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節
百官覺得腦子都不夠用了,這又是唱的哪出? 于太后不會認命,早已經留下后手。 她放出消息,番地的軍隊埋伏在京都城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圍攻宮門。 京兆尹臨陣倒戈,放叛軍入京。 叛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擁護于太后為女皇。 宮中太皇太后被軟禁,成了人質,若是南平王萬俟玉翎抵抗,那么就要殺死太皇太后。 “萬俟玉翎,用你的命,換她的!” 于太后一身大紅色的衣裙,站在宮門一處觀景臺前,俯瞰下面黑壓壓的番地私兵。 京都被圍困,萬俟玉翎在西山大營的軍隊無法進城,以后大越就是她的天下! 女子怎么了,別瞧不起女子,最后,都要乖乖地投降。 太皇太后面無表情,手里轉動著佛珠,她對生死已經看透,對此不在乎。 但是,大越江山絕對不可落入亂臣賊子的手中。 曾經中寒毒,生產后,毒素全部傳給萬俟玉翎。 她與這個孩兒,從來不算親厚。 太皇太后還是喜歡她的長子,只可惜,命薄,福薄,等發現于太后的本質,已經太晚了。 這個女人,外表裝作賢惠大度,內里心狠手辣,早在十多年以前就開始布局。 今日,終于到了最后的時刻。 太皇太后作為將門女,對此并不害怕,她甚至期待兩方對決。 夜晚時分,京都內城一片靜謐,眾人手里點燃著火把,在等待萬俟玉翎的答案。 晚風吹起了他白色的衣角,他策馬當先,烏發隨風飛舞,卻有張狂而凌亂的清冷美感。 就幾萬人,就想扭轉京都的局面? 萬俟玉翎黑眸如夜色下波濤洶涌的大海,廣闊無垠,卻在深處藏著一抹諷刺。 女人見識短淺,要的不過是所謂的權勢,卻未必能掌控。 這大越的萬里江山,是他萬俟玉翎的,也是莫顏和他們的孩兒的。 于太后算什么東西?不過是一個yin婦而已。 “萬俟玉翎,都說你淡漠,性子冷,這可是生你養你的親娘,難道你不愿意為她付出生命?” 于太后譏諷地勾起唇角,用手摸了摸頭上戴著的鳳釵,很快,她就能穿上龍袍了! 她還不老,以后養幾個面首,多生幾個孩兒,不怕沒有繼承人。 “你應該感謝哀家,當年是哀家成全你和莫家女,可惜,哀家也有走眼的時候?!?/br> 于太后對賜婚深深后悔,本來想著找個京都第一草包,配給南平王,讓他丟個大臉。 結果呢,草包轉了名聲,被百姓們稱之為活菩薩,當她聽到這個消息,差點氣得吐血。 看不出來,南平王真會忽悠,當年的瘟疫,一定是他想辦法的吧?最后卻算在莫顏身上。 人若是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后,就會在心中扎根。 于太后不相信莫顏會治什么瘟疫,莫家就是個莊戶人家,怎么可能有靈丹妙藥? 但一切是南平王安排的,就能說得過去。 于太后想不通,萬俟玉翎寫賣身契是鬧哪出,不顧男子的尊嚴,真的被莫顏迷得五迷三道的? “于大嬸,本王唯一想感謝的就是你的走眼?!?/br> 萬俟玉翎腦海里映出莫顏的影子,他面部線條柔和些許,眼底深處蕩漾著笑意。 要是自家娘子在身邊,三言兩語,能把于太后當場氣暈。 萬俟玉翎話畢,身后的親衛們差點掉了下巴,眾人整齊一致地掏了掏耳朵。 主子這是在逞口舌之快嗎? 眾人在戰場上,從來都是只有一個字,簡單明了,“殺!” “你說什么?” 于太后瞪著眼睛,立刻尖叫,她一手握拳,手背上青筋凸起。 “大嬸已經老到聽不清楚了嗎?可惜本王沒有重復二次的習慣?!?/br> 萬俟玉翎抖了抖衣袖,他突然能理解莫顏的樂趣,氣人后看到對方抓狂,這感覺也還不錯。 “萬俟玉翎,少他媽廢話,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于太后平生最恨有人說她老,她還年輕,青春永駐!她至少能坐三五十年皇位,大越是她的! 打扮得雍容華貴的太后爆粗口,眾人很有違和感,覺得和潑婦罵街沒什么兩樣。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搞起人身攻擊,廢話說了太多,萬俟玉翎突然沒有興趣,直奔主題。 “當年你和侍衛茍合,生下野種萬俟御風,真是我萬俟家的恥辱?!?/br> 萬俟玉翎不等于太后自己交代,而是開門見山地指明。 現場人從不知道有這么回事,目瞪口呆。 萬俟御風是野種,大越讓野種當了這么久皇上? “前幾年,大越內憂外患,主子為了大越江山穩定,沒有及時拆穿于你,讓你們多活這么多年!” 馮管事跟在萬俟玉翎身后,狐假虎威,揚眉吐氣,大隊人馬在后面包抄叛軍,只等主子一聲令下。 “哈哈,那又如何?” 于太后沒有反駁這點,萬俟御風一個廢人,還想忤逆她,活該被番地的神仙米分害死! 在察覺到萬俟御風有異常后,于太后就不停地讓番地送來神仙米分,以此來達到控制萬俟御風的目的。 誰料,養虎成患,這個兒子有野心,自己有主意,還想軟禁她。 擋住她的路,都該去死! 文武百官們抱著頭,龜縮在一角,聽到大越秘聞,想死的心都有了! 本來在宮內議事,于太后狗急跳墻,說反就反了! “于老將軍,你有什么話說?” 萬俟玉翎不著急動手,決定還是把話說明白。 “王爺,老臣領罪,愿與于家軍同生共死,守衛北地!” 于老將軍擦了擦汗,于太后yin亂宮闈,弒君謀反,株連九族的大罪,于家和她劃清界限,可不能白白搭進去。 “好!” 一碼是一碼,于家都是明白人,只有于太后看不清形勢,沾沾自喜,勸說道,“大哥,你是哀家的兄長,哀家做了皇上,咱們的發達指日可待!” 火光下,于太后的紅唇格外地刺眼,她仰天長笑三聲,就在笑聲中,背后射來一道帶著勁風的箭。 “撲哧……” 于太后身體失去重心,大紅色的綢緞衣衫紛飛,飄然落在宮門口。 “消滅叛軍!” 瞬間,后面包抄的士兵和番地的叛軍廝殺在一處。 于太后生死不明,叛軍們士氣低落,幾個時辰就被萬俟玉翎的軍隊殺了個片甲不留。 京都到處是喊殺聲,百姓們關門閉戶,心驚rou跳,擔憂的事情終于發生了。 清晨的太陽劃過地平線,一切銷聲匿跡。 如果不是宮城下堆積如山的尸體,誰也不知道昨夜竟然在這里發生過一場廝殺。 京都城門關閉,百姓們躲在家里,提心吊膽地等待后續。 一連三日,沒有出現大動靜。 等百姓們出門,鬧市張貼布告,于太后弒君篡位,殺死萬俟御風,被南平王領兵鎮壓。 萬俟御風是野種的消息,并沒有在衙門的布告中,但是皇上和太后身亡,沒有國喪禮儀,文武百官的大嘴巴一說,百姓們心知肚明。 這是大越歷史上一個重大的八卦。 藏著掖著不如讓傷口放到日光下,早日結痂。 街頭巷尾的百姓們都在議論,南平王能登上皇位,眾望所歸,而且王妃又是個有福氣之人,眾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如果大越沒有南平王,早就被瓜分的四分五裂,滅國了。 南平王呼聲極高,就在此時,也有袁煥之留下的人制造輿論。 萬俟玉翎為篡位,不惜踢倒一切絆腳石,說得有聲有色。 不過其中明眼人仔細琢磨,這些理由根本站不住腳。 百姓們不管什么篡位,皇家隱秘是他們茶余飯后的話題,并不能改善生活的本質。 只要大越平順,不被外來入侵者所影響,沒有戰爭,百姓們就能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于太后剛倒臺沒幾天,北地傳來消息,大捷。 大越士兵和蠻族廝殺,北地的被破城的百姓們在城內接應,內外夾擊,把蠻族趕出大越關外。 這次奪城策劃良久,于家一位將軍和莫輕雨作為指揮,一鼓作氣。 雖然兩方皆損失慘重,但是被奪城這么久,終于能打個漂亮的反攻,士兵們歡欣鼓舞,士氣高漲。 京都勢力再次面臨大清洗,禮部官員商議后,選了個黃道吉日。 國不可一日無君,希望萬俟玉翎盡快登基。 “就選在農歷八月十五吧?!?/br> 萬俟玉翎翻看黃歷,不給禮部官員說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