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等到快中午的時候,這魚才堪堪的賣了個七七八八的。 眼見著太陽升起來了,好些原本蹦跶的魚也沒動了,羅素干脆也不賣了。給每個嫂子提了兩條。自己留著剩下的準備拿回去用鹽腌了,做咸魚吃。 見著來幫忙不止有工錢,還另外給了魚。趙家村的這些嬸子媳婦們都高興的滿臉堆笑。 趙母笑著滿臉褶子,“今兒個這生意可真是好,我看好些賣魚的攤子都要把咱們這邊瞪出一個洞來了?!?/br> 羅素笑道,“我這生意一年也沒兩回,他們是日日都有生意的。左右也礙不著他們?!?/br> 她邊收著攤子,邊將腰上的袋子給系緊了。 如果她心里估算的差不多的話,這袋子里可是有好幾千文銅錢呢。折算下來又是幾兩銀子了。 大伙看著她那個兜里也是眼熱不已。以前各家各戶的,收成好的時候,也不過是混個溫飽。一年要是能有個兩三兩銀子的,那就是謝天謝地了。 如今這趙城媳婦不止把糧倉都堆滿了,還掙了這許多銀子。更別提那黑耳朵的生意了。 好在如今自家也種了黑耳朵,也能有些收成了。偏趙城媳婦又不讓種多了,一家最多只能種三畝地。要不然,他們肯定得多種些的。 幾人忙活著收攤子,倒是沒有人注意,在不遠處的面攤上,坐著兩個穿著綢緞袍子的中年男人。 面攤的老板正小心翼翼的給端了面過來,招呼著兩人用。他做了這么久的生意,可沒見過穿著這么體面的人來自家面攤上吃東西呢。 其中長著美須的中年男人笑道,“這小小的集市倒是熱鬧,剛剛那魚攤上恁多魚。且看著那還不是一家人,估摸著是一起打魚的?!?/br> 面攤子的老板笑道,“好叫老爺知道。這魚攤的那些魚是他們自家養的。一下子養出幾千斤呢?!?/br> “自家養魚?”另外一個短須男子微微吃驚,“農家也能養魚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只聽他們說是他們自家養魚的。咱們尋思著也不信,只怕是哪里抓的,擔心人家搶了地盤,這才扯了謊呢。不過要是她們整天來賣魚就好了。這魚便宜,咱尋常人家也能見天兒的吃?!?/br> 兩個中年男子點頭。他們心里自然也不信這是養的。 兩人還沒吃完面條,羅素他們就已經收好了攤子。 想著待會路上回去少不得要耽誤了,她索性去買了十幾個饅頭,給大伙在路上吃。 美須中年男人看了,笑道,“百姓之間如此和睦,可見這里民風淳樸。這次來這邊上任,倒是也無須擔憂了?!?/br> “大人說的是?!?/br> 見美須男人皺眉,那短須男人趕緊改口,“老爺說的是?!?/br> 原來美須男人正是毗陵縣新上任的縣令謝成楠。三日前才剛道毗陵縣上任。能夠分到毗陵縣這樣的太平縣任縣令,自然也是來頭的。 這謝成楠乃是北都城謝國公本家的兄弟。因著如今太平盛世,也想從中謀個官身。只不過他一心想做文臣,沒能入了馬上打天下的謝國公的眼,便胡亂的給扔到了縣里做縣令。后來又諸多關系走動,這才到了毗陵縣這個太平縣里上任。 被發配到小小的縣城做縣令,謝成楠心中自然也是有些頹喪的。到任之后也不做事,只在縣里胡逛。卻沒想逛了一圈之后,眼見百姓艱難度日,倒是又升起了一股豪情來。誓要好好治理這毗陵縣,讓那瞧不起自己的族兄好好看看文官治國的能耐。 ********************* 羅素幾人回到羅家村時,已經是午后了。 才在家中休息了一會兒,把身上滿是魚腥味的衣服給換掉了,外間就有人吆喝著說是族長這邊喚他們過去。 羅素一聽,便知道是買田地的事情,當即和趙母一起出門去。 這次族長倒是帶回來了好消息,“幸好咱去的早,聽縣丞大人說,如今縣里來了新縣令。如今正是不管事的時候,這手續都好辦。若是過些日子縣令大人要用這官田做些啥子了,也不好辦手續。你明日就去縣里把手續辦了,以免夜長夢多?!?/br> 羅素道,“這可真是上天保佑。也的虧了族長您的幫襯了?;仡^定然要好生答謝您老?!?/br> “都是一個族里的,不用這樣客套。且莫要耽擱的好。明日我讓阿貴領著你去。他也熟悉衙門?!卑①F就是族長的長子趙貴,據說也是下一任族長。 羅素趕緊對著旁邊的趙貴道,“可就麻煩貴叔了?!?/br> 趙貴自然又是一番客套。 衙門里有了熟人,辦事也順利多了。一路下來,也不成花銷多少銀錢,且人家看著都是窮鄉人,也未曾多為難。只羅素進衙門的時候,給塞了幾串銅錢罷了。 這次羅素可是花了血本了,一口氣買了五畝水田。 拿著田契出了衙門,羅素這心里也踏實了??偹闶翘碇昧瞬粍赢a了。 村里人聽說趙城媳婦又給家里買了田地了,都紛紛艷羨不已。 在農家人眼里,買田買地,無異于添丁加口。甚至比添丁加口更加喜慶的。 羅素倒是沒有那樣激動,她如今最關心的是怎樣在這田里變出銀子來。如今家里雖然衣食無憂,可離她想要的日子還有很大的差距呢。 將這新買的五畝水田用肥料水養著了幾日,等打谷場上的稻種曬好了,她就趕緊播第二次的水稻種。 村里人見著她動靜了,才紛紛跟著播種。 看著田地里忙忙碌碌的農家景象,羅素摸了摸額頭上的汗水,心里歡喜不已。跟著趙母兩人越發有勁兒了。 又見好些人家里還在犁田,一個老人在前頭拉著,后面幾個半大的小子幫著推,十分的費力,不免多看了幾眼。 “怎么不用耕牛拉?” 她之前耕田的時候,都是請了村里的老牛來拉的農具。且都是請了工人來做的,倒是沒注意過旁人家里咋弄的。 趙母道,“村里只有三頭耕牛,平日里又不能沒日沒夜的用。有些人家輪不上,自然是要用人來拉了?!?/br> 羅素定定的看著其他田里,都是人在拉。只有些人家是壯年的漢子,有些沒有壯勞力的,就是老人和孩子在忙活。 這些面孔都很熟悉,看著平日里歡笑的面孔如今正揮汗如雨,彎腰駝背如老牛一般拉著那些農具,她心中不免有些難受。 她又想起了上輩子了。那時候村里雖然窮,但是三戶人家一頭牛,從來沒有用人力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