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卻不知道,張老板訂購了一批泡沫塑料箱,精心包裝了這些桃子,把它們發往了省城和其他地級市。在湯老板一心一意跟他爭云市第一水果批發商的時候,張老板已經把視線瞄向了更廣闊的市場,這批桃子就是他的敲門磚。 不出預料,優質的一等水果,在哪里也是受歡迎的。尤其是他們這個產桃子的大省,喜歡吃桃子的人不在少數。 張老板這批桃子送進了省城和其他市高檔水果店,往往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被搶購一光。 別說五千斤,就是五噸,也全都能賣完! 張老板現在就發愁每天的收購量還是不夠,還是太少。 他天天跑到胡曉雯那里自己摘。他倒不是圖這么一點數量,而是喜歡這種勞動的感覺。 在桃溪村居住的這段時間里,他感覺自己的體力明顯地變得更好了,渾身上下充滿了精力。這種感覺去年在桃溪村居住的時候也有,只不過今年更加的明顯。 從游客手里收桃子的事情,不用他親自辦,但是他就是喜歡在酷暑的時候待在桃溪村。這邊涼快,就當是避暑了。 跟他抱著這樣心思的人不在少數,很多曾經來過這里的游客,都會帶著孩子過來住個三五天,最少都是來過一個周末。 如果現在做一個統計,會發現桃溪村的回頭客特別的多,幾乎能夠達到五個人里邊有一個的驚人程度,而且這個數字遠不是終點。 人們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后發覺身體變好,并不是錯覺,而是胡曉雯干的。 她是為了果園里干活的那二十五個暑期工。 這些學生雖然是貧困生,但是貧困生并不代表他們就能適應這樣繁重的體力勞動。 李小鵬曾經以為摘果子很簡單,很容易。不就是把果子從樹上摘下來,然后放到轉運箱里嗎。 但是,摘一個兩個很容易,摘十幾二十個輕松,讓人摘上上百個呢? 不一會兒胳膊就揮發酸的抬不起來,一直仰著的脖子也會疼的厲害,最累的還是要不停的移動,把摘下來的桃子放到轉運箱,再走回來。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動作,重復的次數多了,會消耗掉很多體力。 上午的時候還好,下午暑期工們的胳膊就感覺不是自己的了。 胡曉雯一直關注著這些學生,一發現這種情況,就讓這些人分組。摘水果的,接水果的,負責運輸的,每個人干一會兒然后換一換。 第一天晚上回去,這些學生的胳膊累的連飯勺都握不住。 很多學生受不了這種苦,還偷偷的掉了眼淚。 他們家里是窮困,但是不代表他們吃過這種苦,受過這種罪。李小鵬這個農村出來的正經農村娃都沒想到會這樣,更別說來自城鎮的貧困生了。 有的心里脆弱,意志不堅定的都想要打退堂鼓了。 胡曉雯是找人來當幫手的,又不是為了虐他們。她自然是知道這些沒有邁入社會,一直在校園里的花朵們有多么的嬌嫩。為了不讓這些暑期工們真的出現什么問題,晚上胡曉雯就用意識控制著一股淡淡的薄霧籠罩了村子。 有靈霧的潤澤,這些以為第二天會更加痛苦的學生們起來之后發現身體狀況還不錯,除了有些酸澀之外。 身體恢復的這么好,就讓這些學生沒有那么畏懼了,活動了一下身體酸澀也不見了,就高高興興地跑去農家樂吃了早飯,成群結伴的上了桃園。 反正胡曉雯現在每天晚上都要被拖起來去吸收生氣,回來的時候就順便給這些學生們加些“營養”。也好讓這些學生們成為真正的壯勞力,能給雇主胡曉雯好好的干活。 在她過去的時候,或多或少的這些霧氣就散落到了周圍的民房里,就惠及了住在周圍人們。 朱興文有一次起夜,偶然發現這霧氣在三點鐘左右的時候會最濃郁,等到清晨時分逐漸散去。 他就定了鬧鐘半夜醒來,穿上一件厚厚的外套,在院子里邊坐上兩個小時。 就只是單純的坐在那里,什么也不想,呼吸著濕潤的空氣,感受那霧氣被吸納進身體里,傳來一陣陣舒服的感覺。 有幾次,朱興文的意識都舒服的空白了,時間簡直是一晃而過。 他想,他是不是進入了傳說當中的入定了? 有一段時間,朱興文以為他是不是修煉了?結果事實告訴他,他純粹是想多了。這些靈霧只是讓他的身體變得更好了,并沒有讓他身輕如燕,力大如牛。 失望了一陣子,朱興文就放寬了心,不管怎么說身體好了,能多活幾年,這就已經賺到了。 學生們徹底的適應了這邊的生活,每天的體力勞動已經難不倒他們,這村里的日子就變的快活了起來。 胡曉雯也不總是拘著他們,也給他們排了班,讓他們每周可以休息一天。 等到休息的時候,他們可以去村里玩,也可以去鎮上,更可以去爬山、玩水。 這些學生們發現,他們這次的工作,不僅僅是掙錢了。養了身體不說,還順便游玩了。 每一個人都比剛來的時候顯得健康強壯了不少。豐富的伙食,讓他們都長了不少的rou,看起來比起之前的樣子強多了。 李小鵬特別喜歡去水邊釣魚。他老家的村子旁邊就有一條大河,小的時候他經常跟著人去摸魚釣魚。 在這邊釣到魚,可以就近賣給游客,也可以賣給農家樂。尋常的淡水魚在村里賣不上價,唯獨桃花魚特別受歡迎。 這桃花魚,桃園老板也讓農家樂的人一個禮拜做一次魚湯給他們喝。據說這魚湯特別的養人,很多游客都想要買回去。連學生們也私底下偷偷得說,他們的身體現在變得這么好,是不是就是這些桃花魚養的? 明明桃園里邊養著不少魚,桃園老板卻不肯賣,說是要做種魚的。就算是不做種魚,也要提供給農家樂,就是不往外賣。急的那些想要把桃花魚買回去送給親朋的人不行。 這就讓這桃花魚在村子里很好賣,不管是游客和村民,只要碰上了就花錢買。一條魚不大,不到一斤一般都給二十五塊錢就拎走了。 這錢不多,對李小鵬來說卻是多了一個進項。 聽身邊的釣客說,現在的桃花魚比以前多多了,也容易釣到。只是李小鵬沒覺得好釣到哪里去,往往釣一天的時間也才只能釣到一兩條。 身邊釣客笑他不知足,據說以前十來個釣客來釣魚,能有一個半個人釣到一條就算是幸運了。 休息日釣完魚,李小鵬就回去住宿的地方。 他們住的地方條件還不錯,房間很干凈,高低床。床具都是新的,每個人有一個柜子。每個房間有一張桌子幾個凳子,跟學校的宿舍差不多。 他們晚上可以打牌休閑,也可以跑到正屋客廳那去看電視。 這邊沒有電腦,卻有網絡信號,信號還特別的好?,F在的手機基本都有上網功能,連上wifi他們還可以沒事兒看個小說視頻什么的。 李小鵬心想,這么好的工作,要是明年招人,他還來。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晚了。 作者君的耽美作品《穿越之逼惡成圣》被改編成橙光游戲了,今天發表,就去湊熱鬧了。 同時喜歡耽美的讀者要是感興趣,可以去橙光游戲網搜索作品名,玩一下。 ☆、第 63 章 等到了學生們適應了這樣的生活,胡曉雯也就不再刻意關照他們。 為了讓這些學生更有動力,她把他們分成五個人一組,分組考核各個工作組的采摘量。哪一組最后獲得第一,降集體獲得一千元的獎金,平均到每個人的頭上就是兩百元。 這個驚喜讓他們額外的有動力,一個個的更加賣力起來。 胡曉雯徹底從中解脫,每天就開著新買的一輛燒柴油的三輪農用車——這種車又被常叫做三馬子,專門負責送水送飯。 現在她手中有三個進行中的項目,分別是桃花小筑的建設工程,水溝加長延伸并挖掘水塘準備養魚,另外一個就是桃園采摘。工作的人總共達到了一百多人。 除了桃花小筑那邊是依靠農家樂支撐之外,她自己要負擔六十個人的工資。這一大筆開銷,要不是之前賣掉桃花魚得到了一百多萬的巨款,胡曉雯是不敢這么悠閑的。 今年夏天桃花村這邊工程太多,人也忙忙亂亂的,胡曉雯就沒讓周青和胡新民來,老兩口就在家里帶孫子了。 時間一晃就進了八月。 這一陣子,桃溪村又有幾件新鮮事兒出現。有喜歡徒步的游客從山里回來的時候帶回了竹蓀! 原本桃溪村這山里就有花菇、木耳和羊肚菌,竹蓀的出現讓這個村子一下子集齊了草八珍半數。 霍紅霞聽到這個消息很是驚喜,跟前來吃飯發現竹蓀的游客打聽了半天路線。 晚上霍紅霞拿著一個簡陋的路線圖苦惱不已:“這圖畫的這么抽象,讓人怎么找???” “什么這么抽象?”胡曉雯好奇的探頭過來。 別說,當初她跟田桂英兩個畫那圖紙就已經足夠歪歪扭扭了,跟這個好似藏寶圖一樣的畫頓時甘拜下風。 胡曉雯熟悉這附近的地形地貌,愣是沒看出來這圖上畫的地方是哪,可見抽象成了什么程度。 “……你確定不是這人忽悠你?”胡曉雯狐疑的看著霍紅霞,覺得她可能是被騙了。 霍紅霞怒視她:“我才沒那么傻好嘛!竹蓀的樣子我還是認得的,而且那是剛剛采摘下來的,還濕潤著呢,很新鮮!” 胡曉雯縮了一下脖子,別的她還可以質疑一下。但是關于食材方面,新鮮不新鮮什么的,還是不要跟她爭辯為好,不亞于懷疑權威,完全是找死行為。 “好吧,那你跟我說說,竹蓀是生長在什么樣的環境當中?!焙鷷增┲荒芨鶕L環境來判斷了。 霍紅霞回憶了一下說:“我只知道竹蓀是長在很水汽充足,潮濕的地方?!?/br> 整個桃溪村范圍內在靈霧的潤澤下一直空氣很濕潤,這個范圍太大了。 “再具體一點?!焙鷷增o奈的按了一下額角。 霍紅霞抬起下巴,眼睛盯著房頂上的房梁使勁想:“這種食材在雨后生長最快,最好是下雨之后兩個小時采摘,味道最鮮美?!?/br> “……”胡曉雯抱著胳膊,面無表情地看她。 進入夏季就是梅雨季節,落云山臨水縣境內隔三差五的就下雨,這話說了跟沒說一樣。 霍紅霞點沒察覺胡曉雯徘徊在爆發邊緣,她低下頭,拍了一下手掌,興奮地對胡曉雯說:“對了,竹蓀一般是長在竹林當中的。這類菌,就是在腐敗的竹葉當中生長的!” 這么重要的特征要放在第一個說好嗎! “行了,我知道在哪里了?!焙鷷增o奈的說,“這個山中就只有一個地方有竹林?!?/br> 竹子并不是他們這邊常見的植物,但是因為農村經常會用竹子做個材料什么的,就有村民栽種一些。 桃溪村的竹子使用頻繁,長得不怎么多,也不成林。只有村民的家中栽種了幾顆,等到冬季的時候割了青葉喂牛羊。 這附近能夠形成大片竹林,并有枯萎腐敗能夠生長出來竹蓀的竹林只有一片。等到霍紅霞把這個生長地點一說,胡曉雯立刻就知道在哪里了。 那個地方已經不屬于桃溪村了,而是在桃溪村通往桃源村的途中拐個道,從一個沒有路的地方過去,才能到達這片竹林。 這里原先有一個村子,叫做小元莊。在退耕還林撤并自然村落的時候全村人搬遷走了。因為這個村子的人很少,只有幾十戶人,就被直接遷到了鎮子上。 直接成了城鎮戶口,給分了宅基地,還給了安家費,小元莊的人很高興的就搬走了。 當時村子里邊的人種植了一片竹子,用來做扁擔,編竹筐,做掃帚賣。走的時候這片竹林就放置不管,幾十年生長之后,就完全長成了一大片。 胡曉雯之前找姚朗真修行的閑云觀的時候在山中游蕩,曾經路過這里。 找了一天剛下了一場蒙蒙細雨,胡曉雯跟霍紅霞兩個穿上雨鞋,戶外衣,帶上一頂草帽,倆人一人背著一個竹筐就向著小元莊出發了。 倆人先是順著平常游客進山的道路走,走了一個多小時之后,在一個根本就沒有路的岔口拐彎。 “曉雯,你確定是這個方向嗎?”霍紅霞有點不安的拿出之前的圖紙,正著看倒著看,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你放心吧,跟著我走,保證你不會迷路的找到地方?!焙鷷增╊^也不回的說,“之前我去找一個道觀遺址來過這里,地形我都記得清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