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
向導帶著他們一路跋山涉水,這一路上李顯看了好多陌生的風景,但是一想到走回去還要走好幾天真是恨不得自己背生雙翅直接飛回去! 最主要的是他還沒辦法給鄭玘送信告訴他自己已經安全了,畢竟現在就連向導都要摸著石頭過河,這次第怎一個苦逼了得。 只不過不知道為什么,走著走著,李顯發現山林愈加茂密,周圍的各種野生的小動物也多了起來,他們在半路甚至還遇到了熊! 李顯越走表情越是凝重,開口問道:“這個方位對嗎?怎么感覺越走越不像是有人煙的樣子?” 向導也知道這么一個情況對方肯定會懷疑自己,直接就將一張圖拿了出來,這是一張簡單的輿圖,別小看這張輿圖,這張圖可是向導世代相傳,經過無數人努力才完善到這個地步的,基本上包含了嶺南山川大概相貌。 向導伸手指了指一個山川比較中心的地方說道:“我們現在大概是在這里,而大營所在是在這里,如果想要快一點回去的話,就是橫穿這一道山脈最快了,雖然這里人跡罕至,但是我們人多應該也不怕什么?!?/br> 李顯看了一下輿圖瞬間就懂了,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嘛,不過他還是問了一句:“還有別的路可走嗎?” 向導用手比劃了一下:“只能這么繞了?!?/br> 李顯看了一下,這繞路的路線跟他們現在走的路線都能組成一個直角三角形了,他們這一邊是最短的,于是李顯干脆的揮手說道:“走最短的路線?!?/br> 向導點了點頭繼續帶路,這一路上李顯算是把山珍都快給吃了個遍了不得不說,山林果然物產豐富,但是……沒有好的烹飪手段誰喜歡吃那些東西啊,我寧愿回家吃紅燒rou! 不過兩天之后,李顯就知道紅燒rou他大概是吃不上了,而且是說不好他整個人都要交代在這里。 所以說人呢……有的時候是不能貪圖省事兒的,真的貪圖省事兒可能最后的結果就是不知道會遇到什么情況。 李顯對著一片山壁以及山壁上巨大的石門和旁邊巨大的石碑,臉上陰沉的都能滴水了,向導跟個孫子一樣躲在一邊開始思考自己以死謝罪的可能性有多大。 只有羅宇仿佛沒有感受到低沉的氣氛一樣還湊到石碑前面仰著腦袋張著嘴看了半天,才說道:“殿下,這是夏篆??!” 李顯瞬間出離憤怒:老子知道那是夏篆啊,老子還能認出石碑上寫的意思是此地乃禹王衣冠冢呢。 羅宇對夏篆不是太認識,只能勉強分辨出來說道:“殿下,這里有個圖形,這是……要讓我們進去的意思嗎?我們是不是遇到了寶藏啦?” 李顯痛苦扭頭:“閉嘴吧,白癡?!?/br> 誰家的衣冠冢會歡迎別人進去???夏朝版本的我的墳墓歡迎你嗎?這里要是真沒問題李顯敢發誓一輩子不吃紅燒rou! 其實這都不是最主要的,而最主要的是……他們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了。 第173章 173 說實話李顯現在特別想要跟向導談談人生,有這么帶路的嗎?一路帶到禹王衣冠冢來!這么巨大的山壁想要攀登上去都不可能好嗎!繞路的話……要走回去,回到他們原來的地方再去繞路! 向導感受到李顯不善的目光整個人都抖成一團了,哆哆嗦嗦的說道:“還……還有別的路?!?/br> “恩?”李顯出了個鼻音明顯是不太相信他了。 向導連忙說道:“真的,如果先祖記錄沒錯的話,往南走會……會有路的?!?/br> “那就走!”李顯說的咬牙切齒,什么禹王衣冠冢什么寶藏之類的他現在完全不關心,這次出征太多詭異的事情了,作為整支軍隊的主心骨,要不是一直有一口氣撐著,李顯自己也要跟著崩潰了。 好不容易霧散了結果還來這么一出,簡直是分分鐘要瘋掉的節奏。 羅宇比李顯年少時還沒心沒肺一點,聽到李顯這么說之后猶豫了一下問道:“殿下我們不進去嗎?路過寶山而不入……感覺……” “要去你自己去,不要拉著大家墊背?!崩铒@看著羅宇的目光有些冰冷,他其實非常欣賞有勇氣的少年人,他年輕的時候束手束腳有太多的牽扯,每天活的都戰戰兢兢生怕什么時候就被弄死了,到了現在他雖然已經具備了勇氣,可也是因為沒有退路的原因。 不過這并不代表他欣賞魯莽的人,羅宇身上有一種他從來都沒有的朝氣,這一點讓他對羅宇的容忍度變的很高,但是羅宇身上也有很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的特點,不知天高地厚,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主角,遇到危險不考慮自身實力就迎難而上。 羅宇被李顯壓制的不敢再說什么,他雖然有些舍不得,覺得幾千年來大禹的各種傳說遍地,但是很多東西都已經不可考了,他的事跡更多人覺得那是故事,大家都相信,卻并沒有找到真真正正的痕跡。 現在禹王衣冠冢里面說不定就有什么寶物,他之所以提議進去還是因為覺得李顯不同一般,否則為何他們兜兜轉轉的就跑到這里來了呢? 只是他素來對李顯深信不疑,在目睹對方真的有能力感應上天之后,就再也不敢違背李顯的意思了,只能乖乖的跟著李顯繞路。 向導兢兢業業小心翼翼的帶著隊伍往前走,結果走了半天之后當李顯再次看到那個石碑的時候整個人都要瘋了——這特么怎么又走回來了呢? 向導……向導此時已經癱在地上了,嘴里喃喃的說著李顯聽不懂的話,估計是民族語,而此時羅宇也不嚷嚷著要進去了,他也覺得這件事兒太邪門了。 所有人都在看李顯,而李顯臉上已經沒有了輕松寫意,他恨恨的瞪了半天那兩扇巨大的石門,剛剛匆匆而過并沒有仔細觀察,現在才發現,石門經歷了多年的風吹雨打上面已經長滿了青苔,中間還有些許裂紋,門上雕刻著鳥型的花紋,李顯在別的書籍記錄上看過,這是上古火鳥圖騰,或者說是鳳凰的前身? “開門?!崩铒@平靜的說了兩個字。 “???”羅宇仿佛沒有聽清一樣看著李顯,臉上帶著些許不可置信。 “禹王衣冠冢,既然此地熱情邀請,我們還真的能三過其門而不入嗎?讓人把石門打開吧?!崩铒@冷笑,既然出不去那就看看這扇門里到底有什么古怪好了,說實話,到現在他還對這個地方有很大的疑問。 因為傳說之中從來沒有聽說過大禹還有衣冠冢存在,人家有真正的陵寢,還建什么衣冠冢啊,更何況此地這么偏遠,怎么想怎么不對。 羅宇擔心的看了一眼表情莫測的李顯,深深覺得攝政王大概要瘋,不過還是聽話的找人去想辦法把這兩扇石門打開。 羅宇挑人是從李顯的親衛隊里挑的,沒辦法,滇軍雖然打山地戰是把好手,但是普遍都身形矮小,這兩扇石門一看就非常厚重,這種力氣活感覺還是北地的高壯士兵來干比較靠譜。 只不過羅宇也算是粗中有細,他沒有貿然讓人去開啟石門,先是四處尋找,甚至連上面都攀巖而上找了一圈,沒有發現任何機關的痕跡,羅宇請示了李顯之后就準備開始強行將石門打開。 那么現在問題來了,兩扇石門上面除了一些火鳥花紋之外就什么都沒有了,大家剛開始以為是要往里推的,但是這么多人使出了吃奶的力氣都沒有能將石門推開,大家不由得懷疑這扇門難道還用拉開的嗎?還是說只能從里往外推? 李顯聽了羅宇的猜測之后有些無力的看著他:“你是覺得有人住在這個衣冠冢里面然后準備往外走嗎?”想什么呢?要么這門就打不開,要么就是往里推沒有別的可能性了。 “殿下,如果打不開怎么辦?”羅宇有些糾結的看著李顯。 李顯臉色平淡的說道:“我們不是帶炸藥了嗎?” 羅宇當時臉色一白,禹王衣冠冢這……這可是上古神跡啊,真的炸了豈不是太可惜?而且……會不會觸怒神明啊。 羅宇擔心什么李顯非常明白,只不過他不想往那個方向思考了,再走不出去人都要廢掉了,短時間內靠山吃山沒有問題,但是時間長了人的身體難免出現點問題,尤其是北地過來的,李顯已經覺得這兩天自己的身體不太舒服了。 最主要的是現在誰也不知道禹王衣冠冢有沒有通往外界的路,如果沒有到時候要怎么辦?還是說打開過這里就能破除這個所謂的“鬼打墻”? 真是再也不想來嶺南了,李顯嘆了口氣,拍了拍羅宇的肩膀說道:“放心吧,有什么事兒我扛著?!?/br> 羅宇咽了口口水,想了想還是按照李顯說的話去做了,沒辦法,現在他們已經沒有別的路可以選了,好在他們手上的炸藥還有一部分。 李顯站的距離很遠,看著羅宇安排人去炸們,他怎么都沒想到手上的炸藥居然用來炸門用了,這世界太奇妙。 只不過在這個潮濕的地方,饒是李顯他們保存的再怎么精心也有點潮,點燃的時候廢了點力氣,然后爆炸的效果也比較一般。 好在算是炸出一個缺口來了,雖然不能通過但是一點點的挖掘也能挖出一條通道來。李顯一看這個狀態就立刻讓人安營扎寨準備跟這個禹王衣冠冢死磕。 好在第二天的時候石門已經被鑿出了能夠供人通過的空隙,李顯讓人往里面扔了一個火把,發現火把并沒有熄滅之后這才開始一個一個的往里面走。 里面是個非常寬敞的山洞,門上空隙透出來的光只能照射很短的距離,山洞里面一片漆黑,李顯是最后進去的,他進去之后目測了一下發現山洞的高度寬度都在百丈左右,山洞兩邊的山壁之上有開鑿的痕跡,只不過大概是過了太多年了,那些痕跡已經消散的差不多了。 一行人繼續往里面走,李顯一直關注著山洞的側壁,走了很遠之后他心里的疑惑越來越多——這里根本不像是什么禹王衣冠冢,華夏古人是非常注重墓葬形式的,哪怕是衣冠冢兩邊也應該有壁畫或者是雕塑一類的東西,而這個山洞里目前看起來什么都沒有。 一直往前走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李顯低聲問向導:“看現在的情況應該已經快要橫穿整座山了吧?” 向導掰著手指頭算了半天才說道:“差……差不多了?!?/br> 說完之后,一陣風吹來,李顯頓時精神振奮:“這里能出去!” 有空氣流通就證明有空隙,而且山洞這么長,估計能夠穿越整座山了。真是沒想到他們一不小心還走了一條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路,只不過李顯現在只希望這個旅途之中不要有任何意外了,再來一次他要扛不住了。 只不過這一次老天似乎沒有聽到他的祈禱,一路走過去山洞一直都是維持在相同的寬度,然而李顯卻感覺到他們似乎一直在往下走,走著走著腳下的路漸漸的開始發生變化不再是之前的土路而變成了破碎的青石板路,石板之中依稀長著一些地衣類的植物。 而在青石板路出現的同時兩邊也出現了青銅燭臺,里面的油脂之類的大概已經燃燒殆盡,只剩下了一些固體的殘渣,順著燭臺一直往前走,他們甚至還遇到了地下河,好在地下河之上有石橋通過,而石橋的另外一端連接著一扇門,一扇已經腐朽了一半的青銅門,青銅門的兩邊有兩座石雕。 石雕非常巨大,至少有百尺來高,雕刻的樣子也很奇怪,李顯一時之間都認不出這是什么,而且他身邊也沒有精通這方面東西的人跟著,只能簡單查看了一下就去研究那扇青銅巨門了。 幸好這扇門已經腐朽了,否則他們還要研究怎么打開青銅巨門,腐朽之后的青銅門已經有了能夠供人通過的縫隙,而剛才那一陣陰風也是從這縫隙中吹出來的,只有這一條路,不進去也得進去了。 說實話他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墓門,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腐朽了的青銅巨門之后沒有什么復雜的東西,只是一間石室,或者說是石室也不恰當,畢竟在青銅巨門的對面還有一扇青銅巨門,而這個被封閉起來的地方更像是一截甬道。 只不過在甬道之中有一座半人高的石臺,石臺跟地面連成一體,仿佛是直接利用山石開鑿出來的,石臺之上放著一個布滿蛛網的盒子。李顯糾結的看著那個盒子,說實話到了這個地步他也很好奇那個盒子里面到底有什么,然而他又擔心這個鉤太直了,自己上當怎么辦? 真的,從進入山洞開始一路走來其實還是很順利的,因為沒有任何機關陷阱攔路,就這么順當的進入了這里,然后看到了石臺上的盒子,萬一……這個盒子就是個機關呢? 一群人臉色嚴肅的圍在石臺周圍,羅宇看了看臺上的盒子再看看李顯,對方不發話他一點也不敢動。 李顯忽然說道:“先把這個盒子上面的垃圾都清理一下,記住不要輕易碰到盒子?!?/br> 想了半天李顯覺得還是先看看吧,萬一他不肯動這個盒子,然后讓他在繞一圈繞回來呢?浪費那個時間干嘛? 羅宇聽到之后微微出了口氣,他就怕李顯忽然說一句我們不要管這玩意了往前走吧,那他估計能憋死! 盒子上的蛛網不知道經歷了多久,很多已經幾乎跟盒子融為一體了,費了半天勁才能勉強看出盒子的輪廓。 那是一個古樸簡單的石盒,正上面隱約能夠看到刻著一條龍,李顯讓人小心翼翼的觀察了一下,發現石盒跟石臺并沒有連接在一起,再用頭發一點點的從石盒下面走一趟也沒有遇到任何阻力,仿佛并沒有任何機關一樣。 再用水沖刷一遍也沒有任何反應,李顯當機立斷的說道:“拿起石盒,我們走?!?/br> 說不定問題是在石盒里面,那么就不能輕易打開,李顯帶著人先通過了對面的那一扇殘破的青銅巨門,跟在李顯身邊時間最久的魏成小心翼翼的用布包住手抱起石盒,然后迅速的通過青銅巨門跟上大部隊。 因為拿著東西,隊伍不自覺的就行走的越來越快,而李顯也漸漸的感覺到了自己等人似乎在往上走,這一次并沒有走那么長時間,漸漸的他們就看到了光線,所有人不由得精神振奮,順著光線一路走過去,漸漸的他們發現前面的光線是透過山壁之上的一片碎石透過來的,而碎石并沒有人工開鑿的痕跡,也就是說……這里并沒有人被發現過。 將碎石捅開之后,一眾人走出山洞之后瞬間有一種逃出生天的感覺,李顯看了一下四周發現這里似乎有點眼熟,而向導此時此刻已經跪在地上用本族他特有的方式開始感謝山川神靈了。 “殿下,這里距離大營已經非常近了,我們快走吧?!毕驅вX得他還能活著真是不容易,整個人都有點恍惚了。 走走走,這還有什么好說的?李顯一瞬間精神振奮了一些,不僅僅是他,跟著他的那些士兵也興奮了起來,終于找到大部隊了啊。不過在走之前,李顯讓人用碎石和泥土將這個山洞給封了起來,雖然最好的方法是完全堵上,但是倉促之間只能這樣了。 本地的士兵應該不容易再到這里來了,折沖府的管制還是比較嚴格的,士兵不能輕易離開,唯一需要警惕的就是向導,要不要把他帶走呢?滅口什么的李顯還是覺得壓力有點大,雖然這樣是最一勞永逸的,還是……等回去問問鄭玘吧。 向導這一次比較靠譜,順順利利的就把他們帶回了大營,大營在看到李顯他們回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愣了,繼而興奮的躁動起來。 李顯回到大營第一件事兒就是問:“鄭將軍呢?” 鄭玘身邊跟著的副官宇文策糾結了一下還是說道:“鄭將軍……帶兵去攻打浪穹州了?!?/br> 啥? 李顯愣了一下才問道:“攻打浪穹州?浪穹詔那邊又做出什么事了?” 宇文策說道:“殿下一連多天杳無音信,鄭將軍以為是浪穹詔用手段困住了殿下,所以去找他們要人了?!?/br> 李顯:…… 無奈之下李顯只能派人去給鄭玘傳信:我已經肥來啦,你就自由的打吧,不用顧忌我了。 至于為什么不讓鄭玘退兵……都打起來了,兩邊估計都已經出現傷亡了,現在你跟對方說對不起啊親,我們搞錯了,不打了,對方就可能罷手嗎?絕壁是你敢退他們就敢打啊。 那就打吧,反正本來這次過來也是為了平定六詔,是讓他們投降也好,還是團滅也好,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李顯讓魏成將石盒放在他的營帳之中,然后派重兵把守,自己則是好好洗刷刷了一下,然后……喝了點粥就去睡了。 其實他倒是挺想大吃一頓的,不過現在他最需要做的其實是調理腸胃,畢竟這些日子在外面荒山野嶺的充當野人簡直都不愿意回想了。 在李顯睡的正香的時候,駐扎在浪穹州之外的鄭玘收到了李顯的來信,看完之后他整個人都無語了,怪不得最近他用了什么手段浪穹州那邊給的回話都是并不知道攝政王在哪里,剛開始鄭玘還奇怪,有這么好的人質,對方居然不過來談判,結果沒想到啊……對方居然說的是實話。 一想到這里,鄭玘忽然覺得有點對不起浪穹詔的臣民,畢竟這幾天自己把他們折騰了個夠嗆。只不過眼看著浪穹州都要打下來了,那就……繼續吧,李顯能夠想到的事情他也能夠想到,已經打過來了就不能退了啊。 浪穹詔現在已經快哭了,拼命向其他五詔求援,只不過其他五詔如今也是自身難?!m然鄭玘在浪穹州誰說他就不會派人去別的地方了? 鄭玘現在的想法就是趕緊打下來,他好回去見李顯,因為李顯并沒有說他為什么失蹤!兩天,鄭玘只用了兩天時間就攻下了浪穹州,當然這也是浪穹詔國王看撐不下去了主動投降要求內附,至于其他五詔也跟著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