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節
書迷正在閱讀:起死回生大作戰、鼎食之家、兵器大師、明珠暗投、腹黑男神:鐘愛小甜心、強勢掠奪:總裁,情難自禁、封疆女臣、掌合乾坤、女配歸來、陽炎之翼
“貴使美意孤已明晰?!睍┱酒鹕?,“請貴使館驛下榻?!?/br> 禮部侍郎領命,使臣疑惑的看了書雪一眼,行禮退了出去。 雅爾江阿先說:“準部素不恭順,老毛子的提議值得商榷?!?/br> 書雪看向胤祉:“誠王的意思呢?” 胤祉附和:“簡王說的極是!” 書雪又問胤祺:“恒王是掌過理藩院的,您以為如何?” 胤祺回道:“兩位兄長說的有理?!?/br> “擬敕!”書雪懶得廢話,“曉諭蒙古諸旗、甘肅地方知道,敢有合境外之軍夾攻準部者,以大逆罪論處!” 雅爾江阿忙勸:“這是養虎為患——” “混賬話!”書雪拍了桌子,“準部屬大清疆域,哪有引外軍剿內患的道理?開了先例還了得!你們別忘了,大清朝是如何占的朱明江山?!?/br> 如何占的?南明想借清兵剿匪,結果是“請神容易送神難”,連江南半壁江山都斷送了。 胤祉爭辯:“毛子遠在萬里之遙,不及準部肘腋之患?!?/br> “準部是家中悍犬、毛子是門外餓狼,準部再桀驁不馴也是守著大清的門口,毛子可是紅著眼等在門外預備主人殺狗的!哪怕策妄阿拉布坦這會子打到了京城也是rou爛在鍋里”書雪的聲音漲了三調,“還想平分準部疆土,回書俄皇,咱們的家務事不必外人插手,大清朝寸土不讓!” 打頭兩位主事親王被拍掉,胤祺以下自然不會再往槍口上撞,書雪還補充,“策妄守土有功,著理藩院賞賜?!?/br> 行了,大家伙兒該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雅爾江阿商議胤祉:“要不要擬個折子呈報汗阿瑪?” “汗阿瑪既有明旨,咱們還是依敕行事為好?!必缝淼男睦镌捠牵豪拱赡?,你們是兩口子,汗阿瑪動怒不是大事兒,那是我親爹。你媳婦是好惹的?我們府可沒那許多佐領給你媳婦上貢,到頭來讓我里外不是人? 就算是上本也來不及了,第二天書雪即命禮部郎中“歡送”使臣出京,真應了那句“來匆匆去匆匆”的俗話。 不管別人怎么想,書雪還真就沒把這事兒擱心上,批完折子正好順道去宮學接兒子回家。 永煥、永敘、弘昊哥兒仨在宮學讀書,弘昁身體弱,書雪單請師傅在家教,弘昍順勢陪著哥哥,主要原因卻是他們的師傅是人品才識不壓于大學士的人物:戴梓。 這位氣節之士已充當簡親王府家教,兼任固倫公主幕僚,此君稱得上全才,教導幾個孩子讀書是大材小用了。 待永煥幾個下學,書雪照例詢問:“今兒讀了什么書?” 弘昊答道:“王師傅講《明史稿》,說到了建文帝和明成祖?!?/br> “奧?有什么心得?”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清初的明史纂修工作斷斷續續,康熙年間負責校訂的是張廷玉和王鴻緒兩名漢官,借著書雪反制文字獄的東風,張廷玉憑著與簡王府的一點兒瓜葛咬牙保了被免職三年的王鴻緒一本,《明史稿》這才得以成書。 永煥先回:“建文帝削藩不為過,可惜cao之過急?!?/br> 永敘接著說:“明成祖算是有為君主,因得位不正失了大義,名不正言不順?!?/br> 弘昊想了一想方道:“洪武失之以暴,建文帝失之以柔,永樂帝失之以憲?!?/br> “讀書的要義是舉一反三,你們哥兒仨只看了字面的意思!”書雪搖搖頭,“永樂皇帝是篡位,那建文帝呢?他的生母是懿文太子的繼室,朱允熥的生母可是太子元妃!懿文太子病重,建文帝上侍慈父、下撫諸弟,辛勞所致,形容枯槁。黃子澄之流俱言長孫孝悌,真孝假孝難做預料,嫡弟光彩倒是一筆勾銷,儒家宗法,立嫡不立長、立貴不立愛,有朱允熥在,建文帝與乃叔比較亦不過欺世盜名而已!” 永煥低頭不語,弘昊點點頭:“額娘說的是,兒子讀的淺了?!?/br> “朱允熥是常遇春的外孫,與藍玉也是近親,一來明太祖會因此而有考量,再則齊泰一班文人哪能眼瞅著自己在朝中沒有立足之地?”書雪笑道,“書讀兩面,記住一句話‘假作真時真亦假’是是非非不可輕下斷言?!?/br> 本為教子的一番話傳到王鴻緒耳中后,明史稿中的建文帝字樣全部更為朱允炆,這是書雪不曾預料到的。 “聯俄滅準”的方略無疑是容易得到朝野共識的,在康熙出巡的前提下書雪能夠獨斷乾綱,圣駕回京后明顯是另一番形勢。 以前是用“左手批”決策,反對書雪等同于反對皇帝,下面是甚少有異議的,如今二者獨立,矛盾隨之而來。 彈劾不至于,殿閣大臣多數認同“遠交近攻”,理由像胤祉說的,準部對大清的威脅明顯大于老毛子。 自己的主張被視為“婦人之見”,書雪渾不在意,康熙嘴上不說,心里是不站在她這邊的,如果說拒絕拉藏汗是瞧不上他的實力,沙俄可是值得結交的盟友。偏被書雪揭下遮羞布“堂堂大清朝連區區準部都不能撫定,何以信天下?何以服番邦?”君臣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雖說消弭了準部的后顧之憂,書雪心里跟明鏡似的,秘敕漠北諸部、陜甘、四川諸省嚴防準部東進南侵,策妄使臣進京謝恩時覺察到朝局波動,回部落時報喜:“固倫公主雖掌上敕,軍政并不全由其做主,康熙對其心存余慮?!?/br> 策妄瞇瞇眼:“不能小覷了固倫公主的眼界,她絕了通俄之心是想獨占漠西,這樣的人真能執掌大清朝,我輩只能以‘拔寨西遷’為上計?!?/br> 部臣詢問:“大汗的意思——” “按理咱們該承公主的情,可我寧愿她是不干政的?!辈咄粗貓D指向西藏,“我們現在鬧一鬧,清廷一定歸咎公主,那時她就難以站住腳了?!?/br> 部臣會意:“大汗英明!” 即使策妄安分,書雪在上位也是坐不穩的,江南道御史參劾蘇州織造府私吞鹽稅、縱容家奴強搶民女、霸占百姓田產等七項罪名,款款都有實證。 書雪主張將李煦革職查辦,重懲涉案屬員罪名,敕詔已經發出又被追回,康熙降旨申飭李煦辦事糊涂,仍然是不了了之的結果。 穆尼之妻剛診出身孕,太后卻病重不起,書雪的心思全在寧壽宮,皇子們算是有了翻身的余地。 ☆、二五七、念慈恩逆流競上 二五七、念慈恩逆流競上 皇太后近年來一直玉體違和,千秋剛過,病情來勢洶洶,進冬月亦不見好轉,不獨康熙心焦,太太也是天天入宮侍疾。 書雪見狀請旨,關照側福晉總攬家務后入主寧壽宮側殿。 疾病如同抽絲剝繭一般消耗著七旬老人的體力,太后在上好的靈藥保養下每日也不過存住小半個時辰的精神氣兒。 短短的時間都被用作講古,擱往常書雪指定有興致,如今幾焚五內,面上不露哀容,離了正殿就難抑悲聲。 挨到月底,這天太后用過參湯后忽道:“請皇帝和阿哥、貴妃她們都過來,我有話想跟他們說?!?/br> 太太忙吩咐宮女去叫人,書雪到榻前詢問:“老祖宗有不爽利的地方?” 太后笑了笑:“沒什么,有些事兒得趁現在交代?!?/br> 書雪淚流難禁:“您怎么說這樣不吉利的話?!?/br> “我已年過七旬,死有何憾?你號稱玄仙,莫做小女兒狀!”太后擦擦書雪的臉,“再哭就不漂亮了?!?/br> 過不片刻,康熙率一眾皇子王爺趕到,佟貴妃亦領眾主位抵至,皇子福晉本防著太后不吉,多是日日進宮,此事倒也齊全。 見人湊齊,太后開始說話:“哀家代姑母為先帝妃、旬尊后位,今已六十余載,雖未生養,皇帝與裕親王兄弟奉養過親生,子孫愈百,俱稱賢孝,哀家實無憾矣?!?/br> 康熙頓首:“皇額娘母儀四海,徳優舊賢,實為玄燁之幸,大清之幸!” “皇帝免禮?!碧蟮瓤滴跗鹕砗蠓降?,“哀家有五件心事不得釋懷,今交代皇帝,或有垂危之日,亦可舒樂登極?!?/br> 康熙從新磕頭:“兒臣謹聽皇額娘懿旨?!?/br> 殿內鴉雀無聲,跪候皇太后遺旨。 太后嘆口氣:“先帝與姑母之孫,蒙皇帝恩典封為貝勒,順福父子還要關照,皇家不可失了尊重?!?/br> “兒臣遵慈諭?!笨滴醍攬鰝髦?,“命順福父子進京侍疾?!?/br> “金福格格薄命,仗皇帝仁愛得衍后嗣,在民間的不要打擾?!睍┛戳擞和跻谎?,“胤禛府里的四阿哥必要善待?!?/br> “是,兒臣待眾皇孫一視同仁?!笨滴踹@句話等于消弭了雍王府四阿哥的出身污點。 太后將視線轉向書雪:“皇帝至孝,哀家受一國奉養數十年,哀家身后留下的東西分給諸宮妃、公主、福晉,年青宮女隨自己的意思決定去留,這些事兒由簡王家的料理?!?/br> 書雪行禮:“孫媳領旨?!?/br> 太后小憩片刻,指著書雪向康熙說:“哀家走了,最放不下的卻是她,你知道她的好處,也明白她的性情,千萬寬容些?!?/br> 康熙連聲答應:“兒臣明白?!?/br> “丫頭,皇帝是一國之君,家事國事天下事都要cao勞,行止自有苦衷,你不可再頂撞他了?!碧髶嶂鴷┑念^,眼神極顯憂傷。 書雪哽咽著說不出話來,只能使勁點了點頭。 “皇額娘!”康熙半跪在太后榻前,已經紅了眼圈。 “玄燁,額娘這輩子知足了!”太后抓著康熙的手,“胤礽是個好孩子,胤褆是一時糊涂,胤禩和胤祥也是孝順的,額娘不在了,你千萬看開些——看開些——” “兒子知道,兒子知道?!毖垡姷漳高@般情景還對自己放心不下,康熙老淚縱橫,“額娘,您要舍了兒子,天下還有哪個能一意愛護兒子!” 當天晚上,太后陷于昏迷,一直到臘月初六才睜眼,看到康熙時嗚咽一句“我想多陪皇帝幾年的——”后赫然長逝。 “老祖宗——老祖宗——!”書雪抱著太后的遺體就不放手,哭得眾皇子福晉感嘆不已:大行皇太后真沒白疼她一場,不到傷心處豈能哭得這般費神? 三福晉素來不受太后待見,身為正經孫媳卻不敢叫別人壓過去,登時放開嗓子哭了出來:“老祖宗,您不該走??!”下面有一個算一個,都跪在后殿慟哭。 太太年過花甲,剛到宮門口就聽到太后大行的消息,跌跌撞撞趕進內廷:“皇額娘,你帶了女兒去吧,你帶了女兒去吧!” 有這母女做榜樣,正經公主福晉哭得就更兇了,太后的壽衣鞋襪皆是太太親手所制,這會子也拿出來給老人家齊整換了,內務府見事出,早有主事堂官去求康熙的旨意。 cao辦大行皇太后的喪儀原是佟貴妃的責任,不想貴妃最近染了風寒尚在臥床將養,康熙直接點了書雪的名:“固倫文華公主侍皇額娘最有孝心,就讓她權理內務吧!” 聽到消息的內外命婦無不愕然,書雪毫不謙讓,于太后靈前接旨后即開始發號施令,照孝端文皇后的舊例為大行皇太后治喪,立意讓老人家順心上路。 皇孫輩哭的最兇的是恒王府與簡王府兩家,書雪愈發難過,cao辦喪儀竭盡心力。 大行皇太后還沒下葬,升祔太廟的事兒被提出來,外有臣子稟奏:孝康皇后升祔以久不宜遷動,請以孝惠后、孝康后神主并尊祔于廟。 事關嫡庶正統,康熙的朱批極為曖昧:“發內閣、六部廷議?!?/br> 除了胤祺、胤禟兄弟反對,皇子們均持默認態度,六部不乏有迎合主子心意、出聲贊同的,形勢愈發撲朔迷離。 就在這個當口,藏邊傳來消息:策妄阿拉布坦派策凌敦多布率六千大軍從和田出發,自西路入藏,一舉擊敗拉藏汗,于十月三十日攻占拉薩,殺拉藏汗,在全藏建立了統治。 此訊一出,舉朝嘩然,藏地淪于準部且不討論,反對“聯俄制準”的固倫文華公主被推上風口浪尖。 伴隨外交政策“失利”,“倒主聲”此起彼伏,議政大臣并不商磋西藏淪陷的補救方針,一意追究錯失“滅準”良機的主事者責任。 書雪一意撲在大行皇太后的喪儀上,沒心思理會朝中非議,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回府的間隙偶爾聽說“升祔事因佟佳氏出”時登時大怒,不得喘息又收到“圣諭升祔大行皇太后于孝康皇后之右”的訊息,抓了永瑾的鞭子果斷進宮興師問罪。 剛到乾清宮大院,恰見胤礽被隆科多堵在殿外,隆科多得意洋洋的說了什么,胤礽一個趔趄勉強沒有摔倒,隆科多正得意,劈臉挨了一鞭子,瞪大眼睛一看,揚著手還沒放下的書雪正狠狠瞪著他。 隆科多氣短:“你——!” “跪下!”書雪喝令胤礽左右的隨從,“還不替你們爺教訓這個不知尊卑的奴才!” “你——敢——!”雖沒人上前,隆科多卻天生對書雪帶了三分懼怕,說話底氣并非十足,看著書雪一副吃人的模樣,膝蓋一軟果真跪了下去。 胤礽還未說話,書雪已抬腳進了大殿。 太后升祔的位次大致議定,皇子們正準備告退,不妨書雪一頭闖了進來,康熙感到頭疼,因問道:“你怎么不在后面為大行皇太后守靈?!?/br> 書雪并不贅言:“敢問汗阿瑪,大行皇太后與孝康皇后升祔位次如何,請您告知臣媳?!?/br> 康熙拉下臉:“這個不用你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