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而在這些植被生長過程當中,開花或者生長都或多或少的散發出來生氣。 而這些生氣玉墜沒有選擇收取,也可能是當初制造這個玉墜的人留下的規矩,這些生氣就是用來回饋大地的。 這樣良性循環之下,不用玉墜的主人可以去用靈霧潤澤,自然而然的植被當中的生氣就隨著山中霧氣飄散到四面八方。 隨著玉墜在閑云觀當中的傳承,年復一年慢慢的這個范圍就擴大,形成了落云山常年云霧彌漫的景象。 但是后來,最后一個道人姚朗真死后,沒有人再知道這個內情。 沒人再用靈霧來潤澤大地,開荒的時候這些曾經被靈霧滋潤過的,可以產生生氣的樹木被砍伐掉之后,就再也不會有生氣帶動水汽匯聚形成常年霧氣彌漫的景象了。 “仙桃林……”想明白了之后,胡曉雯才明白為什么當初那些桃子沒人刻意去培養,卻也能長得那樣出眾。 后邊幾天胡曉雯刻意的不去趕這些生氣,沒兩三天這些生氣就聚集起了水汽起一場大霧。 每天這霧氣過了午夜開始聚集,到半夜三點最濃,飄飄蕩蕩、浩浩湯湯的在山野漫散開來,逐漸變得稀薄,在早晨六七點的時候散盡了。 清明節過了之后一天比一天暖和,按理說這天氣暖和了就不該再起霧了。 可是這般景象只是讓村里的中年人困惑,卻讓那些老人們很是高興欣喜,一個個說著年景越來越好。 城里來玩的人根本就看不出來什么,年輕人睡覺睡得沉,早上起來8點多霧早就散盡了。 也只有像朱興文這樣的老人覺少起的早,這才拉開門看了一個正著。 朱興文深深的呼吸著,吸入一口帶著濃郁水汽的氣息,感覺全身心都被洗滌了一遍。 他眼中復雜,果然歸根究底是在這霧上。 朱興文起的早,楊才干就睡的晚一些,起來洗完臉刷完牙,朱興文已經把早飯端回來了。 “又起霧了?”楊才干端了個板凳坐過來,拿起筷子和饅頭,先低頭喝了一口熱粥。 朱興文沒吭聲,不科學的事情太過沖擊他的神經,朱興文雖然沒再嘴硬,卻也不好把這件事情對別人說。 “這桃溪村的氣候真夠濕潤的,都這會兒了還起霧,早晚溫差也沒那么大啊?!睏畈鸥膳ゎ^看他,“你昨晚上睡覺覺得冷了沒有?” 朱興文慢吞吞的說:“沒?!?/br> 楊才干見他沒什么性質聊天,干脆就專心的吃飯。 別看他們住宿的這家提供的農家飯簡單,但是味道可真不差,每頓楊才干都忍不住吃很多,可比他在家里吃的強多了。 “我打算在桃溪村買個房子?!敝炫d文吃完了,放下筷子,突然冒出這么一句。 楊才干抬頭,看著朱興文一臉正經,確定他不是在說笑,才把嘴里含著的米粥給咽了下去。 “沒必要吧?”楊才干說,“桃溪村的空氣是好,吃的東西也都沒有污染,對身體什么的是好,也沒有必要在這邊定居吧?” 楊才干沒有朱興文那么敏感,只是覺得農村比起縣城環境空氣好,養人是正常的。 朱興文自覺已經知道這其中的奧妙,常常往來臨水和桃溪之間,自然是比不了直接在這里定居來的方便。 朱興文說:“以后天氣就轉暖了,桃溪村空氣好又涼爽。我挺喜歡這邊的環境,避暑不錯??偸沁^來在民宿住也不是回事兒,還是自己買個房子方便?!?/br> 楊才干說:“那你租一個房子不就得了?真沒必要花這個錢!” 楊才干雖然也喜歡這邊的環境,卻從來沒有在這邊定居的想法。 畢竟他上了年歲,老年人一旦得了急病,得到及時搶救最是關鍵。而在這農村里,只有一個條件簡陋的衛生院。等到發病再送去醫院,黃金搶救時間都耽誤了。 醫療條件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農村這邊的房產沒有投資升值的價值。 說句實話吧,他們這樣的還能活多久誰也不知道。要是哪天朱興文嘎嘣一下過去了,剩下的這個房子,他子女肯定不回來住,多數要賣。要是運氣不好,賠本都不一定賣出去。 還真不如租一間房子,村里邊的房租便宜的很,一年也就幾百塊錢。 楊才干苦口婆心的勸啊勸,朱興文是打定主意要在這邊買房子。 楊才干氣哼哼的,暗罵他一聲倔驢。不過隨后他又想,朱興文愿意買就買吧,反正他退休金也多。等朱興文以后在這邊買了房子,他以后再來桃溪村就能省下房費了。 在這件事上,楊才干覺得自己挺聰明,朱興文就是個傻蛋。 等到很久以后,桃溪村的房價全面上漲的時候,楊才干腸子都悔青了。自己怎么就那么自作聰明,當初沒跟著買上一套房呢?! 胡曉雯可不知道已經有人察覺了桃溪村靈霧的奧妙。 滴管系統終于全部安裝完成,現在泉水口的出水量遠遠不夠每天灌溉果園。胡曉雯只能把果園分成好幾個片區,輪流給水。 她也挺著急,但是沒辦法,靈霧不夠。胡曉雯只能等村子里邊的夏收,到時候農作物成熟產生新一批的生氣,和去年到現在積攢的靈霧,才足夠她把泉水水道再次拓寬一些。 春播后離開的那些短工又回來了,繼續開荒剩下的土地,這些人仍舊讓大舅和表舅兩個帶著一起干活。 而原先的三十畝果園里,胡曉雯跟三個員工正在進行人工授粉,幾人從開花之后就以后就一直在忙活這件重要的事情。 蔡曙光對這個流程非常熟悉,他先收集了足夠多的雄花花粉,然后直接把這些花粉吹向雌花。這樣可以保證最大的授粉率。 蔡曙光教會胡曉雯他們之后,四個人一人負責一片。幸虧有專門吹花粉的用具,要是人工吹粉,半天腮幫子就酸得受不了了。 胡曉雯背著吹粉的機子,手里一根長管,頂端一個小巧的噴頭。她壓一下機子另一端的桿子,噴頭里邊就噴出一片花粉。 偶爾有花粉噴到正在忙碌的蜜蜂上,頓時驚擾了這些勤勞的小生靈。 胡曉雯盯著這些小蜜蜂若有所思。她的桃園授粉不能全指望這些蜜蜂,必須要人工授粉。這不是說蜜蜂對她就沒有價值了,蜜蜂可以產蜂蜜??! ☆、第 49 章 胡曉雯懊惱的一拍腦袋,她真是有夠反應遲鈍的。桃花花期都已經過半了才想到這個事情! 回了家之后,胡曉雯立刻上網詳細的了解了一下桃花蜜的事情。 結果,卻讓她很意外。 桃花是蜜源特別少的一種花,所以一般放蜂人都不會去桃花林放蜜蜂。并且本土的蜜蜂——土蜂,根本就不采這種花的花蜜。只有從意大利引進的蜂種才不挑食的去采這種蜂蜜。 普通意蜂采別的花蜜兩至三天就可以收割一次蜂,種桃花蜜則需要一個月甚至是整個花期才能收割一次。 因為桃花蜜實在太少,蜜蜂采到的蜜也只夠自己吃的。胡曉雯了解之后失望了,桃花蜜什么的,如果忍心餓死蜜蜂,才有可能吃的到。 胡曉雯覺得她還沒有那么殘忍到跟蜜蜂搶口糧,害人家活不下去的地步。 意興闌珊的瀏覽網頁,無意間瞄到銀杏蜜,她才猛然想起來一件事情來。她玉墜空間里邊還是有植物可以產蜜的!仔細的看了看,銀杏樹、楸樹開出來的花,都是蜜源很豐富的樹種! 胡曉雯買的樹苗都是2年的,現在在玉墜空間里邊長了這么長的時間都已經可以結果了。胡曉雯幾次進出玉墜,看見那些樹上開著一串串小花,開了敗,敗了開,就是不結果。 她之前沒有在意,現在想起來它們不結果是因為沒有蜜蜂來授粉??! 胡曉雯在網上找了一下養蜂人的訊息,結果臨水縣還沒有,最近的也是隔壁縣。 胡曉雯按照對方留下的聯系方式跟對方表明她想要一箱蜜蜂。對方報了一下價格,價格意外的便宜,一箱意蜂只有幾十塊錢。 胡曉雯開著陳子嘉的車趕到對方放蜂的地方。 那是一個常年追著花期全國到處走的追花人,開著一輛車,帶著幾十箱意蜂。衣食住行都在車上,為了這些蜜蜂,可以說風餐露宿也不為過。雖然過得清苦,卻別有一番漂泊天涯的浪漫。 因為開春不久,這些蜜蜂剛剛結束冬眠,蜂箱里的蜂蜜都被蜜蜂吃的差不多了?,F在蜜蜂采的蜜,要先供給自己吃。這會兒開的花還不多,不到養蜂人買賣正式開始的時候,所以胡曉雯這會兒買蜜蜂是很便宜的。 胡曉雯跟這個養蜂人待了半天多,詳細的問了一下怎么取蜜,如果以后蜜蜂繁殖了,怎么分箱…… 太陽開始下山,胡曉雯才告別養蜂人,拉著買到的一箱子蜜蜂回家。 離開養蜂人的視線,胡曉雯就把這蜂箱放進了玉墜空間里。 猛地換了一個地方這些小蜜蜂頓時凌亂了,況且這個地方還比原先溫暖的多。好在有靈霧的存在,溫差才沒有讓這些蜜蜂生出什么毛病來。 離巢的工蜂嗡嗡的在外邊探查,順著花香就找到了有著豐富蜜源的銀杏樹。工蜂頓時為濃郁的花蜜香味醉了,飄著s線飛回了蜂箱,在巢脾上嗡嗡的飛舞出八字。 度過了一個冬季,現在正是蜂群饑餓的時候,前方有著豐富的蜜源,頓時讓蜂群興奮起來。 大群的蜜蜂出動,向著銀杏樹飛去。 完成了任務之后,工蜂沒有休息,而是繼續尋找其他的蜜源。 胡曉雯翹了翹嘴角,等它們銀杏蜜采的差不多了,搖了蜜之后就把它們搬到楸樹那里去。 銀杏和楸樹的花蜜采完了這些蜜蜂也餓不著,長達一千五百多米的岸邊兩側,還種植著茂盛的河畔植物。 這些植物里邊花期長的不少,有紫苜蓿、野豌豆、紫云英這樣產蜜非常豐盛的多年草本植物,不愁這些蜜蜂會挨餓。 時間進入四月下旬,風和日麗,陽光明媚。 桃花村作為一個釣魚合適的地點,逐漸在釣客的圈子里邊傳開。來這邊釣魚沒有人會來收費,并且這里的魚沒有人飼養,完全是純野生。資深釣客們就喜歡釣野生魚,這樣才有斗智斗勇的樂趣。 很多愛好釣魚的人會開著車凌晨就出發,在路上解決早餐。帶著干糧和水,拿著一個小馬扎往渡口岸堤上一坐一天。 晚上找一個民宿住上一晚,第二天享用一頓熱乎乎的早餐,再用很便宜的價格向這些老鄉買些饅頭和小菜,灌上滿滿一壺熱水,就又可以在河灘上呆上一天。 晚上天黑之后找一家民宿給上幾塊錢吃一頓晚飯,就可以開著車往回走了。 周末出來玩兩天的花費只有少少的六十多元錢,上哪里找這么便宜又何意的垂釣地點呢? 老何是一個高級工程師,今年四十多歲了,不抽煙不喝酒,沒有不良嗜好,就是喜歡釣魚。 他來桃溪村釣魚好幾次了,也在這邊認識了幾個漁友。 “今天收獲怎么樣?”一個二十來歲帶著眼鏡的青年探過頭過來往他的水桶。 老何面上不顯,內心得意,說:“今天運氣不好,只釣到了幾條小魚?!?/br> 他沒有瞎謙虛,是真的只釣到幾條小魚。只是這幾條小魚,卻讓那年輕人看的羨慕不已。 “兩條桃花魚!”眼鏡青年驚呼一聲。 老何沒按耐住露出一個眉飛色舞神氣。 水桶里有五六條巴掌大的小魚,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兩條銀色的。 這魚被叫做銀麟魚,在這桃溪村有個美麗的名字桃花魚。因為這魚在這條溪里很少,非常的難釣,每每有釣客釣到那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你這兩條魚均給我吧?!毖坨R青年抬頭看著老何求道,“您出個價?!?/br> 這桃花魚不只是桃溪村的人懂得它的好,偶爾有釣客掉到之后,拿回家把這魚頓了,是個個的交口稱贊。 眼睛青年雖然不是個吃貨,可是眼前的好東西,他卻是不想放過的。 老何搖了搖頭說:“對不住,這桃花魚是給我家人帶回去的,不能賣?!?/br> 青年并不死心,說:“我出兩百,您看如何?” 老何愛好釣魚,擅長釣魚,以前也賣自己釣到得野生魚補貼個家用什么的。不過那是二十五元一斤的水庫野生魚而已。桃溪村這邊的純山溪野生魚,他拉回云市賣能買到四十五、五十塊錢一斤。 這銀麟魚長得特別慢,這巴掌大的已經算是成年的體型。拿去上稱稱一下,一條桃花魚也不過八、九兩,絕少能有超過一斤的。不到一斤的價格一百塊錢,等于是普通野生魚的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