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尼瑪!沖著武敏之那欠揍的表情和語氣就知道他肯定不是真心實意的再夸人,估計心里不定怎么念叨自己是吃貨呢! 鄭玘你別攔著我,讓我揍他!李顯覺得這飯真是分分鐘吃不下去了,然而一旦察覺到他的情緒不對,他的腿上就挨了鄭玘一腳,略疼qaq我不攔著你,你大概只會被武敏之打死,鄭玘恨鐵不成鋼的看了一眼李顯,被對方的一個表情語氣就撩起火氣,風度呢?沉穩呢?都喂狗了?! 李顯接收到了鄭玘的信號,默默的低頭扒飯,鄭玘用眼神教訓完學生,轉頭看著武敏之目光微冷,而武敏之仿佛沒感受到他的目光一樣,只是用充滿興味的目光笑吟吟的看著李顯。 他是故意在激怒李顯,很快鄭玘就得出了這么一個結論,可是……為什么?周國公這么做到底有什么用意? 武敏之能有什么用意呢?他只是覺得好玩罷了,作為一個祖父早逝,父親早逝,外祖父也死的略早的男人,武敏之從小到大得到的男性長輩的教導十分有限,他所知道的那些大道理都是家學先生伙食弘文館的學士教導的。 那些人說的道理都是對的,但是太過泛泛,而武敏之從小生長的環境經常發生沖突,而在發生沖突之后勝利的從來都不是那些大道理。 于是武敏之從小三觀就有點問題,然后后來經歷的更多,越加認識到了權勢的重要性,而他也得到了一定的權勢,在他的想法里,他有權有勢那么他想做什么都可以。 說白了就是中二病癥狀最嚴重的那種,基本上已經掰不回來了,而在歷史上武敏之的中二病也的確從頭到尾沒有好過,結果天降了個李顯,以極其犀利的風格把他噴了個體無完膚,然后……二十八歲高齡的中二青年武敏之,忽然……他就不藥而愈了。 李顯說的話特別的直白,翻譯過來其實跟當初老師們同學們勸他的沒什么區別,只是那些人說的都太含蓄了,也沒有李顯這么犀利。 回首過往,不用別人說武敏之自己都覺得自己十分荒唐,然而……有的時候牛角尖也不是那么容易鉆出去的,所有人都覺得他無可救藥私生活混亂,武后甚至覺得楊氏對他的寵溺有些過分,可是誰知道他怎么想的?他不想被楊氏寵溺,他只覺得……那個老女人太惡心! 不清醒的武敏之可以繼續花天酒地,醉生夢死,沒有人管他他也不在意,然而清醒了的武敏之……他覺得很痛苦,他知道源頭在什么地方,然而他改變不了,改變不了現狀,也改變不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心里還是戾氣十足。 越是想得多就越是痛苦,武敏之想來想去,如果有一個人能夠幫助他的話,或許只有周王李顯了,畢竟對方看的很明白,將他所有光鮮亮麗的外表都扒開,將鮮血淋漓的真相展現在了他的面前。 是你把我拖出來的,那么……你也不能撒手不管! 于是,武敏之……其實依舊是個中二青年,只不過病情沒那么深了??墒亲鳛榛视H國戚,他也有自己的驕傲,哪怕是請教,跟一個比自己小那么多的孩子去請教也讓他有點拉不下面子來。 回想起李顯嘲諷他的那兩次明顯都是在生氣的狀態下,那么……讓周王殿下生氣簡直是太簡單的一件事啦╮(╯▽╰)╭以上,就是今天武敏之來的真相,簡單說他就是過來氣著李顯,然后找罵來的。似乎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抖m呢。 只可惜有人在這里,周王殿下似乎有點放不開,臉都氣紅了也沒有嘲諷他一句。 咦?不對,跟周圍有沒有人沒關系!上次他家的護衛周王府的護衛都圍在旁邊,李顯也沒對他客氣一點半點!那么……重點應該是在在場的這個人身上了。 鄭玘?武敏之一邊吃飯一邊細細觀察著,很快他就覺得……有點不對,李顯和鄭玘的互動……略有點奇怪,嚴格來說鄭玘是挺正常的,只是李顯看著他的眼神…… 恩,我們有理由相信,作為風月場的老手,武敏之幾乎是一瞬間就看出了端倪。 對于這種情況,武敏之接受起來毫無障礙,而且這也算是周王的把柄了吧?拿到了對方的把柄,武敏之覺得自己應該是開心的,至少以后他也可以嘲諷李顯了嘛。 只是……武敏之覺得自己又有點不開心,嘖,你對他那么熱情干嘛?鄭玘有什么好的?那張臉也就是勉強能看而已,現在還有點毀容,雖然影響不大,可臉上到底有了疤啊。 其他的還有什么?不就是改革了銓選,主持了跟婆羅國的交易談判,然后還發現了吐蕃的軍隊動向,順便揍了吐蕃……嗎? 武敏之想著想著,就覺得整個人都有點不好了,臥槽,這貨居然是在文武兩道都有功勛的??!之前他還覺得鄭玘封爵只是運氣好,現在……媽蛋,比不上啊,腫么辦? 武敏之有點食不知味,鄭玘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他,剛才還很活躍的周國公突然安靜了,怎么覺得那么詭異呢? 鄭玘有些心不在焉,李顯對于鄭玘的情緒還是把握的很到位的,雖然鄭玘沒有表現出來,但是李顯敏銳的察覺到他的心思到了別的地方,仔細觀察一下,發現他經常時不時的去看一眼武敏之! 李顯心里瞬間警報拉響了,武敏之雖然人品不太好,但是他的學問是真的挺好的,而且人長的也好看,因為已經是成年男人,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魅力也不是李顯能比的,比起跟他,鄭玘跟武敏之應該更有共同話題。 而李顯……他好像現在最大的成就好像就是……做望遠鏡和炸藥包!尼瑪,聽上去就不是個文藝少年的樣子好嗎?! 不行,必須隔離他倆!是啦,雖然鄭玘現在看起來還是個筆直筆直的直男,可是武敏之這貨沒節cao啊,萬一呢?鄭玘被他欺負了怎么辦?他是不擔心鄭玘的武力值,然而……對方爵位背景都比鄭玘厲害啊。 李顯覺得這頓飯有點吃不下去了,于是,一時之間三個人居然詭異的都挺了筷子。 李顯決定,給武敏之灌杯茶之后就把他轟走!結果讓他沒想到的是,吃晚飯之后,武敏之連茶都沒喝就要閃人! 只不過,他走了鄭玘自然也不好留下來,李顯有些郁悶的瞪了一眼武敏之,無奈只能將兩個人送走。 臨走之前,武敏之笑道:“周王府的膳食太好了,剛剛只顧吃,居然忘了和清澄交流了,不如……你我二人改日再約?” 李顯的腦子里瞬間拉響了十二級警報,尼瑪……還要私下再約,你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悠閑不用干活的么?”李顯端著茶碗在鄭玘回答之前忍不住開口嘲諷了一句。 說起來他這樣插話并不太合適,但是誰讓他是在場爵位最高的呢?話語權這東西總是伴隨著地位而生的啊。 武敏之看了一眼李顯,察覺出對方有些緊張,不由得心里有些陰郁:這是怕我帶壞了鄭玘么?這么護著他? “沒時間就算了,不過你應該沒那么忙吧?下次我帶你去玩?” 這次拉警報的換成了鄭玘,武敏之這貨什么樣子他能不知道?帶李顯去玩?他能帶李顯玩什么?總覺得略有些擔心呢。 鄭玘看了李顯一眼,發現對方的目光一直在盯著武敏之,眼神還比較熱切,瞬間覺得……有辣么一點點的不開心,好吧,不是一點點,是很不開心。 你跟他走那么近是覺得娘子看你太順眼了嗎?這小家伙又欠收拾了。 在這么一個場合,鄭玘就算想要提醒李顯也不能當面說,只能以后找時間了。武敏之想要跟李顯互相嘲諷當著鄭玘也不太合適,于是這次的會面就在這種三人各懷鬼胎的詭異狀況下結束了。 鄭玘走了之后,李顯有些郁悶的回到了書房,只不過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總覺的書房有哪里不一樣了。不過……自從書房成為周王府禁地之后,這里面就……基本上一片凌亂了,作為一個只有那么一點點自理能力的宅男,沒有人幫忙收拾的地盤必須很混亂,很多東西他自己都不知道原來是在什么地方的。 或許連他都忍受不了自己的書房太過混亂,李顯自己都忍不了了,再加上不能見人的東西都收了起來,他也就放心的讓人進來收拾了一下書房。 在收拾書房的過程中,李顯忽然看到了之前他曾經寫了一半的計劃,就是給鄭玘看過的那份出海尋找玉米和其他作物的計劃。 之前他覺得這個計劃異想天開,現在又覺得……應該也不算那么難,不管怎么樣為了高產量的糧食都要試一試才好。 說實話,他現在之所以還有心思想這個主要是手榴彈和地雷的研制并不是十分順利,畢竟這個時代的科學技術水平擺在這里的,李顯還是個半吊子,很多東西他就算知道理論也弄不出來啊,更何況他還不太知道理論。 而最近因為項目一直沒有什么進展,那些跟著李顯做研究的人也沒什么動力了,十分有挫敗感,李顯覺得……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現在他能夠推進一下大唐的火藥系統已經很不容易了,不能跟這個死磕,最好是換一個研究方向。 造船……就很不錯。是的,想要出海就要造船啊。這個李治和武后應該是支持的吧?畢竟現在的糧食產量實在是略低,而且李顯祈雨之后氣候就顯得正常很多,但是之前整個冬天沒有下雪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這也是一向硬氣的大唐之前對待吐蕃的策略那么被動的原因,沒糧食啊。 想要達成自己的目的就要有足夠的砝碼,李顯從一開始就選對了路子,他每次做事情都不是頭腦一熱就跑去跟李治武后說,而是先寫一個計劃書,他自己覺得可以了,或者鄭玘也覺得可以了,那么ok,去找爹娘申請啦。 當然也有不申請的時候,不過這一次不申請是不行的,造船技術……也是掌握在朝廷手里的啊,私人雖然也能造船,但是規格用料都是有限制的! 李顯想要造的大船,必須有足夠的材料支撐,而樹木的砍伐……不好意思,這個東西也是有規定的,濫砍濫伐是會被罰的呦~雖然這項法令在全國各地執行的不太徹底,不過對于一些產量稀少的樹木還是看管的很嚴格的。 李顯覺得大唐的律法真的是……龜毛到了不行,比后世還要嚴苛很多。當初鄭玘在讓他讀完史書之后就直接開始教授他唐律疏議,不得不說這個選擇真是再正確不過了。 要不然……學了唐律疏議的李顯還經常犯錯呢,沒有學過的……那畫面太美,簡直沒辦法看。 李顯將整個計劃完善了一遍之后,就準備揣著計劃去找爹娘申請資金申請材料申請許可證了。結果還沒等他將整個計劃呈上去,他就被攔住了——他家便宜爹宣布,到時間啦,馬上要熱啦,所以……我們去九成宮吧。 九成宮大概就是唐朝的避暑山莊一類的,位置距離長安也不太遠,坐落在天臺山上,四周群山環繞,夏天的時候氣候涼爽,很適合避暑。 李顯本來還在擔心去那里了自己住在哪里的問題,結果他家長史很負責任的告訴他:作為親王,大王,您在那邊是有別院的!當然皇子是有這樣的優待的,爵位高的也可能被賜府,別的官員就只能自己想辦法了,要么每天跑家,要么就花錢在那里置府。 鄭玘屬于爵位不夠高,還在那里暫時沒有府邸的,他計算了一下家里的財產,決定買一棟距離九成宮遠一點的房子——距離夏宮越近房子越貴啊,鄭玘有爵位了不錯,但是他們家的家底……買不起那里的房子! 鄭玘想起上一世自己在那里的府邸,略有些感慨,不過也沒什么不開心的,官唄,升升就上去了,錢唄,慢慢就有了。 結果就在這個時候,李顯派人送來了一張房契——正好是上一世鄭玘在那里所居住的房子! 鄭玘:他是怎么知道的? 第71章 71 李顯……當然是不知道的啦,他哪里能知道的那么清楚啊,之所以產生這種巧合只不過是因為……這棟房子是距離九成宮最近的,也是最好的一棟了,當然還比這個好的都有主了,這一棟之前也是別人的,結果前一陣子這個倒霉催的家伙正好被查出違法違紀來了,然后貶官抄家,這棟房子自然也就充公了。 要搬家的事情李顯早就得到消息了,他當然是不用自己動手去收拾東西了,所以他就轉頭去幫鄭玘看房子了。 鄭玘收到房契的時候也真的是被嚇了一跳,想當年他也算是位高權重了,畢竟再進一步就位極人臣,這樣他住的地方是現在手里的這棟房子,可見這棟房子的價值了,雖然后來人越來越多,天臺山的房價也在逐年看漲,可是哪怕是現在這棟房子的價值也不低。 鄭娘一看房契,問了一下地理位置之后,立刻有些坐立不安:“三郎,周王殿下怎么……突然送你這么貴重的東西?是不是讓你……” 鄭娘最近學習到了很多,也知道鄭玘走的晉升路線有點非主流,但是好在鄭玘的功勞能夠壓得住這樣的晉升方式,所以鄭娘也就沒有提醒什么,但是現在周王一出手就是一份大禮……想到之前鄭玘出事的時候,周王也曾經交代過人好好照顧他們家,鄭娘心里有點不踏實。 鄭玘……鄭玘心里也有點不踏實,他從來沒有覺得誰非要對誰好,以前李顯對他的確不錯,不過大多都是在一些細節上,比如一些吃的東西之類的,不是很貴重,所以哪怕他不是周王傅了,在必要的時候也經常會去提點一下李顯。 只是如今這個……有點超出他的承受能力了。于是鄭玘帶著房契就去了周王府。 而他到周王府的時候,李顯正在努力回想當年玩模型的時候記下來的各種船只的構造。 他對于鄭玘的到來并不十分意外,在鄭玘說明來意之后就更坦然了:“給你你就收著嘛,其實也沒多少錢,而且……你的生辰不是快到了?就當提前送你禮物啦?!?/br> “太貴重了?!编崼^皺眉。 李顯眼都不眨的忽悠道:“很貴重嗎?我們那里比較流行這個啊,而且我又不是真的傾家蕩產砸鍋賣鐵的送給你,既然送了就代表這個對我而言并不是承受不起啊?!?/br> 鄭玘……鄭玘難得的被忽悠了,他的注意力直接轉移到了另外一個方面——他記得周王殿下曾經說過在之前只是一個普通的平民百姓來著。 普通的平民百姓互相送禮一出手就是一棟房子,而且價值應該還不低……那果然是個很繁榮的時代啊。 李顯看著鄭玘感慨的樣子微微有些心虛,生日禮物送房子什么的……在后世也只會存在于土豪之間好嗎? 不過有一點李顯的確沒說謊,他送這棟房子對他而言負擔的確不算大,誰讓他有錢呢,現在長安已經興起了一股瓷磚風,有點閑錢的人家都會去買一點來裝飾一下,也算是趕個潮流。 當然能夠這么順利的原因大概還是出在李顯自身所處的層次上了,上流社會一直都是時尚的引領者啊,圣人跟娘子就更是個中翹楚,連他們都喜歡……來,大家也跟個風吧。 到了九臺山之后,李治立刻下了一道詔令:敕突厥酋長子弟。給事東宮。 李顯聽了之后微微挑了挑眉,這又是在增加太子的分量嗎? 雖然大唐時不時的就要跟突厥打一架,只不過突厥和突厥也是不一樣的,突厥現在已經分成了東西兩部分,東邊那里還比較混亂,而西突厥人家早就內附了,要不然安西都護府也不會存在了。 內附的突厥……好吧,其實也是被大唐打殘了的,但是既然人家內附了,你就要給人家相應的待遇啊,不能收了人家的供奉,讓人家遷移到新的地方居住就算了,這樣早晚還是要反的。 大唐在對待外族的政策方面還是很開明的,既然你們乖乖內附了,那么我們就給你們當官發財的機會啦,能不能成就看你們自己啦。 不過少數民族總是會受到優待的,更何況讓突厥人跟大唐百姓一起去拼讀書好像也不太合適,所以突厥各部落的酋長子弟如果優秀的話,是可以酌情直接授予官職的,而其他的突厥人……當然是作為酋長子弟的跟班啦,當然跟班人數也是有限定的。 而實際上突厥人大部分最后都是進了軍隊的,他們讀書或許不太行,但是在行軍打仗方面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天賦,尤其是在騎兵方面,大唐和突厥交界那些折沖府的騎兵基本上都是突厥人。 突厥酋長的子弟……將來肯定要繼承酋長職位的,只要收服了他們,就相當于手握著一部分軍隊力量,再加上東宮十率,太子在軍隊方面的勢力還真不是沛王能比的。 不過李顯很淡定,作為劇情早知道的一份子,他知道李弘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登上那個位子的,讓他意外的是李賢似乎也很淡定。 很快他就知道了李賢為什么淡定,因為劉仁軌和許敬宗……一前一后都致仕了。這兩個人身上都有同東西臺三品的職銜,也就是通俗來講的丞相職位,而這兩個人……雖然沒有就明確的表示過站在太子那邊,但是對太子比較親近也是真的。 這兩個人走了,李賢應該是高興的,哪怕他并不知道接下來上位的是誰。 李顯偷偷跑去想要讓鄭玘給他劇透一下,結果鄭玘……他也不知道了好嗎?因為李顯和他的雙重作用,連很多重大的事情都已經被改變了就更不要說官員的調換了,嚴格說起來許敬宗和劉仁軌壓根就不是一同致仕的! 不過對此鄭玘一直很淡定,重生其實也不過就是他手里的一顆棋子而已,有,就錦上添花,沒有也不會妨礙到什么,他也就會按照既定目標去走。 鄭玘搬到天臺山之后,請了一頓喬遷宴,畢竟這棟房子以前不是他的,他這也算是搬家了,很多人都對鄭玘居住的地方感覺到詫異,這房子……之前不是被沒收了嗎?雖然可能朝廷又拿出來賣,不過這可不便宜吶。 不是說這位新任子爵家境一般么?當然這些都要放到一邊,這一場宴席上,滎陽鄭氏的本家也來了! 這年頭本家旁支不得不說的故事太多了,很多本家和旁支之間的關系還不如跟別的姻親世家關系好,也就是維持一個表面和氣而已,之前鄭玘雖然說是出身滎陽鄭氏,不過看朝廷里那些鄭氏嫡系子弟對他不冷不熱的樣子,大家都覺得這不過是他自己再往臉上貼金而已。 而鄭玘……也沒跟本家走的太近,一開始他考中進士的時候本家其實還是想要栽培他的,畢竟都姓鄭不是,更何況因為科舉制的推行,鄭氏的影響逐漸衰落,如今鄭氏在中樞任職的幾乎沒有!本家品級最高的也不過就是一個下州刺史,正四品下階! 下州人口少經濟也不發達本來就是出政績很難的地方,雖然是刺史,升職卻十分不容易,在普通人看來這個官職已經不低了,但是在一流世家之間進行比較的話,這個職位真的十分拿不出手。 再不出一個能夠進入中樞的人來,鄭家就真的要沒落了!只是鄭家這一代的族長鄭豐年在接觸過鄭玘之后,就有些猶豫。 鄭豐年作為族長,雖然官職不高能力有限,但是到底活了多少年,見過的人也有很多了,可是他不得不承認,他看不透鄭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