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奶奶,奶奶!” 吳家忙做一團,葉青愣在一邊都嚇傻了。 “沒事兒,我婆婆自己心里的疙瘩,不關你事?!眳菋饻惾~青耳邊低聲道。 吳奶奶早年守寡又趕上亂世,家里三個兒子兩閨女眼看著都要養不活,親戚出主意讓她把孩子送人。當時沒辦法,家里已經斷了頓,吳奶奶知道閨女命賤,送出去沒準兒就落了火坑,反而更是不能離開親娘。斟酌再三,百般不舍的把大兒子答應給人,希望那戶是個好人家,給孩子一口飯不至于餓死。 那時候老大已經十三了,半大小伙子能干活兒,吃的也多。那天,吳奶奶給大兒子換上她男人留下來最好的一身衣裳,又死乞白賴的找鄰居借來半瓢白面,烙了一張大餅給他吃,看著人家把她親生的孩兒領走。 不到半年,中間人傳來消息,老大在煤窯砸死了。 轉年,老二得急病,死在自家炕頭上。 又過兩年,倆姑娘在外面撿東西吃,回來腹瀉不止,一早一晚的都走了。 五個孩子就留住老吳一個。 葉青剛才的話觸動了老太太的心事,所以才就哭得這么傷心。 吳家倆小子跟父親一起把奶奶扶到床上,老太太已經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兩個孫女在一旁安撫。 見老吳忙完過來,葉青內疚不已,忙過來道歉:“對不起吳叔,我不知道……” 老吳擺擺手:“都是萬惡的舊社會……” 吳嬸顯然是見怪不怪,捅捅老吳說道:“過去的事就別提了,你說小葉這事兒可咋辦?要是有名有姓的還好說,可是不知道叫啥,當時在惠安縣的現在也不一定還在縣城住,十里八鄉這么多人,姓葉的多了去,哪兒找???” 老吳也回過神來,沉思一會兒說:“那只能讓公安局的同志幫忙找了?!?/br> 幫著收拾完碗筷,葉青跟老吳一起出門。 出了胡同,走了二十來分鐘,離著大馬路不遠就是公安局。 一排青磚瓦房,沒有圍墻,最首一間屋門口前面掛著個“惠安縣人民公安局”的牌子。其他屋子上掛著小門牌,寫著政工室,治安股,內保股,予審股……都關著門。 外面放著七八輛自行車,大白天靜悄悄地。 葉青跟著老吳進了一間沒掛門牌,唯一一間敞著門的屋子,也不知道是什么科室,里面有四個穿著制服的公安。 “大家上班夠早的啊,呵呵……”老吳一進屋就打招呼。 “呦!老吳,你怎么過來啦?” 一個年輕公安笑著站起來,個子很高,身形挺拔,穿著白色制服上衣,領口別著警徽,白色的大檐帽,藍色制服褲子。 “這位是……”年輕公安看到后面走進來的葉青。 “是我老朋友的女兒,從外省過來的?!崩蠀墙榻B道。 幾道好奇目光投過來,葉青微笑點下頭算是打過招呼,然后裝作害羞低頭一句話都不肯多說。 屋子不大,總共四張桌椅四個人,靠墻一個木頭文件柜,門口鐵皮爐子上燒著熱水,旁邊放著一把長條凳。 老吳又跟其他三個打過招呼,讓葉青坐下,也沒廢話,簡單扼要說明情況,讓他們幫忙找找陳年戶籍檔案,看看能不能尋到線索。 年輕公安看向葉青,問道:“你有介紹信嗎?” 又是介紹信!葉青擦了把冷汗,誠實地搖了搖頭。 年輕公安皺著眉頭沒說話。 老吳在旁笑呵呵地說道:“小徐啊,你說說,這找親爹得要什么單位給出介紹信吶?” 這話純粹是插科打諢,葉青沒有任何身份證明,自然也沒有介紹信,這事提前跟老吳打過招呼。兩人路上套好的詞,就說葉青是他老朋友的養女,仗著老吳跟公安局的人都認識,想必他們也不會非要介紹信不可。 果然,另外三個老練的公安都笑了:“確實沒這個相關部門……” 徐公安面露難色,這事可不好辦??囱矍斑@小姑娘,十七八歲的樣子,以前人結婚早,她親爹現在三十出頭也可能,往老了說,七八十歲也不稀罕,這得翻多少檔案? 葉青也不爭辯,只期待的眼神看著那位徐公安。 這時代戶籍檔案管理還不完善,頭一批公民又是經歷過亂世戰火的,流離失所子女失散的大有人在。葉青打定主意要撿漏,先給自己找一個合適的“親爹”。 有老吳據理力爭外加擔保,最后公安局自然是答應下來。只是因為年代久遠,葉青要尋找的目標年齡跨度太大,一時半會兒也沒有結果,徐公安讓她回去等消息。 葉青回到大雜院馬上去了老吳家,要不是自己提起,老太太好好的也不會想起傷心事,葉青心里挺過意不去的。 “吳奶奶怎么樣了?” 吳嬸正在灶邊做飯,沖葉青擺擺手說:“沒事兒,老小孩,都糊涂好些年了,一陣陣兒地,想起來就鬧一回,鬧過就忘了?!?/br> 葉青掀開門簾進屋,果然見老太太笑瞇瞇地坐在床上,正跟小孫女玩翻繩。葉青松了一口氣,過去打招呼。 “吳奶奶,我回來啦!” 老太太看著葉青,臉上的笑摸樣漸漸消失,眼圈一紅,撇撇嘴角就要哭出來:“老大??!你可回來啦,快過來,娘給你拍拍身上的煤渣子?!?/br> 吳家大伯是在小煤窯出的事,人死了都沒抬回來。 葉青汗顏,老太太這是又犯糊涂,把自己當成吳家大伯了。 怕老太太又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無奈之下,葉青只好順著哄:“娘,你看我身上哪有煤渣子???跟你說,我早就爬出去了?!?/br> “啥?你爬出來了?那人家咋捎信回來說你在煤窯底下呢?”老太太不信,倒也忘記哭了。 葉青一看趕緊接著說:“是啊,當時我們幾個正挖著煤,突然轟隆一聲,頂子就塌了下來,我們幾個全都埋下面了,幸好還有個出氣孔,在里面也能呆得住?!?/br> “后來吶?”老太太好奇心起。 “后來啊,我們幾個一尋思,先不能出去,你想呀,把人家老板的窯給挖塌了,人家能饒了咱們嗎?于是我們就在里面憋了兩天,等到人都走光了才趁黑爬了出來?!比~青硬著頭皮往下編。 老太太激動的掉了淚,拉住葉青的手說:“兒??!你爬出來了咋不回家呢?這回就算全家都餓死也要死在一塊兒,娘再也不把你送人了?!?/br> 葉青鼻子一酸,拍拍老太太的手道:“娘,我那不是怕人家追咱們家去嗎?跟幾個同伴一商量,大家伙就去了南邊兒,在那娶妻生子安家落戶啦?!?/br> “真的?好好……?!崩咸闹执笮茁?,忽然停下來,抽搭著又要哭:“你二弟生病了,病的很重,我沒錢付診金,給人家使勁磕頭,郎中也不肯過來瞧……” 葉青趕忙說:“二弟也在我那兒呢,現在又高又壯,也娶媳婦啦,就是只生了倆丫頭……” 老太太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一本正經的說:“閨女好!閨女是爹媽的小棉襖?!?/br> 說著說著,老太太眼圈又要紅,葉青知道她這是想起自己死去的倆姑娘了,連忙搶過話頭:“閨女哪好???你不知道,我那兩個妹子嫁了人,多少年也不回家看看,整天的伺候老的照顧小的,圍著灶臺轉……” 老太太歲數大了,神志有些不清,被葉青哄的一愣愣的,不時地哈哈大笑,笑著笑著忽然又停下來,拉著葉青的手使勁盯著她瞧。 “你到底是小葉姑娘還是我大兒???” ☆、第010章 陳寡婦 “噓!”葉青擦了把冷汗,沖老太太示意噤聲:“當著人面你得叫我小葉,要不然我就不能來看你了?!?/br> 老太太警惕的看了看四周,然后鄭重點點頭,還學著葉青的樣子做了個噤聲的動作。 葉青早就憋了一腦門子的冷汗,這會兒終于松了一口氣,這老太太一時糊涂一時清醒,還真不好哄! 小囡囡好奇的看著奶奶和小葉jiejie低聲嘀嘀咕咕半天,似懂非懂,不過她看得明白奶奶今天很高興。 老太太從懷里掏出一把黃銅鑰匙,摸摸索索的把柜櫥鎖頭打開,神秘兮兮地沖葉青使眼色。 葉青湊過來一看,頓時哭笑不得。 原來是自己剛過來時候賣給老吳的四封干掛面,現在還剩下三封半,寶貝似得鎖在柜子里。 老太太要單獨給她做小灶,葉青知道這點細糧是老吳兩口子給孩子老人調劑腸胃的,看的比命根子都重,哪里肯吃?趕緊的攔住。 “咱先不吃面條,我給你帶點心了?!比~青說著從挎包里把上次在省城買的點心拿出來。 除了江米條和蛋糕,剩下的就是兩包餅干了。一種是棋子大小的薄圓餅,焦黃焦黃的透著nongnong奶香,另一種類似后來的大黃油,又大又厚,油乎乎的十來塊兒就是半斤。 小囡囡眼睛都睜大了,扒著奶奶的手使勁撒嬌。 老太太咧著豁牙的嘴高興的眼睛瞇成縫,滿臉的褶子都擠到一起,小圓餅數著數拿給小孫女幾個。 不大一會兒,外面撿柴禾的小jiejie也回來了,老太太同樣給她過了數,又掰開一塊大黃油,分給兩個孫女一人一塊,然后趕緊放進柜櫥鎖了起來。兩個小丫頭小口抿著,半天才舔下去一小角,想想還是舍不得一次吃完,裝在口袋里,手拉著手跑出去玩了。 葉青在屋里陪吳家老太太說話,不大一會兒,就聽見外面忽然傳來小囡囡尖著嗓子的哭喊聲。 “怎么了這是?大寶,你干嘛搶我家囡囡的東西!”吳嬸舉著鍋勺站在灶前質問。 原來是陳嫂子家的兒子搶了小囡囡的餅干。 “要不是她們在大寶跟前顯擺饞他,能搶么?”陳嫂不陰不陽的說。 吳嬸一聽就不樂意了:“有你這么管教孩子的嗎?眼饞了就去搶,長大了還不做強盜挨槍子??!” 陳嫂把鍋蓋甩得山響:“是!我家大寶他爹死得早沒家教,活該現在讓賠錢貨欺負,活該長大了吃槍子!干脆趁早我掐死他,我們娘幾個一塊兒上吊得啦!” 陳嫂嘴里罵著兒子,卻扯過來自家兩個閨女朝她們身上又掐又擰,陳家的兩個小姑娘“哇”的一聲就大哭起來。 陳嫂坐在地上哭豪,一時間娘三個的哭聲震天,大雜院里的人都跑了出來。 吳嬸也不是吃素的,掐著腰破口大罵:“你說誰賠錢貨?你們家的閨女賤養,我們家可不是!別動不動就扯大寶他爹頭上,你男人不在了我們可不欠你的,大伙兒評評理……” 吳嬸當著大家伙的面說了前因后果,讓大家給評理:“你們說說,小孩子家爭嘴吃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就說了大寶兩句,她倒作死做活的耍潑,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欺負人呢!” 鄰居一聽是孩子爭嘴的小事,也不值當的弄清誰對誰錯,連忙勸和著和稀泥。 “一人少說兩句吧,老吳家的別生氣啦?!?/br> “是啊,多大的事兒,一個院子里住著?!?/br> “陳嫂子快起來吧,鍋開了?!?/br> ……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把兩人勸開。 葉青在屋里聽著是沒事了,倒也沒出去。一個是借宿的房主,一個是搭伙的人家,兩人吵起來她也不好出面。 到了中午,上班的老吳跟上學的兩個兒子都回來了。 吳家的兩個小子聽說陳大寶搶了meimei的餅干,擼袖子就要沖過去找他算賬,被老吳攔住呵斥回去。老娘們兒吵架也就算了,兩個半大小子找人家有欺負寡婦之嫌。 吃飯時候一家人坐下來,葉青打探陳嫂子家情況,這幾天只看到她們母子幾個,并沒有見著孩子爸爸,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吳嬸還沒消氣,聽葉青這么一問,打開話匣子八卦起來。 葉青這才知道原來陳嫂子是寡婦,她男人和老吳是同事,也是印刷廠的職工,前兩年生病過世了。廠子里一看這家負擔實在是太重了,男人死了,孤兒寡婦的也不能就這么讓人回農村去,沒個種地的壯勞力在農村也受欺負。于是決定格外照顧,讓陳嫂子接替她男人來廠子上班。 有了這份工資,至少一家人生存下去就沒什么問題,幾個孩子的戶口也能留在城鎮吃商品糧,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這時候的孩子都是粗生粗養,大人上班,小孩就在大雜院玩,稍大點兒的還要幫著家里撿柴火做飯。那時候最小的大寶都四歲了,大丫頭七八歲在家呆著沒上學,三個孩子都能撒開手不需要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