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節
梁貴妃想到如今穩坐永安宮的姜太皇太后,不也是貴妃么?只要抓住了靈佑帝,自己跟兒子,未必就沒有機會。 顧太妃見梁貴妃一直沉吟不語,便知道自己的話她聽到耳里了,“娘娘,若想成大事,要當機立斷啊,那邊我已經聽說,皇上有意叫大皇子遷進太子府了,” “什么?那不是?”梁貴妃霍然起身,半天又頹然坐下,“顧太妃,你是來耍弄本宮的么?” 周承輝進了太子府,不就是妥妥的皇太子了?自己還爭什么爭? “娘娘少安毋躁,”這個梁氏,也夠蠢了,到現在還一點兒外頭的消息都打聽不著,“這個,對你未必就是壞事,皇上想的可是,叫大皇子老實在太子府里呆著呢!” “你的意思是,”梁貴妃狠狠的橫了顧太妃一眼,“當初皇上在太子府困了二十年,不照樣登基?”只要占了太子的位子,她們想翻盤,可就難了,這個道理顧氏才剛說過。 “如果娘娘能拖一拖這圣旨呢?叫皇上慢慢兒來,”先關進了太子府,這封太子的圣旨一直不下,剪了周承輝的羽翼,收拾起來就簡單了。 “對,這冊封太子可是大事,不得擇個吉日么?”梁貴妃撫掌大笑,“這主意不錯,”她得叫周承輝既被關進了太子府,還做不了太子。 “一旦大皇子進去了,那么外頭有顧相跟張相輔佐,這天下,就是娘娘的了,”顧太妃看著喜笑顏開的梁貴妃,微微欠身,“我也不求別的,只求將來有朝一日,娘娘能替昌王美言,給他一個世襲替的王爵?!?/br> 昌王的親王爵,若無大功,三代之后,也會逐代減等的,這個要求也算是梁貴妃意料中的了,“如果娘娘能助我跟二皇子達成心愿,我定叫娘娘如愿!” “走吧,”從未央宮出來,顧太妃疲憊的倚在輦輿里,這趟未央宮之行,耗費了她太多的精力,所幸還頗有成效,現在她只用幫著顧培正暗中行事,等梁氏為了太子之位跟周承輝斗起來,等兩敗俱傷之時,就是他們的機會了。 王爵?顧家冒了這么大的風險,又豈會只想一個王爵? 顧太妃在未央宮待了一個多時辰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永安宮,姜太皇太后嘆了口氣,“樹欲靜而風不止啊,這人,還是不肯消停?!?/br> 梅氏見太皇太后心情不好,忙從她手里將女兒接了過來,笑道,“顧太妃也是想出宮跟昌王一起住,其實這也不算大事,倒不如請靜王也一并將牛太妃接出宮去奉養,也全了兩位王爺思母之心?!?/br> “就這么辦吧,這事兒哀家跟太后說,顧氏搬去跟兒子住了,也少往宮里跑幾趟,省得牛鬼蛇神都湊到一起,凈生是非,”不生是非,自己的孫子也才能夠保全,太皇太后長嘆一聲,什么時候,她才能真正清閑下來。 “娘娘,臣妾聽太醫說,薛貴嬪也就在這幾日了,她是頭胎,”宮里已經有這許多女子了,可是竟沒人能取代梁氏,梅氏可不相信梁貴妃跟顧太妃湊到一起,只為出宮的事,她還是回坤德宮親自看著的好。 “你是個賢惠的,左右梁氏那邊也罰過了,這幾日哀家聽說皇上也冷了她,看來也是知道自己寵錯了人,你回去吧,這子嗣是大事,有你看著,哀家才放心,”太皇太后點點頭,她不可能護誰一生,每個人路都得自己走。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而靈佑帝的宮廷,更是跟個篩子一樣,不但顧太妃知道了皇帝要將長子弄到太子府里去,連周承輝自己也聽說了。 “殿下,” 楊驕看著怔怔出神的周承輝,明白他此刻有多難過,過河拆橋也沒有像周璨這么利索的,何況還是對自己的親兒子。 “嗯,你來了?”聽到楊驕的聲音,周承輝也沒有回頭,只伸手默契的將楊驕牽到自己的身邊,“你也聽說了?” “是,”楊驕輕輕將頭倚在周承輝肩上,“我也聽說了,殿下打算怎么做?” “是不是不論我做什么,你都會一直跟著我?”周承輝側過身,認真的看著楊驕, 之前無論他做什么,可以說都是為了太子之位不會旁落,為了父親周璨,而現在,生父將刀舉到了自己的頭上,他要怎么做?他做的事楊驕又會怎么看? “我不但會跟著你,還會幫著你,你不是說過嗎,你管殺,我管埋?”沒有周承輝,就沒有靈佑帝的今天,周承輝對他做什么事,楊驕都不會反對,“在我眼里,你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驕娘,”一向巧言善辯的周承輝這個時候卻不知道要說什么好了,只有緊緊的將楊驕摟在懷里,哪里也不想去,一點兒也不愿意動,就相這么跟她互相依靠,相擁而立,一直到老。 楊驕環住周承輝的腰,將臉在他的胸前蹭了蹭,“不只是我,還有母后,我們都是一樣的,會一直追隨你,支持你,幫助你!” “我知道了,你放心,那些伎倆我還不會看在眼里,”雖說天家無父子,可自己到底是他的長子,就這么毫不猶豫的舍棄,這個父親,周承輝再無一點兒留戀了。 有些事,當初他也是有心理準備的,雖然心里難過,但一個靈佑帝,還不能夠左右他的思想,“你說的沒錯,有母后,有你,還有可心,將來么,”他湊到楊驕耳邊,“還有咱們的孩子,我身邊的人多著呢!” 孩子,楊驕臉一紅,嗔了周承輝一眼,他們現在可是孝期,不論靈佑帝怎么做,周承輝是一定要為建安帝守滿一年的。不過這對他們來說也是好事,等兩人出了孝,年紀也都差不多了,要孩子正是時候。 “過幾天旨意就會下來了,如果只是叫咱們遷到太子府的話,那你就慢慢收拾,不要慌,”周承輝沖楊驕促狹的擠擠眼,他可不是靈佑帝跟秦逢時兩個,隨便扎扎腦袋就能左右的,“過幾天,叫你看場好戲!” ☆、第191章 一百九十一更新 靈佑帝這次速度倒是快的很,很快就傳下圣旨,著周承輝夫婦搬到先前的太子府去。 如果楊驕是皇帝,她絕對是不會叫自己不愿意立的長子搬到太子府去的,這一手看著高明,其實卻忘記了,雖然先皇沒有在太子府里住過,可是那里也是先后兩君王的潛邸了,其意義在講究規矩愛尋思的文臣中間,可不是一座尋常的宅第,何況周承輝又是先皇親封的皇太孫? 跟著皇上圣命同下的,還有太皇太后跟鄭太后的懿旨,念兩位太妃為皇家誕育子嗣有功,特準昌王跟靜王將其迎回王府奉養,以享天倫。 牛太妃自然是歡喜不盡,顧太妃卻萬沒想到兩宮的速度這么快,她還指望自己留在宮里跟梁貴妃通傳消息呢,那個想跟著兒子出宮享福的理由,也就是個借口罷了,沒想到,鄭太后居然跟她想到一處了? “你們小夫妻人少事少,這幾日你先幫著你母后將宮務給料理周全了,等兩位太妃移駕了,你們再出去,”鄭太后原本是想留顧氏跟牛氏在宮里的,有她們在手,昌王跟靜王想做什么,也都得先掂量掂量。 但是皇上跟太皇太后都準了,鄭太后也懶得為這些小事違了這二位的意。 “謝母后,”梅氏可是真真切切想再留周承輝夫妻在宮里多住些日子的,這次也是她提出來薛貴嬪要生了,想留楊驕在宮里幫幫她。 外頭的事魏國公府不斷會有消息送進來,鄭太后也很清楚,兒子賜孫子住太子府,孫子堅辭,說無名無分,太過僭越,只愿意搬回曾經的靖國公府去。 而那個靖國公府的規制那里是皇子可以住的?若是皇帝準了,光擴建翻修最少又得一年的功夫,這一仗,還是孫子占了上風。 楊驕在宮里幫著梅皇后處理些瑣事,而闔宮的目光都停留在了鳳仙宮薛貴嬪身上,她也爭氣,一舉為周璨添了一個小皇子,這對繼位沒多久的周璨來說,可是件天大的喜兆,在梅皇后的提議下,薛貴嬪直接被封德妃。 因為以后要依靠顧家的支持,這些日子梁貴妃可沒有少拉攏顧嬪,現在借這個機會,也幫著顧嬪說好話,言道顧嬪跟薛德妃都是同時進府的姐妹,若是差的太多,該傷了美人之心。 周璨這些日子一來忙于整飭朝綱,二來需要對付兒子,三來么,欒嬪正在新鮮勁兒上,周璨實在抽不出時間來看梁貴妃,現在見她這么為其他姐妹著想,也顧不得顧嬪是誰家的女兒了,連夸貴妃賢惠,大手一揮,晉了顧嬪為貴嬪。 顧貴嬪進宮之后,就沒有因為顧太妃是長輩而跟她有什么來往,面對梁貴妃的示好,也一樣敬而遠之,梅皇后喜她安分,對她的晉位也沒有異議。 因尚在孝期,連小皇子的洗三都不能大辦,所以薛顧二人的晉封禮也只是太監宣旨,幾宮頒下賞賜來,并沒有特意設宴慶祝。 幾樁事辦下來,已經堪堪過了半個月,已經從靈佑帝那里知道了他真正盤算,并且聽他親口說出會立自己兒子為太子的梁貴妃,見周承輝夫妻壓根兒就沒有挪窩兒的架勢,有些急眼了,知道往梅氏那里不成,每天都強押著周承瑞過來給鄭太后請安,增加這對祖孫的感情, 只可惜周承瑞不知道像了誰,一板一眼,完全沒有周承輝小時候的可愛勁兒,加上他自幼養在太子府,梅氏很少帶他到宮里來,所以跟鄭太后這個祖母并不熟悉,現在年紀大了,再想親近,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鄭太后那個半大小子那一臉疏離的模樣,心里也別扭,只略問幾句,就打發他回去。 這有周承瑞比著,鄭太后倒是格外想念起周承輝的好來,畢竟那才是她一手帶大的孩子,指望周承瑞將來照拂鄭家,她自己都不會相信。 因此梁貴妃一提起來不見周承輝移宮,鄭太后就直接將話題扯到一旁,囑咐梁貴妃不要成天打擾周承瑞讀書,要將心思多放在伺候皇帝跟照顧兩位公主身上。 梁貴妃在這里心機用盡,毫無建樹,前朝大家的注意力已經從周承輝該不該搬進太子府轉移到了秦逢時身上。 這位秦次輔入閣不久,正在要大展身手的時候,沒想到卻被泰安郡王給告了。 泰安郡王雖然不是實權王爺,奈何在宗室里輩分高,年紀大,他一狀告到周璨那里,就算告的是周璨最倚重的大臣,周璨也沒有辦法將事情糊涂了結了。 加上秦逢時鋒芒太露,又一副無黨無派的孤臣模樣,現在他遇到了事,幫著說話的同僚幾乎沒有,大家要么做壁上觀,要么就捋起袖子寫折子,彈劾秦逢時教子不嚴,不敬宗親。 秦逢時兒子好幾個,最寵的就是一直帶在身邊的幼子,奈何這個小兒子偏又不爭氣,先前父親只是東宮屬官的時候,沒有倚仗,也鬧不出什么大事來,現在父親成了天子近臣,做了次輔,身邊逢迎的就多了,氣焰也囂張起來。 而泰安郡王府里子嗣也不少,跟秦家兒子對上的,就是泰安王世子的小兒子,宗室子弟不成器的一抓一大把,且從來不以為恥,京城紈绔但凡遇到他們的,也都要繞道走、 如今這兩人因為一個青倌人對上了,泰安王府橫行慣了,如何會看得上秦家這樣的新貴,泰安王的孫子揮揮手底下人就將秦家小兒子給結結實實打了一頓,從花樓里扔了出去。 而秦家小兒子也不甘心就此吃虧,轉頭尋了無人時打了泰安王孫子的悶棍,誰知道下手重了,人至今沒有醒過來,而下手的人又被抓了個正著,這下好了,泰安王直接沖到宮里,不管孫子能不能救回來,秦逢時的兒子敢打皇親,直接砍了才行! 周璨在朝堂上聽眾臣彈劾秦逢時縱子行兇,回宮人還沒有緩過來呢,泰安王就到了,那邊永安宮也送消息過來,說是泰安王妃跟世子妃,都跑太皇太后那里去了。 “這真是,還能不能叫朕安生一會兒了?”靈佑帝將滿案的折子一下子掃到了地上,氣的渾身的肥rou直顫,自當了這個皇帝,他整整瘦了十斤。 “皇上息怒,您若是嫌煩,嬪妾陪您到御花園里走走可好?”欒嬪這些天一直陪在靈佑帝身邊,見他發火,上前俯身將地上的折子一本本撿起來,交給一旁的小太監,“這些死物兒便是燒了,也不能叫皇上消氣不是?” “御花園?這個時候蓮花尚好,倒可一觀,”靈佑帝頗為意動,但想到秦逢時,又在御案前坐了下來,因為事涉宗親跟次輔,內閣干脆將這些折子一并堆到他這里,幾個閣老直接當了縮頭烏龜,就等著皇帝下旨了。 見靈佑帝沒有要去的意思,欒玉淺淺一笑,走過去輕輕為他敲著肩膀,“這些日子皇上太累了,這些事啊,依嬪妾說,其實也簡單的很,偏那些拿著朝廷俸祿的大臣,自己不想得罪人,都推到皇上身上!” “皇上,嬪妾跟您說,御花園西的靜池上,那些采蓮的宮人,都有一副好歌喉呢,嬪妾那天從打那兒過,她們一邊蕩舟,一邊輕歌,還真是仙音裊裊,叫人神往,那些絲竹跟她們一比,倒是都俗了呢,”欒玉再不提案上的折子,只說靜池宮人的歌聲。 宮里這一年都禁宴樂,靈佑帝又頗好此道,現在聽欒玉這么說,早就恨不得帶著她過去聽聽采蓮的宮女們能唱多好了,可這秦家跟泰安王府的事,總不能一天天就這么拖著?!“你是個聰明的,又一向在皇祖母身邊服侍,想來聽過的也不少,你說說,這事兒朕應該怎么辦?” “你別跟我說什么后宮不能干政這種話,泰安王是宗親,就是朕的家事,朕命你說,”見欒嬪要跪,靈佑帝將臉一沉道。 “是,”皇命難違,欒嬪遲疑一下,“嬪妾也就是些小見識,現在大人們為難的也就是一邊兒是秦閣老,一邊兒是王爺,其實吧,” 欒嬪走過去偎坐在靈佑帝身邊,“既然這身份跟交情上大家扯平,那就只當沒有這層關系好了,皇上直接交了順天府,大晉律那兒擺著呢,順天府依律辦事,” “咱們的大晉律可是太*祖皇帝時定下的,”見靈佑帝不以為然,欒嬪知道他心里是偏著秦家的,嬌聲道,“那泰安王府的小公子不是還治的么,若是回轉回來了,秦家賠禮道歉,打上幾板子也就是了,若是,” 欒嬪抿了抿好看的米分唇,“陛下別怪嬪妾說話直,以后嬪妾若是有福為陛下添個一兒半女的,難道他們將來還要看那些朝臣的臉色不成?” 這句話可真是提醒靈佑帝了,泰安王再不濟,也是姓周的,如果這次的事就這么不了了之,那么將來,是不是天子近臣就可以任意欺辱宗室子弟? 想到自己被困太子府時,顧培正仗著先皇的寵愛可以上門訓戒自己,靈佑帝的火兒一陣陣往上拱,“愛妃說的沒錯,就憑一個周字,秦家就錯了!” 靈佑帝有了決斷,旨意下的也快,他并沒有將這個案子交到順天府,而直接斥責秦逢時教子不嚴,將其子打了三十板子關了起來,至于后續如何,就看泰安王府小公子能不能醒過來了。 秦逢時這么明晃晃的被掃了臉,除了上表謝罪之外,親自帶了厚禮跟名醫往泰安王府賠罪之后,便稱病在家,閉門不出。 ☆、第192章 一百九十二更新 一百九十二、 秦逢時稱病,如同一個風向標,預示著在朝臣跟宗親之間,靈佑帝做出了他的選擇,這也給那些擁護周承輝,希望皇帝能夠遵從先皇遺愿的大臣們一個極大的鼓舞: 原本已經沉下去的折子又浮了上來,科道言官紛紛上表陳情:皇上,您忘了要封太子了! 沒有了給自己出主意的秦逢時,首輔張明冀又不得靈佑帝的信任,皇上一怒之下,也跟著秦逢時學起來,稱病不朝! 反正先皇從來都是一年半載才上一次朝,靈佑帝覺得自己這一陣子,已經很勤政了,偶爾歇一歇喘口氣,也不為過。 靈佑帝病了,周承輝這個兒子自然要床前侍疾,連帶楊驕這個兒媳,也要時時往乾清宮去給靈佑帝請安,這樣一來,遷出太孫宮的事情,就再一次擱置了下來。 靈佑帝到底有幾分真病,宮里的人再清楚不過,他愿意裝病,也沒有人敢管他,左右薛德妃出了月子之后,梅皇后便安排她時常帶了小皇子周承安過去,給皇帝解悶兒,而梁貴妃也不甘示弱,每天都要往乾清宮去, 這下有幾個心愛的美人陪著,靈佑帝就更不想上朝了,這病便一直難以“痊愈”。 只是周承瑞年紀大了,周承輝又給他請了先生,每天課業安排的滿滿的,每天往乾清宮請個安,便離開了,梁貴妃有心叫兒子多在皇帝眼前兒晃晃,奈何兒子害怕耽誤課業,并不肯在乾清宮多留,梁貴妃跟靈佑帝抱怨了幾回,反而被靈佑帝給斥責了。 周璨已經有了換太子的打算,自然不愿意二兒子成個不學無術的紈绔,對他的課業也極其看重,何況周承瑞的先生都是他親自給挑選的,一個個都是被士林推崇的大儒。 他挑的太子,以后一定得是個名君,叫后世看看,到底是誰的眼光更好?! 乾清宮里春意融融,后宮也是一派和煦,皇帝上不上朝,皇后跟兩宮都沒有太多的表示。 這日楊驕請了清河公主到自己宮里說話,兩人沒聊幾句呢,就聽到外頭青杏稟報,說是郭老夫人跟王夫人還有四夫人到了,楊驕愣了一下,恍然笑道,“皇姑看我這記性,居然忘了祖母前幾日遞了牌了,今天要進宮呢!” “娘娘,老夫人在外頭說了,今天原是六爺送了幾位夫人進宮,剛才老娘娘遣人送信兒說是想見見咱們六爺,便叫人將他召進永安宮去了,” 這跟自己原先跟太皇太后說好的不一樣,楊驕抿嘴一笑,“我祖母她們過來,原也是要到永安宮跟坤德宮去的,不如公主略坐坐,一會兒咱們一起過去往永安宮去?” 不論是什么原因,楊驕是一定要叫清河公主見一眼楊華耀的。 清河公主從來不會拒絕楊驕的邀請,何況是去給兩宮請安這樣的事,自然沒有異議。 郭氏是提前便得了楊驕的消息了,雖然她不會拒絕皇家的善意,但終究是選兒媳,這一進來看到清河公主時,目光里便不自覺的帶了審視。 王氏倒是挺樂意多了個公主做妯娌,尤其是這位公主容貌秀雅,脾氣還好的出奇,忙在一旁笑著向清河公主行禮。 這些人都是楊驕的長輩,清河公主如何肯受她們的全禮,連稱免禮,楊驕在一旁看著,已經從王氏跟母親小郭氏的眼中,看到了滿意之色,也是,像這種有公主之尊,卻無公主之驕的姑娘,楊家能娶到,也是自己那個六叔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