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節
“夸我是應該的,我效率這么高。為什么罵我,我又沒犯錯誤?”黃哲不解的看她。 胡曉雯把從霍紅霞那邊聽來的事情說了一遍。 “早知道桃源村那邊的人這么不靠譜,當初你就不應該給他們分那么多錢?!焙鷷增┮е伦齑?,“還真不如把錢都分配到觀光纜車上?!?/br> 黃哲無奈地說:“這是上邊撥款的人要求分配的。再說了,咱們一直是合作關系,彼此之間算是平級。我就算是管我也沒辦法去管?!彼麄茸诤鷷增┑淖雷由?,湊過去壓低了聲音說:“而且,這筆錢下來也有點內情。別看省里說了怎么用,其實根本就不會真的下來查?!?/br> 這白給的錢,用在公還是用在私,完全就是看負責人的人品而已。 作者有話要說: ☆、第246章 關于這件事,黃哲心里其實也挺不爽。 自己和小伙伴們兢兢業業不敢浪費一分一厘,想方設法把這筆錢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這倆人可倒好,自己享受了! 黃哲眼神微冷地說:“你放心,他們這樣下去,場地維護不及,設施日益陳舊,滑草場遲早經營不下去。有他們自作自受的一天!” 胡曉雯動了動嘴唇,想說桃源村的百姓怎么辦。后來一想,就算是憑借這條旅游線,將來桃源村百姓照樣和現在一樣經營農家樂和旅館,不經營這兩樣的可以跑到桃溪村這邊來工作,和現在也沒什么差別。 黃哲揮了揮手手里邊的文件:“算了不說這個,你來看看銀光小區的平面圖?!?/br> 胡曉雯接過圖紙:“這次的工程找誰干?” 現在落云山景區轄內和附近的村鎮都在搞建設,葛師傅馬師傅各帶一隊,忙都忙不過來。 黃哲說:“這個你不用cao心,我已經找好了?!?/br> 胡曉雯點了點頭。 具體的三維立體圖當然沒有那么快出來,現在看到的也只是平面戶型圖而已。最小的是兩室一廳六十四平米,最大的是躍層一百六十平米。 她認真的看了每一個戶型,滿意的點頭:“不錯,大中小戶型都有了,可以滿足各類家庭的需求?!?/br> 黃哲說:“你覺得可以就行?!?/br> 胡曉雯抬頭看:“你給子嘉看過了沒有?” 黃哲撓了撓后頸,說:“沒有,他和靳嵐倆人都沒在?!?/br> 陳子嘉和靳嵐的婚期快到了,最近倆人忙著準備各種事情,不在桃園狗舍很正常。 “對了,我有件事想要跟你說?!秉S哲的臉色變得鄭重起來,“最近村里的人都在關注銀光小區的事情,也有不少人說你和子嘉兩個給員工謀福利的事兒。大部分人是羨慕,也有不少紅眼的人說話挺不好聽?!?/br> 內部員工以低價購買,再轉手賣出凈賺幾萬,很顯然刺激到了某部分人的神經。沒少人說胡曉雯和陳子嘉散財童子,錢多了燒手,白白給人送錢。 這類閑言碎語,處在胡曉雯的位置等聽到已經是很晚,造成影響很不好的時候。黃哲在村委工作,他為人又很接地氣,得到消息自然最快。 他覺得挺抱歉。 因為原先陳子嘉和胡曉雯兩個只是想要給各自員工解決住房困難。如果只是單位內部集資蓋房分配,外人不能購買,頂多羨慕,沒有閑話可說。 他為了想要在村內多增加一些住房,插了一腳才變成了這樣。他私心里,是想要把整理出來的那些空地蓋成商業用房或者是花園綠地,并不想弄成住房。 胡曉雯愣了一下,想了想說:“這個事情一開始也是沒想到。不過既然這房子蓋出來了,就應該要有個章程。我可不是真白白給人送錢。原本是為了住房困難的員工,在購房資格上可以做一個限定。在桃溪村有房子的,不允許以內部價格購房。如果他們想要購買,只能按照對外銷售的價格。這部分差價,就當做外地員工的住房補貼?!?/br> 黃哲點點頭:“這樣還行?!?/br> 胡曉雯嗯了一聲接著說:“另外以底價購房的員工還需要簽一個合同。在十年內,他們想要出售的房屋,必須優先賣給本單位住房困難的同事,并且其價錢不能超過現在的對外價格。如果當時沒有內部員工購買,將由單位出資將其買下?!?/br> 總之這部分房產不允許其流入市場,只允許在內部轉手。 黃哲愕然,隨后沖她比劃了一下大拇指:“你狠?!?/br> 不管在哪個地方,這房子蓋上就只有升值的份,或多或少而已。限定死了樓價,一定會打消不少人投機的心思。 說完了這個事情,黃哲拿起文件夾就打算走。到門口的時候,他想起來什么似的回頭:“對了,丁丁……” 胡曉雯聽見兒子的名字立刻抬頭看他。 “我干兒子打算入哪個國籍?”黃哲歪了下腦袋。 胡曉雯說:“我跟我老公商量了一下,打算給他入咱們這邊的國籍。英國那邊的國籍,有他爸的關系,將來換并不難??墒且侨氤赡沁叺膰?,再想要取得中國國籍就太難了?!?/br> 誰讓咱大中國的國籍是世界上最難獲得的國籍呢。 黃哲笑了下:“那行,你到時候把資料交給我吧,我幫你把戶口報上去?!?/br> 丁丁的滿月只是自家人一起吃了個飯,胡曉雯的意思是等到百日的時候再請親戚朋友們吃席。畢竟她跟她哥家生得太近了,連著讓人隨份子誰也吃不消,不樂意。 按說胡曉雯自己收不收份子錢都不要緊,只一個周青很是堅持,這么多年隨出去了多少份子錢,必須要賺回來。 胡曉雯嘴角忍不住抽了抽,要知道她家可是兄妹兩個,孫輩的孩子三個!結婚加滿月酒,多少份子錢收不回? 周青聽她這樣嘀咕,冷笑了一聲。這傻閨女也不想想,跟他們同輩的人絕大部分全都結婚,馬上二胎大潮就要來臨,這些錢還不是要隨回去! 大概也就只有精打細算父母輩會這樣了。 陳子嘉和靳嵐的婚禮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舉行。 倆人的酒席也是在云市辦的,陳父那一天紅光滿面,讓很多接到他喜帖,以為他會沉淪頹廢沉淪舊日朋友們大出意外。 陳父遍灑喜帖,倒不是跟周青一樣收回當初的那些份子錢。當然,按照他當初的身份,隨出去的紅包都是沉甸甸的。 如果只是為了這個原因,他想他是沒臉邀請那些故舊。之所以今天他能坦然自若,甚至神采飛揚,全都是因為自家的兒子有出息,能干。 他這也算是顯擺兒子來的。 陳子嘉和靳嵐把狗舍交給雇來的員工,兩個人就跑去歐洲度蜜月了。 參加完好朋友的婚禮,胡曉雯就拿著兒子丁丁的出生文件等去了村委找黃哲。 “來啦?!秉S哲仍舊那么忙碌,電腦開著,桌子上還擺滿了文件,“劉媛,拿一份新生兒登記表來!” 他伸著頭沖著辦公室那頭喊。 “哎!”一個正在大文件的二十多歲,帶著眼睛燙著卷發的女孩站了起來。 劉媛是村委里邊專門管理戶籍的,不過黃哲是老大,每項職能都能管一些。 “你先把這個表填一下?!秉S哲沖她示意。 “行,那你先忙?!焙鷷增└纱嗟狞c頭。 看到黃哲跟前那么多等著錄入的文件,胡曉雯就自己拿著表在旁邊找了一張桌子坐下。 她坐著填寫了幾項,遇到有疑問的地方也不去打攪黃哲,干脆自己走去劉媛身邊低聲問她。 面對胡曉雯這個桃溪村的大名人,劉媛態度可親切,周到又細心的幫胡曉雯解決各種問題。 “謝謝?!焙鷷增┪⑿?,她眼神一掃,在劉媛桌子上的文件當中上隱約看到田桂英的名字。 還以為是自己眼花看錯,仔細一看果然是。 “咦?”她忍不住出聲。 “還有什么問題嗎?”劉媛看她,然后順著她的眼神看過去。 “這是桂英姐的申請表?” “是啊?!眲㈡抡f著忍不住一嘆,“她家里的情況咱們也都知道,到現在她老公的戶口都還沒法遷過來?!?/br> 胡曉雯拉了一個圓凳坐下,問:“怎么?桂英姐的戶口還沒有從她公婆家里遷出來?” 田桂英的丈夫是外村戶口,想要落戶本村,直接遷入一個現有的戶口就可以和其他本村戶口一樣,每年獲得分紅和福利。 雖然現在外來人口落戶桃溪村的條件放得很松,可是也只有胡曉雯和霍紅霞兩個跟本村的人一樣分享集體共有的財產。那些后來的村民雖然沒法得到分紅,卻每年節日的時候能夠得到米面油等節禮。這是黃哲為了村里的穩定和諧做出的決定。 劉媛點點頭,滿是對田桂英的同情。 出于職業道德的原因,她不能對著來辦理事務的人透露更多內情。不過她還是要在心里說,那兩個老家伙實在太不是東西了! 胡曉雯填完表,把帶來的資料和戶口本交給劉媛,就走到黃哲的身邊。 “填完了?剩下的就交給我辦吧。等辦下來我給你送過去?!秉S哲從電腦前轉頭,“怎么?” 胡曉雯的臉色很不好,她低聲問:“劉家那邊不是被女兒們纏得脫不開,不是很享受被人奉承的日子?又有外孫子承歡膝下,這又是作哪門子的妖?” 黃哲迷糊的看著她,一時沒想到她說的哪個劉家。轉眼看到劉媛往這邊看,就知道胡曉雯說的是誰了。 “唉,那倆老賴就憑借這一點拿捏田桂英,怎么肯輕易放過她?!秉S哲搖頭說道。 胡曉雯憂愁的皺眉,黃哲卻神秘地沖她眨了眨眼睛:“不過我接下來有一個妙計!” 胡曉雯提起點興趣:“什么妙計?” 黃哲張望了一下,見沒有人注意,就對胡曉雯說:“我打算給全村的村民更換一遍戶口本,這樣就能把劉家的戶口本騙出來。到時候不用再等劉家同意,有田桂英的申請表,直接把她分戶出來!” 胡曉雯驚喜,連忙說:“這個主意好!不過你用什么借口換一遍新戶口本?” 黃哲笑著轉動電腦椅,說:“村里擴建了幾次,又規劃了新的道路。還有整理村容的時候拆掉了一些障礙,很多小胡同都貫通了。這些小道小巷子都沒有名字,我打算把這些街道胡同小巷子的名稱固定下來,重新編輯村里的門牌號碼。門牌號碼變更了,戶口上的居住地點不也要變更嗎?” 作者有話要說: ☆、第247章 轉天,黃哲就行動了起來。 他先是定做了嶄新的金屬牌,在街頭巷尾的墻壁上固定。然后,他又給每戶人家分發了相應的新門牌號碼。 新門牌被釘在門口,黃哲就順理成章的提出,全村人的居住地址登記要跟戶口本還有身份證上統一。要求各家各戶上交他們的戶口本還有身份證,由村委送到上級部門,進行統一的變更。 更換戶口本和身份證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當中算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沒有人會故意拖延不交。 劉家的舊戶口本就這樣,順順利利地混在別家的戶口本中一起被交了上來。 拿著戶口本,黃哲在劉媛崇拜的目光中得意的笑,隨后帶上田桂英遞交上來的那堆資料就去了派出所。 等事情塵埃落定,劉家人才發覺田桂英和孩子們不在新戶口本上,任他們再怎么鬧騰也改變不了從此他們是兩家人的事實。 臨水縣政府大樓。 任縣長正皺著眉頭看著桌子上的文件。經過一段時間的拉鋸,臨水縣領導班子最終還是同意了隔壁蹭高速公路的行為。 為此,隔壁邱縣歸還了那條備受爭議的交通路線一半的收入,并且自掏腰包貼進去不少嶄新的長途小巴。 多年的面子之爭以臨水縣獲得最終勝利而落下帷幕,臨水縣領導們那股惡氣算是徹底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