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他前年就想收我為入室弟子,只不過我沒應他罷了,”何漾頗為自得的轉了轉手腕,大咧咧坐下來,指使著夏顏道,“去給我倒碗茶來,寫了一上午策論,腕子都酸了?!?/br> 夏顏切了一聲,把手上的抹布丟到了他臉上:“還沒出息呢,尾巴倒先翹起來了!” 日子照常過著,只有天氣一日寒似一日,凌州城終于下了一場大雪。 化雪這幾日,夏顏燒了暖爐躲在屋里,全力攻克最后一套領舞的衣裳配飾。 珠帽已經串好了,紺青色米粒大的釉珠像小簾子般墜在帽上,拿湖珠點綴著。繡著百鳥朝鳳的金色蟬衣熠熠生輝,用珠光琉璃紗制成的長裙拖著大大的裙擺,層層疊疊,既華貴又靈動,可以想象穿著這套行頭在群舞中間靈動穿梭,將會是多么搖曳生姿的景象。 夏顏把舞衣整燙好,掛在壁櫥里,就等著梅廉來驗貨了。提前了一個多月完工,夏顏止不住的得意。 冬至這天,何大林拿出了火盆,放進幾塊點燃的木炭。何漾跪著給列祖列宗和娘親燒了紙錢,夏顏走出屋,蹲在火盆邊烤了手,也丟進一沓黃紙略表心意。 劉大娘提著熏rou來時,火盆還沒收起,她也順道燒了一把紙錢:“一晃眼,你娘親就走了這許多年了,我還記得她剛懷上你時,同我一道做小襖子的情景呢?!?/br> 夏顏想象出兩個小媳婦湊在一處,嘀咕著花樣子的情形,也頓覺美好,不禁露了笑顏:“哥哥的娘親,還在蘇老太太膝下養過嗎?” “不過是隔房又隔房的親戚罷了,占著個蘇姓的窮親戚?!焙窝挥嗾f這段舊事,想來不是什么美好的回憶。 “今兒冬至該煮餃子吃的,我帶了些熏rou來給你爺倆下酒,”說著又拿出一小段紅頭繩遞給夏顏,“你這丫頭也該綁頭繩戴紅花才是,年紀小小穿那么素作甚?” 夏顏歡喜接下頭繩,一轉眼就綁到了辮子上,劉大娘立即笑得眼瞇成縫:“這么一看,顏丫頭的眉眼可是長開了呢,這模樣擱到大戶人家也不差。啊對了,多謝你上回送來的尿布兜子,如今你大伯身上清爽多了,我一提起你,他就笑呢?!?/br> 夏顏聽了也咧開嘴笑,樂嘻嘻跑回屋去:“我這兒還做了幾條呢,您也一道帶回去?!?/br> 見著她回屋翻箱倒柜,劉大娘又笑又嘆搖了搖頭:“何家兄弟,這兄妹倆過了年可都不小了,大事兒也該cao心起來了?!?/br> 何大林點頭如搗蒜,又恨鐵不成鋼看了何漾一眼:“大郎的婚事他非得自己做主,顏姐兒還沒探過口風,看樣子也是個自有主見的,他大娘,你若有好的人選,可得替我家留意著?!?/br> 午間包了豬rou餡兒餃子,蘸著陳醋腌辣椒吃,一嘴咬下去,汁都炸裂開來,直叫人滿口生津。夏顏撐得癱在椅子上,連收碗的力氣都沒有。 正是犯困的時候,門上被拍了三四下,夏顏撐起來去開門,來的是個小廝模樣的人,提著個小瓷壇子:“何家大郎在嗎?我家少爺讓我送酒來?!?/br> 蘇敬文月月都送一壇好酒來,何家的酒缸就沒空過,夏顏對此也習以為常了,接過壇子道了一聲謝,又問他吃過飯不曾。 那小廝腆著臉笑嘻嘻地說還餓著肚子,夏顏就把人請進來,舀了一碗熱乎餃子招待。何家不興打賞這一套,好吃好喝的卻從沒短過,回回都把人填飽了,叫這些勢利眼也沒處說嘴去。 那小廝大嚼著熏rou,說了一星半點宅內瑣事,主家的不敢多嘴,只說些丫鬟婆子的口角,夏顏也只當故事來聽,倒是幾次下來,對內宅的一些彎繞了解得七七八八了。 “老太太壽辰快到了,聽說要擺三天流水席,到時你來頑,我給你拿壽果子吃?!?/br> 夏顏噗嗤笑了,把最后一勺餃子舀進他的碗里,催他快吃。 何大林一聽見這信兒,倒放下手里的煙桿子,扭頭對何漾說:“你嬸子一直記掛著這事兒,你明兒去問問,蘇家辦宴還招人不?” 何漾一聽見嬸子家的事兒就心煩,把搭耳帽蓋在臉上,別過臉假裝午歇了。 那小廝一聽見這話就笑了:“大叔,您這話可問錯人了,我家少爺斷不會管這瑣事的,您要求,不如去求管事的?!?/br> 何大林把這話在心里過了一遍,知道自家混小子斷不會管這事了,便盤算起自己可曾有什么相熟的管事來:“他娘生前倒是有幾個處得好的丫鬟,這會子也當了管事娘子了,我記得有個叫什么煙的,眼下就管著廚房的?!?/br> “準是太太房里的,如今就住在后廊上,您去打聽打聽吧?!?/br> 何大林果真收拾了一盒凍餃子,拿棉線串了幾塊熏rou,拎起還未拆封的酒壇子,出門尋人去了。 第12章 使絆子 臘月快到了,天兒已經冷的不像話,再往后去就是年關,夏顏就想趁著冬歇的空當兒,做幾身光鮮的衣裳去賣。新年里家家都要穿新衣,這時節正是賣衣的旺季。 在空間里翻翻撿撿,最后挑出了一捆姜黃色純棉布,染著水玉波點,嫩嫩的色調看起來極柔和。這種棉是特級品種,柔軟舒適,專用來做嬰幼兒衣服的。 夏顏想起了最經典實用的棉衣款式,打算做一套帶兜帽的襖子,只需把拉鏈對襟改成交領或盤扣的就行。 唯一有些難辦的就是衣服的尺寸,因是出攤賣衣,顧客的身量大小都是沒譜的,也不知道究竟能賣出幾件。好在材料都是現成的,也算是無本的買賣,夏顏就打算多做一些。 平頭百姓買東西,最注重的就是實用。除了加上兜帽,夏顏還打算送口罩,再搭著手套一起賣,一套下來不超過兩百文,能熱乎一個冬天,手頭稍微寬松的人家,都能置辦上一兩套。就是自己扯著料子回來做,也不比這個便宜。 說干就干,在王棉花家打了五十斤皮棉,花了兩個時辰就打好版裁好布,有了新剪子的幫助,夏顏手上的動作快得飛起。 不出一個月,就大小各做了三十幾套。夏顏又用另一種花布拼了里子,可以正反兩穿,顏色喜慶,年節里穿著也合適。 因這次貨物較多,小推車裝不下,夏顏就雇了一輛騾車,自己駕車去趕集。集市上人來人往,她占了一個角兒,用麻繩拴住兩棵樹,再用衣架子把一件件棉襖撐起掛在繩上,一排排簇新的衣裳極引人注目。 夏顏拍起手掌吆喝,不一會兒攤前就圍滿了人。有上前摸料子的,有脫了衣服往自己身上試的,還有拿在手里正來倒去研究的。 有個婦人只給大女兒買了一件,急的小女兒直哭鼻子。 “大姐,再給小囡囡買一件吧,這個尺碼我只收你七十文?!毕念亜裰?,把棉衣往小閨女身上一比量,大小正好,顏色襯得小丫頭白嫩嫩的。 “六十文,你可能賣?”那婦人把手頭的菜籃子放下,又上前摸了兩把料子。 “七十文不能再少了,這樣罷,我再送你一副手套?!?/br> “那我大妞兒的手套也送一副!” “成嘞,一共二百五十文,衣裳您拿好,都是嶄新的?;丶铱梢圆鹣旅藁▋饶憗?,只洗外罩。小囡囡的袖子還能再放一寸,明年也能接著穿?!?/br> 這次出集,生意最是火爆,還沒下市就被一掃而空,夏顏只恨自己手腳慢了,若是能多做幾身,也一準能賣掉。 賺了五兩半錢還拐個彎兒,夏顏揚著小鞭子樂呵呵往回趕,才剛走到新倉街口,就看到梅廉在巷口亂轉,大冷的天兒也急的滿頭大汗。 夏顏一躍跳下了騾車,三兩步就趕到了他面前:“梅相公?你作甚這般急?” “夏小娘,你可算回來了,我都要去集里尋你了,”梅廉疾步朝前兩步,一把握住了夏顏的肩膀,捏得她吃痛皺眉,“咱們的衣裳出事了!” 梅廉親自駕車快跑,揚起的塵土噴了路人一臉,一路奔來不知被人罵了多少聲,最終在一處教坊門前急急剎住。 坊內絲竹裊裊,余音繞梁。梅廉卻沒心思欣賞,他把夏顏帶至一處小樓上,推窗而望,正好能看見下方舞伎們排舞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