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節
書迷正在閱讀:起死回生大作戰、鼎食之家、兵器大師、明珠暗投、腹黑男神:鐘愛小甜心、強勢掠奪:總裁,情難自禁、封疆女臣、掌合乾坤、女配歸來、陽炎之翼
書雪不到三十歲已經執掌大清朝的半個江山,簡王府上下哪個不以主母馬首是瞻?她擺明撕破臉,不但王府下人對西林覺羅氏沒了客氣,宮里請來的教養嬤嬤也覺得失職,比先前嚴厲了何止十倍。 今年大挑,書雪是睜大了眼睛給穆尼挑媳婦,受托為外孫擇媳的納喇氏幾經揀擇后盡職盡責來王府匯報結果。 “達福的女兒?”書雪愣住了,“鰲拜的曾孫女兒?” “是”納喇氏回道,“格格的人品奴才是見過的,達福夫人有意結親,奴才并未推拒,只說請示您的意思——” 書雪點點頭:“我原想著等大挑時再細細挑看,既是如此找個機會見見,真是好的咱們先定下!” 打著永珺的旗號,書雪邀請了許多今年應選的秀女來王府做客,達福的女兒和另外幾個家世好的閨秀當然也在其中。 永珺是宗室女,雖是庶出,卻為親王長女,拖到現在的年紀沒出嫁就是要遠撫蒙古的意思??滴踉绨l了話,書雪并不反對,雅爾江阿倒提了一條:“只要不給端敏姑姑做孫媳,別的怎么都成!”借著話茬,爺兒倆把端敏公主好一頓排揎。 王府突然下帖子,各家誥命大概齊明白其中的用意,即使有心另攀高枝的也不敢打駁回,正日子都帶了女兒前來赴宴。 達福之女剛到及笄之年,活脫脫一個美人胚子,書雪單看外表就喜歡上了,命側福晉款待客人,單請達福妻女正院說話。 書雪笑道:“說起來還是頭遭兒與夫人說話,您是完顏氏?論娘家我倒高一輩?!?/br> 達福獲賞世職后來王府謝過恩,其妻只是二品誥命夫人,朝賀都列隊尾,沒大有機會近前交際。 達福夫人欠身答話:“不敢,福晉金枝玉葉,非奴才草芥可比,不是主子爺恩典、福晉蔭佑,奴才想來請安都是不能的?!?/br> 書雪笑了笑:“什么金枝玉葉,不過是仗著汗阿瑪偏愛有些體面罷了?!?/br> 閑聊幾句,書雪把話題轉到瓜爾佳格格身上:“起了名字不曾?在家讀哪些書?” 瓜爾佳氏小有緊張:“回福晉的話,奴才閨名芷青,平日只看些詩經,家父請了先生,跟著哥哥讀過四書?!?/br> “芷青——”書雪咀嚼著問,“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瓜爾佳氏低著頭回答:“是?!?/br> 書雪向達福妻笑道:“我要有這樣一個女兒可就真正圓滿了?!?/br> 達福妻心里一沉,很快回道:“恪郡王是京城有名的好學主子,奴才也見過府里小格格,相貌好又活潑,聽說宮里主子都疼愛的緊,承您夸贊實在汗顏的緊?!?/br> 打了兩圈太極,達福妻還是沒摸明白眼前這位是相看兒媳還是挑揀弟媳,又怕有失禮數,并不敢帶出憂慮來。 宴后回府,達福細細詢問今日景況后笑道:“你是多慮了,簡王福晉如果是給他們府里三阿哥擇妻,哪里用得著這般大的場面?” 完顏氏稍稍松了一口氣。 事實證明,完顏氏確實多慮了,她們前腳出了門口,穆尼后腳就從里屋轉了出來,書雪笑著問:“如何?” 穆尼低聲道:“全憑嫂子做主?!?/br> 書雪了然:“小東西,合了我□□分心意才叫你悄悄藏著看,今日來了許多閨秀,論相貌她是拔尖,但未必就最好,且等選秀時再說吧?!?/br> 穆尼紅了臉,待要說什么又不好說什么,看的書雪大樂:“行了,我還要去花園會客,你該干什么干什么去?!?/br> ☆、二四六、整軍武準部止戈 二四六、整軍武準部止戈 陸續見了幾家待字閨中的格格,穆尼不免落了“相戀最好為初見”的俗套,相中了瓜爾佳氏的格格。 還是那句話,娶媳不是嫁女,書雪何必顧忌當年萬吉哈擒拿鰲拜的舊怨?兩下走動幾回就將親事定了下來。 太后在返暖的節氣不慎著涼,書雪往宮里走動的更勤快一些,臥床半月才有好轉。 “皇額娘就是在我這個年紀崩的,怕是日子到了?!比嗽谏狭四昙o后極容易胡思亂想,老太太一病,情緒隨之落了下來。 “您這樣說讓我們怎么立足?”書雪放下藥盞,“我倒年青,生病的次數比您少?” 太后笑了:“既然知道,趁年輕就得保養?!?/br> 書雪像哄孩子一樣:“您喝了藥,我跟您講個典故,讓諸妃母聽聽,世間哪個及得上您的福氣?!?/br> “好?!碧蠼舆^藥盞,“許久沒聽你講故事了?!?/br> 伺候太后喝完藥,書雪開始講演:“自嬴皇稱制,追封其母為帝太后,迄今已有一千九百余年,秦政以降,訖于本朝,后位分三等,帝妻為皇后,帝母為皇太后、帝祖母為太皇太后,如我朝初年,昭圣太皇太后為至尊,您是皇太后、再下面是仁孝皇后?!?/br> 太后不大明白書雪的意思:“我知道,我們循的是漢人禮法?!?/br> 書雪笑道:“我在勸諫汗阿瑪時曾說過,五帝定倫后稱王者上千、號帝者數百,得享后位之尊的就更多了,其中以前漢孝元皇后為高壽,歷漢元帝皇后、漢成帝皇太后、漢哀帝、漢平帝、孺子嬰、王莽朝太皇太后,享壽八十四載,在后位六十年又三個月?!?/br> 太后搖搖頭:“我可盼不到那樣的歲限?!?/br> “可您已經比她強了!”書雪站起身,“漢元皇后重外戚,使漢室宗廟險些斷絕,您在順治十一年六月受冊封后,順治十八年奉為皇太后,如今是康熙五十四年五月,母儀天下足足六十一年,已經是千古第一后了!” 太后大喜:“果真如此?” 書雪笑道:“我還沒說完,如今雖然是康熙五十四年,汗阿瑪卻是順治十八年正月登基,在位凡計五十四年又四個月,也勝了踐祚五十四年又一個月的漢武皇帝,您和汗阿瑪是蓋過千古的至尊母子!” 兩千年間的第一帝后盡出本朝,不用仔細分析就值得恭賀,不單太后心情大暢,康熙聞說后也急詔翰林院查史詢證。 翰林學士從《史記》翻到《明實錄》,確認無誤后回奏:“稟萬歲,文華公主所言分毫不差?!?/br> 康熙龍顏大悅,一口氣賞了書雪十幾件御器,未入宮的秀女栓婚也交她辦理。 皇子們跌足大嘆:一樣的飽讀詩書,這么好的口彩怎么偏就沒想到。 女人的可怕之處在于心細,通古知今又心細的女人加倍的可拍,看在雅爾江阿的面子上,書雪挑了個鎮國公把西林覺羅氏嫁出去,穆尼與兩個侄子也都是天子賜婚,順勢查明蔡福送西林覺羅氏進王府與十四皇子府有渉,將其門人中的應選秀女全部撂了牌子。 針對性太過明顯,瓊琳不免抱怨堂姐做事不留情面,書雪恨其短視,將羅察一系全抹成了白板。 羅察有兩子三女,長子海鋒,現居戶部郎中之職;次子海銳,現委署前鋒參領職,都在正五品任上,兩個女婿,皆是營中武官,職位雖要緊,革了職連浪花都掀不起來,唯獨羅察,如今是正二品吏部侍郎,他被革退明顯容易引起軒然大波。 雅爾江阿覺得過了,私下勸妻子不要絕了親戚情誼,書雪忽問:“吏部郎中那木都魯德成額想把女兒許給永謙?” “嗯?”雅爾江阿有些摸不著頭腦,“你不是知道嗎?” 書雪笑了笑:“你嫌他官爵低,我把侍郎空出來,拿他補缺豈不合宜?” 雅爾江阿皺皺眉:“連升三品六級?汗阿瑪不會準的?!?/br> “晉封圣旨我已經遞上去了,這兩天必有結果”書雪冷聲道,“借著他正可叫沉不住氣的人明白厲害?!?/br> 第二天,內閣果然收到旨意,德成額的升遷速度真正是拔了大清朝的頭籌。 明眼人都清楚,十四貝子強要與簡王福晉掰手腕,玄女福晉不惜拿下堂叔的侍郎將跳著腳請求與王府聯姻的德成額頂上,偏又是以康熙的名義下詔,胤禎只有被壓著打的份兒。 康熙力挺書雪另有隱情,準部近來連掃了哈密北境三寨,眼看著要兵鋒東向染指甘藏。 準部蠢蠢欲動,康熙的無可奈何書雪心知肚明,不說八旗戰力衰退,大清朝都腐敗到骨子里去了。 得到準部再拔兩寨的奏折,書雪有些坐不住,進宮請示康熙:“策旺狼子野心,萬一步步為營蠶食西疆,早晚反客為主成為門內餓虎?!?/br> 康熙苦笑道:“還不至于,噶爾丹打到昭莫多,還不是兵敗如山倒?!?/br> “說句危言聳聽的話,都道蒙古為沙大金國為海,一縷細沙還不是填平了汪洋大海?我雖不信策旺能顛覆大清朝,其威勢非當日噶爾丹能比!”書雪頓了頓,“您能執掌大局,幾位爺兒們如何?臣媳撐著勁兒揚出‘九天玄女’的名聲,今天還有用,明天許就沒用了!” 康熙點點頭:“你是有主意的,回去擬個條陳來?!?/br> 書雪慣讀史書,如今執掌朝綱,豈不知內中弊端?據前明“萬歷新政”進條陳三項:其一、丈田畝,改人頭稅為地稅,地方士紳,有官爵功名者亦需折半納稅;其二、清吏治,首清地方官員,無論旗人漢人,貪瀆者革職追繳,引民變者抄家論罪,欠府庫銀兩者還回,營中將校,敢吃空餉者同罪;其三、精兵政、考校旗人,優勝者為甲士,不諳騎射者發為諸部衙門、府縣班吏。 康熙細看一回方道:“朕年過花甲,利國大計可教后人為之?!?/br> 書雪勸諫:“汗阿瑪,旗人入關,迄今只有七十年,當年號稱滿萬不可敵,三藩作亂可是打了足足八年,準部或有動亂,大清除了靠人眾取勝,怕就沒別的法子了!” “是該治一治了!”康熙沉吟片刻后說,“地方士紳隱匿田產原是歷朝弊政,他們是大清的根基,此事再議;朕自詡仁君,先革職后追繳怕是——” “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先革職,虧空還是要著落在老百姓身上!”書雪倍感無奈:“汗阿瑪,稅為天下財源,地方官員是廉是貪關乎國庫歲入,這兩條不在頭里,最好的結果不過是治標不治本!” 康熙仍不松口:“第一條擱著以后辦,第二條酌情辦,第三條你看著辦?!?/br> 書雪行禮跪安:“汗阿瑪,臣媳還有一句話——‘惜名傷圣明’,當初在王府時您給諸位爺打啞謎,他們沒猜出來無妨,您自個兒心里有桿秤,可那是底線,在漢人眼里,我們是異族,不能教百姓在大清治下過得比前明好,關外未必就有讓愛新覺羅氏全身而退牧馬放羊的地界?!?/br> “惜名傷圣明”康熙看著書雪的背影搖頭苦笑,“愈發的危言聳聽了!” 田賦事擱置,康熙對整頓八旗軍務是大力支持的,書雪拉了親爹當高參,讓兩個哥哥做苦役,開始整軍經武。 萬吉哈是正黃旗副都統、鑲黃旗的頭兒是馬齊、還有新與王府結親的瓜爾佳氏、正白旗有索綽羅氏,下五旗中,兩紅旗是禮親王一系的自留地,胤禛、胤祹都是鑲白旗,胤禩、胤禟在正藍旗,讓他們這些人積極配合不見得,私下使絆子倒無可能。 俗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書雪最開始批的折子大多與人事無干,后來康熙賦予降黜之權,接著總攬政務,現在又插手軍務,還是明目張膽的插手,八旗、綠營甚至是地方的提督、總兵、將軍空出來的缺兒全是簡王府或完顏氏的姻親故舊。 消息傳到漠西,春風得意的策旺犯了心病,跟部屬吐槽:“康熙老糊涂了,讓個娘兒們管軍政——” 軍師參謀們心道:那可不是普通的娘兒們! 策旺猶豫的檔口,書雪頭回用自己的名義發檄文:“準部今年貢孤牛馬羊俱顯瘦弱,黃金成色不濟,孤已請旨,飲馬天山自來取,免得爾等年年遣使勞動?!?/br> 就是康熙也沒這么橫,策旺偏就止步西歸,還遣使加貢方物告罪:“年前雪災,牛羊俱疲憊,遠臣東擴牧場實為無奈,蒙公主問罪,策旺敢不改過?” 書雪毫不客氣:“回去告知準噶爾汗,為大清守好西北門戶,汗阿瑪與孤必不負功臣!” “是!”使臣咬牙切齒:還真當我們是大清的藩屬了。 書雪拿手一指:“我還沒說完,蒙古三部四十九旗為大清疆土,再敢私下械斗——汗阿瑪是仁君,我的眼里揉不得沙子!”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策旺斗智斗狠斗不過書雪,花盡心思請了身懷異術的布哈拉公主來斗法落了個大敗而歸的結果,前兩次“玄女福晉”被動迎敵尚且輕松取勝,如今氣勢恢宏要收拾準部,策旺不是楞頭青,哪敢冒險試其鋒芒? 弘昁的八周歲生日宴上,康熙降旨,加封弘昁、弘昍為固山貝子,胤祉兄弟只能祈禱滿天神佛:老爺子可千萬別抽風的給大清朝培養出一位武則天來。 ☆、二四七、備川防繼子難訓 二四七、備川防繼子難訓 皇孫一輩,除了崇安等少數幾個襲爵的宗親,考封到貝子爵位的是一個沒有,康熙一系的,連弘昁的生父胤祹才是貝子。到簡王府,最早的弘昊因其母的救駕大功獲封郡王,再有永瑾,因書雪敗外夷、服漠西,破格加授郡主銜,如今的兩個小貝子,一個因皇孫之親、一個子以母貴,太平盛世能比的,僅安王府一家而已。 書雪有別的顧忌,在管事以阿哥獲封為由請行賞賜時表態:“弘昊、弘昁、弘昍為王爺子,我與王爺正當壯年,未有父子分府別居之理,上下俱以阿哥稱呼,或我與王爺薨、或阿哥成家立業,以爵位稱之則可!” 簡言之,書雪的意思就是,除非分家或她和雅爾江阿都不在了,稱呼弘昊兄弟“王爺、貝子”沒問題,但只要還在同一府里居住,他們就只是王府的阿哥。 弘昍近來常跟歆蕊到十三皇子府走動,在十三皇子府四阿哥弘晈跟前找到了當哥哥的感覺,又有與胤祥府常有走動的雍王府四阿哥、五阿哥是同齡,儼然是孩子王的架勢,永瑾可就霸道了,不單是自家弟弟,雍王府的弘歷、弘晝,恒王府的弘晌、弘曈,淳王府的弘景、胤禟府的二三四五阿哥、敦王府里弘暄弘參、胤祥府的弘暾、弘晈、平王家的福彭、福秀,全在她手下吃過虧。 福彭、福秀可謂是難兄難弟,小丫頭常戴著瓜皮帽拎著根鞭子跟胤俄逛街,財神九名下的館子有什么招牌菜她比正主兒還清楚,有一日撞著帶兒子出來的訥爾蘇,扳著指頭算了算輩分,當即大樂,在福彭福秀跟前一口一個“姑奶奶我如何如何——”,小哥兒倆很有骨氣的沒應承,永瑾擺開架勢上前就開打,雖被胤俄攔著沒占便宜,兩位阿哥也只能在訥爾蘇示意下乖乖叫了聲姑奶奶。 都在淘氣的年紀,打幾回交道,漸漸熟悉后就沒有了芥蒂,胤俄向訥爾蘇笑道:“擱你兒子這兒,小郡主自稱姑奶奶還真不是托大?!?/br> 訥爾蘇內流滿面:兒子哎,啥都不說了,怨就怨咱們這枝一輩一輩生的太早了! 對一眾兒女,書雪的教育方針極為鮮明:可以欺負人,但不能欺負地位比你低太多沒還手之力的人,可以被欺負,但不能被存著壞心的欺負。永瑾不算太出格,書雪就沒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