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除了用水不方便和讓人尷尬的要死的如廁問題之外,農村里邊的飯菜她也吃不習慣。 那會兒給老太太買了電磁爐和電飯鍋,她也不喜歡用,就習慣用燒柴禾的土灶。 這種土灶,為了節省用火和時間,做飯的時候都是上邊干糧底下稀飯。一做飯絕少炒菜,都是燉、熬,味道絕稱不上美味。 高琴來這里就吃的就是這些,她覺得她無法適應這里的生活。聽到去農村就會想起這些不方便和不習慣,心里生出不情愿。 不過這次來,她改觀了很多。 ☆、第75章 房屋外的廁所修得敞亮又整潔,最難得的是安裝自來水還有了熱水器。 看看眼前桌子上的飯菜,全都是用廚房里邊的液化氣灶做的炒菜,高壓鍋燉的魚湯。她吃得慣,兒子也吃的很香。 除了土炕硬這一點能夠克服,往常讓她不舒服的簡陋都改善了。 到底小姑子自己也是城市姑娘,為了讓她自己過的舒坦,這條件也不能差了。高琴如是想到。 面面很喜歡這里,也喜歡吃胡曉雯種的水果,以后她可以多帶孩子過來,再也不必勉強自己忍受這里糟糕的條件。 高琴放不下自身的矜持和驕傲去巴結小姑子,不過胡曉雯很喜歡面面,讓自己的兒子多跟他姑姑親近,也沒有壞處。 高琴正在這里腦子里想著有的沒有的,臉上還是一派溫婉和氣,絲毫不影響她吃飯給兒子夾菜。 胡曉雷的高見告一段落,周青突然開口說:“正好今天咱們家里邊的人都在這里,我有一件事情想說清楚?!?/br> 除了面面低頭吃飯,其余人全都驚訝的看著她。 周青一臉淡然的說:“我之前說過云市的房子等以后我們沒了留給曉雷兩口子,存款呢就給曉雯?!?/br> 胡新民的動作停了一下就繼續,很顯然周青要說什么他早就知道了。 只有胡曉雷和胡曉雯很疑惑周青怎么現在又提起這個,而高琴則是心里咯噔一下子,不由得露出緊張的神色。 周青掃了一下其他人:“當時只說云市的房產和存款,沒預料到你們姥姥過世后遺留的房屋和田地。最初一年我也想著處理掉折成錢算了,現在曉雯回了村里發展,這房子她用上了,就不能不提出來說一下?!?/br> 胡曉雯抿了一下唇,垂下了眼睛。 她很不喜歡這樣的場合,原本親密的家人,在涉及到分割家產的時候就會顯出區別,她和哥哥之間的距離界限變得清晰可見一樣。 讓她清楚的感受他們長大了,各自有了家庭,就算還是親人也不再是一個家庭。 不過周青的做法她能理解。趁著雙親還在,把事情說清楚,以后就不會有糾紛。免得等到以后,掰扯不清楚,因為家產而爭得頭破血流,面紅耳赤。 因為家產分割不清而翻臉的不在少數,對薄公堂的也有。 周青就是因為見過實例,才想著把事情做在前面,不讓兄妹兩個以后鬧矛盾。 “云市的房子今后還是留給老大家不變。而桃溪村的房屋和田地呢……”周青頓了一下,看了看胡曉雯說:“這房屋翻新,還有增建的淋浴間,都是用的原本給曉雯留的裝修錢。這老宅子就歸曉雯所有了,曉雷、高琴你們兩個有什么異議嗎?” 周青臉上沒有什么表情,很是平靜的看著兒子和兒媳婦。 高琴一聽不是云市的房子有變動,就放下了心。 胡曉雷看了高琴一眼,對周青說:“老家的房子給曉雯我沒有意見?!?/br> 高琴也點了點頭,說:“媽,我也沒意見?!?/br> 老家的房子她才不在乎,白給她也不要。她以后帶著面面走動,胡曉雯這邊有住處,要什么房子,還要自己cao心打理。 周青眉眼放松了一些:“好。那接下來就說這田地的事情,你們姥姥留下了五畝地,三畝水田,兩畝旱田?,F在水田借給你們表舅一家耕種,他們每年給咱們送兩百斤大米算作是酬謝。旱田呢,現在曉雯種種玉米。這地……” 她看向胡曉雷:“可以分給你們兄妹倆一家一半。曉雷,你覺得呢?” 胡曉雷立刻腦袋搖得像撥浪鼓:“我不要!你都給曉雯吧!” 高琴看了胡曉雷一眼,不著痕跡的皺起眉毛。 她之前想,兩個老人跟他們養老,給他們房子是理所應當的。老家這里的房子比起云市的差太多,也不值錢,給了胡曉雯就給了她吧。 可是這地就不太好說了。他們家不種,按理說也要不找。但是凡事兒高琴都想在周青這里要一個公平。 一樣東西,沒有就算了,有這東西,全給了胡曉雯她不愿意。老太太說一家一半,高琴挺樂意的。甭管種不種,至少在周青這里是一碗水端平了。 就算是不種,也要高風亮節的表示一些謙讓,再轉給胡曉雯,才顯得他們這哥哥嫂嫂仁義大方。 可胡曉雷倒好,沒等她說話就把話嚷嚷了出去,一點人情都沒做下不說,還滿臉的嫌棄,迫不及待的要擺脫燙手山芋似得。 高琴真是要給他氣死。 胡曉雷的這個反應完全都在周青的預料當中,她點了點頭,說:“那好,村里的田地我也全都記到曉雯的名下了。不過,這村里的東西曉雯全都得了,也不能不給你家補一點什么。這樣,以后我跟老胡的存款呢,一家一半對半分?!?/br> 高琴一聽這話,肚子里對胡曉雷的埋怨和沒做下人情的不高興立刻沒有了。 原先可是說好了,老兩口過世后的存款全都留給胡曉雯,這下一家一半了。高琴覺得比起村里的這些東西,這個收獲可太大了。 她心里挺高興,臉上卻控制著不露出喜色,只是矜持的對周青說:“媽,這不太好吧。桃溪村這些東西也不值當什么?!?/br> 在高琴眼里村子里的房子和地,那是真不值錢。就算是那田地將來有運氣弄個拆遷補償款,了不起一畝地才三萬塊錢,五畝地才十五萬。 周青退休前是云市印刷廠的,她雖然職位不高,但是廠子效益好,工齡也長,退休金不少。再加上胡新民是科長級別退休的,老兩口的退休工資加起來一個月有六千多快要七千。刨去花用的,一年也能存個三四萬。 現在看這二位身體很好,多活個十幾年不成問題,到時候這筆存款的一半,比起這田地可值錢多了。 高琴覺得這老太太平常挺精明的,這回怎么就出了這個一個主意? 周青說:“沒什么不好的,這樣挺公平。曉雯你說呢?” 胡曉雯當然沒意見:“媽你說什么就是什么,我聽您的?!?/br> 周青滿意一笑。 以前她和丈夫打算把存款留給女兒,那是因為云市的房子將來能值不少錢。他們將來指不定有什么花用,存款能剩下的肯定超不過房款。不管多少,存款就當是補貼女兒了。 把桃溪村的房子和田地分給胡曉雯,桃溪村又發展的挺好,胡曉雯自己也挺能掙錢,將來過得必然不差。再把存款全都留給她,老兩口就覺得對兒子有虧欠,于是周青就做出了這樣的調整和決定。 周青很快的就去村委找了趙貴,把周家老宅和五畝田地轉給了胡曉雯。 不同于他們亡故之后才能拿到的房產和存款,桃溪村的房屋和田地現在就落到了胡曉雯的名下。 高琴沒注意,也許是注意到了卻沒在意。只要她覺得自己看重的那些將來不出變化就行。 周家老宅現在正式更名成了胡家宅子,有了自己的房子,胡曉雯就想起把自己的戶口遷回來了。 她跟周青商量了一下,這一回周青沒有反對。 現在跟之前那會兒不一樣了。胡曉雯承包了兩千多畝的地,光是承包補貼就能拿到不少。 而且,今后旅游公司盈利分紅,胡曉雯還能多拿一份身為本村村民才能拿到的分紅。 要說別人把戶口遷回來或許會不太容易,胡曉雯把戶口落入桃溪村卻很順利。 村里不喜歡外人遷來戶口,就是因為對于村集體來說,多增加一個人,就會多一個分攤集體利益的。 如果遷戶口的人主動放棄分享村集體的收益,才會被允許把戶口遷進來。 胡曉雯儼然不在此列,甚至沒有開村大會,只是各家管事兒的去通知了一遍,沒有一個人反對,這事就成了。 趙貴親自去給胡曉雯辦遷戶口的事情,胡曉雯跟周青在院子里邊摘今年新長出來的花椒。一邊摘,胡曉雯一邊把事情的進展跟周青說。 “這也就是你,要是我現在想要把戶口落回來,都沒有那么容易?!敝芮喔锌膰@息了一聲。 以前都說城市戶口不容易弄,現在卻是只要有錢買房子,就可以把戶口落到所在的城市。這年頭,反倒是農村的戶口不好進了。 “別了,你們的戶口還是在云市里邊吧?!焙鷷增┱f,“主要是你們的檔案還在那里,每年的醫療保險報銷,也方便?!?/br> 周青皺了一下眉毛:“你的保險什么的還交著沒有?” 胡曉雯一愣:“沒有啊?!?/br> 周青把手里一大把鮮紅的花椒果實放到籃子里:“還是交上吧,養老和醫療都交著?!?/br>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下海大潮開始的時候,有多少人從崗位上離開闖蕩。風光過,瀟灑過,卻不是所有人笑到最后。到了臨老老無所依,沒有經濟收入,也沒有養老保險。滿頭花白、一身老年病,還要拖著沉珂的身體去打工,做門衛,拾破爛,比誰都可憐。 胡曉雯沒跟她媽爭執這個問題,只是簡單地點了下頭。 周青把最后一把花椒放進籃子里,胡曉雯提著往門廊臺階走去。周青撥了一下被微風吹亂的發絲,站在院門前看已經長到五厘米粗細的桃樹前。 “這棵樹長得好快啊,今年沒有結果?”周青拉了拉樹枝,嘩啦啦的樹丫發出一陣悅耳的聲音。 胡曉雯放下籃子,干笑一聲:“哪兒啊,這樹才剛長開,等到明年就可以結果了?!?/br> 這樹滿打滿算才長了兩年,今年開了不少的花,看那樹干的粗細,也有結果的可能。 不過胡曉雯問過蔡曙光,雖然也能結果,但是可能會影響到桃樹的生長發育。于是胡曉雯一狠心,把花都給掐了,沒有留下一朵。 周青摸了一把粗糙的樹皮:“這樹長勢很好,頭一年結果就能結不少果子?!?/br> 胡曉雯走過來跟周青站在一起,倆人抬頭往樹上看。她同樣也很期待,這棵被靈霧大力催發過的桃枝長成后,會結出什么樣的果實。 ☆、第76章 黃哲開始分別找村子里的住戶談話,表面上是跟眾家商議明年村里的分片種植,實際上卻是開始不動聲色的推動他的一二三條五年大計。 他話說的好聽。 他說,明年村子里邊要開一個食堂為民宿部提供餐飲服務,另外再加上桃花小筑和一家農家樂,需要的菜很多。這么多蔬菜的需求量,你們是愿意在村子里邊采購還是愿意他們去鎮子上買? 村民又不是傻的,自然是樂意從自己家購買。除了水田,桃溪村閑著好多旱地,把這些地租了,辛苦點多澆水,又是一筆收入。 黃哲表示孺子可教,然后又有話說了。除了蔬菜,游客不是還要吃米飯?面食?甚至rou類和蛋禽? 當即有人茅塞頓開,對黃哲感激涕零。送走黃哲之后,立刻去買雞苗,準備養一窩母雞,來年下了蛋直接提供給農家樂。 而原本準備來年繼續種玉米的也改了主意,好好的翻地漚肥,打算種上稻米或者是小麥。 給種植戶出完了主意,黃哲又去田桂英家里邊找了田桂英和霍紅霞。 采購是田桂英負責的,但是東西的品質必須是霍紅霞點頭。 黃哲請她們明年優先從村子里邊采購本村的蔬菜、糧食。 霍紅霞很爽快的點頭。她剛來的時候吃的就是胡曉雯家里邊的大米,這大米就是表舅一家自己種,米香濃郁,口感又好。 她們農家樂用的米,最初全都是從本地買,直到后邊沒得買了才從鎮子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