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論欽陵看著他們慫成這樣,冷哼了一聲,安排了一個小將看管著三部首領帶兵渡江,而他則也帶兵走了,他要做的是繞路。 一開始三部的存在其實就是用來聲東擊西的,把大唐皇帝的目光吸引到這邊,最好將軍隊也吸引到這邊,那么……邏些那邊的壓力應該會小一些,而現在……這三部同樣是聲東擊西,讓柳州那邊以為他們還要渡江,而論欽陵則帶人去攻打柳州旁邊的黎州,他就不信,柳州有柳江做護衛,難道黎州也有? 李顯得到那幫人又要渡江的消息之后整個人都有點不好了,難道還要讓他去祭祀?這一次他干脆破罐子破摔也不準備那么多了,帶上祭文就跑到城墻上設置了一個供桌,簡單的擺放一點祭品,然后將祭文一燒。 魏成和司馬圖都在勸說他不要弄的這么簡陋,但是李顯其實這是故意的,他不想讓大家太過放松警惕,真的以為他祈雨就可以改變戰況,柳州三面環水不錯,但是如果對方真的能夠上岸呢?如果大雨也不能阻攔呢?不能把希望都壓在他身上啊。 而且李顯也真的折騰不起了,那大禮服穿上……萬一真的打到城下了,難道還指望著他穿那么一身去殺敵嗎? 只是誰都沒想到啊,簡單……也管用啊,柳江上面再次烏云密布,李顯……已經淡定了,你們愛怎么想怎么想吧,反正那些人死了就行了。 對方的船只又被淹沒一批,斥候回報說對方暫時沒有了渡江的打算,并且船只也不多了。 “那邊情況怎么樣?”李顯問完了就覺得有點為難斥候了,真的那么靠近對方連各種情況都了解的話,斥候估計也回不來了。 結果斥候還真的回答了:“那邊……看起來有點不對,似乎人數減少了很多,但是三部首領都還在?!?/br> 人數減少了很多?李顯掰著手指頭算了算,兩次下來坑到的也不過一千多人,按照對方有萬人兵馬來算,能夠一眼看出來少了很多,那就不僅僅是一兩千人了吧? “不好?!彼抉R圖臉色突變忽然說了這么一句。 李顯被他嚇了一跳,轉頭看著司馬圖:“怎么了?” 司馬圖行了一禮說道:“柳州易守難攻,只怕那些人已經轉道攻打其他地方去了!” 臥槽?!李顯瞬間驚悚了:“會去哪里?” 朝廷的援軍還沒來呢啊啊啊啊,對面的你們怎么能說不玩就不玩了呢?這跟說好的不一樣,你們快回來,我不用水淹你們了,你們過來見識一下我的火藥可好? 第79章 79 李顯真是被對方弄了一個猝不及防,他本來已經下定決心留在這里跟對方死磕了,結果轉頭人家不跟他玩了,帶著人馬去找黎州刺史玩了,李顯都快愁死了。 “朝廷那邊有消息嗎?援軍什么時候到是誰領兵?”李顯現在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也不知道朝廷那邊又在扯什么皮,到現在都沒個動靜,李顯本來對守住柳州都沒多少信心,現在人家又開辟了第二戰場……這副本太難了,簡直想要分分鐘退本啊。 司馬圖剛說了句:“朝廷尚未有消息傳來,然后那邊就來了八百里加急?!?/br> 李顯在知道李治任命鄭玘為劍南道行軍總管之后,心里瞬間安穩了一下,也頗有些復雜——兜兜轉轉的兩個人又要見面了啊。 不過……鄭玘要來了啊,那他更要努力守住防線,至少不能讓對方看到自己被那些蠻僚攆的到處跑的樣子吧?太丟人了! 李顯鎮定了一下,才開口問道:“既然對方要專攻黎州,那依你們看我們是不是也分出一部分兵馬去支援黎州?” 魏成和司馬圖對視一眼都要搖了搖頭,李顯有些奇怪:“不去幫他們嗎?” 司馬圖只好說道:“殿下,雖然對方分兵了,但是柳江對面還有一部分兵馬,柳州城中兵卒不多,估計也就是勉強與對方持平,如果貿然分兵的話,說不定不僅救不了黎州,柳州只怕也會落入敵手啊?!?/br> 魏成點了點頭,雖然之前對方兩次渡江都被暴風雨給打了回去,但是這事兒……太玄了,誰也不敢保證下一次還能下雨,萬一對方渡河的時候晴空萬里呢?柳州易守難攻不錯,小心總無大錯的。 李顯聽了也覺得有道理,只是他還是擔心黎州,魏成跟著他時間長了,對于李顯的想法雖然不是能摸得特別清楚,現下卻是知道自家大王在擔心什么的,忍不住說道:“大王,黎州那里有刺史坐鎮,他對黎州的各種情況肯定也很了解,之前來信他也說了要嚴加戒備,若是抵擋不住想來黎州刺史肯定會來求救的。我們貿然帶兵過去,說不定……還會引起對方警覺……現在是一動不如一靜啊?!?/br> 引起對方警覺?李顯愣了一下繼而反應了過來,哎呀媽,差點忘了,這里的情況跟中原那邊不太一樣。 魏成所說的引起對方警覺還是跟大唐的政策有關系,雖然在大唐沒有少數民族自治區一說,但是卻已經這么做了,少數民族地區在政策上跟別的地方一樣,而不一樣的是官員任命。中原地區的官員任命權利都是掌握在吏部的,而少數民族地區一般都是掌握在都護府,由都護府權衡利弊選擇那些少數民族的首領任命為官員。 黎州刺史就是黎州本地人,還是黎州旁邊濮子部的首領,對于他而言,黎州雖然是大唐的黎州,但是更像是他家的黎州,所以無論從哪方面看他都會守住黎州的,而他們如果帶兵過去,說不定黎州刺史還要擔心朝廷會不會趁機將這片土地收回去呢。 李顯想到這一點干脆也就不說什么了,只是派人快馬去給利州刺史傳信,讓他務必小心。至于炸彈……就算他想給也不能給,真的給了黎州刺史就真的別活了。 哪怕是現在李顯都在擔心被他臨時拉來配火藥的那些老百姓到時候會被怎么處理呢,事急從權是沒錯,但是想到朝廷一直保密的火藥配方如果流傳出去,讓吐蕃或者別的有反心的部族知道了,到時候不定又要發生什么事兒呢。 所以那些人已經被他派人連同他們的家人嚴加看管起來。 李顯腦子里有點亂,魏成和司馬圖兩個人也不說話,說實話……別說李顯心里沒底,他們心里也沒底啊,雖然司馬圖身上還有個千牛衛中郎將的職銜,可他們從來沒上過戰場,畢竟家庭條件都不錯,家里也不需要他們去賣命。 李顯想了半晌忽然說了句:“不管對方是真的想要攻打黎州還是聲東擊西,我們這樣躲著也不是事兒?!?/br> 司馬圖立刻問道:“殿下的意思是?”您老悠著點啊,打仗不是兒戲,玩脫了小命就要交代在這里了啊。 李顯抿了抿嘴說道:“現在配出來的火藥穩定性不高,比不上炸藥包,總是埋在城外也不安全,干脆就讓他們渡河,現在對方跟我們的戰斗力相當,與其日夜擔心,不如一擊即破!” 俗話說得好,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那些人哪怕駐扎在柳江的對岸都足以讓城內士兵吃不好睡不好總擔心對方打過來了,一天兩天行,長期下來那股精神氣沒了,就更打不贏了。 當然在這之前他們還要做好一件事兒——老百姓的疏散工作,其實這件事兒之前一直在做,只不過柳州之中住戶說不上多卻也不少,讓他們搬遷,你也要給他們找個去處啊,之前李顯給姚州刺史去信讓他收留柳州百姓,因為沒收到對方的回信所以一直沒敢動,只是讓手下人去通知百姓們做好準備離開柳州。 現在姚州刺史回信已到,說是做好了接待柳州百姓的準備,李顯也就讓大家趕緊動起來。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雖然有一部分人愿意走,而更多的人是不愿意走的。愿意走的那些都是有點家產的鄉紳之類的,不愿意走的大多就是貧苦老百姓,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老人,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首先是故土難離,畢竟在此地生在此地長,而且無論到哪里,他們也就這樣了,就算到了姚州也不一定還能活下去,留在柳州,如果柳州保住了,好歹他們還有地,現在走了就真的什么都沒有了。 李顯聽了之后長嘆一聲也只能不管了,他現在正在緊密的觀察對岸的情況。 而那三部首領也在討論要不要過河,說實話他們快要被之前的奇怪天象給嚇破膽了,如果不是還有一部分吐蕃人留在這里看著,他們說不定二話不說就先回去了,實在是……太詭異了。 可是那些吐蕃人一直在催逼他們的勇士過河攻城,三部首領恨得咬牙切齒卻不敢有所反抗,他們知道自己就是被當成擋箭牌了,但是那又如何?他們本來就不是膽大機智之人,如果真是那樣,當初也不會被論欽陵寥寥數語挑撥心弦沖動之下就做出攻打大唐的決定。 如今已經是騎虎難下了,為了自己的安危著想他們也要帶兵渡河,那就……再拼一次吧,如果這一次上天還不讓他們過河的話,這次就算死也不能再冒著惹怒上天的危險聽從吐蕃人的了。 三部首領的決定自然也受到了部族勇士的反抗,但是在論欽陵心腹愛將合折用鮮血淋漓的幾顆人頭鎮壓之后,所有人都不敢吭聲了。 第三次渡河所有人都戰戰兢兢的,尤其是到了河中之時,只不過天氣晴朗,從頭到尾渡河都是一帆風順,這讓三部首領心情微微放松了一些,結果他們沒想到等渡河之后,跟他們一起過來的合折居然將所有船只都毀掉了! 三部首領對他怒目而視,合折卻笑得毫無顧忌:“幾位首領不必惱怒,等占領了柳州,難道幾位還要回到那條件艱苦的地方嗎?那座城里有酒有女人甚至我聽聞唐朝的皇子也在那里,若是能抓到他,到時候還怕大唐不給錢來贖回他們的皇子嗎?” 三部首領對合折敢怒不敢言,當然合折說的話也被他們聽進去了,他們當初來攻打大唐不就是看中了這里的資源?糧食美酒美人金銀財寶,還有富饒的土地,都是他們所向往的。 既然已經渡河了,那么三部首領彼此對看了一眼,他們部族中的勇士很多都會做船,大船不會小舟也是沒問題的,只要能攻打下柳州…… 或許是成功渡河激起了士氣,三部勇士看起來并沒有那么頹唐了,對首領的服從程度也增加了。 而與此同時,李顯站在城墻上緊張的雙手握拳:“他們上岸了?投石車準備好了吧?” 魏成應道:“司馬郎將已經去安排了,大王,城墻危險,還請大王到后方去暫避吧?!?/br> 李顯眉毛一動:“兵臨城下之時,我若躲在后方跟當初棄城而逃有什么區別?將士們在前面拼命,我沒那個本事上戰場,但總不能做出如此膽小之舉?!?/br> 當然真正的情況是李顯要看地道戰和地雷戰的成果然后來調整他們的用兵方案。不得不說,鄭玘如果再不來,李顯真的要有點扛不住了,柳州城內沒有擅長用兵的將領,所有的布置都是李顯和魏成以及司馬圖三個人商量出來布置的。 李顯怎么想怎么覺得有些兒戲,但是沒辦法,他們經驗有限,雖然李顯被鄭玘逼著讀了好久的兵書,卻連紙上談兵都是做不好,可是李顯卻不敢再祈雨了。 他跟魏成和司馬圖他們說要滅掉這些蠻僚看上去似乎只是好大喜功的表現,實際上他不敢說的是……再下雨柳江可就要發洪水了! 到時候洪水一來,不用對方動手柳州城只怕就要遭災了,沒辦法他只能硬著頭皮迎戰,幸好吐蕃那邊帶走了大部分人去攻打黎州,要不然他就思考要不要為了滿城百姓開城投降,然后自殺殉國了。 好在事情沒壞到那個地步,而三部勇士和合折帶著兵一路過來的時候就看到了那輛破破爛爛的投石車,這投石車是木頭所制一看就年號不少了,最主要的是還就這么一輛,一瞬間合折充滿嘲諷的笑道:“諸位也看到了,唐人兵力不足,他們是阻擋不了我們的步伐的!勇士們,為了更好的生活,向前沖吧!” 雖然隔著很遠,但是李顯依稀還是聽到了合折的話,他手上冷汗津津,身上的里衣也別冷汗浸透,嗓子也有些干渴,眼看著那些蠻僚呼嘯著沖過來,李顯一點點的計算著他們的距離。 三部的人都以為大唐是沒有多少兵力不敢出城應敵,只敢縮在城中嚴防死守了,他們誰都沒想到眼看快到城墻之下的時候,那輛破破爛爛的投石車忽然動了,然后就丟出了一個火球,就在他們覺得唐軍的做法莫名其妙的時候,火球落到地上,然后……三部身周忽然爆炸開來,尚未開打,三部就已經折損無數勇士,兩千余人一下子就去了四分之一。 這些地雷其實……不是真的地雷,都是火藥桶,李顯讓人把他們埋在地下,但是怎么引爆差點讓他愁死,最后他只能選擇了一個看上去很不靠譜的方法,就是直接用油和大量干草木做成一個火球丟過去,因為埋火藥桶的時候李顯仔細計算過,所以只要有一顆引爆了,那么其他的就也能引爆了,就算有兩個沒爆炸也無所謂,只要能夠給對方一個當頭棒喝就可以了。 雖然離得很遠,站在城墻之上李顯依舊感覺到了地動山搖,而之前三部蠻僚所在之地此時已經是黃沙漫天,根本看不清什么了。 火藥威力如斯讓魏成和司馬圖都看直了眼,別說他們就連柳州的守城軍士們都傻傻的長大了嘴巴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 還是李顯回神很快,但是……回神也沒用,本來他計劃好了,先用埋下的火藥桶炸一波,然后再讓埋伏在地道里的士兵從后面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那些士兵已經在下面埋伏好了,就等著上面的信號了——李顯選擇的信號是戰鼓,當然戰鼓的敲法也是和平時不一樣的,但是現在……李顯已經不知道該怎么繼續了。 他完全忘了當初為了掩埋火藥桶那片地已經被挖松了,雖然地道因為挖的深沒被影響到,但是現在……那里空氣渾濁不清,視線受阻就算讓那些士兵出去只怕一時半會也找不到敵人,說不定還要傷到自己人。 李顯一時之間有些猶豫,他知道戰場上瞬息萬變,最好當機立斷,但是這個決定他真的下不了啊。 司馬圖和魏成相互看了一眼,他們兩個也沒什么經驗,壓根都沒想到那一片火藥桶居然引起了這樣的后果。 李顯糾結了一下才說道:“派人去那邊告訴地道里的士兵按兵不動等待信號,讓弓箭手準備!” 能見度這么低,就先來一波遠程打擊吧,他手上有三百弓兵,這些弓兵哪怕閉著眼睛也能射到幾個蠻僚吧?殺一個是一個,反正他們這邊現在沒有戰損。 于是被炸彈炸的暈頭轉向的合折以及三部首領還沒搞清楚自己這邊到底損失了多少人,那邊一波箭雨就過來了。 最坑爹的是這一波箭雨居然也帶著火,合折是最先反應過來的,他直接收攏自己的士兵,這些士兵跟著他出生入死,紀律最是嚴明,哪怕被火藥炸懵了,但是在聽到將軍的命令之后也很快的就收攏隊伍清點人數了。 對比起吐蕃士兵的訓練有素,三部那邊已經亂的沒辦法看了,最坑爹的是望部的首領被剛才那一撥箭雨正好戳到了腦門上,就這么出師未捷身先死了,所以現在只剩下了兩個首領,望部的士兵已經不知所措了。 合折眼看情況混亂勉強攻城只怕也跟自己期望相去甚遠,當機立斷決定:“收攏隊伍,先撤至河邊扎營!”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能夠有個人出個主意大家已經不管他是誰了,都下意識的遵從命令,更何況合折的決定在當時看來讓三部的勇士都松了口氣。 李顯站在城墻之上看著他們退兵而去,不僅沒有松口氣,反而表情有些凝重。 魏成看著李顯小心翼翼的問道:“大王?” 李顯嘆了口氣:“接下來才是硬仗啊?!?/br> 他本來還抱著僥幸的心里希望對方來攻城呢,在被炸藥轟炸過之后,那邊軍心絕對渙散不齊,若是那些人過來攻城,李顯還能咬牙讓士兵出去迎敵,只是沒想到對方這么小心謹慎,不過也說明對面那邊應該有個比他段數高很多的將領在領兵。 之前李顯也了解過三部的情況,這三個部落的首領不是什么有大才干的,能夠在瞬息之間就做出撤兵這么正確的決定的人……只怕還是吐蕃那邊的。 李顯的心事重重只是持續了一瞬,不管怎么說他們現在贏了一次,為了鼓舞軍心他也要表現的開心一點,只是回到刺史府之后,他臉上的擔憂是怎么都消不掉了。 李顯回到刺史府就收到了鄭玘給他發來的信件,在聽說是鄭玘寫的信的時候,李顯顯得有些緊張,鎮定了一下他才用竹刀打開了那封信。旁邊的魏成和司馬圖看得莫名其妙,一點也不明白周王殿下這么鄭重是干什么。 李顯打開信之后瞬間感覺把整個人都潑了一盆冷水,鄭玘在信上就寫了一句話:三日后援軍即到,大王還請保重。 你多說兩句會死??!李顯有些怨念的告知了大家這個好消息,一聽說鄭玘帶著援軍三日后就到了,所有人都松了口氣,之前大家那一口氣都是吊著的,雖然今天守城看上去很輕松,但那是因為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的緣故,今天晚上他們還要小心的,這樣的拉鋸戰無疑是讓人心疲的,尤其是看不到希望的拉鋸戰。 如今……三天,只要他們能堅持三天,等待援軍到來就好了。說實話,雖然周王在這里多少能夠安定軍心,但是一個沒有任何功績的親王所帶來的影響是有限的,但是鄭玘不一樣,兩次出征吐蕃,以軍功封伯,從未有過敗績,這一條條的都已經足夠讓大家今晚睡個好覺了。 李顯看著城中氣氛都不一樣,心里各種……羨慕嫉妒恨,他之前一直知道鄭玘強大,但是沒想到在百姓的心中他已經強大成這樣了。 只不過李顯不敢有半點放松,晚上的守衛依舊布置的十分嚴密,而且他還把大家找來開了個會,然后粗略估計了一下埋在城外的火藥桶有沒有都爆掉。 因為當時被那番地動山搖的情景給嚇了一跳,大家都沒怎么數,不過根據幾個人提供的模糊數字來看,大概還是有兩三桶沒有爆炸的,李顯想了想直接手一揮,讓人連夜去準備火箭,恩,帶著火的箭矢,說不定到時候能夠引爆剩下的火藥桶呢。 李顯這一晚上幾乎沒怎么說,枕戈待旦了一晚上,然后發現……對面安靜的很,壓根就沒有過來偷襲,這讓李顯有些奇怪。 他怎么也想不到,對方已經被他嚇怕了,之前先是兩次渡河不成,現在又突然遭遇了地雷陣,哪怕再怎么大膽的勇士也不敢跟大唐做對了,剩下的兩個首領嘴里一直念叨著大唐是受到上天保佑的,天神這是在懲罰他們。 也就是李顯這樣對火藥十分了解的人不把火藥當回事兒,現在別說三部勇士,就天朝中老百姓都在懷疑這地雷陣是不是又是周王弄了什么祭祀引來的,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年代,一切沒辦法解釋的事情自然都能推到神跡上面。 合折被那些兩個部族給氣了個半死,他跟唐軍交過手,多少知道炸藥包的威力,只是當時在唐軍陣中也沒見識到多少炸藥包,他本來就猜測唐軍手里沒多少這種東西,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柳州城居然就存了這么多呢?難道……這里是唐軍設下的誘餌? 合折將手下集中起來,順便將望部的勇士也編入軍中,然后讓他們做先鋒第二天天不亮的時候就去攻城,他倒要看看對方還有多少的火藥可以揮霍。 李顯心驚膽顫的迎來了合折的攻擊,而與此同時鄭玘正在帶兵瘋狂趕路,之前李顯的軍報也曾經發給過他一份,知道對方無視,安心的同時卻也加緊了行軍速度,現在無事不代表一直無事,結果他怎么都沒想到,緊趕慢趕他到那里的時候還是收到了李顯受傷的消息。 第80章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