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
京兆尹退下之后,忽然有一人出列,口稱要彈劾工部員外郎應蘭風,說他在南行辦差之時,胡作非為,害得民怨四起。 此人說罷,便又有兩人出列附議,竟是要聲討應蘭風似的。 應蘭風在旁邊聽得汗如雨下,正覺得大事不妙,忽然又見一位大臣出面,道:“啟奏圣上,彈劾之言純屬無稽之談,據臣所知,應大人克忠職守,不懼艱險,南邊一行并無任何疏漏失職之處,臣并非空口無憑,現有御史的地方查看筆錄呈奏?!?/br> 太監下了丹墀,將折子接了過去,往上呈給成帝,成帝仔仔細細看了一番,便哼道:“可惡,應愛卿南行勞苦功高,現有御史的親筆記錄,爾等竟然敢污蔑功臣?究竟是何居心?” 起先那些試圖彈劾應蘭風的幾名大臣聽見了,面面相覷,卻又齊齊看向肅王,肅王使了個眼色,眾人便忙跪地,請罪求饒,只說是被人蒙蔽,求陛下開恩罷了。 成帝便罰了這數人三個月的俸祿,又叫他們閉門思過,才算罷休,末了,便又說道:“應蘭風不負朕恩,此行于百姓大有裨益,更是群臣楷?!碑斚?,就問工部可有什么空缺不曾。 正好工部的那位前侍郎,因為大放厥詞對平靖夫人不敬之罪,被革了職,如今一直空缺。 工部尚書一奏,成帝便道:“便擢升應蘭風為工部侍郎,再賞賜金花十朵,玉帶一條,以示嘉獎,以后群臣也務必如應愛卿一般,奮不顧身,盡忠體國才是?!?/br> 應蘭風如在夢中,呆呆怔怔,忙跪地謝恩。 如此這般,退朝之后,諸位大臣紛紛過來相賀,應蘭風兀自有些反應不過來,忽然見肅王走了過來,淡淡道:“應侍郎,大喜啊?!?/br> 應蘭風忙向著肅王行禮,肅王掃他一眼,轉身便去了。 應蘭風應酬片刻,見又有幾位大臣來到,為首的那位,卻正是方才在殿上為他說話的,正是戶部的一位侍郎,姓周。 應蘭風感念此人大恩,忙行禮相謝,周侍郎便笑道:“應大人不必客氣,從此以后咱們都是一樣的了……” 應蘭風道:“哪里哪里,著實惶恐,若非周大人方才仗義執言,應某又哪里會有此刻?” 周侍郎笑了兩聲,便道:“其實應大人不必謝我,若真的要謝,得該多謝太子殿下才是?!?/br> 應蘭風這幾年不在京內,對這些官員們不免陌生,聽周侍郎如此說,不免一怔,便道:“太子?” 周侍郎見他身邊兒并無旁人,便笑哈哈說道:“上回令愛在珍禽園那驚世之舉……肅王也是不依不饒地呢,當時太子就很替令愛說了些好話……此番,若不是太子殿下事先知道肅王命人欲對大人下手……又怎會事先準備好御史的奏報,叫下官相救大人呢?太子一番美意,應大人可得明白才好?!?/br> 應蘭風聽著前半段,似乎說的是懷真如何如何,只覺得當真是在夢中,竟全然不懂!聽到后半段,卻才明白,原來是太子命這周侍郎為他解圍的。 應蘭風忙道:“原來是太子高義,感激,感激!”待要當面相謝,太子殿下卻早先離去了。 周侍郎便笑笑說道:“太子因知道大人是位能干的賢臣,故而才對應大人格外青眼照料呢,肅王先前就對應大人……咳,總之此番又被太子攔下,只怕未必善罷甘休,以后應大人可也要多多留心才是?!闭f著,便意味深長地看著應蘭風。 應蘭風心中已經明白:這周侍郎的意思,顯然是想招攬他進太子的麾下……如今除了皇上之外,能壓住肅王的自然只有太子了,若他是太子的人,肅王要下手,自然也要掂量掂量。 應蘭風心中為難,他在朝中為官,實際并不想站在任何一派上……然而如今竟然承了太子的情……于是便只拱手作揖,低頭稱是罷了。 那周侍郎這才離去了,應蘭風目送眾人離開,心中兀自沉甸甸地,此刻,忽然又想起周侍郎方才說的什么“珍禽園、令愛”等話,忙抬起手來想要喚住周侍郎問個明白,見他人去的遠了,只得又訕訕放下手來。 應蘭風回過頭來,便想看看郭建儀可在,畢竟兩人是親戚,若是懷真之事,問起他來倒也方便,不料張望了片刻,卻見吏部的那位盧侍郎正拉著郭建儀,急匆匆地不知是有何事,郭建儀轉頭仿佛往這邊看了一眼,卻仍是被拉著去了。 應蘭風無法,便想著趕緊回府,橫豎找李賢淑問個明白便罷了,誰知才下了臺階,便聽得身后有人道:“應大人,請留步?!?/br> 應蘭風聞聲,心中一喜,回過頭來,迎著那人笑道:“唐大人?!?/br> 小唐走到應蘭風身邊,兩人對著作揖,小唐便笑道:“我說應大人必然高升呢?恭喜恭喜?!?/br> 應蘭風便笑道:“還是承蒙唐大人吉言,同喜同喜?!?/br> 小唐哈哈一笑,便道:“這么些年不見了,應大人賞不賞臉吃兩杯酒呢?” 應蘭風本來一心想要回府,只是既然小唐開口了,哪里有不從之禮?便滿口答應。 應蘭風本是乘轎而來,因小唐騎馬,應蘭風便只叫人先回府去,借了隨從一匹馬兒,一塊兒相偕而行。 兩人且走且說,說了幾句閑話,應蘭風因想到周侍郎之語,便道:“方才周大人對我說什么……令愛在珍禽園中的驚人之舉……我竟不明白是何意思,不知唐大人可知情?” 小唐見他全然不知,便笑了笑,道:“我自然是知道的……若說起來,此事竟還是因我而起?!?/br> 應蘭風越發詫異不解,便問端倪。 小唐便從那香袋兒說起……一直講到了應懷真又制香出來,珍禽園中仙鶴起舞之事,應蘭風聽得如癡如醉,連怎么上了酒樓的都不知。 等醒過神來,人已經在雅間之中。應蘭風四處看了一番,恍恍惚惚說道:“竟有這等事?我、我卻是絲毫也不知道……” 想到自己竟不知道,也無法目睹,心中更是難過起來,應蘭風伸手扶住額頭,喃喃說道:“雖然我在外這些年,為國為民,夙夜憂嘆,可一旦想起懷真,便五臟六腑皆生疼一樣,這幾年來無法陪在她身邊兒,看著她一點一點長大,著實是我此生最大的遺憾罷了?!闭f著,便不由地滴下淚來。 小唐不免勸慰了幾句,又道:“懷真丫頭是個極懂事的,若是應大人因為她的緣故而猶豫不前,甚至放棄前程的話,她反而不會快活的?!?/br> 應蘭風含淚點了點頭,又嘆了幾聲。 頃刻間,便備好了一桌兒簡單的酒席菜蔬,兩人便才吃了起來,又吃了會兒,就說起今兒周侍郎的事來。 應蘭風便低聲嘆道:“我此行,本來得罪了不少人,其中似乎有肅王的人,不過也有太子的人……本來還以為不知如何呢,沒想到太子竟不計前嫌,果然是明君之選?!?/br> 小唐見他如此感慨,便喝了口酒,微微一笑說道:“有件事應大人得知道……其實早先我得到消息,太子好像也派了人準備要彈劾應大人的……卻不知道為何忽然之間轉了風向了?!?/br> 應蘭風聽了,大驚失色,問道:“竟有此事?” 小唐笑道:“正有此事,不過……正如應大人所說,太子肯‘不計前嫌’,轉為從肅王手中保下大人,倒的確是個聰明的明君所為,請?!闭f著便又舉杯。 應蘭風目瞪口呆,少不得也舉起酒杯,慢慢地吃了一口酒。 卻正在此刻,聽得隔壁的雅間里進了人,小唐跟應蘭風兩個聽了動靜,便雙雙放低了說話的聲音。 聽得那邊落了座,似乎吃了幾杯酒,天南海北的地便說了起來,談來說去,仿佛也有了幾分酒意,一人忽然說道:“可是聽說了?那善能調香的應公府小姐,她那外放南邊的父親回來了……且還升了大官兒呢?!?/br> 另一人嘖嘖說道:“可是了不得,現在朝中當官兒,真真是五花八門什么都有……不僅僅靠人脈,竟也能靠起有個乖女兒來了?!?/br> 兩個人哈哈大笑起來,應蘭風起初還怔怔地,聽到后面一句,那臉騰地便紅了,當時就要起身,小唐見他要發作,便伸出手來,在他手上一按。 不料就在這時侯,先前那人忽然放低了聲音,神神秘秘說道:“其實這位公府的小姐又有什么呢?先前不還是傳出那樣不堪的流言來的?說是善能調香才讓皇上龍顏大悅,實際上指不定是用的什么手段呢……” 應蘭風聽見這個,已經是呆怔了,小唐皺了眉,想不到對方竟能說出這種下流的話來,因見不能再忍,便故意咳嗽了一聲,以示警戒。 倘若隔壁的人是個有心的,聽了小唐這聲咳嗽,自然就知機止住了,不料這兩個人都喝了酒,又說得興起,一時竟顧不上避忌之類. 另一個人便接口說道:“你是說那件事兒?不是已經澄清了是謠言么?當時那位小姐人是好端端地在平靖夫人府內呢!” 小唐見此人說的有理,不由也是一怔,應蘭風滿心不懂,只是側耳聽著,卻聽先前那人十分猥瑣地笑了兩聲,道:“什么在平靖夫人府上……這件事兒我也只告訴你……應公府內有個丫頭,曾是跟著那小姐身邊兒的,那丫頭親口說的,說是那晚上,的確是被個大盜把人擄了去,至于出了什么事兒就不知道了……后來是給人救出來的,為了保住顏面,才只說是在平靖夫人府上……” 應蘭風聽到這里,驚心動魄,雖然不甚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卻也知道必然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大事,他最愛的便是應懷真,聽了這話,已經按捺不住,正要起身,卻見小唐道:“你坐著,不要出面?!?/br> 應蘭風一怔,還未反應,小唐已經起身,便推開這間兒的門走了出去,出門時候又把門帶上了。 應蘭風見他走了出去,便也隨之起身,心中一腔憤怒無解,走到門口把門打開,才一露面,就見小唐人在隔壁間的另一側,第三間房的門口,把門推開看了一眼,確認里頭無人,才又把門拉起來。 小唐回身之時看見應蘭風,便沖他使了個眼色,那眼神十分凌厲,應蘭風心中雖然憤怒,卻更茫然,見狀便只好退了進去。 小唐這才重回到隔壁的那雅間,也不敲門,一推門就走了進去。 那兩個人見忽然有人進來,都是一驚,其中一個卻是認得他的,頓時面色就不大好。 應蘭風在隔壁,只聽得小唐微笑道:“別怕,我來問幾句話,說清楚了,自然放兩位走了?!?/br> 他先前在大理寺,最擅長的便是詢問人犯,通身自有一股威儀,此刻雖然是口吻淡淡地,渾身的氣質卻叫人不寒而栗。 其中的一個還不知小唐身份,正要起身呵斥,對面那人顫聲道:“這位……是唐三公子……”那人聽了,頓時咬舌戰戰,不敢再言語。 小唐在桌邊兒坐了,便道:“方才你們說的那些傳言,是打哪兒聽來的?” 這兩人對視一眼,不敢言語,小唐微笑道:“此刻我在這兒,還能跟兩位好生說話,兩位若真是如此鐵齒,不肯同我說實話呢……咱們少不得移駕到大理寺,那個地方是最適合問話不過的,就算再狠的人,到了那里也不過是一塊兒面團罷了,不知兩位筋骨如何?” 這兩人聽了,渾身似篩籮一般,其中一人道:“我并不知,是陳大哥說的……我原本說是流言……前陣子傳的,近來已經不聞了,是陳大哥又說什么……什么公府的丫頭?陳大哥你倒是快說,只別帶累我!”這人嚇怕了,便反而催促那陳大哥。 這姓陳的也慌了神,便道:“我我、我其實也是聽人說的……我認識應公府一個上夜的,姓魏,是他跟我說的?!?/br> 小唐端量著,慢慢問道:“他又從哪里聽說什么丫頭嚼舌的事兒呢?” 姓陳的道:“大人容稟,只因他新娶了個丫頭為妻,正是……昔日跟著那小姐身邊兒的。因那丫頭有幾分姿色,這魏大哥本甚是得意,不料卻又發現那丫頭并不是處子,魏大哥只疑心這丫頭跟小廝們有私,便每日打罵,那丫頭吃不過,才說了,原來是那夜……” 這人哆嗦著,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又苦苦求饒,只說是黃湯灌多了,迷了神兒才胡言亂語起來。 小唐點了點頭,知道是秀兒那邊出的事。 正思量如何善后,忽然間聽到隔壁的門一聲巨響,小唐心知不好,忙站起身來,把門打開往外一看,卻見應蘭風的身影趔趔趄趄地沖下樓去,因走的太急,幾乎從樓梯上直摔下去!踉蹌著跌坐地上,又爬起來,飛似的往外而去! 小唐皺了皺眉,卻仍回過身來,見那兩人已跪在地上,仍舊苦苦求饒,小唐便道:“我是誰兩位自然認得,不瞞你們說,你們口中的這位公府小姐,我疼得如自己的眼珠子一般,本是不容任何人嚼半寸舌的……今兒看在你們認錯兒還算真的份兒上,且不為難你們,只是以后若再隨意嚼舌,你們也知道大理寺的耳目是無處不在的……但凡給我聽到一個字兒,你們且掂量掂量,若有人敢戳我的眼珠兒,我卻該怎么對付呢?” 小唐說著,便慢悠悠地把桌上的一雙筷子拿了起來,說到“對付”二字之時,手上微微用力,那筷子頓時斷成兩截,小唐一松手,一雙筷子變成四根,紛紛落在地上,斷開之處,竟如刀切一般整齊。 那兩人聽了這番話,又眼睜睜看了小唐的做派,早已經面無人色,其中一人耐不住,竟是尿了出來,另一人便狠狠地自摑耳光,邊道:“再也不敢了!大人饒命!” 小唐冷冷一哼,起身將門踢開,快步下了樓去,追出酒樓門口,卻見應蘭風騎著馬兒,歪歪扭扭已經遠去了。 ☆、第 112 章 小唐知道事情不妙,但事到如今,也是無法,便只好翻身上馬,往回而行。 正走了一段,忽地看到前方路口上有兩人行來,其中一個正是凌景深,另一位,看來眼熟,仔細一看,原來是太子府的一位謀士,記得是姓許。 小唐邊走邊看,卻見許先生滿面堆歡,不知在同凌景深說著什么,凌景深微笑點頭,兩人說了有一會兒,才彼此分別了。 凌景深正欲翻身上馬,忽地看到小唐,微微一怔,便向著他點了點頭,小唐看他一眼,忽地笑道:“凌大人在太子跟前兒……似是如魚得水呢?” 四目相對,凌景深也微微一笑道:“唐侍郎過獎,在下還只是一員小小校尉罷了,哪里及得上唐侍郎前途無量?!?/br> 小唐斜睨他,淡淡道:“以凌大人如此高明的手段,只怕很快便風生水起,不在話下?!?/br> 凌景深只微微低頭,一笑道:“承蒙唐侍郎吉言?!?/br> 小唐一哼,兩人如此說了兩句,便各自打馬,又是分道而去了。 且說應蘭風騎著馬兒,飛快地回了府,到了東院里,并不見李賢淑跟應懷真兩個在,應蘭風便問丫鬟道:“二奶奶人呢?” 那丫鬟見他神色不對,忙道:“二奶奶在上房跟三奶奶算賬……” 應蘭風不等她說完,便喝道:“快去!給我把二奶奶叫回來!” 那丫鬟見勢不妙,忙跑出屋去,急急忙忙到了上房,只說二爺有急事叫快家去。 李賢淑不明所以,便也放下手中之事,匆匆回來東院,才進了門,便笑道:“到底是什么著急的事兒?巴巴地把我……” 一句話還沒說完,應蘭風已經走上前來,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不由分說將她拽著往里屋去,底下的丫鬟們見情形不好,自然不敢靠前,便都在門外等著。 李賢淑大驚,覺著應蘭風下手極重,手腕竟是疼得發麻,自打兩人成親以來,應蘭風從不曾似這樣般粗魯相待,李賢淑便皺眉道:“你這是做什么!我的手腕都要斷了!” 應蘭風將她拉到屋內,把門掩上,指著她說道:“你的手都要斷了?這算什么!我還命也不要了呢!——你且只快些跟我說實話,我不在的時候,懷真究竟出了什么事了?” 李賢淑正揉搓著手腕,忽然聽了這句,臉色微變,便道:“你……你從哪來聽了什么話?” 應蘭風瞪著她,眼睛隱隱發紅,咬牙切齒地說:“你別管我從哪里聽來的,你且快跟我說明白!我出外這幾年,你本該好好地把懷真照顧的妥妥當當,不出一點兒紕漏,如今你反問我從哪里聽了什么話?我倒是想從你這里聽說!” 李賢淑是頭一次見應蘭風如此恨得牙癢似的兇她,又聽他質問自己不曾好好地照顧應懷真,頓時無限委屈涌上心頭,淚便先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