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李弘想到李顯的病剛好沒多久,之前傻了一個多月,現在也沒有好利索,沉默了一下才溫言安慰道:“好了,這件事兒你別多想了,我們去稟告阿爹阿娘?!?/br> 有人要謀殺當朝太子,這并不是小事兒,更何況這兩個女人還要殺掉所有皇后嫡子,哦,除了李顯這個已經傻了一個多月的皇子,這事兒想要瞞下來是不可能的。 李顯只能跟著兄弟幾個也一道去了一趟蓬萊閣,此時帝后二人正在處理一些政事,嚴格來說其實是武后在處理政事,只不過她是個非常聰明的女人,并沒有因為大權逐步在握就真的無視李治,她在處理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會過問李治的意見。 曾經因為李治動過廢后念頭而產生的感情裂痕仿佛不存在一樣,呈現給天下臣民的就是這對夫妻琴瑟和鳴。 說實話李顯有點怕武后,當然啦,我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陛下(其他那幾個逗比就算了吧)給誰誰不害怕?說實話,第一次見到武后的時候,李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的印象里,武后應該是個氣場很強大的御姐,但實際上卻跟他想想的相差十萬八千里。 細眉長眼,眼中波光粼粼光華流轉,瓊鼻櫻口,真的是個天然美人,聲音輕柔眼神和煦,這樣一個美人就算是他的便宜媽,李顯也是認了的。 武后不顯得強硬狠辣,這讓李顯真的是萬分不適應,每次都提醒自己這位是個能把人四肢砍了泡酒里的狠人,可是每次對上武后那雙明亮溫柔的眼睛,李顯整個人都軟了。 “你們兄弟這是集體過來蹭飯了嗎?”武后笑吟吟的看著兒子們,只不過在看到從打頭的太子到李賢臉色都有些嚴肅,不由得繼續問道:“這是怎么了?七郎可是又有哪里不舒服了?” 您這么溫柔,我哪里都不舒服= = 李顯一副鵪鶉樣的在那里行禮表示自己很好,就是……話說的還不利索導致他一句話用了別人說三句話的時間。 李顯說完之后果斷閉嘴,轉頭看著李弘,李弘上前一步說了剛剛的事情,這個時候一直沉默的李治忽然嚴肅了起來,這件事兒絕對不是小事兒,兄弟相殘在李氏皇族里絕對是不能容忍的,哦,當然這個不能容忍是在李世民之后,因為他自己干過這事兒但是卻不能容忍自己的兒子也弄出這種事兒。 當初李世民之所以選李治上臺第一因為他是嫡子,第二……就是因為李治雖然不算多么出類拔萃,但他是個好人,是的,李治并不是特別出色的皇帝,但是他是個好人。 現在這個好人聽說自己的一個兒子要殺死自己另外幾個兒子,他是真的有點傷心了。 武后聽了之后怒氣值瞬間飆升,轉頭看著李治問道:“圣人要如何處理?” 李治有些心灰意冷的擺擺手:“這件事情……交給娘子吧?!?/br> 之前為了保全兒子他將李素節從親王降為郡王,同時貶為申州刺史,甚至以他長年患病為由,不再召喚他進京朝見。所有人都以為李素節是被圣人拋棄了,可是大家都忘了,曾經李素節是李治最寵愛的兒子,哪怕一直到現在,李治心里還是惦記著這個兒子的。 如今李素節哪怕是真的讓他心灰意冷了,他也沒辦法直接下令嚴懲李素節。 武后看著李治眼中閃著一絲冷光,他們也曾經有過一段甜蜜的時光,只不過那些都過去了,在李治動了廢后念頭的那一瞬間,他們夫妻兩個之間的裂痕就已經擴大到無法再遮掩的地步了。 武后聲音依舊輕柔,“圣人,此事不宜宣揚,不如……改封李素節為閩西郡王,遷往汀州安置如何?” 李治聽了之后一時沒有說話,半晌才長嘆了口氣:“都……隨娘子吧?!?/br> 武后微微一笑,抬頭看著下面站著的四個兒子,李弘臉上似有不忍,而李賢則是一臉的若有所思,而李顯和李旦……這兩個根本還摸不到頭腦。 “五郎,七郎那里的人你看著處理吧,彩雀,回頭挑點老實本分的人給七郎送去,好了,你們阿爹乏了,都先退下吧?!?/br> 李顯跟著兄弟們行禮過后就離開了蓬萊閣,出了殿門之后,李弘嘆了口氣說道:“七郎,這事兒委屈你了,你那里的人……你也不要想了,六郎,你送七郎和八郎回去,我……我還要去處理些別的事情?!?/br> 李顯莫名的看著李弘跟個小老頭一樣嘆著氣走了,轉頭看著李賢,結果正好看到他臉上又不屑之意,忍不住問了句:“太子殿下這是怎么了?” “看那個鄱陽郡王要死了,哦,不是,是閩西郡王要死了,他不忍心了唄?!?/br> “要死了?”李顯茫然了一下:“哪里要死了?不就是……換了個地方嗎?” 女皇陛下這次下手意外的輕啊,居然沒直接弄死李素節,想當初女皇陛下對王皇后和蕭淑妃的狠勁,他都不敢相信這樣的決定居然是武后下的! 李賢無語的看著李顯半晌一邊走一邊說道:“你……你還真是傻了個徹底啊,這些日子建安郡那里蠻獠嘯亂,涉及到了泉州1潮州,漳州似乎也有點不太平,汀州與這幾州相鄰,李素節到了那里……呵呵?!?/br> 李顯聽了之后面無表情的看著李賢半晌才說道:“好歹是……天子親子,那邊的官員應該不會任由他……去死……吧?” 李賢聳了聳肩:“就算蠻獠嘯亂要不了他的命,但是……司馬遷不是說過么?江南卑濕,丈夫早夭,那樣的環境,再加上他身體不好,他活不了的?!?/br> 李顯……已經要給女皇陛下跪了,這特么不僅僅是要弄死李素節啊,這是要在弄死他之前還要先讓他受一段時間的折磨啊。 李賢見李顯總算是明白了,直接說道:“好啦,你也別想太多,過兩天就要給咱倆選王傅和侍讀了,你還是關心關心這個吧。你可別再選個傻子侍讀!” 1:唐朝的泉州是指如今的福州。 作者有話要說: 女皇陛下收拾人,從來都不是直接殺了了事兒啊…… 第4章 4 獨自坐在書房之內,李顯對著自己一塌糊涂的毛筆字,瞬間有一種撞墻穿回去的沖動。 以往一聽說穿越就覺得現代人到了古代肯定能夠建功立業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只有真的穿過來了才發現能活下去就不錯了!不說生活上的種種不習慣,好好的高材生到了這里就算不是文盲也差不多了,字認識,但是書看不明白,畢竟沒有標點符號,還有就是不會寫……習慣了硬筆書法,毛筆字簡直是能愁死人! 李唐皇室的皇子小的時候開蒙都是母親教的,等到了十三四歲就會尋找正經的王傅和侍讀開始教導,現在李顯的年紀正好是十三歲,而李賢比他大一歲,正好就一起了。 李顯不知道正主以前的書法怎么樣,但是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書法……估計還不如小孩子。咬牙自己悶頭在書房練了兩天,雖然有字帖,但是毛筆字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再加上沒有人指導,掌握不了訣竅,到最后李顯自己都絕望了。 反正……他已經傻了,那就干脆傻到底吧,啥都忘了也是傻的一種了不是嗎? 李顯已經破罐破摔了,李賢這兩天倒是經常來找他玩,畢竟他們兩兄弟年齡相仿,剩下的兄弟,不是一母同胞的就算了,一母同胞的……李弘是太子,還比他們大三四歲,有代溝,李旦剛七歲也跟他們有代溝,唯一讓李顯感興趣的太平公主……他還沒見到,因為太小了,他還在生病,生怕傳染給小公主——哦,現在的太平公主還沒有封號,滿宮稱呼她都是小公主,畢竟她是公主里最小的一個。 “七郎,聽說了么?杞王的封邑和官位都被削掉了,據說要把他安置到澧州?!?/br> “杞王?李上金?”李顯有些茫然的看著他六哥:“那件事兒跟李上金也有關系?” “據說是吧,好像是那兩個宮女供出來的是李上金,并不是李素節?!?/br> 李顯頓時瞪眼:“供出來的是李上金?哎?不對啊,李素節都被判了,怎么這個時候才審問???” 李賢摸了摸下巴表示:“你……傻成這樣也真是……哎,算了,不明白就不要明白了,話說過兩天就要選侍讀了,聽說三品以上大員家的嫡子都會入宮待選,到時候你眼睛擦亮著點,有些人家的就不要選了?!?/br> 李顯秒懂,這些人家必然是看武后不順眼的,他選這些人家的孩子不就是明擺著拆自己親媽的臺嗎?不過……雖然唐初俊杰很多,但是他知道的就那么幾個,反對武后的人太多了,他根本不知道誰是誰,所以……有困難還是要找他六哥啊。 李賢過來也不是為了八卦李上金的,主要是提醒李顯這件事情,李顯不問他也要告訴李顯,等李賢走了之后,李顯看著窗外開始思考。 他忽然發現武后對李素節和李上金的處置還真是有點門道的,表面上來看李素節封邑王位都還在,就是換了個地方而已,而李上金封邑和官位都不在了,這兩個一對比就覺得是對李上金處置的比較嚴厲一些。 但是實際上,李上金在澧州是不會有生命危險的,把他安置在那里,不過就是讓他當一輩子富貴閑人而已,李素節可就…… 越想李顯對武后就越是佩服,他覺得武后在聽完李弘的報告之后肯定是一瞬間就想到這么個方法了,至于那兩個宮女的口供,有的時候這東西并不重要,因為太容易了,武后的手段沒有人會去懷疑。 想通了這一點,對于武后將他身邊所有人都換了個遍的事兒也就決定不說什么了,本來在他看來除了夏香和天蘭兩個宮女,其他人都是無辜的,他本來還想去求個情的,現在……在女皇陛下面前還是老實點吧。 帝后二人對于給兒子選侍讀這件事兒是非??粗氐?,畢竟之前沛王那里已經趕走了一個侍讀了——這事兒李顯本來不知道,后來是李旦過來的時候,他無聊跟小孩八卦來的。 別說李旦雖然年紀不大,知道的還不少,至少他知道之前李賢被趕走的那個侍讀就是大名鼎鼎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李顯只知道大致的歷史發展,對于這些細節并不太記得,所以在知道王勃當過李賢的侍讀還被趕走了之后,他的表情當時一定是無比古怪的。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李賢需要一個新的侍讀,而李顯要不是因為突然在寒冬臘月里落水病了好長一段時間,他也應該有侍讀了。 侍讀的選拔其實非常簡單的,雖然是三品大員以上人家的孩子,但是刨除那些反對武后當政的官員,剩下的也沒多少了,而剩下的這部分人里,看上去優秀的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出身的。 李顯不知道歷史上的周王選擇的是什么伴讀,所以到最后他自己斟酌了一下就選擇了博陵崔氏的崔紀。 這個孩子比他大上兩歲,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只不過在這個以胖為美的朝代,他的外表肯定是不符合時下的流行趨勢——這孩子身形挺拔,哪怕唐朝的衣服并不是那么修身,也讓他傳出了一種風流倜儻的味道。 當然啦,李顯選他還有一個原因是這孩子長得好看!在一眾小胖子里,這孩子簡直就是清風明月一般的存在。 不過顯然他的審美觀跟大家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圣人李治因為頭痛和眼疾并沒有親自來,武后倒是來了,所以她對李顯的選擇并不是很贊同,相較之下,李賢選的就比較符合她的審美了,李賢所選的范陽盧氏的盧青臉若圓盤,身形高壯。 武后民主卻并不是不給孩子們任何選擇,她沒有當眾駁了兒子的面子,當然也因為崔紀好歹是崔氏子弟,所以到后來……李顯得到了兩個侍讀,另外一個是王當。 李顯當時就懵了,他知道太子只有一個侍讀,李賢也只有一個侍讀,為什么到了他這里就有兩個侍讀了?特立獨行不可取??!可是女皇陛下給的,真的是含著淚也要收下。 選完侍讀之后,李顯滿臉茫然的回到了自己的寢宮,而武后回到蓬萊閣之后,兩張涂鴉就擺到了她的面前。 “這是七郎最近所寫?” 身為武后心腹的青楓輕聲回答:“是的,這是貍奴從周王殿下的書房中找到的,娘子,您看……周王是不是有些不妥?” 武后輕輕笑了笑:“豈止是不妥,他的來歷……還是有些可疑?!?/br> “可是,宮中已經徹查過了,不可能有人能夠冒充周王,就算冒充了,那真正的周王難道?” 武后搖了搖頭:“未必是冒充,人還是那個人,但是殼子里裝的東西,可未必還是原來的了?!?/br> 第5章 5 武后的孩子多,長子自然是寄予希望的,最小的女兒則是受盡寵愛,中間的幾個兒子未免就不那么關心了,而這之中李顯則是小透明中的小透明,他不像李弘大家都知道這位太子孝順仁德,也不像李賢聰明俊秀,就連最小的李旦都看著比他聰明一些,不聰明也個性也不突出,自然就是被忽視了。 但是這并不代表武后不了解自己的兒子,作為一個掌控宮廷大權數年之久的女人,她對后宮的控制力明顯不是李治能夠比的上的。 所以李顯醒了之后變傻,聽不懂別人的話,不會說話,再到連字都不會寫,她從這之中嗅到了一絲不尋常的味道,她身邊的女官都在懷疑周王是被掉包了,而她卻并沒有這么認為——沒有人能在她的眼皮子地下將她的兒子掉包。 所以只能是李顯掉進太液池的時候出的問題,那么……占據了她兒子身體的到底是誰?有什么目的?她要怎么做? 所有人都覺得武后心狠手辣,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上通篇看下來都會覺得這個女人殺人如麻,甚至連自己的女兒都不放過。 武后到底有沒有殺過她的第一個女兒誰都說不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并不是真的對自己的兒子也能隨便下手的人,李顯到底是她的兒子,她不會自欺欺人的讓自己相信李顯還是原來的那個李顯,卻也不想真的殺掉這個兒子。 那就……再看看吧。 就在武后糾結的時候,周王李顯正在無奈的看著他的六哥,李賢正在替他打抱不平,李治已經親口下令給兩位皇子親王選王傅了,李賢那里還好,自幼聰慧,書讀的也不錯,愿意當他王傅的人并不少。 可是李顯就尷尬了,從小就顯得有些呆,長大了讀書也沒有多優秀,現在還傻了,誰愿意當個傻子的老師啊,那是跟自己前途過不去啊,教得好不好也體現不出來,對未來的前途根本沒有任何好處啊。 “哼,這就是所謂的博學大儒!他們可真不傻!”李賢吐槽了半天之后一轉頭就看到弟弟坐在那里盯著茶杯一臉的苦大仇深,忍不住敲敲桌子:“七郎,你有沒有在聽我說話?” 李顯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問道:“六哥,你已經在外開府了還每天都王宮里跑,這樣不會被人挑刺?” 李賢伸手拍了一下李顯的頭:“我說你的事兒呢,你管我干嘛?我進宮來給阿娘請安他們也挑?管得到多啊?!?/br> “不就是王傅的事兒嗎?大家都不愿意來我能怎么樣?”李顯有些無奈的看著李賢。 “傻啊你。你想要誰來當你的王傅,你就去跟阿娘說,讓阿爹下旨,我就不信他們敢抗旨!還反了天了了呢!” 李顯有些別扭的挪了挪身子,他還是不太習慣跽坐,當然他也不習慣這種身份上轉變帶來的觀念不同。 “不必了,不愿意來的就算是遵從圣旨而來,也不會真心教導的,我不著急?!?/br> 李賢一臉的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看著李顯:“你……你……你怎么就跟個面團一樣呢?!還能不能有點脾氣了?” 李顯微微笑了笑沒說別的,李賢不知道的而是,李顯是巴不得沒有人來做他的王傅呢,因為他一點也不想背什么四書五經之類的。 結果他的愿望顯然是破滅了,就在李賢還在琢磨著要不要跟爹娘去說一說,或者讓太子去求情的時候,武后身邊的晴楓親自過來笑呵呵的說道:“晴楓見過兩位王爺?!?/br> 李賢有些奇怪的看著她:“青楓jiejie?你怎么來了?是阿娘有什么事情要吩咐七郎嗎?” 晴楓雖然長得不是特別漂亮,但是笑起來的時候讓人覺得十分舒服,她抿嘴笑了笑說道:“娘子派我來跟周王殿下說一聲,有人上表愿意做周王殿下的王傅,并且圣人和娘子已經同意啦?!?/br> 李顯和李賢都有些吃驚,李賢比較性急直接問道:“是誰?” “是總章元年的進士鄭家三郎鄭玘?!?/br> 鄭玘?李顯茫然的看看晴楓再看看李賢,李賢顯然是知道這個人的:“哦,就是鄭家的那個神童?他……聽說他學問倒是不錯,不過……有點小吧?他今天年才多大,就讓他當王傅?” 晴楓微微躬身:“娘子已經同意,晴楓就先告退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