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黃哲趕到村委大院,開了辦公室的門,縣長坐下之后好一陣曉以大義。 各種角度說明水廠落戶本縣能帶來的好處,讓黃哲覺悟不要那么狹隘,要從整體大局出發,不要只顧眼前小家小業,要有政治眼光。 縣長深諳說話的藝術,內涵的種種意思都表明出來了,表面上卻好似什么沒說,讓人拿不住什么把柄。 他對黃哲威逼利誘,暗示天之然建廠事情落成,黃哲就可以高升,調任到縣里,實現平步青云。 他只說了做成這件事情的好處,沒有說辦不成這一件事的壞處,不是他不說,而是來不及! 從辦公室外突然涌進來幾個人,還扛著攝像器材拿著話筒。 一個打扮齊整 ,有幾分主持氣息的記者直接沖他跟前遞話筒:“王縣長,您也是來參加這次廟會的嗎?我縣難得有如此熱鬧盛大的地廟會,您說兩句吧……” 縣長只好停止對黃哲施壓,打起精神跟記者周旋起來。 這些記者才不怕什么一把手二把手,從來看熱鬧不嫌事大,就差拿放大鏡在他們身上找錯處。要是一個不小心讓他們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就不止是上頭條那么簡單了。 ☆、第94章 記者湊過來,一下把黃哲擠到外圍,他也不在意,只是淡然的看縣長一身正派,特別官方的發言。 雖然是突然襲擊,不過王縣長畢竟久經考驗,套話張口就來,自然是說的花團錦簇,一派和諧。 有了縣長的發言,這條新聞肯定能上云市新聞,更有甚者明天晚上就能上省電視臺新聞。 對桃溪村來說,又是一次免費宣傳。黃哲這會兒都要感謝起縣長了,感謝他在元旦假期還如此殫精竭慮的工作,掛心底下基層民眾,親民同樂。 正在心里暗笑,黃哲兜里的手機震動了一下。他低頭看了一眼胡曉雯發來的信息,又抬眼不動聲色的看了避讓到一旁的江副總,手指動了動,給胡曉雯回復了一條消息。 胡曉雯一直在等江副總再來。 他們都不想讓這件事情的失態升級,真弄得天怒人怨,驚動市里邊的領導,對桃溪村、黃哲、桃園都不好。 解決這件事情,比起胡曉雯這邊堅持拒絕,天之然主動打消念頭更佳。 采訪持續的時間不長,晚上還有煙火要報道,記者們就在村委的安排下先去桃花小筑用餐。 等到這邊記者走了,縣長剛想回歸正題,村委大院就陸陸續續地來了好多上了歲數的老人。 這些人有的是本地村民,有的是來此地療養的退休老人,他們一塊來這里,都是為了一件事,要找天之然的江副總,表示有話要跟他講。 他們聽說胡曉雯拒絕了高額的轉讓費后,鄉長拉著黃哲做工作,鎮長跑來找村長談話,直到今天連縣長也來,都想要讓胡曉雯改變主意,把土地讓給天之然。 他們都不樂意桃花泉轉讓出去什么建水廠。 門外十幾個老人在表達他們的反對意見,在村里還有記者的情況下,縣長不敢大意,趕忙出來安撫群眾。 “有什么話我們可以好好商量,慢慢的說。老人家,你們不要著急……”王縣長急出了一身汗。 開春之后縣委班子換屆,他已經定了要調任,最后一段時間想要爭取天之然的投資,也不過是想要臨走撈個大政績。 可別政績沒有撈到,鬧出什么民怨,這就得不償失了。 王縣長現在只求無過,再也不想著給黃哲施壓了。他就要離任了,干嘛臨走的時候弄得一身sao呢? 事關自己,江副總也在后邊聽。 就聽這些老人說了,無論是村北的后山,還是三道彎的桃園都不能大興土木,會影響風水。 縣長眨了眨眼睛,還以為自己的耳朵出現了問題。 老人里一個長得黑瘦,卻很結實的人煞有其事的說:“那桃花泉有仙氣,動了它要惹得桃仙不快。好不容易現在環境好了,重新起了桃林,桃仙回來重新庇佑此地。要是動了它的風水,現在的好年景又要像之前亂砍亂伐的時候那樣消失了?!?/br> 縣長和司機聽得啼笑皆非,就連江副總和助手都很無語。 現在竟然還有這樣迷信愚昧的人。 要說之前胡曉雯拒絕還可以說是利益之爭,現在老人們為了鬼神之說來抗議,就顯得萬分可笑了。 縣長苦口婆心的對十幾個老人說:“要相信科學,不要迷信,什么仙人傳說,不過就是想象臆造出來的……” 縣長這話一說,黑瘦的老人頓時急眼:“這才不是想象臆造!是有證據的,到現在桃仙跟敵人大戰拯救百姓的遺址還在!就在東邊的山上!那閑云觀就是為了重新供奉它才重建的?!?/br> 縣長愣了愣,他對落云山的仙人傳說壓根就不了解,只以為是什么歷史人物,生前有過功績,死后被神化,杜撰成了仙,受了香火供奉。 然而那又怎么樣?不能說明什么。 大興土木會破壞風水,講究易學的可能還會在意,不過這不是無解,可以賠償調解。 只是迷信什么庇佑、桃仙,這樣怪力亂神就不好辦了。這完全就是落后愚昧,無道理可講! 江副總跟助手對視了一眼,倆人都回想起了胡曉雯所說的重大因素。她說因為這個因素,天之然要是真的在這里建廠,只能是賠本買賣。 難道這迷信之說,就是她隱晦暗示的原因? 要是真的是這個,他們確實沒有辦法相信從她嘴里說出來的話。 江副總和助手以為倆人真相了。 縣長一個人對十幾張嘴,招架的有點可憐。江副總皺著眉頭,上前一步,對著十幾位老人懇切的說:“那些都是假的,不是真實地。傳說不過就是故事演變而來,后人添加了細節,才越來越神異。我們已經是現代社會了,什么事情都要講究科學憑證。神化故事就只是故事,不能因為故事而影響現實,對吧?” 一個圓臉的老太婆,手里拄著拐棍,振振有詞地說:“老太婆我之前腦淤血后遺癥只能躺在床上,喝了半年多的仙泉水,我現在都能下地走路了。這難道不是憑證?” 江副總反而笑了:“這只能說明泉水里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對人體機能有著很強大的修復作用,這屬于科學道理,不能算是仙人顯靈??!老太太?!?/br> 圓臉老太婆讓他駁了回來,急的頓了頓拐杖:“凈瞎說,這明明就是沾上了仙氣的證據!以為老太太我不看電視,不知道什么叫微量元素,礦物質??!根本就沒有這么大的功效!讓我真正身體變好了的,肯定是仙氣!仙氣!” 這老太婆之前生病一天到晚只能躺在床上看電視,電視頻道不多,沒少看地方電視臺上演的健康知識講座。 只可惜她脾氣上來,說話本地口音太重,江副總沒能聽懂。 黑瘦臉老頭看這老太太都氣急了生怕她又犯病了,攔了江副總的注意在他面前說:“你要是不信,可以半夜來三道彎桃林看看!不管你信不信,它就在那里!每天都在!” 這話一說出來,不知道怎么地就讓江副總身上忽然一涼,心中頓時一陣毛骨悚然。身后的助手也被這讓人發毛的話嚇得膽小的向他靠了靠。 縣長生怕雙方起沖突,擋在中間好言好語的一陣規勸,說:“不要激動,縣里會充分考慮大家的意見,要給我們時間嘛。這個事情不是一次兩次談話能解決的,急不來。都回去吧,回去吧。外邊還唱著大戲呢,我聽說每天演的都不帶重樣的,不看多可惜?!?/br> 縣長示弱的軟話讓這些老頭老太覺得他們取得了勝利,其中正經有幾個戲迷,跟過來不過是義憤填膺,這會兒就動搖了,想回去繼續看戲了。 有人轉身離開,帶的其他人也慢慢都轉身走了。 縣長松了口氣,轉身對江副總說:“哎,這些神神叨叨的話聽聽就算了,哪能當真呢。江副總?” 江副總并沒有看他,反而是看著村委大院大門的方向,縣長扭頭一看,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走了,還有一個人站在那里。 那人穿著和架勢,一看就不是普通的村民或者市民。見在場人都看他,那個老人朝著王縣長點了點頭:“王縣長,好久不見?!?/br> 王縣長看見他,吃驚地嘴巴張成一個圓型:“朱、朱局長!你怎么在這里?” “我退休啦,在這里養老。桃溪村挺不錯的,空氣好,環境也好,山水更好,很養人?!彼馕渡铋L的看了看幾人,對江副總說:“他們之前的話,你不一定都要信。不過,要是有時間在村里住一住,晚上三點到五點起來,在院子里確實能看到些不常見的景象?!?/br> 朱興文的話讓在場的人如遭雷擊,他笑了笑,像是完成了什么使命一樣,轉身走了。 “他誰???什么意思?!”助手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在大冬天炸了一身的寒毛。 司機也呲牙咧嘴的搓了搓胳膊,覺得這話太滲人了:“他以前是臨水縣的警察局局長!” 一個警察局長說這種話,雖然沒有表明什么,卻比剛才十幾個老頭老太太一百句話都有震懾力。 王縣長打了一個哆嗦,臉色發青地說:“今天天色已經不早了,我看我們這就回去吧?!?/br> 江副總卻搖了搖頭,說:“我今天晚上不走了?!?/br> 助手驚恐的喊:“副總!真的要在這里住???” 江副總咬牙,他不相信別人說的,總是要眼見為實。 王縣長卻是不肯奉陪了,有些事情,雖然不可言說,卻不能太鐵齒。到時候就不是被打臉,而是要命了。 王縣長和司機匆匆走了,助手緊緊的拉著江副總大衣的衣角,被江副總拖著去找住的地方。 看了一場好戲的黃哲拿出手機給胡曉雯打電話:“你挺有能耐啊,竟然能請動朱興文幫你做戲?!?/br> “什么做戲?我不過是讓蔡曙光去傳個話,讓江副總半夜去桃園看看?,F在那里晚上天天起霧,濕度太大,任何數控機械都會受潮被腐蝕,不適合集成式生產模式?!焙鷷增┠涿?,“他干什么了???” “……”黃哲抹了一把臉,干笑了一聲:“沒什么,就是覺得挺不容易的?!睙o論是被驚嚇的王縣長幾人還是自己。 胡曉雯真心沒有打算在這件事情上裝神弄鬼,本來現狀就已經很不同尋常。 蔡曙光是桃園的員工,一年到頭有大部分的時間在桃園守夜。江副總那么喜歡搞調查,他說這事才有可信度。 只是胡曉雯忽視了一點,蔡曙光是個堅定的桃仙仙人傳說的鐵桿支持者,俗稱鐵粉。 打從知道天之然要來這邊用桃花泉開水廠,他就光想著桃仙的仙桃林再不能被破壞,桃花泉的山水風土半點也不容他人染指。 胡曉雯讓他去見江副總傳話,這老頭激動得不行,頓時燃起心中的戰火,打算好好理論一番。 他還跑去叫上趙大軍的父母壯膽,三人往這邊走,又遇見其他幾個人。原本都是本村村民,結果臨水縣的幾人維護桃花泉的心是一致的,聽說了之后也趕來了。 而朱興文純粹就是看這邊十幾個人氣勢洶洶的往村委走,職業病發作跟了上來看情況。 所以說,千萬不要小看上了年歲的鐵粉,他們粉起來的戰斗力太嚇人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一更??h長是生生被嚇走的 其實我特想寫: 縣長苦口婆心勸:“國家現在有政策,建國以后不準成精……” 蔡曙光怒道:“你家才成精,人家建國以前就立地成仙啦!” ☆、第95章 黃哲發消息的時機巧妙,記者們對于發生在村委的事情一無所知,反正縣長的采訪已經到手,他走就走了唄。 經過編輯白天的新聞已經送到了電視臺,晚上一準能播出,就等完成晚上的素材采集,他們這一天的工作就完了。 放下工作的記者們圍坐在桃花小筑的雅間里,高高興興地吃著主廚師傅親手給做的一桌飯菜。 這算是村委請的工作餐,規格非常的高,各種鮮活的魚類、螃蟹、田螺、河蚌,都是在尋常農家樂吃不到的。 記者們吃人嘴軟,也沒少給桃花小筑鏡頭。從中午沿街擺放的桌子坐滿了來就餐的人,到大廳里游客們的笑臉,和桌子上豐盛的菜肴。 要說這家桃花小筑的老板就是聰明會做生意,原本像是這種廟會,人太多,吃飯就講究一個快。 這家里邊做著的是點餐的生意,臨街挨墻擺著一長溜的長桌,再擺上幾個溫著火的餐車,就賣起了快餐。 用的不是一次性的餐盒,是能夠反復使用的鋼制托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