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誘捕男神、田園乞丐婆、不只是婚姻、六宮之上、我懷孕了,你不想娶我?、盛世田園之天才小酒娘、公主病觀察日記、小狼狗飼養守則、女婢、我來自新東方
宗瑛果真下樓去,沿著四川路往北走,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還開著的食品店,進去買了些餅干糖果,站在玻璃門里面拆開餅干袋吃了一半,口干舌燥。 走出門,外面太陽更毒,不知哪里來的嗡嗡聲響,讓人誤以為是耳鳴。 她折回33號,在樓下等了一會,見盛清讓還不下來,就干脆往上走。 到六樓,每間辦公室的門都敞開,走廊里來來去去的人,審核人員手里翻著大沓資料,會計手下的算盤珠子噼里啪啦,電話鈴聲響個不停。 有人端著水杯低頭看文件,快步迎面走來時差點撞到宗瑛。好在她避得快,但水還是因慣性從杯子里漾出來一些,落在地板上,濕了一片。那人潦草道了聲抱歉,頭都沒有抬,轉個身直接進屋子里去了。 這種緊迫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忙得忘我,只有宗瑛像個局外人,悄無聲息坐在走廊盡頭的長椅里,吃了一顆又一顆的糖。 宗瑛再次看到盛清讓已經是下午五點。 她直起身抬頭看他,摸出一顆糖,一聲不吭剝開糖紙遞過去:“盛先生,你現在血糖應該很低?!?/br> 盛清讓伸手接過糖果,快速地轉過身說:“天黑前還有個地方要去,走吧?!?/br> 于是宗瑛又跟他下樓,等來出租車,前往下一個地點。 那地方不在公共租界,而在“小東京”——日本僑民的聚集地。一路上可以看到穿和服的日本女人,提著行李帶著孩子,似乎也準備撤離上海。 汽車終于在一座民宅前停下來,是個兩層的小樓,表面透著欠打理的意思。 只有一個上了年紀的傭人出來開門,看到盛清讓,他說:“先生回來啦?!?/br> 盛清讓問:“徐叔,行李收拾了嗎?” 被稱作徐叔的傭人無奈搖搖頭:“老爺不肯走啊?!?/br> 說話間,三個人都進了屋??蛷d朝南一張煙床,一個套著長袍的男人躺在上面抽大煙,窗戶緊緊閉著,室內味道十分難聞。 煙床上的人劇烈地咳嗽起來,打破這混沌的暗沉與寂靜。 徐叔皺眉看著,同煙床上的人道:“少爺回來了?!?/br> 那人恍若未聞,過了好久突然啞著嗓暴怒般地開口:“來干什么?!叫我去租界還是叫我去香港?!”說完又猛烈咳嗽一陣:“我不去,我哪里都不去!叫他滾!” 盛清讓沉默地在屋子里站著,很久,一句話也沒有說。 煙霧繚繞中,窗格子將落日余暉切割成碎片,像他支離破碎的童年—— 生母沒有名分,生下來被抱到盛家,轉眼又被過繼給一無所出的大伯家。大伯大伯母都抽大煙,分家時得來的產業幾被揮霍盡。 大煙抽多了,打他;沒有煙抽了,打他;打麻將輸了,那么也要打他。 年紀太小了,孱弱得幾乎沒有力氣去找出口。 盛清讓額頭滲出虛汗,手心愈冷,眼瞼幾乎要往下耷。突然他閉了閉眼,走出門,徐叔也跟出來。 他將一枚厚厚信封交給徐叔:“船票、錢、通行證,都在里面?!?/br> 徐叔接過來,雙手緊緊捏著,又低下頭:“老爺現在這個樣子,說不定到頭來還要枉費先生的安排,我再勸勸吧?!?/br> 天色愈沉,盛清讓沒有再出聲,返回車內坐了很久,司機問他要去哪里,他也不答。 宗瑛這時在一旁說:“盛先生,如果沒有別的地方要去,是不是可以回公寓?” 盛清讓突然回過神說“抱歉”,又說:“那么回去吧?!?/br> 車子啟動,天與街道漸漸融為一色,路燈寥寥地亮起來,行人也很少。 去往699號公寓,就像船舶進港,哪怕路漫長,但到底是回家。 宗瑛挨著車窗緩慢地松了口氣,偏過頭,又看到盛清讓的側臉,他抿著唇,眼皮緊閉,看起來狀態糟糕。 車子重新路過四川路時,宗瑛又見到遷委會的臨時辦公處,它在夜色里亮著燈。 她突然鬼使神差地開口:“為什么?” 他聽到聲音,睜眼反問:“宗小姐?” 宗瑛轉回頭,看向陰影中的他,問:“為什么做吃力不討好的事?” 盛清讓也看到了那仍舊亮著燈的大樓,他想了很久,啞著聲音徐徐回她:“中國實業譬如雪中幼苗,本就十分脆弱,偌大一個上海,五千家工廠,若毀于戰火,或落入敵手,對實業界都是雪上加霜的打擊。何況……戰爭缺少實業的支持,又哪里來的勝算呢?” 宗瑛沉默著,手伸進口袋,觸到了煙盒。 這時盛清讓突然說:“宗小姐……不必顧忌我?!?/br> 宗瑛猶豫片刻,最終摸出煙盒抽了一支煙,擦亮火柴點燃它。那是一支通體漆黑的煙,只纏了一圈細細金邊,煙嘴上印著black devil——黑魔鬼。 它在黑暗中燃燒,甜絲絲的煙氣繚繞,宗瑛皺眉問:“那么,我有什么能夠幫到你?” 盛清讓顯然沒有料到她會生出這樣的念頭。 “宗小姐,這是與你無關的時代,我不希望你涉險?!彼Z聲像嘆息,“你也知道,這是上海最后一天的和平了?!?/br> 作者有話要說: 幾個說明: 1.1937年七七事變之后,國府在各方面壓力之下,不得不做一些抗戰的打算,其中有一項是在資源委員會(簡稱資委會)之下,組織一個技術合作委員會,該會分機械、電機、化工、土木工程、公用事業、金融、經濟、法律等12組,每一組設委員5人,共60人。 2. 8月17日,數百名英國人乘坐拉杰普塔納號(rajputana)趕赴香港。 3. “這是上海最后一天的和平”,是一個叫何銘生(harmsen)的法新社記者寫的。 浦江飯店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60128 2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