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鄭氏只顧在老夫人這旁招待,宋氏那邊忙得團團轉,實在沒法子,只得把金氏拉過去幫忙。 不過宋氏也知道,鄭氏不是故意下自己臉面,前兒去慧聚寺簡珞瑤求了個中吉簽,連老夫人都覺得是個好兆頭,商量著借著簡珞珍的婚事,也給簡珞瑤打聽打聽。 倒還真有打聽到合適的——簡千珝的未來丈母娘,周太太的娘家侄子。 自從結了親家,周簡兩家來往便勤快,周太太因著前些日子因為回娘家省親,簡珞芳成親時便沒趕得上過來賀喜,輪到簡珞珍出門這日,周太太也顧不上剛回京的奔波疲勞,一大早便帶了周姑娘上門。 如今簡珞珍也出嫁了,簡珞瑤便是家里最大的姑娘,周姑娘又是她嫡親的未來大嫂,合該由著她接待。 不過兩家雖然走動勤,簡珞瑤和周姑娘卻不太熟絡,倒也不是她對未來大嫂不熱情,周氏家學淵源,姑娘也個個知書達理,相處起來令人如沐春風,簡珞瑤心里很喜歡這位未來大嫂,只奈何周姑娘平日隨父母吃住在書院,除開逢年過節走幾日親戚,平日再無得見,自然處不成閨蜜。 不過周姑娘和簡珞瑤倒也不生疏,簡珞瑤領她去側廳坐的路上,還在細聲細氣的給她介紹外祖家的景致。周太太出身江南名門,自古“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傳言,到這個簡珞瑤并未聽聞過的時代,也同樣存在。 周姑娘外祖家便落戶于杭州,周姑娘今年在外祖家待了一整個夏秋季,正是最美麗的時節,當下便繪聲繪色的與簡珞瑤說起“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荷塘景色,那是江南獨有的景致,周姑娘聲音輕柔動聽,簡珞瑤聽得頗為向往,忍不住感慨道:“周jiejie說得這么好,弄得我也想去外祖家了?!?/br> 鄭氏也出身江南,娘家卻是在湖州,與杭州相鄰,名氣比杭州差一大截,不過簡珞瑤的姨媽嫁在杭州,往年她只要去外祖家,都會被姨媽接過去住上十來日,她姨媽沒生女兒,幾乎把她當作親生女兒來養的。 只可惜自及笄后,她已經很多年沒去過江南了。 周姑娘卻忽然頓住了,簡家是她未來婆家,簡珞瑤又是嫡親小姑子,她面上再淡然,也忍不住多關注一分,簡珞瑤為何多年未去江南,還不是與那新安公主有關。 別看新安公主離了京城,在江南卻是十足的風光無限,性子也高調,她在外祖家住的那些日子,每月單各種明目的花宴,公主殿下辦的就不下于八回,整個杭州城的貴婦,都以收到公主的請帖為榮。 不過周家低調,新安公主還不至于注意到她,不過她娘帶著她去給柳太太請過一次安后,新安公主第二日就給她下了帖子。 不過公主再如何貴胄,周姑娘心底還是偏向簡珞瑤的,畢竟是未來小姑子,親疏遠近她還是分得清。因而看到簡珞瑤臉上一閃而過的艷羨,周姑娘立刻知道自己失言了,頓時有些尷尬。 反倒是簡珞瑤恍若未聞,打趣道:“周jiejie這一去就是小半年,我還擔心你不回來了呢?!?/br> 周姑娘正愧疚著,便沒反應過來,問道:“為何?” “這要是真不回來,我哥可怎么辦?” 周姑娘聞言,臉色頓時爆紅,也顧不上尷尬,臉頰飛紅的看了簡珞瑤一眼,似嗔似羞,嬌艷無比。 簡珞瑤倒是羨慕她哥有福了,周姑娘不但知書達理、溫婉動人,心性也是善良的,以前接觸過,周姑娘素來落落大方,待人接物從未出過錯,剛才的尷尬,若不是擔心她,周姑娘也不至于圓不過去。 簡珞瑤看得分明,對這個未來大嫂更多了一絲欣賞,繼續打趣道:“周jiejie是想讓我哥等到什么時候?” 周姑娘躲不過去,罵了她一句:“不害臊?!毙南聟s是受用的,父親為著那人的學業,一再推遲他們的婚禮,旁的人不少在看笑話,尤其聽得她未婚夫是這樣一位青年才俊,表姐妹明里暗里也擠兌她自降身價,她雖不至于為此大動肝火,心里頭也是難受的,更怕自個兒是不是真放得太低,惹那人瞧不起,簡珞瑤這般打趣,反倒讓她吃了一顆定心丸。 那人與他胞妹感情深厚,他meimei的態度,何嘗不是他的態度? 思及此,周姑娘低頭,白皙動人的脖頸上都爬上了一絲動人的紅暈。 簡珞瑤看在眼里,倒是沒再打趣了。 而正廳里,周太太也正拉著鄭氏滔滔不絕:“……我娘家侄子,乃大嫂膝下幼子,排行第四,端的是一表人才,也刻苦好學,年方弱冠已是秀才,妹子若是不介意,我倒是可以做個中人?!?/br> 周太太沒說做媒人,便是沒給鄭氏壓力,讓她好生考察,即便是瞧不上,也不影響兩家情誼。 鄭氏聽得眼前一亮,嘴上卻問道:“你蘇家的大名,我是知道的,門楣家風俱是數得出來,只是你那侄子為何到現在……” 鄭氏問得委婉,周太太倒不介意,笑瞇瞇的道:“這小子志氣大,不混出個人樣來不肯說親,我母親素來疼他,便也隨著他使性子,好在這小子有些才干,三年前中了秀才,我娘家大嫂本想著張羅定親,卻遇上我爹逝世,待守完孝出來,原先看中姑娘的早別人定下來了,偏這小子又犟,不肯將就,我大嫂沒辦法,這不托我在京里幫著悄悄?!?/br> 說到這里,周太太抿了口茶,環顧一下周圍,今日似她一般來得早的,都是簡家姻親,關系素來親近,倒不必避諱,她便接著道:“不是我自夸,我侄子這般人品,配你家四丫頭再合適不過了,兩孩子都長得好,站一起端的是金童玉女,天造地設,四丫頭要是我家的,我想都不用想,當場就定下了?!?/br> 老夫人的娘家嫂子這回沒來,來的是她侄媳婦,輩分與鄭氏相當,倒也不避諱,笑著湊趣道:“表弟妹,這事是能成,那就是親上加親,再沒什么不好的了?!?/br> 鄭氏抿了抿唇,矜持的笑了,她想到女兒前次去慧聚寺求的簽,可不是否極泰來了么。 ☆、第33章 金氏急于在婆婆和鄭氏跟前把好感度重新刷回去,這個時候怎么能不作為呢,不等老夫人和鄭氏開口,她便急忙恭維道:“親家太太的侄子如斯優秀,我們四丫頭也是一等一的出色姑娘,陰差陽錯留到現在,沒準兒就是老天在牽線呢!” 一句話就把兩個本是無奈蹉跎下來的男女,說成是天賜良緣了,金氏說話的水平倒真不差,連鄭氏都忍不住撇頭看了金氏一眼。 金氏討好的沖她笑了笑。 其實金氏也有些眼色,不出這事前,老夫人平日里幫襯三房,鄭氏對這個弟妹也沒什么意見,一家人也算是其樂融融,只不過跟興遠侯家定親的事,讓金氏突然膨脹起來,被侯府的花團錦簇迷了眼,一時間忘了自己是誰。 如今醒悟過來,金氏又回到了往日的嘴甜賣乖模樣,她看得分明,老夫人和鄭氏還不發話,是因著女家要矜持,而不是真不樂意周太太的侄子。 說起來,周太太娘家雖在江南,名氣在京中卻也不小,畢竟能與周家結親的,哪個不是書香門第?如今四丫頭在京中名聲一落千丈,倒不如另辟蹊徑,江南風氣到底比京里好些,遠遠隔個幾年,誰還記得這檔子陳年往事? 金氏看得通透,周太太也識趣,忙拍手笑道:“說起來還真是如此,要不是天賜良緣,怎么偏他們倆這般碰巧?!?/br> 到這里老夫人也沒繃住,露了絲笑意:“什么天賜良緣,你們嘴皮子好生利索?!?/br> 周太太笑道:“老夫人可別介意,不過是私下湊個趣,這種事肯定不會亂說?!?/br> 周太太姿態擺的是真足,又一次表明善意,老夫人笑容更盛,道:“都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也不是個專/橫的,這事還得聽四丫頭親娘如何說?!?/br> 雖是如此,老夫人的立場已經很明顯了,周太太便笑盈盈的看著鄭氏,語氣輕松的道:“咱們的關系,也不耍那花腔了,瞧不瞧得上的我那不成器的侄兒,你直接說個準話罷?!?/br> “你們蘇家的兒郎,個個驚才絕艷,我哪敢瞧不上?!编嵤闲睦镆膊皇遣辉敢?,只是她作為母親,考慮得就比旁人多些,遲疑道,“只是我那丫頭從小沒離過身邊……” 話還沒說完,被周太太打斷了,她拉著鄭氏的手笑道:“姑娘大了,還能一輩子拴在身邊不成?遲早要成為別家的人,不過你也放心,我侄兒是有才學的,待考上了舉人,便會來京潛心備考,這事真要成了,頂多不出兩年,你姑娘定又能回到你身邊,看看你可賺了!” 鄭氏眼底閃過一絲亮色,如果真能這樣的話,她還真能放心了,只要在杭州待的時間不長,二姐和蘇家應該是能護住瑤兒的。 瞧著鄭氏臉上的笑容,周太太哪還不明白,抿唇笑道:“過年我那侄兒會來京拜年,到時我帶他來給你這個伯母請安?!?/br> 這便是相看的意思了。鄭氏點頭抿笑道:“那就恭候大駕了?!?/br> 簡珞珍回門的第二日,宋氏收拾行李要回蜀地了,簡珞婷和簡珞芳便在簡珞珍夫婦離去后,索性在娘家住了一晚,方便第二日一早送宋氏。 簡家姑娘除了新嫁姑娘簡珞珍不方便回來,其余姐妹都一大早起來送了宋氏出門,簡千珅幾兄弟卻是一道乘了車,直把宋氏送上了船。送完宋氏,簡千珅三兄弟也沒回簡府,他們直接出城回書院,行李先前就收拾好了放在車里。 晌午過后,車夫才趕了馬車回簡府,老夫人卻是不放心孫子們,親自喚了車夫來問,又叮囑道:“再有七日書院就放假了,你記得一早出發去接少爺們,別讓他們久等?!?/br> 車夫點頭道:“奴才記住了?!?/br> 鄭氏便在旁邊道:“既然劉大回來了,就讓他送珞婷一趟罷,珞芳婆家派了車來接,珞婷婆家想是耽擱了?!?/br> 鄭氏這話說得算是含蓄,簡珞婷昨兒回來時,還是同簡珞芳一道坐車來的,簡珞芳婆家與她婆家并不同路,指不定出了什么事。不過鄭氏只是隔房嬸娘,連宋氏那個嫡母都沒管,自己也犯不著插手,叫簡府的馬車親自送她一趟,也不過是看在簡珞婷還挺照顧她女兒的份上,也好讓簡珞婷婆家知道,他們簡家還是很重視這個姑娘的。 老夫人擺擺手:“你安排便是,老大家的撂擔子走人,日后家里又要你費心了?!?/br> “母親說這話就太見外了,都是一家人,什么費心不費心的?!?/br> 老夫人拍了拍鄭氏的手笑道:“還是你明理兒?!?/br> 湘蘭院,幾個粗使丫鬟婆子湊在一起閑聊,穿灰色襖子的婆子問道:“今兒大姑奶奶來咱們院子做客,你們可瞧見了?” 小丫鬟飛快答道:“瞧見了,大姑奶奶顏色可沒二姑奶奶和三姑奶奶好?!?/br> “都快成黃臉婆了,哪有新嫁娘看著嬌艷?!币粋€婆子笑道,“你們沒瞧見嗎,大姑奶奶今兒穿的衣裳,跟上回二姑奶奶回門時穿的是同一件,雖是好料子,洗得卻有些發白了,首飾也就戴一套最簡單的金飾,跟二姑奶奶站一起可寒酸了?!?/br> “真的???”小丫鬟捂嘴,“大姑奶奶這嫁了人,還不如在當初做姑娘時呢……” 另一個婆子道:“大姑爺也是官宦子弟,怎么就寒磣成這樣了?” 又一個小丫鬟不由道:“大姑奶奶也是老夫人千挑萬選的婆家,都成這樣了,咱們姑娘還不知能嫁個什么樣的呢,畢竟姑娘的名聲……” 雖是湊在一起八卦,但這些促使下人也有分寸,不敢把話說得太明白。最先起頭的那個婆子笑道:“這你就不懂了罷,大姑奶奶是大房庶女,上有嫡母,偏嫡親姨娘死得早,哪能跟咱們姑娘比?咱們姑娘再如何,還有太太為她謀劃,且不提姑娘能說個怎樣的婆家,太太可是管著整個簡家,以前老管事里還有老夫人的人,今兒老夫人可是全撤了,讓太太自個兒安排管事,日后簡府就是太太一手遮天,她要撈些油水,多給姑娘備點嫁妝,不管婆家如何,姑娘自個兒也能吃香喝辣?!?/br> “是這個理兒,這有沒有人幫襯,當姑娘的時候還不顯,嫁了人就高下立現了,二姑奶奶瞧著可光鮮亮麗?咱們姑娘再差也不會比三姑奶奶差!” 小丫鬟忽然想到了什么,驚呼道:“這么說五姑娘日后出了門,也只能是大姑奶奶和三姑奶奶這樣兒?” 婆子嗤笑道:“簡府這樣的規矩人家,你什么時候瞧見過庶出比嫡出更光鮮的?” 另一個丫鬟若有所思的點頭:“難怪姑娘從不與五姑娘計較呢……” 話還沒說完,一個嚴厲的聲音自頭頂響起:“不干活在這里躲懶,還編排主子?罰你們一月不許吃晚飯!” 眾人面露驚恐的站起身:“鄭嬤嬤……” ********************************************************** 簡家辦完喜事,連著嫁了兩個姑娘,宋氏又一走,看著確實清冷許多,但也沒持續多久,書院放假,簡千珅幾兄弟回來了,老夫人每日拉著孫子們噓寒問暖,心里頭別提多高興。 簡珞瑤也挺高興,簡珞芳出嫁后她是真的無聊了,她跟簡珞嵐不對盤,與三房兩個堂妹又毫無共同語言,她大哥回家后,雖然有男女大防,她只要固定時間守在老夫人和鄭氏屋里,每日還是能與她大哥聊上許久的。 且在老夫人屋里,她大哥還會矜持些,在鄭氏屋里卻并不避諱,與簡珞瑤聊些書院趣事,或者外邊的見聞,再或者講點故事,還是很能打發時間的。 簡珞瑤漸漸發現她大哥在哄她,本來也沒往這方面想,簡千珝這些日子每日出去與同窗聚會,或者跟著父親出門見各種老友,每次回家總能給簡珞瑤捎帶點吃的玩的,簡千珝品位很不錯,送的東西都是簡珞瑤喜歡的,兼之他素來有送禮物給她的習慣,也不是什么貴重物品,簡珞瑤便沒放在心上。 還是鄭氏打趣了一句:“倒真把我的話聽進去了,明年辦喜事,現在還會哄女孩子開心了?!?/br> 簡千珝臉色一紅,強調道:“瑤兒是meimei?!?/br> “那也是女孩子?!编嵤鲜钦娴男牢?,“瞧不出來,珝兒你平日一臉正經,到很會討人喜歡,這些小玩意兒我都瞧著喜愛,看來不用擔心你與靜姝的相處問題了?!?/br> 周姑娘全名周靜姝。 簡珞瑤聽到這里才挑眉,她險些忘了,她哥每日捎回來的東西雖不值錢,卻也很有趣味,必也是精心挑選過的。 只是他為何如此?難道又有什么大事要發生了? 簡珞瑤只想好好過日子,想到又要聞名滿京城,不免覺得眼前發黑,她真是苦逼,沒有仗著穿越女的金手指大展宏圖,而是老老實實待在后院,低低調調做人,如此本分,老天爺還是讓她出盡了風頭。 可是還會有什么事發生呢? 簡珞瑤思來想去,也沒想到她哥對她的小心翼翼,是因柳攸而起。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簡珞瑤雖在意這些節日,卻稀罕這日的廟會,京城作為最繁華的地段,廟會也是最熱鬧最好玩的場所,簡珞瑤這種上輩子逛慣了大商場的人,對廟會最抵擋不住了。 可惜她從小到大,能出門逛廟會的次數還真是屈指可數,六歲以前以為年紀小,京里魚龍混雜,鄭氏不肯讓她在這種日子出門,但是到了十歲以后,又要做一個端方大氣的淑女,也不能出去野。 簡珞瑤現在敢奢望出去逛廟會,不過基于簡千珝對她莫名的溫柔寵愛的前提下,只要簡千珝同意,鄭氏那里都好說。 簡千珝還真同意了,不過有個前提:“傍晚就出去,逛一個時辰立馬回來,必須戴上帷帽?!?/br> 簡珞瑤忙不迭的點頭,心里卻在為自己掬一把同情淚,到底是遇到了什么事,讓她嚴肅嚴謹的大哥連這種事都肯縱容。 到了鄭氏那里,簡珞瑤卻沒說自個兒想去,避重就輕的道:“明兒我邀周jiejie一起去逛廟會罷,大哥陪我們一起去?!?/br> 鄭氏條件反射的回道:“不行?!?/br> “周jiejie在杭州待了大半年才回來,許久不見都生疏了,娘也不讓我們親近親近?” 鄭氏聞言有些遲疑,瑤兒跟靜姝親不親近倒不太打緊,但是珝兒和靜姝明年就成親了,兩孩子要是不多接觸接觸,成了親不習慣怎么辦?她還等著抱孫子呢! 遲疑了片刻的鄭氏問:“你哥同意了?” “他同意的?!?/br> 既然是兒子的意思,那就隨他們去罷,鄭氏當機立斷的點頭:“既然你哥陪著,我也不攔著,去了廟會可別淘氣,逛完趕緊回來?!?/br> 鄭氏同老夫人報備,老夫人非但沒反對,還興致勃勃的道:“既然如此,干脆讓她們姐妹們都去熱鬧熱鬧,千珅他們兄弟幾個陪在旁邊,應該有何不會有問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