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節
☆、第 311 章 且說唐毅在兵部得了個驚人消息,又聽說懷真回了應府,便自尋來。兩個在內室說話,正有些說的不妥當,忽地見一人前來。 轉頭看時,卻見正是郭建儀,神情漠漠淡淡地望著他。 倘若是別人倒也罷了,唯獨郭建儀……唐毅一見他,心中無端暗恨??僧吘故莻€素有涵養城府的人,當下按住心中不快,只道:“何出此言?” 這會子,懷真因也見郭建儀來了,臉上早就羞窘紅遍,推開他,便要走開。 唐毅將她拉住,竟仍摟在懷中。 懷真見他當著郭建儀,兀自如此,便低聲道:“三爺!” 唐毅看她一眼,復凝眸看郭建儀:“我同懷真乃是夫妻,卻有什么不妥當的?” 郭建儀挑了挑眉,道:“尚書大人恕罪,如何我聽人說,懷真同你已經和離了?那和離書如今還在皇上手中,這會兒……只怕已遞給宗正司復核了?!?/br> 唐毅并不知道懷真身上另藏著一份和離書之事,聞言色變,看一眼郭建儀,復看懷真,似要確認。 趁著他此刻恍惚,懷真忙挪步走開,方道:“不錯,先前我在宮內,為表證實,便遞交了一份于太上皇?!?/br> 唐毅只覺一口氣轉不過來,懷真垂頭道:“如今多說無益了,三爺且去罷?!?/br> 郭建儀不發一言,冷眼旁觀。 唐毅心中冰徹,半晌,方看一眼郭建儀,見他淡淡漠漠站在旁側,又看懷真,卻見她背對自己……此刻心中縱然有萬語千言,卻竟不能出口。 良久,唐毅只道:“你、且隨我回府?!?/br> 懷真搖頭:“我不回去?!?/br> 唐毅才要上前強帶她走,不料郭建儀已經走到跟前兒,將他擋住,正色道:“三爺是禮部尚書,總該知道何為禮字?” 唐毅抬眸對上他的目光,冷道:“郭侍郎,是想要從中作梗么?” 郭建儀淡淡道:“這話從何說起,我不過是想讓三爺循禮而行罷了?!?/br> 唐毅見他擋在懷真跟前兒,雖在咫尺,卻竟叫他不得見到無法近身,一時忍不住略生出幾分怒意來:“我今日不想跟你啰嗦,你識相的,便速速讓開?!?/br> 郭建儀一笑道:“不然如何,三爺想要動武不成?” 唐毅的手緊緊握起,他倒的確有這個意思,然而郭建儀不似他一般文武雙全,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士,雖也略會些騎馬射箭,不過強身健體而已,哪里能跟他匹敵?因此自然不能隨意動手起來。 不料懷真聽了,生恐果然有變,便自郭建儀身后轉出,對唐毅低低道:“很不必為了我爭執。三爺自是知道,今日縱然小表舅不在,我也是打定主意不會回去的了?!?/br> 唐毅難以按捺心頭之火,喝道:“他是什么小表舅,他的心意你難道不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說罷,猛出手攥住懷真手腕:“隨我回府,不必跟閑雜人等多說?!?/br> 懷真叫道:“三爺!” 這剎那間,郭建儀抬手一攔,是想讓他收手之意,不料唐毅本就強行按捺怒意,見他攔阻,不假思索地一揮,雖并不是有意,可怒意勃發之下,又哪里會是昔日打鬧的情形? 他的手在郭建儀肩頭一拍,郭建儀便覺胸口巨震,竟站不住腳,踉蹌后退,腰便撞在桌子上,把幾個杯盤撞翻,紛紛跌在地上。 唐毅一愣,沒料到竟是這般,不由又驚又悔。 懷真也是大驚,見郭建儀面帶痛色,便著力抽回手來,跑到郭建儀身邊兒,竭力扶住,問道:“小表舅你如何了?” 郭建儀自有些胸悶難喘,后腰處又隱隱作痛,見懷真如此相問,卻只搖頭道:“不礙事?!睋沃痉€了身形。 唐毅站在對面望著他兩人,這一刻,心中一片空茫,復看見懷真擔憂的眼神,唐毅深吸了口氣,終于說道:“跟我回府?!?/br> 懷真搖頭不語。唐毅頓了頓,方道:“我先前同你說的話,你全不放在心上?” 懷真咬了咬唇,只是默默看他。 誰知正在此刻,外間有人來到,見狀不敢進門,只在門口稟告道:“夫人叫我來告知,門上有宮內的人來,說是皇上口諭,即刻火速相請唐尚書入宮?!?/br> 唐毅理也不理,只對上懷真的雙眸,又道:“我再說一次,你隨我回府?!?/br> 懷真嘴唇發顫,卻終于道:“不?!?/br> 唐毅聽她答完,輕輕一聲笑,連連點頭,末了說道:“你……好!想我唐毅……此生此世,幾時曾對一個人這般……卻不曾想……” 他并沒有說完,只是極為緩慢地轉過身去,將走一步,忽地想起一事,便抬手在懷中摸了會兒,掏出一個有些破損的信封,輕聲道:“郭侍郎,這個……由你過目……告訴她罷?!闭f完之后,把那信封往旁邊桌上一放,邁步出門去了。 郭建儀見他去了,不免疑惑,定了定神,覺得胸口并無異樣,便走到桌邊兒,把那信封拿起。 把外皮打量了會兒,才掏出里頭的信箋,放在眼前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看完之后,那臉色也飛快地雪白了。 懷真尚且不知如何,只仍在想唐毅方才臨去之時的那個眼神,滿心想要大哭一場,然而這本是自己決定的,求仁得仁,又說什么?何況父親生死不知,還要再仔細想法子……當下只是死忍著,強做無事罷了。 又見郭建儀拿著那信,半天不言語,懷真便定了定神,問道:“是什么?” 郭建儀一抖,回頭看向懷真,竟不能答。 卻說唐毅出了內宅,往外而去,正好兒徐姥姥跟李賢淑聽聞他們屋里頭有些動靜,便出門來看。 忽地見唐毅獨自出來,神色不對,李賢淑先問道:“姑爺,是怎么了?” 唐毅不知如何回答,只紅著眼。 徐姥姥在旁笑道:“莫不是……小兩口兒的,拌了嘴呢?” 唐毅聽了,復深吸一口氣,便看著徐姥姥,復把袍子一撩,竟向著徐姥姥雙膝跪倒。 李賢淑跟徐姥姥盡都大驚,不知如何,徐姥姥忙上前來:“這是在做什么?使不得,快起來……” 因素來知道唐毅名頭,雖然同懷真結了親,在徐姥姥一干人等心目中猶自如天神一般,見狀,幾乎也要給唐毅跪了下去。 唐毅扶著徐姥姥的手,道:“請姥姥受我一拜,并不為了別的,權當是我……代替霍兒……給您老人家……磕頭?!币宦暋盎魞骸?,再也說不下去,只放下手來,竟俯身下去,于地上端端正正磕了個頭。 徐姥姥原本還不知如何,正想死命拉他起來,猛然間聽到后面一句,頓時一震。 李賢淑還不知怎地,只顧拉著說道:“什么道理的!土娃給他奶奶磕頭,自然是他的本分,哪里要你替他了?”原本并不覺著如何,等這話說出口來,才品出一絲異樣來,不由也頓住了。 這會兒唐毅抬起頭來,看向徐姥姥。 徐姥姥已有些魂不附體,哆哆嗦嗦,眼望著他,小心問道:“你、你莫非是說……土娃、土娃他……”話還沒有說完,眼中的淚早就刷地涌了出來。 李賢淑也回味過來,卻猛地搖頭,只顧強笑道:“娘別瞎說八道!土娃在新羅打仗……好端端地呢……你瞎說……” 顫聲說了一句,心底卻早就怕的按捺不住,淚一涌而出,氣都喘不平了,只沖上前抓住唐毅:“姑爺你說一句話……土娃……沒事兒的呢……” 唐毅微微閉了閉眼,眼中墜下淚來,終于沉聲說道:“李霍,在新羅海寧灣一戰中,已經殉國。求老人家……跟岳母保重?!闭f完,便站起身來,頭也不回,疾步去了! 李賢淑聽見“殉國”兩個字,只覺得神魂都不在了,若不是丫頭扶著,早就跌厥過去。 徐姥姥早就明白過來,此刻已經老淚縱橫,顫巍巍地扶著欄桿,哀哀哭道:“我……我的孫兒……” 忽地聽丫頭叫道:“奶奶!奶奶!”兩人抬頭看去,卻見在對面廊下,應玉跌在地上,生死不知。 漸漸地,已至黃昏。燭光搖曳,室內眾人無聲。 郭建儀,應佩,懷真,徐姥姥,李賢淑……皆都在座,除了應玉仍在里屋躺著,先前她暈厥過去,即刻傳了大夫過來,喂著藥,才又昏睡了。 應佩拿了那一封信箋,慢慢展開來。 因徐姥姥不認字,這又是李霍的……一封絕筆信,應佩少不得忍著淚,平復了一番心緒,才念道:“遞呈禮部尚書、武安侯唐毅三爺親啟:李霍出身商門,家道破落,霍自小性情偏狹,郁郁茫茫,不知所成,亦不知所終……” 應佩讀了一句,早就忍不住哽咽起來,忙擦了擦淚,又道:“幸有表妹懷真,自幼仁心慈厚,才保我家門完寧,后京中重逢,又賴三爺知遇之恩,拜在孟將軍麾下,征南逐北,左沖右突,才終究得知今生之志向?;粢嘤行?,蒙三爺救護,隨侍身側,縱橫沙羅,終得見不世功業?!?/br> 應佩深吸一口氣,咬了咬牙,沉聲又念:“霍此生,唯愿如三爺孟將軍一般,忠志為國,馬革裹尸而已。此番決戰扶桑,早存慷慨赴死之志,若能大破扶桑,為國盡忠,此乃男兒本色,縱雖死猶生……” 在座眾人聽到這里,盡都落淚不止。李賢淑更是哭出聲來,死死地握著徐姥姥跟懷真的手,悲傷無法自禁。 忽聽應佩又念道:“再寄語家人,善自珍重,切勿為土娃傷懷,山河有難,是男兒自當誓死報之,才不負七尺之軀,無愧家國祖宗。三爺常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這一腔熱血,終有所歸,并無遺憾!” 應佩涕淚橫流,情難自禁,哽咽許久,才又低聲念道:“家人婦孺,托付三爺照料。唯愿眾人安好,山河太平,縱寄身九泉,也自含笑。李霍頓首?!?/br> 應佩念到這里,屋內只有一片隱忍的低低啜泣。 無邊寂靜中,忽地聽外頭一陣慌亂腳步聲響,有人挾一陣風自門外沖了進來,叫道:“為什么我聽人家說我哥哥……”猛然見屋內人人垂淚,便一下子停了口。 原來這來人,正是李霍的胞弟李準,原本李準在尚武堂中,因是休息日子,便回了幽縣,傍晚方回,路上聽到風聲,不知如何,忙來到應府。 李賢淑見李準來了,猛抬頭——這樣搖曳的燈火光中,卻似少年的李霍又在跟前兒一樣,越發悲愴難以自禁,索性帕子捂著臉,便哭出聲來。 李準挨個看了過來,最后只盯著應佩問:“表哥,你同我……說句話,是假的是不是?” 應佩哪里能答,還未曾說一個字兒,淚早就紛紛落下來。 李準痛心徹骨,死死地握著門扇,厲聲叫嚷起來:“我不信,我不信!你們都是騙我的!”將門扇亂踢亂打了一番,又道:“我自去兵部問!”也不再多言,拔腿往外跑去。 應佩忙要攔住,李準卻早不見了,郭建儀見狀起身道:“我去照應著?!?/br> 走了兩步,又回身對應佩小聲說道:“家里如今只你一個男子,你且……好些寬慰……別自己先傷懷難禁的?!?/br> 應佩心中之難過,無法形容,聞聽叮囑,只含淚點頭:“我知道了,小表舅在外,也自謹慎行事?!?/br> 郭建儀回頭又看懷真一眼,見她正抱著李賢淑,哭的身子抽搐,郭建儀無聲一嘆,邁步自去了。 話說先前唐毅離開應府,心底那種滋味,竟是平生不識的難過,茫茫然下了臺階,小廝來迎著,便問他要去哪里。 這會兒那宮中的太監便道:“尚書大人,快請入宮罷,先前太上皇暈了……皇上有緊急事兒呢……” 唐毅點了點頭,閉眸擰眉片刻,終究把心中那許許多多無法遏制難以理清的種種生生壓下,只凝神專注往國事上想,翻身上馬之時,便把新羅之戰在心底過了一遍。 原來因先前兵部的通信出了差池,軍機泄露,被扶桑人搶的先機,竟然一路派兵高進,將新羅幾個縣城都攻破了,幾乎就要打到了新羅首府,眼見新羅已經搖搖欲墜。 虧得長平州守將鄧老將軍跟李霍等不等朝廷指派,便迅速出擊,把扶桑兵馬攔下,兩下交鋒,才得了一場小勝,把扶桑人阻了一阻。 然而畢竟是人生地不熟,且又長途行軍,疲憊不堪,李霍下令暫時駐扎……誰知當夜,扶桑人以忍者暗中刺殺,里應外合,長平州一名副將殉國,李霍負傷,卻仍是屹立不倒,沉沉靜靜指揮反擊,才堪堪地不曾全軍覆滅。 至此之后,朝廷的援軍前來,又跟新羅的兵馬匯合,才對扶桑人展開全面反擊,一直把扶桑兵馬逼退回了海上。 而三國之兵決戰之地,卻是在海寧灣。 長平州派出了一百余艘戰艦,同新羅的五十艘戰艦并戰,怎奈船上得用的火炮卻甚是陳舊,再加上士兵cao練不勤,未免不得力。 而扶桑人船只足有四百余艘,船上火炮器械配備更甚是齊全,何況他們常在海上行劫,海上作戰,對他們卻是如魚得水,以至于戰事十分艱苦。 然而若放任扶桑人如此猖狂,等舜軍退了后,他們自會卷土重來,屢次sao擾,如此只怕還要再拉鋸似的作戰,自然不是長久之計。 因此李霍同鄧老將軍商議,必須要一鼓作氣、不管付出什么代價,都要一戰必勝! 在這種情形下,李霍似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歸處……才寫了這封絕筆書,只交給一名親信保存。 一路上,唐毅便把新羅戰事在心底過了一遍,神智冷靜,靈臺清明。 到了宮門口翻身下馬,望內而去,誰知還未到殿上,就見有個人迎面匆匆而來,見了他,忙上前攔住,行禮道:“三叔!” 原來來的正是唐紹,唐毅見他臉色惶然,心中猜到是為何。果然,唐紹不等他開口,便忙問道:“三叔,我為何聽聞……海寧灣一戰中,土娃、土娃他……” 唐紹張了張口,只顧瞪著眼問道:“這必然是假的……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