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節
唯一不好的地方大約就是她的那位父親,遼東總兵趙大成趙大人了,然而這世上的事又哪有十全十美的,小兒子說到底是已經娶過一回的人,在那些講究的人家里,也算不得十分好了。 陸氏心里思量著,趙大成這人極擅鉆營,現今蕭家得了這天下,他女兒又在太后跟前,這時候他要是還能坐的住就怪了。只盼著他可別出什么昏招,倒白白壞了自家女兒的好姻緣。 不過說起來陸氏對于誰能成五弟妹這事并無什么想法,她的丈夫是皇帝的親兄弟,她本身又皇后要好,如今京中盯著這門婚事的人家怕是不少,她同趙壽沒交情,倒也犯不上替她cao心。 ~~~~~~~~~~~~ 陸氏想的不錯,如今盯上晉王妃這個位置的人果然不少,這其中就有皇后的五嬸齊氏。 齊氏的長女云宛今年十五了,之前因為京里不太平,加之有一個定南王妃比著,齊氏一直沒有替女兒相中合意的親事。 再不想蕭家坐了江山,侄女成了皇后,更妙的是晉王妃的位置還空著,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趁著今日進宮給二皇子過滿月的機會,齊氏便將這意思露了幾分。 說實話,周寶珍這會兒覺得很是為難,她倒不是反對堂妹嫁給小叔子,而是但凡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周家如今的境況已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了,若再出一個親王妃,先不說表哥怎么想,大臣們首先大約就是不愿意見到的??伤仆鸨臼歉舴康奶媒忝?,若一口拒絕未免顯得太過不近人情,到時候就怕他們長房和五房就此生了嫌隙。 “嬸子是知道的,如今公婆尚在,晉王的婚事別說是我,就是皇上也不便做主。此乃其一,二則他又是續娶,我婆婆因為之前的事一直對晉王心存愧疚,所以這次的婚事,怕還要聽晉王自己的意思,所以我只能替您去問一問,至于成不成卻是不敢保證的,萬一事情不成還請您不要怨怪我才好?!敝軐氄渌剂恳环?,將心中的想法委婉的說了出來。 正所謂初嫁由父母,再嫁隨己身,就連女人都尚且如此,又更何況是男人?齊氏雖明白這道理,可她更知道憑著皇后在皇帝和太后面前說話的分量,她若肯下死力,女兒這門婚事就是板上釘釘的,所以對于皇后的答復她私心里并不滿意,覺得這是她不肯出力。 齊氏離開后,只周寶珍母親兩個在房里,柳氏的神情十足的惱火,怒到“我竟不知道,她還打了這個主意,我說舊年里有幾家條件很是不錯的人家上門提親,她怎么都給推了呢,她這是要給家里招禍啊——” 周寶珍雖覺無奈,倒也不太吧這事放在心上,見母親生氣便勸到“您也不必心煩,照我看這事也是成不了的,其實關于五弟妹,婆婆心里已經有人選了?!?/br> “你說的怕是那位趙姑娘吧?!绷贤笫怯H姐妹,有些事太后并不瞞她,說著她皺眉“我就怕有些人想當然,到時候反倒把你給恨上了?!?/br>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如今父親不在家,母親回去還該同大哥說說,讓他好好約束族人,讓大家都規矩些,自然都有他們的太平日子,現在外頭人可都盯著咱們家呢?!敝軐氄涞共慌掠窂椲?,可她不想讓表哥為難。 柳氏點頭“這個我知道,家里的事你不用cao心,必不會讓他們拖累你和孩子們?!碑吘故钱斄怂呑幼趮D的人,話里自有一股殺伐決斷。 這話就此揭過不提,周寶珍問起周延明同三公主,柳氏這也是cao不完的心,好在次子在這些事上倒比長子決斷些,“她那樣的身份,總要別扭些日子的,好在你三哥是個有辦法的,每日想著法子逗她,逼急了也能讓她咬著牙罵幾句?!闭f著柳氏笑起來,照理說前朝亡了三公主這公主府也是不能再住的,只如今蕭紹看在周寶珍的面子上,只讓將公主府改成了周府也就是了,甚至連府里的規制都沒讓改。 “她對三哥有情,如今又有孩子,慢慢的日子總能過下去的,我聽說這些日子錢家可是把原來養在外頭的女人和孩子都接回去了……”正所謂落架的鳳凰不如雞,大約就是如此吧。 “對了,你六哥年歲也不小了,我這些日子替他相中了一門親事……”說起小兒子,柳氏也是著急,這年歲也不小了可總也不惦著成親。 “不知是哪家的姑娘?”對于自家六哥,周寶珍也覺得他該成婚了,聽到這個消息很感興趣。 “說起來倒也不是別人家,是襄城侯的侄女,那姑娘的爹是襄城侯的庶弟……” 不待母親把話說完,周寶珍就先皺了眉頭,倒不是她勢力而是那姑娘的爹是庶出,這說起來同六哥到底不相稱。 “你先別急著皺眉,那姑娘的爹雖說是個庶出,可也是個少有才名的,也曾中了進士,只可沒福氣早早就去了。自她爹去后,她娘竟像是變了個人,兒女家業都不要了,每日只管念佛,弄的那孩子病了也沒人管幾乎不曾燒死,襄城侯太夫人看著不像,便將孩子接到自己膝下養活……”說著柳氏一嘆,“說起來那姑娘的母親我是見過的,是個六品文官家的女兒,很是知書識禮并不像是這樣的人,可女人失了依仗,她除了對自己和孩子心狠,又能有什么辦法呢,如今可不就不一樣了……” 襄城侯太夫人在京中素有名望,在她膝下長起來的姑娘同失了父親跟著寡居母親長大的旁枝小姐自然是天差地別,這不連柳氏都動了娶回來當兒媳婦的心思,可見那姑娘必定被教養的極為出眾。 聽說是襄城侯太夫人膝下養大的,周寶珍的臉色果然好了不少,可即便這樣她還是有顧慮的。 柳氏見女兒的神態怎不知她猶豫,因又說到,“當然,也不是說身份更高些的姑娘里就沒有合適的了,可咱們家這時候若再同高門嫡枝結親就太顯眼了……” 這話說的周寶珍有些黯然,說起來家里還不都是為了她,“到底是我對不住六哥?!?/br> 柳氏聽了這話卻難得肅了臉色,就見她頗嚴厲的看著女兒說到“皇后說這話就偏頗了,你哥哥既享了這家的富貴,自然也要擔幾分責任的,況且姑娘人不錯,也算不得真委屈他。您以后萬不該有這樣的想法,您若這樣想那是不是我們也就不該沾您的光了?正所謂家族便是如此,您生的周家便該替家族出力,自然在你有難時家族也不會丟下你?!?/br> “是,女兒受教?!敝軐氄湟仓雷约合胱罅?,若真如大家此反倒生分了,“不過母親,找個機會還是讓我先見一見那姑娘吧?!?/br> “我正是這個意思呢?!绷闲α似饋?,“您見一見她,若真是個好的,不妨多給她幾分體面,這樣外頭人知道您抬舉她,日后她出去走動也容易些?!?/br> ~~~~~~~~~~~~~~ 然而今日像是所有的事情都湊到一塊了,宴會開始之前榮泰公主找了個機會也同她提起了周延康的婚事,“駙馬的meimei你是知道的,怎么樣讓她嫁到你們家去?” 周寶珍這下真是為難了,同襄城侯家的婚事并未敲定因此不宜對外宣揚,況且表姐一直對她不錯如今主動開口,一口回絕也不合適,于是只好含糊著答應幫著問問。 一頓飯吃的周寶珍心累無比,天下初定像是所有被擱置的婚事都被重新提了起來,席間她就聽了不少誰家同誰家結親了,誰家的小子閨女正議親,如今她聽見親事二字頓覺頭大無比。 好在大家還沒忘了幾日的主角,在二皇子被抱出來之后,眾人終于轉移了話題,一致圍著孩子夸起來。 周寶珍偷偷松了一口氣,不想一轉頭卻對上了趙氏正拿一雙晦暗不明的眼睛盯著她,她一愣繼而對趙氏微微一笑,便借著同人說話的機會將目光轉了開去。 順寧郡主今年十三歲了,她自小聰慧,對母親這些年的心態變化多少有些察覺,再有下人的只言片語和這次父親的爵位也不難猜到些什么,見母親這樣她在心里嘆了一口氣,不說如今君臣名分已定,就說之前也不過是母親的癡心妄想罷了,再說若不是二叔還念舊情,她這個郡主的名頭又是從哪兒來的?將一著花炊鵪子放到母親身前的碟子里,順寧郡主開口輕聲道“母親,這個不錯,您嘗嘗……” 第289章 皇宮日常(五) 前太后作為皇帝的親姑姑成了大秦的鎮國大長公主,同時為感謝她對大秦的功績,蕭紹將京城的定南王府賜給她為公主府。 小七被封了黔郡王,原本郡王該以雙字為號,如今蕭紹單將一個黔字作為小七的郡王封號,也算是蕭家對他們父子兩代人的補償吧。 然而對于黔郡王的封分大臣們是有不同意見的,他們一致認為此封爵過高,不利于局勢的穩定??苫实蹜B度甚是堅決,他并沒有聽大臣們的意見,而是一力將事情定了下來。 在開宴之前,吳源又當眾宣讀了一份圣旨,是蕭紹封了絡姐兒為永寧郡主,并將京郊的一個縣作了她的封邑,以這可是連順寧郡主都不曾有的待遇。當然此后永寧郡主種種皆比照皇家公主的待遇這又是后話了。 今日來參加滿月宴的除了蕭家自家人還有一眾姻親故舊,圣旨一出眾人看向皇后的眼神更敬畏了,大家都認為皇后獨得圣寵這不過是皇帝愛屋及烏,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那是蕭紹給了絡姐兒她身份該得的。 絡姐兒受封,最高興的莫過于鎮國大長公主,對于這個女兒她一直心懷愧疚,并且這種虧欠此生再難彌補,如今侄子總算給了她相應的身份和待遇。 對鎮國大長公主來說,除了早逝的長子,此生也算是再無遺憾了。她這些日子過的甚至愜意,恍惚間倒像是回到了出閣前還是王府貴女的日子,人生匆匆數十年,真如大夢一場。 ~~~~~~~~~~~~~ “我看你今日怎么倒像是有心事?” 晚上的酒宴一家子父子兄弟,心情頗好的蕭紹喝的微醺。時近六月,晚上的天氣冷暖適宜,他從殿中出來頓覺昏沉的頭腦清醒不少,抬手揮退了御輦,他拉著周寶珍的手兩人緩緩走在宮道上。 這是這些日子以來,夫妻兩個難得的獨處,吳源和鄭崇師徒兩極有眼色的帶著人遠遠墜在了后頭。 住進宮里已經快一個月了,可今日還是周寶珍第一次以皇后的身份出現在人前,心中自然頗多感觸。宮里的夜很靜,這種安靜同任何地方都不同,它恢弘莊嚴,帶著儼然的秩序感。行走期間第一次不必顧慮身份,規矩,也不用擔心會沖撞誰,倒有種說不出的輕松和暢快,她頭一次對這座宮城有了歸屬感,覺得這真就是自己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