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節
書迷正在閱讀:武器專家、武神風暴、逐月(NPH)【原名《鳴媚冬生》】、jian情若是長久時、舊時烏衣、契約100天,薄總的秘密情人、童養媳的春天、[綜]直播破案現場、我把你們當哥們[快穿]、重生之兵哥哥好哥哥
因此,回過神來的兩人都紛紛覺得許三郎家太嬌慣孩子了,居然有那么多大錢給他們花。如果不是平時給得多了,孩子怎么可能會個個都存下幾百個大錢。 怪不得許三郎家的會說,她家里已經沒甚么周轉的錢,想要吃個rou,連娃娃都自愿交出自己的小荷包。 兩人也不再羨慕霍香梅了,畢竟如此大手腳,手縫空才會導致家里拿不出錢,讓小娃娃都擔心。 只能說,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兩面,就算是一枚大錢,也是有不同的兩面。 這次冬小麥的收割,霍老爹是提前幾天就和那些有空兒的漢子打好招呼,說好價錢的。 十個漢子,一人一天一百個大錢,一共花了五天才把許三郎家的三十畝冬小麥給收割完。 這下霍香梅不向霍老爹挪他的棺材本都不行了,家里原來的三兩加上霍老爹的二兩,才把工錢給結了。 現在霍香梅手中的錢銀只有幾百個大錢了。 錢財是英雄膽,霍香梅不是英雄,可是這會更加的沒膽了。就怕哪處必須要用到銀子,而自己拿不出來。 就連張菊花多次問,“三郎家的,你甚么時候把家具錢給結了,是不是一定要等三郎回來才給結了?”。 開始的時候,霍香梅還好聲好氣的給張菊花解釋。后來問得多了,霍香梅也煩了,直接說,“現在沒錢,肯定得等三郎家里才能結賬的。如果阿嫂信不過,也沒關系,反正這家什還沒拉到我們家。大不了,到時候真的給不出,阿嫂你就賣給其他人家好了?!?。 張菊花嘀咕幾句,被許大郎訓了兩句,就不敢說甚么了。許大郎神色似乎有點尷尬,讓霍香梅別介意張菊花的話,“別聽你阿嫂胡咧咧的,就算三郎給不了這錢,我作為阿兄的就權當送給三郎做新屋的賀喜之禮?!?。 張菊花在一邊急得翻白眼,你就充大傻??伤仓肋@會不能和許大郎嗆話,讓許大郎下不了臺,回去不好過的還是她。 盡管許大郎這樣說,但是香梅并沒有感動。她這些日子也算是看清楚了,之前的許大郎就是個埋頭做自己事情的漢子,還以為他是老實,其實人家只是懶得理會而已。 這會的許大郎看似理會了,可是霍香梅已經看穿他骨子里的自私。就算之前特意買了一條紅白rou給孩子添菜,也改變不了霍香梅對他的看法了。 許三郎離家之時,可是又特意拿著酒上許大郎家,拜托他在自己離家之后,多多關照些家里的??墒且膊灰娫S大郎怎么上過門,就算是家里吃了好吃的,也不會說讓孩子端些過來給阿弟阿妹的。 于是霍香梅認真的道,“哪里用得著大兄送,這家什可是花了大兄和其他阿叔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就算是大兄愿意白送,我們也不能占那些阿叔的便宜??!那些阿叔也是要養家糊口的。所以這個錢,能給我們一定給,不能給,也不會占別人的便宜的?!?。 說完,霍香梅就借口要出攤了,拉著李蘭趕緊走了,再也不想理會這一對夫婦,感覺兩個人就是一個市儈在臉上,一個市儈在心里。 也不知許三郎回來聽見這件事,會如何作想。不過,霍香梅肯定不會隱瞞這件事。她不會做惡人,但是也不會幫許三郎粉飾這弟恭兄有。 …… 本來以為收割冬小麥三兩銀子就夠了,可是還得給麥子脫粒,這二兩銀子是省不了的。 如果是讓霍香梅和霍老爹兩人把這三十畝的冬小麥都給脫粒,估計前頭的吃完了,后頭的還沒脫。發芽甚么的,那就是肯定的了。要知道平均一畝,大概有三石多,也就是四百多斤,三十畝地,一共一萬多斤。 因為冬小麥許三郎家已經是育秧苗再插種的,比新村的撒種子直接播種的不僅要早收,產量還多了不少。這在新村也是足以引起眾人的注意的了。 不過新村的村民都沒有眼紅,因為這次學著許三郎家,他們也是育秧苗種了水稻和黍米之類的,到秋收的時候,自己家也會有如此豐收。只是遺憾冬小麥的時候沒有學會,否則現在如此豐收的人家也有自家的一份了。 上次司農程晨明過來看新村種植水稻和養殖稻魚的情況,這次得到里正的消息,說新村育秧苗后再插秧種植的小麥也比尋常的直接撒種子的收成要高。 于是,這次程晨明這次也帶著捕役過來了,還是上次的馬亮子和李發財。 里正把程晨明帶到許三郎家曬麥子的場地。 鋪得滿滿一大片金黃色的麥子,讓程晨明有些震撼。他出身世家,來藺縣也只是為了資歷,等混夠資歷了,自然就會回去的。 現在晉大王的新朝,一直往寒門庶子里選拔人才,其中不乏有想用寒門庶子來削弱世家的意思??墒鞘兰业母畹俟?,不是說動搖就能動搖的。況且,晉大王本身就是世家出身,他熟悉世家的規矩。 就算晉大王想一下子把世家豪族鏟除是不可能的,不說本身他上位就有靠世家豪族的原因。他當大王也只是各家衡量的結果,當然不能忽略他也是個有見識有能力的君主。 大王這次廣建書院可以說對國家的長遠發展不錯,可是畢竟破壞了大部分世家的利益。如果不是有他后來緊接著的一系列措施,他早就該下臺了,或者至少小部分戰亂是免不了的。 開啟民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件事,從長遠來說,對整個國家的發展的影響是不可估算的。 盡管程晨明做為一個世家子,可是在看過大王的所做所為之后,也是深深為他折服的,可惜一直未得圣顏。 本來程晨明打算在這崗位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待夠時間就按照家里鋪好的路子回去高升的。 前些日子得到消息,好些業績好的縣長、司農都被大王親自接見了。這只要不犯大錯,可謂簡在圣心了。既然如此,程晨明當然想做出一番業績出來,他還年輕,若能名字上達天聽,不禁家族錦上添花,自己也能開創一番事業,說不得哪天也能成為桑弘羊之流的人物。 大司農和司農,一字之差。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這些日子以來,程晨明幾乎天天往下面村子跑,就想找出些典型的例子,或者看看有哪方面自己能使上勁的,再借助家里的勢力,只要做出成績,就沒有人敢坑他。 …… 藺縣北邊有個村子的村民在山上砍樹想修彘圈子的時候,掉進一個大坑,居然發現里面有煤。那村子的里正后來上報到陸捕頭那。陸捕頭告訴了縣長,縣長讓程晨明負責這件事。 本來這時候的世家豪族之人或者富商都有大量燃燒煤來取暖,然后煉鐵還是多用木炭,畢竟煤,尤其是露天的煤,很少被發現,就算發現,都歸當地的豪族占去了。 自從大王登基后,下達明確公文,鹽、鐵、煤這些都歸國家管控。前兩種私人大量售賣必須得官府的引子,后者一旦發現必須上報國家。 雖然說還是有不少人私下開采販賣,只是總不能那么的光明正大的了。 據說大王成立的甚么科學研究院,已經找到了快速用煤把鐵煉成武器和各種農具的方子,所以大王越發的盯緊那個研究院了。 好些世家豪族都想使法子安排人手進去,暗子甚么的估計都使出了??上а芯吭阂恢倍际谴笸醯陌嘧?,目前還沒有人能滲透進去。 這些管控物的政令早就頒發下來了,加上大王這兩年免稅的行為和各種益民的措施,使得越來越多下層小百姓對他膜拜與擁躉。一旦發現煤都有上傳給國家。 老百姓就是這樣,只要你讓他們吃飽飯,穿暖衣,他們對你的忠誠愿意用性命相擔,你就是他們心目中的好人。 這次藺縣北邊那個村子就是上報了,按照規定給他們全村免了三年的稅,另外還獨自獎勵那個發現煤的漢子一百銀。 現在程晨明還在派人守著那煤礦,并且從附近的村子招人來挖礦,另外今年有些要服徭役的漢子也拉了一批過去。 縣長在上報邑長這事的時候,也有把程晨明的名字報上去??h長還是前朝留下來的,現在是新朝,他家以前的勢力很多都是使不上勁了?,F在這程司農具他所知,背景還是有的。所以縣長很樂意賣他這份情。 程晨明開始時是從縣長那得到縣長在向大王上報的時候,也有提到自己的名字的消息。不過沒等到家里的消息,他是不大相信的。后來這消息還是家中族長親口告訴自家阿爹的,才讓程晨明這顆上進的心都越來越跳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