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節
鄭家犯下的是謀逆大罪。本是誅九族的重罪,男丁必然的留不下的了。偏他要讓鄭天安看到鄧不問,知道有這么個人活著。偏那鄧不問已經成了公公…… 對鄭天安這么自傲的人來說,這種心里的折磨,恐怕是最難以應對的罷。 杜鵑四處瞅瞅,等屋里沒了旁人的時候,又小心翼翼地與清霧道:“奴婢記得,鄭先生,好像就是、就是……鄭家的。那鄭先生有沒有關系???” 這話她說的極弱,顯然是心驚膽戰下,懼怕不已。 其實,若不是知曉娘娘是個明事理的,又明白娘娘和鄭先生多年師徒情誼極好,杜鵑也不敢將這話問出來。 只是鄭先生人太好了,這事兒一直是杜鵑心里頭擔憂的。又聽娘娘提過一句,鄭先生前些天受了傷,心憂之下,這才問出了口。 許久后,清霧淡淡說了句“或許無礙”,便沒了下文。但是杜鵑走后,她坐在椅子上,雖手中執著書卷,視線卻飄到了窗外。 鄭天寧這件事情,霍云靄和清霧悄悄提起過。 霍云靄看上去為人清冷,其實骨子里很重情義。但凡對他好的,他都記在心里。 他自幼就和鄭天寧相識,情誼非比尋常。當年,也是他尋了鄭天寧來教清霧作畫。因此,鄭家出事,他第一個要保的,就是鄭天寧。 當日有逆賊三番五次地想要闖入侯府,文家柳家的男子齊齊上陣,和侯府護衛一起守衛著家。鄭天寧既是在家中,自然也跟著一起沖上去了。腿上被人砍了一記,好在運氣好,沒有受重傷,也沒有傷及手和臂膀。不然的話,“鬼手丹青”怕是要折在這次動亂上了。 清霧聽霍云靄的意思,好似打算將鄭天寧守護皇后娘家人的行為再夸大些,流傳出去,讓鄭天寧得一個好名聲。 再加上鄭天寧早已和鄭家脫離關系多年,這事兒上,就把他給脫出去。 只是,鄭天寧說到底還是鄭家血脈。 就算鄭天寧脫離了鄭家多年,就算這么些年來,大家親眼看著他和帝師針鋒相對,誰也不肯放過誰去,但他的身上,依然牢牢地打著“鄭”姓的烙印。沒人會忘記,他是逆賊鄭天安的胞弟。 往后必然會有不少人用這個來說事?;粼旗\也在考慮后面怎么處理,不過現在的事情太多,他無暇顧及,只能將此事暫且擱下,稍后再想。 千算萬算,清霧沒有料到,鄭天寧這事兒竟是讓文老爺子給解決了。 消息傳到宮中的時候,已經是五日后。 這時宮里的清掃已經全部完成,路上墻上已經看不到血跡。原本沾染了那些暗紅色的地方,是當先進行修葺的那部分,如今已經完成。只等著將其余地方也修整好,宮內便又能重新恢復平靜了。 清霧最為擔憂的還是傷病中的宮人們。她每日里都要去司藥司看望一回,瞧瞧大家恢復得如何了。 雖然她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和尚宮、醫女們說話,但是,皇后娘娘對眾人的關心,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心里對皇后娘娘的欽佩和敬重,就又深了幾分。 這一天清霧去的時候,司藥司里比起當日已經輕松了些。前來相幫的其他各處人手,已經回到了自己先前的職務上。 院子里不見了橫七豎八躺著等待救治的宮人。有些傷勢太重無法治愈的宮人已經“離開”,其余的傷者,則在司藥司里臨時搭起的通鋪上休息。有些傷口愈合得快一點的,甚至已經能夠搭把手,幫醫女們照顧傷重的病人了。 比起五日前,大家明顯精神好了許多。去到院子里,不只是有呻.吟呼痛聲了,隱隱的,還能聽到歡笑。 清霧見狀,心里一塊大石落了地。 她和尚宮們正商議著還需要再從宮外買進多少藥材,便見鄧不問匆匆而來,說是剛剛從侯府傳來了個消息,需得盡快稟與娘娘。 那日鄧不問回來后,將自己去見鄭天安的事情和清霧講了一下。他當時神色頗為平靜,仇恨好似已然淡漠,但神色和語氣間,已然透露著對鄭天安的極致失望。 想來,鄭天安見到他后,也是如以往那般無情無義罷。 清霧沒有多問。后來看著寧馨閣里人手不夠,就將鄧不問提為了她屋里的管事公公。 霍云靄很不贊成。 “他說到底也是鄭家人,與鄭家的關系不同尋常。若是鄭家出了事,他……” 雖然霍云靄沒有說明,但清霧知道他的擔憂。 鄧不問和鄭天寧不同。 鄭天寧是早已對鄭家死心,和鄭家的人沒有甚么情意在了??舌嚥粏枀s是之前受到家人的萬千寵愛的。 鄭天安府里的親眷,將會受到處決。那些都是鄧不問曾經的親人。待到事情判下來,鄧不問心里怎么想,怕是只有他自己能夠知道了。 清霧倒是沒有霍云靄那么擔憂。 以她對鄧不問的了解,這個人并不愚鈍。甚至可以說,他很聰明。 “這件事本就是鄭天安有錯在先。即便鄭家人出了事,也是鄭天安多年的計劃造成。當初鄭天安算計著的時候,怎會沒考慮過這種后果?可他依然鋌而走險,走到這一步?!?/br> 鄧不問的性子,便是誰對他好,他就千百倍地回報。誰對他不好,他就干脆利落地舍去,一點也不留在心上。 清霧原先有體會到,但是并不十分確定。但是大婚那日發生變故后的種種,讓她心中慢慢確信下來。 雖然她這樣說了,霍云靄卻還是憂心不減。 清霧莞爾一笑,又道:“退一萬步講,就算他恨,恨的也是處決鄭家人的你。與我又有何干?你不敢留他,我卻敢留?!?/br> 聽了她后面這翻話,霍云靄算是徹底服氣了。 年輕的帝王又好氣又好笑地彈了下她的額,甚是無奈的嘆了口氣。 因著之前穆海也提到過,鄧不問此人品性不錯?;粼旗\就也沒再多說甚么。 于是,鄧不問就跟在了清霧的身邊。 聽到鄧不問說侯府有消息傳來,清霧知曉在這里說話不便。和醫女們匆匆交代了幾句,這便趕緊出了院子。 待到四周沒了旁人,清霧方才露出急切神色,問道:“可是爺爺和哥哥那邊遇到了甚么麻煩?” “倒也不是?!?/br> 鄧不問躬身說著,似是斟酌詞句般,慢慢說道:“此事和‘鬼手丹青’有關系?!?/br> 鬼手丹青,便是鄭天寧。也是鄧不問十分不熟悉的、嫡親的小叔叔。 鄧不問不愿提起他的名字,就用了這代稱,將事情稟與清霧聽。 清霧萬萬沒有料到,自家爺爺竟是走了這樣一步棋,將鄭天寧給保了下來。 文老爺子認鄭天寧做了干孫。往后兩人便是祖孫了。 清霧聽到這個消息,當真是有點發懵。 任誰聽說自家先生一下子成了自家干哥哥,心里的諸多滋味,怕是都要道不清了。 不過,再仔細想想,這個做法雖然奇詭了些,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但卻是個妥帖的法子。 皇后娘娘家肯出面保下鄭天寧,旁人能說甚么? 左右鄭天寧往后真的代表鄭家鬧出了甚么事情,那也是文家的人擔著、皇后娘娘擔著。由著他去。出了事,找文家。文家不怕受牽連,旁人憂心個甚么勁兒? 清霧心里頗有些五味雜陳。 她知道,當年她和鄭天寧口頭上的那個婚約,一直是爺爺放不下的一樁心事。 爺爺這樣做,一來是欣賞鄭天寧的為人,對他十分放心。就算出面保下他,也不怕他會背信棄義做出小人之舉。 二來……或許也是對鄭天寧有所虧欠的一種補償吧。 竇嬤嬤和杜鵑正在旁邊。清霧沒想著避開她們,她們就也將這些話給聽了去。 一時間,周遭靜寂無聲。許久后,竇嬤嬤猛地一拊掌,道了聲“不好”。 大家齊齊面無表情地望了過去。 竇嬤嬤擰眉道:“這樣一來,不就岔了一個輩分了?” 聽了她這話,三人仔細想想,都忍不住笑了。就連鄧不問,唇角也是微微翹起,難掩笑意。 鄭天寧本是和鄭天安是同胞兄弟。 兩個人一個是當今圣上的先生,一個是當今皇后的先生。 如今鄭天寧認了老侯爺做祖父,那么他就和清霧是同一個輩分了…… 當真是硬生生降了一輩。 竇嬤嬤這樣一打岔,大家剛才那悲涼的心境倒是淡了許多。往回走的時候,甚至能逗著清霧說笑幾句了。 還沒到寧馨閣,遠遠地,便見于公公在寧馨閣外指揮著人搬東西。 幾人本沒放在心上,定睛一看,東西居然不是往里搬,而是往外搬。 這下子大家可是被齊齊驚到了。杜鵑趕緊小跑著過去,問了事情緣由??辞屐F還沒走到院門口,就又急急趕了過來回稟。 “娘娘,陛下說,皇后寢殿損毀嚴重,一時半刻地怕是修不好,讓娘娘從今日起搬到昭寧宮去住。于公公這是依著圣意在行事呢!” 這話一出口,周圍隨行的宮人俱都面面相覷,愣住了。 清霧也是不解。 古往今來,皇后都是和皇帝分開兩個宮殿居住的。 霍云靄讓她搬到他的寢宮去住,合適?! 153 清霧去到昭遠宮的時候,霍云靄正在批閱奏折。 天色已經有些暗了,屋里點了燈。外頭不甚明亮的光照到屋里,和屋內燭光相和,將少年的眉眼映得有些冷硬。 聽到于公公的通稟聲,他淡淡嗯了一聲,凝視著眼前的字跡,筆下不停,并未抬眼。 自從卞王逼宮造反一來,這些日子,奏折尤其得多。加上這些天許多事情都得他親自過問,往常一上午就能批完的折子,如今到了晚上也沒法完全看遍。 好在這兩日大臣們上稟的事情雖多,但沒一個人為了那些逆賊求情的。 因為剛開始時依然敢拼了命為鄭天安說好話的人,如今已經不在這個世上了。其余的人,都沒那個膽子,去惹怒這天下最為位高權重、卻也最為果決狠戾之人。 清霧進到屋里的時候,看到的便是少年執筆而書的清冷場景。 他獨自坐在桌后,身姿挺拔容顏清雋。燭光照在他深邃的五官上,在側臉上投下一片陰影。神色模糊,看不分明。 往日清霧來的時候,霍云靄即便再忙,也總是過來相迎,或者是唇角含笑地盯著她步入屋內,再不濟,也會朝她望上一眼,給她個肯定的眼神。 可是今日,這些統統沒有。他好似不知道她過來了一般,繼續奮筆疾書。 清霧倒也并不將他的轉變放在心上。畢竟他有那么多的事情要處理,每日里的政事足夠讓他心煩了,偶爾這樣沒有精力顧及到她,也是難免的。 清霧看他一時半會兒的應該也沒法完成手邊的事務,就要來了一碟點心,擱在了窗前的案幾上。又看了眼霍云靄跟前的茶盞,見里面已經空了,想著于公公他們去昭寧宮安置她的物品了,旁人又等閑不能進來打擾霍云靄,便走了過去拿起茶盞,準備給他泡一杯茶。 誰料手剛出到茶盞的邊緣,還沒來得及用力拿起,手背一暖,已經被大手覆住。 清霧的動作瞬間停滯,而后慢慢側首,看向霍云靄。 他卻緩緩收了手,繼續批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