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羅素裝作無意的轉過頭看著趙母,避開了趙辭疑惑的目光,對著趙母道,“娘,我有事情想和您商量?!?/br> 趙母正在給兩孩子夾菜,聽著羅素這話,笑道,“有什么事情你就說,還提啥子商量的?!?/br> “這事情還真得商量?!绷_素面上認真了幾分,“娘,我知道咱家現在有八畝旱地,我想和您商量一下,和村里人換換,再換四畝水田,您看成不?”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換水田?” 趙母這下子不淡定了,嘴巴忍不住張大了些,神色十分的驚訝。然后又以一副不懂事的眼神看著羅素,“大丫,你以前是不是沒種過地啊,水田只能種稻子,這稻子的收成不好,不夠咱們吃的。原先你爹說要留著產稻子換錢,這才留下一些的,要不然我可不要水田?!?/br> 趙辭在這邊上若有所思,又看了眼羅素,見她臉色堅定,方才道,“娘,先讓大嫂把想法說完了,咱們再商量吧?!?/br> “那行,大丫你先說?!睂τ趦鹤拥囊庖?,趙母還是很重視的。 羅素知道她這個決定不會這么好通過的。畢竟和現在的種田規律不一樣。 不過她早就有了方案,不擔心說不動趙家母子。 “娘,之前我遇著一個游方郎中,就是教我種黑耳朵的這人,他說見過一個地方的人種水稻,一年兩熟,有時候還三熟呢。產量還高,畝產能有三石左右。而且這種水稻的時候不單單是種水稻,咱們把農田改造一下,到時候還能養魚呢。來年咱們家收稻子的時候,那可是吃不完的大肥魚啊?!?/br> 為了保險起見,羅素沒有直接說出畝產七八石的高產量,而是說了個最保險的數字。但是比起這個時候畝產只有一石的水稻而言,她這個三石已經是十分高了。更別說這水稻還能兩熟了。 趙母和趙辭俱滿臉震驚。 特別是趙母,一臉的不相信,“這不可能,怎么能種兩熟呢,還能那么高的產量?!?/br> “娘,我也是挺那個老郎中說的。原先我也不相信,但是你看我這黑耳朵不是種出來了嗎?所以啊,我就想試試了。你想啊,要是真的成了,咱們家的收入還能低?退一萬步講,咱們就算是不成,到時候把這水田改成旱地,不是也容易嗎?但是旱地改成農田可就難了。要是等咱們家成了,別人家肯定會學著種的。咱到時候再想換可就不好換了?!?/br> 趙母一聽,完全拿不定主意了。 要是以前,她肯定是不會同意的。這事情太匪夷所思了。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她是親眼看著兒媳婦一陣鼓搗,就把那黑耳朵給種出來了。這可是個掙錢的東西啊。這也說明,兒媳婦說的有可能是真的。 如果真是真的,那自家可真是要豐衣足食了。 這事情光想想就很心動。 但是也太匪夷所思了。 疑慮不定,她只能看向了自己的兒子,“辭兒?” 趙辭從剛剛開始就沒反應,而是垂著眼睛思考什么,過了一會兒,才道,“嫂子,咱們家就算全換成水田了,種的完嗎?家中畢竟只有我們幾個勞力?!?/br> “種的完,實在不行,咱出錢請工人?!绷_素肯定道。 靠自家種田,肯定會耽誤時間的。 趙母趕緊道,“還請工?咱們又不是地主,干啥請人啊?!?/br> “娘,這不能這么算?!绷_素耐著性子解釋道,“要是不請人,耽誤了時間,損失就大了。與其等著錯過了種植的時間,還不如請工呢,也花不了多少錢?!?/br> “這個……”趙母又猶豫了,她的印象中,只有地主家里才會請佃戶種田。哪有他們這樣的人家請人的。雖然現在家里也不愁吃的了,但是也沒有富裕到請工人的程度。 趙辭想了想,卻笑道,“既然嫂子有了想法,那就依嫂子的?!?/br> “辭兒,這能行嗎?”趙母驚疑不定。 趙辭輕輕點了點頭。 羅素一聽小叔子同意了,心里明白這事情那就算是成了,趕緊道,“二弟,你現在身子也好了,只管好好念書就是了,家里的事情不用擔心?!?/br> 趙母聞言,也顧不得請工的事情,趕緊附和,“你嫂子說的對?!?/br> 趙辭輕輕笑道,“娘,嫂子,你們放心吧,我有成算的?!?/br> *********** 事情一商定好,趙母就領著羅素去瞧了自家田地。因著想要把在稻田里面養魚,不很把田地分開,所以選了幾塊離著自家近的田地作為交換對象。準備到時候換好了之后,就把中間的田埂子給推平了,弄成一整塊的大稻田,也方便管理的。 選好了地方之后,趙母就一直心不在焉的,“當初這田地還是你爹給選的呢,哎,還真是舍不得?!?/br> 羅素現在對未來的規劃很有信心,見她這樣低落,笑道,“娘,只要咱們家里過的好了,爹泉下有知也會高興的?!?/br> “你說的也對?!壁w母嘆著氣點頭,走了幾步突然道,“大丫,我怎么覺著,你這說話和別人不一樣啊,有時候文縐縐的,和你二弟一個樣了?!?/br> “那也是跟著二弟學的?!绷_素心里一緊,連忙找了個由頭。 趙母一聽,立馬高興了,“也是,咱家有了老二這個讀書人,走哪里去了,人家都要高看一頭。幸好當初……”說到這里,她突然收住了話題。 “娘,怎么了?” 羅素狐疑的看著她。 趙母擺擺手,“沒事,就是想著當初你爹讓你二弟去讀書這事呢?!?/br> 鄉下人讀書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這種環境下。羅素心里也挺好奇,怎么趙辭能夠去念書的,而且看著念的時間還不少呢。而趙城這個大兒子卻沒有念書。按道理,也是大兒子這個頂梁柱念書才是的。 不過羅素也不好問,畢竟趙城已經不在了,再拿這個去問,那是在趙母傷口上撒鹽了。 ************ 回到村里之后,婆媳兩個就挨家挨戶的去和人家商量著換田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