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
封頂儀式完成,族學也宣布要正式開蒙。教書的夫子是縣里請來的老秀才,喚作高夫子,老大年紀了,聽說在前朝就已經考了許多次了,后來一直沒中。新朝恢復科舉之后,也曾參加過一次,依然未曾中舉,這才熄了心思,后來一直在縣城里替人開蒙。老族長特意尋了回來,又答應給他在族學里面開個單間屋子居住,除了平時的束脩之外,一應的吃食都是村里人供應。簡而言之就是包吃包住工資高,老先生這才答應來村子里教授這些小泥娃娃們。 只不過這位老秀才倒是沒想到開學第一天,就能見著縣太爺的,一時間激動不得了。雖然沒有和縣太爺說上話,但是遠遠的看著就已經覺得十分了不起了。又見著自己教書的地方有了縣太爺親筆的對聯,這可是旁的私塾沒有的好事,越發覺得自己當初的決定十分英明無比。也越發覺得自己這任務十分高大上了。進了課堂,站在講臺上,高夫子頓時覺得自己光芒萬丈。 可惜除了村里一些好奇的村民們還圍在族學窗戶外面看著孩子們在學堂里的表現,縣太爺卻早早的離開了族學了。 他之前只來過一次趙家村,且還是匆匆忙忙的。但是這次來趙家村之后,他發現趙家村又變得很不一樣了,所以也趁著這次機會在村里逛了起來。 老族長本想全程陪同,卻被拒絕了。 老族長倒是不失望。他現在可忙著呢。如今趙辭當了官兒了,這趙家的房子也得趕緊蓋起來,村里這流水席也要開始籌備了。也不知道這春種的時間夠不夠。且族學才開,也不知道這些小子們爭氣不爭氣。 以前覺得十分清閑,可以開始養老的老族長突然發現,族長這個位置實在是太辛苦了,活計太多了。要cao心的事兒也是一樁一樁的。 在趙家村逛了一圈之后,謝成楠心里暗自驚訝。 上次來趙家村的時候,這里的人雖然都看著十分精神,臉上的顏色也不是苦黃瓜瘦的。但是穿著方面依然十分破爛。但是這次來了,卻發現這些人的穿著已經好了許多了。雖說還是有補丁,但是卻很少,有些婦道人家還能穿上花色的衣裳,甚至還有婦人頭上戴著銀簪。 這些說明什么? 這說明這趙家村的人日子過的比之前要更加紅火了。這些人已經不是單純的吃飽穿暖了,而是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了。 “早該想到的,他們竟然能夠開了族學,送村里的孩子們念書。自然是日子過好了的?!?/br> 謝成楠滿臉感慨,心情復雜。 他的治下有這樣的村子,他心中自然是自豪高興的。但是想起其他村落,心里卻難免心中難受。若是毗陵縣所有的村子都能過上趙家村這樣的日子,毗陵縣豈不太平?若是天下人都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天下豈不是盛世? 好在去歲他已經暗示其他村子向趙家村學種植之術,今歲應當會有成效了。且看看成效如何,若是好……少不得日后還得多花點心思,看看這趙家村是如何變成如今這模樣的。只要找出這最關鍵的一點,他總能讓其他村子也富裕起來。 羅素倒是不知道縣太爺這些感慨心思。 她如今正陪著宋母跪在家里的牌位前面上香磕頭。 趙辭終于高中了。 他沒令她們失望,真的高中了探花郎,如今還入了朝中為官。 想起那個笑容清淡溫和的人,如今已經是一朝探花郎了,如今該是如何的驕傲自豪,意氣風發。 光是想想,羅素就覺得與有榮焉。 那可是自己的小叔子??! 再厲害,那也得喊自己一聲大嫂。日后自己總算是有個靠山了。反正自己這身份也得罪不了什么大人物。如今有了趙辭了,日后家里也不擔心被豪強惡霸欺負了。 羅素第一次覺得,自己在這個封建社會是安全的了。 趙母磕完頭起身,擦了擦眼淚,哽咽道,“大丫,趕明兒再去找族長說說,咱們還得去族里拜拜老祖宗。多謝老祖宗保佑。再去買只生豬回來,祭祖用的?!?/br> 趙辭高中這件事情,是件天大的事情。 趙母已經激動的不知道說什么了,只能盡量平復自己的心情慢慢的交代這些小事。 羅素一一的應了,又道,“族長已經說過了,這個月選個黃道吉日開祠堂呢?!?/br> “好好,咱們自己也多費點心思?!?/br> 安撫好了趙母之后,羅素還有些詫異,上次趙辭中舉,趙家村家家戶戶的都特意上門來道喜,怎么這次都沒見著人影。 一直到了晌午之后,羅素才明白過來。原來是這個消息沖擊力量太大了,大伙還沒回過神來,愣是慢了半拍。 趙家村的人直到離開族學回家之后,才又反應過來,趙家的那位老二可是中了探花郎,現在可是在天子腳下當官了呢。 “還愣著干啥啊,趕緊抓只雞去他們家里走動一下啊。那可是當官的人家,和咱們可是不一樣了?!壁w老二重重的拍了腦袋,罵著自己婆娘蠢笨。 他婆娘趕緊手忙腳亂的抓雞去了。 不止趙老二一家,整個趙家村的人也陸陸續續的從家里往羅素家里這邊跑來了。 所以趙母和羅素吃商量著要去準備祭祖的東西呢,村里各家各戶就已經送了東西過來了。趙家的院子再次的熱鬧起來。 趙辭高中了,族學也開學了,趙家的房子自然也要趕緊蓋起來了。 因著家里的祖宅要拆掉,所以族里特意給他們安排了個空房子暫時住著。在大伙的幫助下,不消片刻功夫,家里的大大小小的物件就都搬空了。 房子一拆,大師傅們就開始風風火火的挖地基蓋房子了。 第四十二章 羅家村蓋了族學,且這族學還有縣令大人親筆的墨寶。這事情很快就被傳開了。 原本只供趙家村的人讀書的族學也吸引了許多附近村落較為富裕的人家。 畢竟去縣城那邊念書實在是太遠了,要是能在族學里面搭個伙也是很不錯的。 老族長對于這件事情很是高興,來找羅素商量。畢竟這件事也能讓趙家村得個好名聲,而且還能分擔一下族學的費用。 羅素對這件事情也很是支持。她想起了以前鄉里的學校,那時候也是各個村子的適齡兒童都在鄉里的小學念書。 只不過這時候能夠念書的人很少,基本上都是男孩子。而且每家每戶也不是人人都念書,只會挑一個十分喜愛的孩子過來念念書,日后好好培養一下。所以即便加入了族學,人數也不是很多。 當然,外面的村子的孩子來念書,學費是要比本村的人貴上五十文錢的。畢竟當初這族學建設,各家各戶的也是出了力的。不能讓本村的人寒了心。 即便如此,還是有好多人愿意過來念書。原本還算空曠的課堂也顯得有些擁擠了。 高夫子對此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