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節
熙王問道:“哦?不知何事呢?” 這會子趙芙跟趙蓉也走上前來,趙芙看著小唐,眼中透出幾分怨嗔來——倘若當初她跟小唐成了好事,此刻她便是唐家的人了,以唐府的洞察先機、小唐之能,只怕齊家也不至于就牽連到肅王府事件中去,只可惜……這般一個金子似的人物,自己竟沒能到手,此刻才受這股氣。 小唐并不知趙芙的心思,只向著兩位公主行了禮,便眼觀鼻鼻觀心,不再理會。 趙蓉倒是笑說:“唐大人昨夜也很是出力呢,果然不愧是父皇口中所稱的‘國士無雙’,將來也畢竟是國之棟梁,可贊可嘆?!?/br> 小唐垂眸含笑,道:“公主謬贊,微臣愧不敢當,不過是為國為民……又是皇上洪福齊天,才保社稷黎民康安罷了?!?/br> 他們在旁說了這兩句,旁邊兒,竹先生望著熙王,目視他冷靜如淵的雙眸,胸口隱隱地竟似有幾分激蕩戰栗之意。 竹先生平靜了片刻,才回道:“此事,請恕我無法在此跟殿下細說……” 熙王倒是并不介意,溫溫一笑道:“我也知道,能勞動先生這般閑云野鶴的人、竟想進宮面圣的,必然是了不得的大事?!闭f著,就看了小唐一眼。 小唐仍是垂眸悄然,竹先生呵呵一笑,道:“回頭……殿下必然是會知道的,倒是不急于一時?!?/br> 熙王道:“很是?!币蛲碎_一步,說道:“既然如此,就不耽擱先生了,請?!?/br> 竹先生倒是端端正正地,又向著熙王行了個禮,才邁步往前而去。 小唐在后,腳下一停,看向熙王,兩個人目光相對之間,小唐眼中似有憂慮之意,看著他欲言又止。 熙王依舊泰然自若,溫和安穩地,笑說:“且快去罷……父皇方才醒了,這會兒也還有精神,倘若去的晚了,怕又睡著了。別耽誤了正經大事兒?!?/br> 小唐聽了這幾句,便點點頭,拱手見禮,才又側身而過,同竹先生一塊兒入宮去了。 剩下趙芙趙蓉兩人,趙蓉便道:“這竹先生昔日是在肅王府做客的,肅王待為上賓,他倒是巧,趕著肅王犯事兒,他就躲得一干二凈,如今事平了,又忽地回來……嘖嘖,到底是能掐會算的人,如此懂得避禍?!?/br> 熙王一聲不響,趙蓉怕多說了,惹了他不喜歡,又見他似有心事,就又說了兩句,借故告辭了。 趙蓉去后,趙芙又拉了拉熙王的袖子:“三哥哥,我跟你說的,你可放在心上呢?芙兒只能求你了?!?/br> 熙王雖心中有事,仍是笑對趙芙說道:“meimei不必過于擔憂,我自然會覷空跟父皇進言的……但凡能幫得上,一定盡力?!?/br> 趙芙大為感動,眼圈兒也微微紅了,道:“多謝三哥哥?!?/br> 熙王又寬慰了兩句,趙芙才也去了。 熙王送走了兩位公主,回頭又看看宮門口,此刻小唐跟竹先生的身影已經消失眼前了。 熙王瞅了會兒,他的隨從已經將轎子抬來,熙王上轎,于轎子內默默然地想了會兒,便叫了個小廝上前,吩咐說道:“去傳凌大人,叫他往王府去一趟?!蹦切P領命,忙也去了。 且不說熙王自回府去,只說小唐伴著竹先生進宮,便往成帝寢宮而去,正好兒看見兩個太醫相偕而來,看見小唐,都忙止步行禮。 其中一個卻是認得竹先生的,知道他有回春妙手,因也驚訝他竟回京來,又驚喜問道:“先生回來可算是好了,皇上的龍體如今欠佳,我們雖然竭力相護,到底并無十足把握,先生此刻回來……莫非是唐侍郎請來給皇上看護的么?” 小唐聞言一笑,道:“正是?!?/br> 竹先生也笑道:“謬贊謬贊,不敢不敢?!?/br> 兩人只以為是來看病的,一時歡欣鼓舞,也不敢怠慢,便相送了。 小唐跟竹先生對視一眼,竹先生看出他面上雖笑,眼底帶憂,便道:“唐侍郎不必過于憂慮,我此番進宮,只為了我的人,跟唐侍郎的人并無干系?!?/br> 小唐聞言,不由挑眉:“哦?” 竹先生道:“我知道唐侍郎心中為何憂慮,然而你也自知,倘若你不帶我進宮,我自然也另有法子……倒是攔不住的?!?/br> 小唐只淡淡一笑,竹先生看他一眼,又道:“我送給懷真的那支故人之物,只怕唐侍郎已經見過了罷?” 小唐一時悚然,心中強自鎮定,便凝眸道:“不錯,先生既然如此說,便也知道此物的來歷了?” 竹先生竟道:“我何止是知道此物的來歷,我曾親眼見過此物被造出……也曾看見它在玉人發端,風花無雙?!?/br> 小唐雙手暗暗握緊,竟不敢言語。 竹先生說到“風華無雙”之時,眼中一陣惘然,卻很快地復又醒悟過來,因打量著小唐,道:“你的心意,我明白,——你既然也明白,那我們便心照不宣了。我不會涉及此事,只料理我要料理的,雖然這其中細究起來,畢竟也是不免牽連……但,目下不至于牽連到?!?/br> 小唐似懂非懂,隱隱猜測:竹先生進宮是為張燁……且跟廢太子相關,然而據他話中所說,他只管張燁之事,竟不像是要牽扯懷真的…… 然而又聽他此刻這兩句話,張燁的事兒,跟懷真的事兒,私底下仿佛有些牽連。 一想到懷真,小唐心中竟無端亂跳,眼見已經到了寢宮,便說道:“先生既然神機妙算,可知道逆天而行的后果如何?” 竹先生頓了頓,道:“我一生并無別的牽掛,只一個徒兒。最慘的下場,大概莫過于你恩師那樣罷了,我自忖……縱然是死,也不至于如他一樣,選擇那種肝腸寸斷的法子?!?/br> 小唐聽提到林沉舟,胸口隱隱作痛,然而心念一動,便又問道:“恩師聰明一世,最后卻竟絕意那般……狂儒醉劍鐵八卦,如今狂儒已去,先生又要涉足朝堂……不知醉劍,又如何呢?” 竹先生聞言,微微一笑,道:“他?連我也有些猜不透他要如何了?!?/br> 小唐想到昨夜永福宮之事,卻不便跟竹先生提,擰眉飛快一想,就問道:“先生曾算我跟懷真有系紅線之緣,不知這緣,可會至白首偕老么?” 竹先生轉過頭來,盯著小唐看了會兒,搖頭道:“照我先前所算……原本不會。你同她雖然有緣,但紅線希微,緣法淺薄,只怕畢竟中道殂謝?!?/br> 小唐的心“砰”地一聲,像是停了一刻,只顧睜大雙眸,定定地看著竹先生。 竹先生卻又點頭,嘆道:“然而你同她的命數皆亂,后事如何,且看你們自己的造化罷了?!?/br> 此刻已經到了寢宮門口,小太監入內通報,便傳了兩人入內。 ☆、第 229 章 因借著給成帝看病的名頭,小唐領著竹先生,進殿面君。 寢殿榻上,成帝此刻恢復了幾分精神,抬眸看著他兩人,對竹先生道:“朕聽聞你先前不是出京去了?如何這會兒又回來了?” 竹先生道:“回皇上,因路上遇了事,只得返回?!?/br> 成帝道:“哦?遇上何事了,竟能逼得你復又回來?” 竹先生雖然聽問,卻沉吟不語,太醫院使在旁聽著,因小聲提醒道:“先生既然回來,不如也給皇上診一診?” 竹先生抬頭看了成帝片刻,見老者蒼蒼,雖威嚴如昔,卻依稀透出幾分枯朽之氣,竹先生便道:“不必了,諸位大人都是醫術精湛、出類拔萃的醫者,實在不必我畫蛇添足?!?/br> 太醫院使因不言語了。 成帝瞅了竹先生半晌,便揮手道:“你們都退下罷了,朕同竹玄自在說兩句話?!?/br> 眾人聞聽,這才紛紛退了,小唐朝上行了禮,也便退出。 成帝竟未曾攔阻,等眾人都退了,成帝才望著竹先生,道:“朕記得你,昔日你在太子東宮,為輔佐太子的,后來不知為何竟急流勇退了?!?/br> 竹先生道:“草民也不敢瞞著皇上,委實如此?!?/br> 成帝點頭道:“先前聽說肅王府內有個高人,朕就知道是你,只是為何你竟在肅王府,卻并沒去太子府呢,莫非已經絕棄故主了?” 成帝雖然遲暮,又且被毒害,身子已如朽木般,然而天生帝王威嚴,說出的話,隱隱透出刀鋒銳利之意。 竹先生卻垂著頭,仍是不疾不徐說道:“草民在肅王府,是因同世子爺有一段夙緣,如此而已,何況草民自打離開太子府,就已經絕意不再涉足朝堂了,因此并無有背棄故主之說?!?/br> 成帝笑了笑,卻又嘆道:“然而你終究也沒有能救得了殊兒,可惜了,那是個好孩子?!?/br> 竹先生眼中掠過一絲黯然,道:“無緣不聚,無債不來……草民也是無能為力?!?/br> 成帝凝視竹先生:“那你跟殊兒又有何緣,又有何債?” 竹先生沉默,并不回答。成帝端詳了他一會兒,說道:“你既然不愿意說,朕也不勉強,說罷,你去而復返,究竟是為了什么?” 竹先生見問,才道:“草民這次回來,是為‘珠還合浦’?!?/br> 成帝擰眉,此刻才略坐直了些,定定凝視竹先生,提高了幾分聲音,問道:“你這是何意?” 竹先生垂著頭,道:“昔年,太子妃生產之事,皇上可還記得?” 成帝眼底暗淡,瞇起雙眸,沉沉說道:“朕豈能不記得……你說?!?/br> 原來昔日,太子跟太子妃成親之后,伉儷情深,一年后,太子妃分娩,誰知道竟生下一個死胎,此事被視為不祥,成帝聽聞,便命人壓了下去,加上時隔多年,因此外頭知道的人極少,竟幾乎無人再提。 然而這是外頭依稀流傳的說法,成帝所知道的,卻遠比這個說法更慘烈許多。 竹先生頓了頓,道:“皇上自然知道,事實并不是這樣簡單的?!贝丝虒嫷钪畠?,萬籟俱寂,一字一聲,都清晰的令人毛骨悚然。 成帝聞言,便知道竹先生果然也知道真相,眼中頓時透出幾分厲色,道:“哦?你且繼續說……事實到底如何呢?!?/br> 竹先生自聽出成帝語聲中的森然不悅,卻仍是緩緩說道:“事實上,是有人將太子妃剛產下的嬰孩抱走了……太子驚怒之下,派人滿城巡捕,不料,那偷走嬰孩的人卻又返回,竟把個死嬰還給了太子府,太子妃見愛子被害,竟驚嚇成瘋……” 成帝雖知道這一段隱情,但此刻聽竹先生說起來,仍是胸口起伏不定,竟覺得呼吸艱難,便伸手撫住胸口,微微喘息。 竹先生雙眼死死盯著地面,繼續說道:“太子深愛太子妃,雖然太子妃受驚失常,太子卻仍不肯背離,只是把居處劃為禁地……免得有人聽見太子妃亂嚷出來的話語,畢竟此事驚心棘手,大失皇族的體面,故而對外只聲稱是太子妃生下死胎??商右蚰慷昧四菓K狀,又見太子妃心智失?!m對外隱忍,但竟從此性情大變,變得殘忍暴虐?!边@一字一字,仿佛都深深鐫刻在腳下這寢殿的鋪地金磚之上。 成帝忍著胸口不適,聽到這里,嘴唇不停抖動,終于厲聲喝道:“別說了!” 竹先生卻也停了口,沉默片刻,又道:“皇上,其實這些,都也不是最終的真相。草民底下所說的,才是真中之真?!?/br> 成帝正思及往事,又想到太子也罹難了,血脈不存,到底是難過……誰知聽了竹先生這一句話,頓時才又記起他先前所說的“珠還合浦”之句,便又抬頭看他,眸中透出深思之意。 卻聽竹先生道:“當日那偷走皇太孫的人,本來并沒有害死那嬰孩,只是從亂墳崗上撿了一個無名孩尸來替代罷了。真正的皇太孫,其實仍在世上?!?/br> 成帝聽了這個,頓時色變,失聲道:“你說什么?” 竹先生拱手,沉聲道:“草民說,真正的皇太孫,如今仍在世上,太子的血脈,并未斷絕?!?/br> 成帝雙手握拳,瞪了竹先生半晌,終于顫巍巍地下地,緩步走到竹先生跟前,道:“你再說一遍?!?/br> 竹先生抬眸看向成帝,目光清明,成帝卻不等他開口,忽然喝道:“你……你不要來糊弄朕,都已經這么多年過去了,太子也已經……焉知你不是趁著京內混亂,來渾水摸魚、瞞天過海的?” 竹先生嘆道:“天家血脈,豈能有混淆的?何況太子在臨死之前,已經跟皇太孫相認了?!?/br> 成帝倒吸一口冷氣,道:“你、你說……” 竹先生抬眸,道:“草民先前出京,事實上是為了追隨太子去蜀地,本想讓他們父子在外相認,從此遠離這刀光劍影的宮廷生涯,平平安安,共敘天倫,誰知半道遇劫,搶救不及……” 成帝怔怔地看著竹先生,卻見他也垂著眼皮,竟是一臉隱痛。成帝顫聲問道:“太子,到底是怎么死的?” 竹先生閉了閉雙眸,說道:“太子被害的原因,自也跟他出京的原因一般。倘若皇上想問是誰害了太子……只怕皇上心中早就明白,又何必來問別人呢?!?/br> 成帝看了他半晌,才倒退了一步,良久,才復說道:“你既然說皇太孫未死,那么……他又是何人,現在何處?你如何不帶他來見朕?” 竹先生道:“皇上如今龍體欠安,倘若不信草民的話,或者以為草民是來招搖撞騙的,豈不是白害了他?皇上若欲見他,且答應草民一個條件?!?/br> 成帝擰眉道:“你想要什么?” 竹先生道:“我要皇上答應,不管皇上認不認他,都要保他平安,不會傷他分毫?!?/br> 成帝眼神變了幾變,終于道:“朕答應你,絕不會傷他性命?!降自诤翁??” 竹先生眼中卻毫無喜色,只輕嘆說道:“他此刻……正跟他信任的一個人在一起?!?/br> 竹先生自寢殿退出之時,正好兒一個小太監匆匆進來,跪地稟奏道:“皇上,淑妃娘娘……一直在叫嚷……要見皇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