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京城
與沉悶的西北不同,儀國都城長安此時正熱鬧,因為會試的張榜排名牽動著每個學子的心。面對長長的榜單,幾家歡喜幾家愁。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前三個排名公布出來,險些擠爆了站在前排的人的頭。上面寫著,第三名周敏臣,第二名百里穆,第一名林慕之。 周敏臣的名字在儀國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瑯琊王周止的獨子,六歲作詩七歲作賦,自小冠以神童之名。前代有位大儒曾說,若論天下文章,周敏臣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墒强椿拾?,前面兩個人是怎么回事? 誰都不知道前面兩個人的來歷。整個儀國都等待著半月之后的殿試,揭開他們神秘的面紗。 即將殿試,京城的儒生們都沉浸在極端的興奮中,哪怕攝政王陣亡的消息傳入京城、朝廷下令舉國哀悼,也不能降低他們的熱情。 不過,就因為這個突如其來的壞消息,人們的談資又多了不少。有人哀嘆攝政王被jian人所害,國家痛失柱石;有人痛斥林致、孫繼龍等人賣國求榮,殘害忠良;有人憂慮小天子尚未親政,國家前路渺茫;有人期待瑯琊王能主持大局,穩定朝綱……總之眾說紛紜,各抒己見。 尚陽閣是京城最大的旅舍,也是平時文人雅士的集會之所。且不說這里的文人字畫、雕欄玉砌,就是一直焚燒的香料,一般的旅店也配不起。正是科考的時候,這里更是人滿為患。 今天,尚陽閣所在的整條街——鐘鳴街擠滿了人,原因很簡單,玲瓏郡主要到了。 十一歲上戰場,十四歲領兵,十五歲協助父親平定蜀王叛亂,親自取得了蜀王的人頭,十六歲火燒勃國全軍,迫使勃國國王親自遞交投降書,獲封掌政郡主。如今她十七歲,在突厥軍隊里七進七出,殺敵三萬,火燒突厥國糧草,力挽狂瀾,保全了云安城。 街頭巷尾,坊間酒肆,到處都在傳揚著她的故事。 巾幗不讓須眉,不外如是。 城門口卷起一陣風塵,兩隊先導士兵分列道路兩側,為大軍清出一條大路。約莫一炷香的時間,儀國縱橫無敵的皇屬軍掛著白幡進入了人們的視線。莊嚴而悲壯的軍樂響了起來。 走在最前面的是安玲瓏。那個有“白狐公子”之稱的女子騎著一匹棗紅馬,穿著一身鎧甲,外面罩著一身喪服,腰間掛著惹人矚目的相思折扇,簡單的發髻上別了一朵雪白的玉蘭。她的身子挺得很直,臉色慘白,但目光炯毅——那是睥睨天下的目光。 玲瓏郡主的身后,是儀國引以為傲的白狐軍,雖只有六七十人,但每個士兵都是身經百戰的英雄。 再后面是攝政王安鎮山的棺槨。這位儀國的戰神終于實現了他馬革裹尸的心愿,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 儀國自開國不過二十年,先帝——也就是當年周朝儀國公世子、安鎮山的長兄安允成——審時度勢,豎起義旗推翻了周朝暴政,建立了儀國,開疆擴土,安定百姓。 去年三月,先帝駕崩前頒布遺詔,由皇太子安瑞鵬即位。叔父英王安鎮山為攝政王,總理軍務;擢舅父周止為瑯琊郡王,監管朝政。那時,安瑞鵬年僅九歲,次年改號貞靖。 為保國家安寧,安鎮山在去年為新帝先后平定了齊王、楚王、蜀王等幾個異姓王和皇室宗親的叛亂,史稱貞靖平亂,命其獨女安玲瓏擊潰了勃國的侵擾,與逐漸做大的瑯琊王形成制衡的局面。 瑯琊王是先皇后的胞兄,也是新帝的親舅舅。此人眼光獨到,見識廣博。當年若不是他鼓動先帝起兵,并起草了一份震動天下的檄文,恐怕也沒有現在的儀國。只是這個人追逐權勢,廣泛結交朝廷內外的望族貴胄,建國之后更是黨同伐異,讓人不得不多想。 年高德劭的太子太傅蕭炎因曾向先帝彈劾周止收取地方官吏的“歲供”致使周止被先帝責備而與周止結仇,去年重陽節,先帝剛剛駕崩不過半年,周止竟然以蕭炎早期作品《蕭瑾烈詩稿》、《蕭瑾烈游記》中有暗諷朝廷的言論為由,命吏部將其革職查辦。當時,有很多文臣為蕭炎求情,周止又借機給蕭炎扣上了“結黨營私”的帽子,直接發配充軍。而七十九歲高齡的蕭炎押解途中一病不起,悲慘死去。 如此做法,朝臣們心知肚明,但敢怒不敢言。 安鎮山在時,周止還算收斂,如今沒了安鎮山的牽制,不知道將來周止會如何肆無忌憚,而套在龍袍里的小天子又會如何左右為難、惶恐不安。 勉力支撐著身體的安玲瓏心里對自己還是有懷疑的,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受命于危難之間,維持安家的江山。 這或許也是儀國所有人的疑問。 尚陽閣上,百里穆趴在欄桿上,俯視著涌動的人群,對身邊一襲白衣、手上握著一枝湘妃竹的年輕人問:“慕之,你見過玲瓏郡主的真容嗎?” “見過?!闭Z氣淡淡的。 “真的?你可真幸運!”百里穆驚喜地大叫出來,“我家鄉偏遠,這是第一次進京,竟然有幸遠觀玲瓏郡主的風采。造化!造化!” 聽者沒有任何表態。 百里穆放大了膽子說:“可惜了,這么了不起的女子竟然早就定了親事,也不知道是便宜了哪個愣頭小子——誒,不對,聽說郡主又解除了婚約——嗨,總之對我來說還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啊?!?/br> 半晌,聽者答了一句“嗯”,勉強算是回音。 百里穆抬頭看著這個冷著臉的年輕人,不解地說:“雖說你性子沉穩,但是你年紀比我還小,怎么都不說話的?慕之,你是不是心里有事?” 林慕之今天的臉色有些凄然,他說:“我要走了?!?/br> “走了?去哪兒?”百里穆直起腰問。 林慕之摩挲了一下手中三尺來長的湘妃竹,說:“家中有事,需要我打理?!?/br> “你不參加殿試了?”百里穆眼睛瞪的像鈴鐺。 “不參加了?!?/br> “那多可惜!后天就開考了,你都不等等嗎?你可是解元!” 林慕之端起桌子上已經冰涼的茶水,潤了潤干燥的喉嚨,轉身離開,臨了丟下一句:“祝你科考順利?!?/br> 從尚陽閣出來,對面的通緝令灼燒著林慕之的眼睛。他不能待在這兒了,雖說通緝令上的畫像畫的并不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