,“只有這樣的一線城市,消費能力物流能力審美能力都不欠缺,所以我才會挑書展作為合適的推廣場所。至于下一級市場,還是留給別人去做,我們也不能把別人的路全走了?!?/br> 那就是結仇了。 陳家蜜一個月包四扎搭配好的荔枝花束的線上花店已經有人開始復制,但是這種網站起步較低也沒有排他性的獨創品種,所以基本不能威脅到陳家蜜的存在。但這也對陳家蜜敲響了警鐘,如果她不能推陳出新,就很快會被同化,而走向靠價格競爭的路線。 目前來說她燒得起錢,但是她始終認為那是投資人張太太的錢,別人看中她的價值而投資,她卻不能不負責任地去消費這筆錢。陳家蜜自始至終都認為這筆錢是要還的,雖然風投可以合理虧損,可陳家蜜的價值觀認為虧別人的錢是非常不合理的。 引進新品種,這才是攸關存亡的大事。 所以她立刻聯系了韓強,要求他主動和亨特拉爾公司要明年能夠提供的品種目錄,而荔枝、蕾絲以及其他已有的種苗需求量全部進行追加,最高的荔枝則一口氣提高到了十倍。 詹姆斯·亨特拉爾給陳家蜜親自發了一封郵件,郵件的內容非常簡單,只有一句“恭喜”,但這已經是對陳家蜜在第一年取得的成果的肯定,來自于紅玫瑰教父的肯定。 陳家蜜高興之余,還有nongnong的擔心。 因為她目前的成功,仍然完全仰賴于亨特拉爾公司的供給。 國內已經有大型的月季交流會找到她,希望她能夠為花卉愛好者們提供更多只有在外網上才能看得到的名貴新品切花月季,也就是市場一般所稱的玫瑰。陳家蜜自問目前還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雄厚的資本抗拒風險,她只能提供云市已有的但市面上難以買到的花,讓這些愛好者們擇優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