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鄭玘怎么可能讓李顯身處危險之中?他一點都不相信什么誤食的說法,當初在奉御得出一個食物相克的結果之后,鄭玘就知道這位肯定接到上面的暗示了,而在奉御說出口之后,他才恍然大悟的表示自己沒有吃海鮮所以不會有事,可是……怎么可能? 大唐的宴會是分桌而食,雖然因為身份不同食物的數量也不同,但是大體是差不了太多的,鄭玘怎么可能一點都不吃,他只是順應圣人的心意,給出一個答案而已。 找不到兇手也要找到中毒的真相啊,堂堂親王被下毒了不可能一點交代都沒有,就算別人接受了也要李顯接受才行啊,李顯只是因為中毒在養傷并不是真的死了,如果死了不給交代也就算了,人家還活著……真當李顯是傻白甜? 鄭玘在跟李顯說明白了之后,李顯就果斷把所有的大權都交給鄭玘了,他也不怕鄭玘惹怒李治,反正他知道那么多東西,總有一兩樣能夠打動李治,換鄭玘一命的。 李顯將當天晚上的事情說了一下,重點說了一下橘子的問題,其實在宴會上的時候,果盤里面根本沒有橘子,宴會散場的時候,李顯回到馬車上之后就看到了一盤子水果,橘子葡萄什么都有,當時他也沒想那么多,本來以為是貍奴他們準備的就拿了個橘子吃,然后……就中毒了。 要說這橘子沒事兒,李顯是不信的,但是他沒吃完的那一半橘子檢查出來的結果還真的是沒有毒。而且鄭玘也吃了橘子,他也沒有事情,這事兒感覺太邪性了,如果真的是下毒,到底是從哪里下毒的? 鄭玘在聽說馬車里有果盤之后臉色就變了,他當時只顧著留下李顯手中的那一半橘子,別的地方他就沒有主意,雖然所有人都說跟橘子沒關系,但是鄭玘還是讓人去找馬車里的果盤,只是誰都沒想到,那份果盤居然不翼而飛了。 李顯當時就愣住了抬頭看著鄭玘有些茫然的說道:“還真的是……下毒???可是下毒是下在哪里了?” 鄭玘想了想緩慢的說道:“現在不要管怎么下毒的,先找人吧?!?/br> 李顯瞬間明白了,他是要找當時接觸到馬車的人,只是……這樣的話嫌疑人又跑到了太子身上了,因為李顯坐馬車過去到了太子那里肯定是太子派人將這些車馬都安排好的啊,除了他的人也沒有人能夠接觸到馬車。 李顯看著鄭玘一時之間有點擔心,跟太子這樣對上并不是明智之舉,有那么一瞬間李顯都想要放棄了。 鄭玘安撫的摸了摸他的腦袋說道:“不要擔心,我有分寸的?!?/br> 李顯本來以為鄭玘真的要親自出手,只是他萬萬沒想到啊,鄭玘居然找了幫手,那個幫手還不是別人,居然是冀王府文學明崇儼! 李顯在看到明崇儼過來的時候整個人都傻了一下,說實話他已經快要忘記這個人了,畢竟只是當初在武后宮里見過一面,后來他雖然知道這個人挺受寵的,但是他的生活跟明崇儼絲毫沒有交集,也就沒去管過這個人。 只是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又見到這個人了,李顯看著明崇儼過來有些茫然:“明文學?” 過去好幾年了,明崇儼看上去比當時還要成熟了,他看著李顯躬身行禮笑道:“殿下,我們又見面了?!?/br> 李顯對著他笑了笑抬頭看了看鄭玘,鄭玘走過來說道:“讓明文學幫你看看?!?/br> 李顯看著明崇儼要給他診脈的樣子一時間有點囧了,這些日zigong里的奉御一天往他這里跑很多趟就為了給他解毒,雖然之前催吐的方式已經排出了些許毒素,但是為了保險起見,奉御還是開了很多解毒的方子,只是不知道為什么,李顯喝了半天身體依舊不是很好。 雖然他聽說明崇儼的醫術也不錯,但是……總歸不會比奉御還好吧?李顯猶猶豫豫的伸出了手,明崇儼細心診斷了一會瞇了瞇眼說道:“果然?!?/br> 鄭玘立刻問道:“明文學知道是什么毒了?” 李顯聽了有些納悶:“什么毒?不是說了是砒霜嗎?” 明崇儼搖了搖頭:“不,不是砒霜,只是中毒癥狀看起來像而已,幸好奉御曾經給你催吐過,多少排出去了一點毒,要不然只按照砒霜中毒來治療的話,過了不了兩天殿下恐怕……” 鄭玘聽了之后臉色變得無比凝重:“明文學見多識廣,可知道到底是什么毒?” 李顯看著鄭玘和明崇儼沉默著沒有說話,他覺得自己的智商好像不夠用了,每次他覺得已經有了答案了,就會出現新的線索,現在更好了……他連自己中了什么毒都不知道,坑不坑爹啊。 明崇儼詳細詢問了一下李顯的癥狀,低頭沉思半晌之后說道:“這種毒……應該是吐蕃那邊流傳過來的,實際上這也不算是毒,本身它就是一種解毒的藥?!?/br> 李顯這次反應過來了直接問道:“以毒攻毒?” 明崇儼點頭:“沒錯,嚴格來說這種藥物的確不能多食,否則會致人死亡,而且只要超過一點劑量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中毒之人很可能變得癡傻?!?/br> wtf?!李顯瞬間驚悚了,原來他不僅僅是在鬼門關走了半圈,還特么差點變成真傻子? 明崇儼看著李顯和鄭玘都有點被嚇到的樣子微微一笑:“鄭左丞當時處理的很及時,所以并沒有什么后遺癥,只不過奉御開的藥的確是不對癥的,吃下去也沒有什么好處,我重新開一服藥吧?!?/br> 李顯看了一眼鄭玘,鄭玘一臉的若有所思:“吐蕃人,大唐的吐蕃人并不多,除了那位吐蕃公主帶來的人,剩下的就是……吐蕃贊普的子弟了?!?/br> 鄭玘這么說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吐蕃之前已經投降成為了大唐的附屬國,所以在對待吐蕃的問題上,李治給予了吐蕃和突厥一樣的待遇,也就是說突厥酋長子弟可以給事東宮,那么吐蕃王族子弟也是可以的。 于是在東宮就出現了一波吐蕃人,不過因為之前戰爭的關系,這些吐蕃人在這里混的還真不怎么好。 李顯覺得自己的智商大概真的受到影響了,一點都不想動腦子去想那些復雜的東西,想多了就想睡覺。鄭玘看他精神依舊不是很好的樣子,摸了摸他的臉把他哄睡了,轉頭看著明崇儼說道:“想來這件事兒還要麻煩明文學跟我進宮一趟了?!?/br> 明崇儼微微一笑:“責無旁貸?!?/br> 鄭玘也覺得明崇儼大概不會拒絕,畢竟最近這兩年李治的病似乎越來越重了,就算是明崇儼也對他的頭痛病沒有很好的辦法。明崇儼受寵是因為他長得好外加有點本事,現在他沒辦法治好李治,雖然沒有混的太慘卻終究不如以前了。 明崇儼是想要找個機會來翻身的,而這一次就是他的機會。他清楚這件事兒想要壓下去的是李治,而想要查清楚的是武后,武后想要借著這件事情搬倒太子并不是很難猜的事情,而李治……大概也真的是怕這件事兒跟太子有關系。 李顯在他心里的地位到底還是比不上太子的,哪怕頂著他兒子的殼兒李治也不會真的把他當成親生兒子,更何況哪怕是親生兒子在心里也不能一碗水端平的。 鄭玘這樣不依不饒的行為讓李治有些頭疼,他早就想到了鄭玘可能不會罷休,但是鄭玘終究不是大夫,就算他查應該也查不出什么來,誰知道他居然找到了明崇儼,明崇儼的醫術并不一定比奉御高,只是他卻查出了是什么毒。 李治在聽說是吐蕃的毒的時候,心里就沒那么壓抑了,只要不影響倒太子,算到吐蕃人頭上李治也并不介意。 鄭玘跟李顯保證過他有分寸,就是因為他摸到了李治的脈門,只要保下太子,別的就隨他們去了。 事情有了新的進展,那么接下來的事情也就不是鄭玘能夠隨便插手的了,這件事兒……還是要交給大理寺。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顯差點又被氣死。 他一直忽視的后院突然又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韋氏懷有身孕! 李顯當時知道的時候就一陣眩暈,萬萬沒想到??!李顯現在跟吞了蒼蠅一樣惡心,偏偏這事兒還壓不住了!李顯現在依舊在天臺山避暑,養傷也沒有回長安,而韋氏偏偏就在長安,對于韋氏李顯的想法就是她要是想明白了,他就放她出去嫁人也行,他留著這么一個女人也沒什么用,而如果接觸不到權利中心的話,這個女人也未必還能掀起多少風浪。 只是他沒想到這個女人居然這么耐得住,當初跟他一起進王府的小娘子早就另嫁他人了,而且如今日子過得也不錯,她就這么在王府里被圈養起來,默默無聞的一日又一日過了這么多年。 李顯都快忘了這么個女人了,結果這個女人轉頭就給他帶了個綠帽子。偏偏他還不能說!是男人都要面子,被帶綠帽子這種事情誰都不能容忍! 只是從長安傳消息到天臺山,李顯知道了很多人似乎也知道了,就連李治和武后都知道了!看著過來看望他的李弘以及李德笑著恭喜他的樣子,李顯跟吃了蒼蠅一樣惡心。 李顯現在特別慶幸自己還要養身體并沒有見到太多人,否則再遇到幾個笑模笑樣恭喜他的人,他非得嘔死不可! “這個女人不能留了?!编崼^握著李顯的手,表情有些冷厲:“消息傳的這么快,她背后一定有什么人?!?/br> “先查查孩子的父親是誰吧?!崩铒@猶豫了一下:“如果他們是真心相愛的話,也不是沒辦法成全他們的?!?/br> 鄭玘沒有說話,他并不認為這件事兒這么簡單,在李顯中毒對王府的控制力明顯不如以前的時候突然爆出來這件事情,不是他想得多,總覺的這里面有點問題。 只是哪怕被人下毒顯然李顯還是比較心軟的,在他的心里始終帶著一點天真的善良,就算郁悶被人帶了綠帽子,他首先想到的也是自己沒辦法給韋氏正常的夫妻生活,錯在他。觀念問題鄭玘覺得他跟李顯也爭不出什么來,他不覺得李顯有什么對不起韋氏的,不過他也不會非要逼著李顯同意自己的看法,畢竟那一份天真的柔軟也是十分吸引鄭玘的。 在最初的郁悶過去之后,李顯注意力轉移到了別的地方,最近大理寺的人來他這里來的比較勤快,甚至連他廚房的伙夫都被拽過去詢問過。 一開始李顯沒想明白,還是鄭玘告訴他好像是他這里有內jian,畢竟那盤果盤的來歷太蹊蹺了,而所謂的沒有人接近馬車,要么是車夫說謊,要么就是車夫有問題! 車夫是早就被看管起來的,之前他說了沒有陌生人接近馬車,但是他也沒有被放回來,這也是鄭玘敢追查下去的原因,他看出來了李治沒有老糊涂,他雖然是想要把事情壓下去,卻也想要知道真正的結果的,只不過他想到了這個結果大概不太能公布于眾,所以才想暗中偵查。 結果沒想到鄭玘這個熊孩子……到底還是把這事兒給捅出來了。車夫在重重壓力之下到底是承認了自己說謊,不過他的確沒看到有人接近馬車,他說謊是因為……他中途走開跟雍王府的車夫去賭骰子了! 猝不及防躺著都中槍的雍王李德:…… 越查這事兒牽扯范圍就越廣,李顯聽著各種進展覺得……如果他陰謀論一點大概誰都會懷疑,只不過……應該不會吧?他倒不是對李德和李弘的人品多么相信,他只是覺得這兩個人都不是傻子,不會這么做的。 疑點越來越多,第一個就是車夫離開期間誰去將果盤放進去的——無解;失蹤的果盤去了哪里,被誰拿走了——無解;李顯吃過的橘子并沒有檢查出有被下毒的痕跡,那么是怎么中毒的——無解。 李顯看著這一堆的疑點就覺得煩,大理寺的人……也在頭疼,甚至連李治和武后都頭疼了,一個兒子中毒把兩個兒子都拖下水了,不敢進查清楚的話,李弘和李德真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只是誰都沒有想到,突破點居然真的是鄭玘找到的,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件事兒彎彎繞繞的居然牽扯到了很多人。 而這之中有韋氏,有壽王府護衛,有吐蕃王族子弟,還有牽扯到了李治的劉昭儀。 其實能夠得到這么一個結果鄭玘也沒有想到,他只是回長安換防的時候順便想要幫李顯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韋氏的孩子父親到底是誰。 其實這并不難查,王府后院能夠接觸到的男人除了護衛似乎也并沒有其他男人了,而跟韋氏有染的那個人就是一個護衛。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鄭玘板著一張閻王臉太嚇人的緣故,他在查到這件事兒然后見到那個護衛之后,那個護衛就很慫的……啥都招了。 正如鄭玘所想,韋氏的心不小,她的確是喜歡那個護衛的,但是也放不下壽王侍妾的身份地位,在有了孩子之后她甚至異想天開的想要將孩子生下來,她之前也多少聽說過李顯不想娶妻的消息,而她的孩子如果是個男孩,起碼表面上這就是壽王長子。 不過她也不是完全的熱血沖頭,只要李顯不傻都不會留下這個孩子的,所以韋氏就在想一個既能留住自己性命也能留住孩子的方法。 那個護衛明顯沒有那么大膽,在事發之后,他想過去向李顯請罪,李顯對他們一向都和氣的狠,出手也大方,那個護衛是鄉紳家庭出身,家里給求個情的話應該不會死的太慘。 但是韋氏攔住了他,不得不說,敢跟王爺的女人有染的護衛腦子一般都不太好用,起碼他被韋氏忽悠了,想到有個親王嗣王的兒子,護衛也忍不住有些激動。 只是想要保住韋氏保住這個孩子,李顯不死也得傻,韋氏想了很多辦法都沒用,她和那個護衛都不能近李顯的身,而這個時候……有人給他們提供了方法。 提供方法的就是東宮里的那些吐蕃人,李弘兄弟三個來往不算特別頻繁卻也不冷淡,所以王府護衛和東宮的人時有切磋,那個護衛就與其中一個吐蕃人關系不錯,本來這件事兒那個吐蕃人也不知道的,只是后來他們喝酒的時候護衛不小心說漏了嘴。 吐蕃人看上去似乎將護衛當成兄弟一樣給他出主意,不得不說,哪怕一開始護衛和韋氏都沒有太大的膽子去想著弄死李顯,但是隨著時間一天天臨近,而韋氏的肚子也漸漸顯露出來留給他們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打胎什么的他們也想過,只不過想要打胎就必須用各種物理手段,畢竟唐朝的時候并沒有什么打胎藥。 吐蕃人慫恿的護衛和韋氏終于下定決心用藥毒死李顯,而那個吐蕃人就提供了他們吐蕃特有的一種藥材,中毒癥狀看上去和砒霜十分相似,但是藥性卻不相同,若是按照砒霜解毒的方法去治療的話,是治不好的。 后來的事情也就很容易了,護衛下藥的地方不是在水果內部,而是在橘皮之上,這也是他了解李顯,知道李顯一般都會自己剝橘皮。 橘皮之上能夠下的劑量有限,只不過護衛并沒有想過真的要李顯死,這種藥劑量小了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的話,會變成傻子。護衛是于心不忍,而韋氏則是覺得……如果李顯真的死了她的日子也不會很好過,所以李顯變成傻子對她更有利一點,說不定李顯變成傻子之后,作為李顯唯一的侍妾,她沒準還能做到正妃之位。 事情到了這里,似乎已經水落石出了,是那個吐蕃人懷恨在心,所以想要一石二鳥利用韋氏和那個護衛殺死李顯,同時栽贓給李弘。 李顯覺得他最應該感謝的大概是鄭玘了,要不是鄭玘當時決斷迅速,他現在說不定還真的成了一個傻子。 只不過在這個時候鄭玘忽然又提出一個疑問:“吐蕃子弟入駐東宮都是經過嚴格檢查的,他們身上絕對不可能有任何藥材帶進去,哪怕是治病的也一樣,那么……他手里的藥是哪里來的?” 第107章 107 這個問題真是好極了,原本那個吐蕃人都認罪了,現在鄭玘忽然又提出來這么一個問題,那個吐蕃人當時的反應非常特別,他沒有回答問題反而問道:“我記得壽王好像還將水果分給鄭將軍吃了吧?鄭將軍為什么沒有中毒?那些水果上有毒鄭將軍真的不知道嗎?” 鄭玘挑了挑眉,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吐蕃人居然還能倒打一耙,只是吐蕃人的疑問似乎也是大家的疑問,鄭玘當時也吃了橘子這件事兒是瞞不住的,雖然當時車夫一直在他們兩個眉來眼去的時候裝死,但是也不能真的把對方當死人不是? 鄭玘也并不懼怕回答,當時他和李顯分吃了橘子是沒錯,但是……大庭廣眾之下他們兩個一個坐馬車一個騎馬,就算神功蓋世也做不到李顯真的將橘子喂給鄭玘啊。 事實上李顯將橘子剝開之后留了一半橘皮拿在手里,然后將橘子遞出去讓鄭玘自己拿的,所以從頭到尾鄭玘都沒有碰到橘皮,這也是為什么他吃了橘子卻一點問題都沒有。 鄭玘的理由合情合理,并且他的確沒有陷害李顯的動機,甚至知道實情的人從頭到尾都沒有懷疑過他。而鄭玘卻不肯放過那個吐蕃人,后來那個吐蕃人到底是禁不住嚴刑拷打,吐露出了是劉昭儀指使他做的。 這個結果一出所有人都嘩然了,大家本來以為李治又要被氣的臥床不起,只是沒想到李治這一次居然并沒有被打擊到。 李治的想法挺簡單的,他受不了是因為怕自己的兒子也手足相殘,現在證明跟而他兒子沒關系,他又有什么好被打擊的? 劉昭儀這個名字大家可能陌生一點,但是她的另外一個身份大家應該就不陌生了——吐蕃贊普芒松芒贊的meimei,當初吐蕃投降送往大唐和親的公主格來拉則公主。 當初她被送來和親之后就被封為了昭儀,而劉姓則是吐蕃王族在大唐的漢姓,所以她被稱為劉昭儀。 在被抓起來的時候劉昭儀特別的鎮定,她仿佛早就知道會被發現一樣。 “我從一開始就沒有覺得會逃得過?!泵鎸弳杽⒄褍x,或者說是格來拉則也顯得很淡定,她的臉上甚至還帶著微笑:“只可惜……沒有殺掉壽王?!?/br> 是的,她很可惜,沒有殺掉壽王,如果壽王死了,那么賠上她一條命也是值了。 至于劉昭儀為什么這么執著的要殺李顯,大概也跟后來知道炸藥是李顯發明的有關系吧,在她眼里,如果不是唐軍手里突然多了那么一樣東西,吐蕃應該不會輸。 而在大唐呆的時間越長就越是能夠感受到大唐的生機勃勃,這對于格來拉則來說是非常絕望的一件事情,哪怕是過來和親,格來拉則也無時無刻不盼望著吐蕃能夠反擊大唐,只要有一天吐蕃能夠打敗大唐,哪怕她死在大唐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只是大唐似乎開始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哪怕身處后宮,格來拉則也能感受到這個龐大帝國所迸發出來的蓬勃的朝氣。這樣下去吐蕃和大唐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格來拉則唯一能夠做的大概就是在這個帝國的優秀的繼承人身上下手了。 她的目標始終是李弘這三個已經長大了的皇子,至于李旦她還沒放在眼里,李治的身體不好她是知道的,感覺上隨時可能駕崩,如果是李旦繼位,主少國疑,對于吐蕃來講反而是件好事兒。 比起李弘和李德,最近這一年李顯表現的分外強勢,他雖然不在中樞,可中樞似乎處處都是他的影子,格來拉則之前也比較過,其實照理來說從李德身上下手然后栽贓給李弘是非常好的選擇,畢竟誰都知道太子和雍王不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