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原來是為這個,楊華隆點點頭,“那就有勞母親了,”說罷長嘆一聲,“母親之前的話看來是對了,兒子的缺,只怕是懸了?!?/br> 楊華隆去年就開始托楊華峰跟自己在京城的好友們幫著活動了,原來看上的是吏部,想著文選司郎中今年要致仕了,他有個在太后跟皇后跟前說得上話的娘,只要路子走通,銀子備足,應該是沒有問題。 沒想到這次還沒有回來,已經收到了文選司郎中的繼任者已經被顧培正擬定的消息。因為知道楊家得罪了顧培正,楊華隆倒也心態平和,到京城之后,將精力放在了他的第二選擇,想著戶部十二清吏司,今年出缺的就有好幾個,自己的條件,總能撈上一個。 “那邊回消息出來,說是兒子得罪了人,不如往外頭走一走,”楊華隆為了自己的前程也是下足了功夫了,銀子使到了建安帝身邊大太監全成身上,才得了這么個瓷實話兒,也是因為得了這個信兒,楊華隆知道,自己的回京之路是徹底被人堵上了。 郭氏這些日子也沒有閑著,雖然心里已經有了準備,但凡相熟的人家,趁著送節禮的功夫,她都親自一一拜訪了。畢竟現在來看,楊華隆是幾個兒子里前程最好的,若是就此被人擋了道兒,就算是等到了改天換地的那一天,已經被擱置久了的楊華隆,憑什么得新帝的眼? “這眼看要過年了,衙門里也都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咱們先過好年,等到過年朝見的時候,我再探探太后娘娘的意思,我就不信,你一個三年卓異的綿陽知府,顧培正敢將你扔到一邊不再派差事?” 到京城半個月了,楊華隆也碰了半個月的壁,不相熟的,根本不肯見自己,相熟的,則只是搖頭,含糊間表露出來的,也是顧相不會愿意再在朝堂上看見楊家人的意思,楊華隆嘆了口氣,想抱怨楊華哲幾句,可又知道自己這個母親愛名,斷然聽不得自己的牢sao,最終忍住了,“還就等年后吧?!?/br> 楊華隆辭了郭氏出來,舉目四望,想了想還是準備往思齊院去一趟,這些日子他忙著官職的事,根本沒顧上招呼妻子的這位表弟,現在想想,杜如柏一向是個極不見地的,跟他談談,沒準兒會有意外之喜。 “你們爺被二太太請過去了?”楊華隆不由失笑,自己這個妻子還真是,估計是聽說郭氏請了杜如柏過去,也坐不住了,想想這一對婆媳,二十多年了也處不好,楊華隆也十分無奈,他心里也清楚什么樣的女子才是真正的宜室宜家,可是偏偏彭氏放了他的眼,霸了他的心,叫他再也看不見別人,也不忍她受一點委屈。 “蒹葭院的主子還真是可笑,見天兒的往思齊院里送東西,鴿子,豬腳,天麻,紅棗的,你說她們四川男人平時也喝這些?”楊華隆正舉步往蒹葭院去,就聽到樹后有人竊竊私語,他側身偷看,原來是兩個掃地的婆子。 蒹葭院里有人天天往思齊院送東西?所以郭氏才特意請了杜如柏過去?楊華隆停下腳步,留神聽那兩個婆子的話。 “誰知道呢,咱們這些人,平時連街都沒上過幾回,哪里會曉得四川爺們兒喝什么?不過也不怨那人,成天送這些,”其中一個婆子伸出手掌比了比,“她如今腹中有貨,可不得成天吃這些么?咱們大少奶奶怕她吃錯了東西,傷了肚中的寶貝再鬧起來,每天采買上都是照著單子給蒹葭院的小廚房送東西?!?/br> 也是這個原因,蒹葭院雖有小廚房,成日支應著顧氏這位金貴的主子,可每天送到小廚上的食材是一定的,顧氏想給杜如柏送些相益的湯水,小廚上也做不出來不是? 自己的二兒媳成天給杜如柏送湯水?楊華隆愣住了,這個答案可在他的意料之外,也叫他無法不信,楊家的下人看人下菜碟無中生有傳些彭氏的閑話,這樣的事彭氏做新婦的時候就跟他哭訴過,可顧氏一個孫媳婦,又有孕在身,平日足不出戶,下人們就算編排也不會找到她身上。 想到這里,楊華隆已經信了樹后婆子的話,臉也沉了下來,向身邊的小廝道,“將這兩個碎嘴婆子送到大嫂哪里去!”就算顧氏做的不妥,也不是下人能私下可以議論的。 雖然楊華隆對顧氏的印象已經差到極點,但到底是明媒正娶來的兒媳,杜如柏曉事的話,這點兒避忌還不懂?不好告訴自己,跟彭氏略提一提又有什么不可?非得弄到郭氏親自過問,下人悄悄議論,將二房的臉面丟盡? 等楊華隆到了蒹葭院正院,人還沒進門呢,就聽到彭氏清脆中帶著甜意的笑聲,以往每每回家,聽到妻子的聲音,楊華隆就會覺得一天在府衙的疲累便一掃而光,可是今天,妻子在別人面前也笑的如此開心,這感覺,并不美妙。 “老爺回來啦,”彭氏看到楊華隆進來,起身迎了過去,“剛才表弟還跟我說,在母親院子外頭遇到你呢?!?/br> “我從外頭回來,先去給母親請安,”楊華隆沖杜如柏點點頭,“我往思齊院去了,才聽說你往這邊來了?!?/br> 杜如柏寒門出身,看多了人情世故,看到楊華隆的面色,已經敏感的發現他心情不如剛才在頤壽院時遇見的好,笑道,“我也是回到院子里才聽說表姐叫我過來,竟與姐夫錯過了,”說著向楊華隆一禮,“叫姐夫白跑了一趟?!?/br> “不過就幾步路,這不又見著了么?你這個人,一家人哪兒來那么多的禮數?”彭氏笑著嗔了杜如柏一眼,她這個表弟學問好,人才好,家中妻室又不在了,這等明年高中,一門好親事是一定跑不了的。 彭氏的父親到現在也不過是大興縣衙的一名書吏,彭氏自問沒有王氏的出身,沒有何氏的嫁妝,更不像小郭氏是郭氏的侄女,所以郭氏才對她百般刁難,根本不看看她這個人要比其他的兒媳強太多! 現在好了,自己娘家馬上要出個進士老爺了,這楊家,除了個連官兒都當不好的楊華哲外,哪個是讀書種子?等表弟將來中了進士,看郭氏那老東西還敢不敢給自己面色看!比起只會給家里招禍的兄弟,楊華隆也可以看看,將來誰才會是他的助力! 抱了這樣的想法,彭氏對杜如柏更加熱情,“這眼看要過年了,我尋思著,咱們那邊兒冬天沒有這么冷,給仁豫,仁秦添大毛衣裳的時候,也叫人幫如柏做了兩身,省得將來他出去跟人會文,叫人輕瞧了去?!?/br> “家里大嫂不是已經叫人備下了這些么?”楊華隆看著丫鬟捧來的兩件皮褂,不由想起郭氏委婉說的,二房不可太過驕奢,畢竟長興侯府這些年,因為西府分家的緣故,在勛貴中都是比較低調的,自己一房乍一回京,便表現出豪奢的作派來,等于就是給有人心送把柄。 會不會被有心人看在眼里,楊華隆不清楚,但侯府幾房住在一起,彭氏做的太過了,自己在兄弟們之中,也不好是真的。 何況二房一回侯府,母親跟大嫂王氏事事幫二房安排在前,光這冬天的大毛衣裳,一人兩身兒都準備的妥妥兒的,加上彭氏在綿陽時一早置下的,自家兩個兒子真不比京城的貴公子差些什么,怎么現在又做? “她們備的是她們的,我置的是我的,”彭氏不以為然的嗔了楊華隆一眼,抖開一件石青緞繡云蝠紋海龍皮長袍,“如柏試試這件,這盛京啊,歷來就是只敬衣裳不敬人,你穿的好了,人家也會更愿意跟人結交,還有,你來的時候表姨給你備的銀子只怕也不會太寬裕,”彭氏掀起另一件皮袍子,一指下頭壓的幾張銀票,“你姐夫已經都給你備好了,趁著年下,直管出去逛逛去?!?/br> 看著這些衣裳跟銀票,杜如柏已經滿面通紅了,自己一路隨著楊家的車隊上京,已經省下許多銀子跟麻煩了,都知道這盛京居大不易,而在長興侯府,不但自己一個院子,還有專門下人服侍,吃穿俱是跟府里的爺們兒一樣,現在彭氏又給這些,叫他真是無言以對,“表姐,大夫人已經幫我安排的很周到了,而且我成天在府里住著,也花不了多少銀子,就算是出去與人會文,那些只敬衣裳不敬文章的膚淺之人,我也不耐煩跟他們啰嗦!” “老夫人準備的是她的心意,我這些,是我做jiejie的心意,還有,你可再不許像在四川時那樣,目下無塵的,你不耐煩跟人家啰嗦,不知道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去啰嗦呢,這些東西你給我拿好了,這些日子府里亂糟糟的,你也靜不下心來讀書,不如出去走動走動,找些同鄉敘敘舊,你姐夫這些日子忙自己的差使,顧不上幫你引薦呢,你且等等,”彭氏哪里容得杜如柏拒絕,將托盤上的東西一股腦兒的放到杜如柏的懷里,“拿好了!若是銀子不夠花,只管過來跟jiejie說!” ☆、第60章 六十氣 六十、 等杜如柏一臉羞慚的帶著衣裳出去,彭氏才注意到楊華隆冷著臉,詫異道,“這是怎么了?誰給你氣受了?呃,是不是母親又說什么了?” “我就知道,她看我不順眼,在你面前準沒好話兒,不過這些年我也習慣了,你也就當沒聽見吧,”彭氏在外頭當家作主十幾年,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顫微微小心謹慎的新婦了,也不會再像以前那么怕郭氏,她不喜歡她,她就躲在自己院子里少往頤壽院里轉悠就完了。 到今天,楊華隆才明白到底是誰對誰有成見了,母親根本連提都未提彭氏,想的是如何幫自己謀差使,而這邊,已經變著法子抱怨上了,“母親根本沒有說你什么,我想問你,咱們的銀子還有多少?” “銀子?怎么了?可是你的差使有著落了?還差多少?”彭氏的父親雖然只是個縣衙里的書吏,可一年也不少往家里撈銀子,因此在她的眼里,這官位是可以拿銀子來換的,就看你的銀子是不是夠了,“我手里還有七八萬的樣子,這些日子你已經拿去不少了,要不,”彭氏遲疑了一下,“我到顧氏那邊商量商量-” 只要丈夫的差使有著落,顧家那邊是絕對不會吝嗇的,而彭氏在鹽商親家跟前,向來底氣足的很,若不是她點頭,顧家再有錢,女兒也休想嫁給侯府子弟的。 “說起來,我還想過完年之后,往外頭走走,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宅子賣,咱們也置上一座,雖然現在不分家,到底自己名下有一座,轉租出去也劃算,”長興侯府在盛京還有幾處宅子,只是彭氏估摸依郭氏對二房的不喜,定然是不會分給二房的,而她又不像其他妯娌,娘家嫁妝里或大或小,都有鋪子跟宅院。 妻子還是計劃著如何在盛京安家落戶,可自己的差使,楊華隆嘆了口氣,“院子的事兒先放放吧,你既然給仁豫跟仁秦添衣裳,也挑幾塊好皮子給其他幾房送去,總不能如柏都有的東西,侄兒們沒有,還有驕娘,咱們楊家就那一個姑娘,自然要金尊玉貴的養起來,你不是帶回來了許多好珠子嗎?撿大的送一匣子過去,叫小姑娘戴著玩去!” 這回來就沉著臉,又叫自己給其他幾房送東西,彭氏放軟了聲音,“你說送咱們送就是了,這次回來,驕娘跟我這個伯娘也不像以前那么親近了,我剛好過去看看她,只是老爺你聽誰說什么了么?你可得實話告訴妾身,免得妾身做錯了什么事還不知道,見到大嫂了,再說錯了話?!?/br> “我這回按道理是要升一升的,原本咱們想著,花些銀子留在京城,六部衙門尋個郎中是跑不了的,可惜,”楊華隆搖頭嘆氣,“娘說等過年朝見的時候,再幫我跟太后說說,你也常到大嫂那里走動走動,定國公府的老公爺,在皇上那兒還是能說上話的?!?/br> 楊華隆話還沒有完,彭氏已經坐不住了,“不是說的好好兒的嘛,你要進吏部的?咱們上萬兩的銀子可都砸出去了!現在又沒戲了?那戶部呢?戶部也不成了么?回來的時候,你不是說了,吏部不保險,戶部郎中卻是囊中物,現在怎么回事?” “是不是因為老四?對,肯定是因為他,就怪他開罪了顧相,自己丟了官,還要連累你!”彭氏哇的一聲哭出了聲,這郎中跟知府都是五品,可一個京官一個是地方官,這都多少年了,彭氏夢寐以求的就是回到京城來,能跟著王氏到處走動交際,跟那些夫人太太們平起平坐,現在好了,她的希望全沒了。 “你給我回來,你往哪兒去?!”楊華隆見彭氏抹了臉上的淚水就往外走,急忙攔住她。 “我去問你那個好弟弟,心里到底有沒有你們這些兄弟,他倒是出名了,你們呢?我問問他,現在把你們害成這樣,他能不能睡得著???”彭氏已經出離了憤怒,她回京城之時,綿陽的太太們都羨慕她有個前程遠大的夫君,現在好了,丈夫也要像楊華峰一樣,成天呆在家里無所事事了,這叫她如何甘心?! 如果今天彭氏去了,他真的就無顏在侯府呆了,“你給我閉嘴!四弟是朝廷命官,他做了人臣該做的事!”雖然楊華隆心里也覺得楊華哲多事,可心中到底還是有大義在的,指責楊華哲的話他是羞于出口的。 “我不是跟你說了嘛,過年的時候母親會幫咱們想辦法的,再說了,就算是我做不了京官,大不了再去地方上幾年,這幾年你在綿陽日子過的不逍遙?”楊華隆看著已經泣不成聲的妻子,將她拉到榻上坐下,小聲勸道,“這要是留在京城里,權貴多如狗,一個五品郎中,到處得看人眼色,而且各方孝敬也不會比在地方豐厚?!?/br> 彭氏卻根本聽不進楊華隆的話,她這些年銀子也攢夠了,富貴有了,要的是榮華,想想王氏,小郭氏,甚至是何氏,成天出去都是侯府的夫人太太,交際應酬的是什么樣的人?自己呢?跟她打道的都是地方上的土包子,王氏的媳婦是什么出身,自己的媳婦又是什么出身?光看看平氏看自己的眼神兒,哪里有一絲對長輩的尊敬? “我不管,我要留在京城,你去想辦法,老爺你不是最有辦法的嗎?咱們把銀子都拿出來,還有顧氏呢,我知道她手里有銀子,不行的話,就給顧家去信,你高升了,顧家也有好處,不能叫他們光占便宜不出血,你快給顧家寫信,叫他們再送五萬兩銀子過來?!?/br> 彭氏腦子飛速的轉著,“老爺你準備走誰的路子?跟我說說,不行的話我去求大嫂,我將自己新得的紫玉頭面給她送過去,叫她幫我引引路子,我去求那些人的夫人,這有些事啊,內宅女人們反而好說話,對了,咱們不是得罪了顧相么?我去打聽打聽怎么才能見著顧相夫人,我去求她,我不相信顧家人跟銀子有仇!” 楊華隆愕然的看著一會兒開箱子拿銀票,一會兒開匣子挑頭面的彭氏,彭氏對官位的執著完全超出了楊華隆對她的認知,“玉華,你這是-” 若是自己真的丟了差使,彭氏會不會像大嫂跟四弟妹那樣,根本什么事都沒發生一樣? 見楊華隆只看著自己不說話,彭氏將紅酸枝木匣子里的紫玉牡丹釵拿起來,在自己發間比了比,惋惜道,“還是新的呢,這上頭的珠子,人家說是從南海帶回來的,宮里的娘娘戴的也不過如此,”她原想著,這一套等到楊華隆當了吏部郎中,她這個夫人出去應酬的時候,再戴這一套紫玉釵,“算啦,我這就給大嫂送去,她是侯夫人,這套頭面也不算辱沒了她?!?/br> 楊華隆想攔她,可見彭氏忙碌的樣子,又有些不忍心,心道若有個萬一,自己一時補不上缺,在府里一家子還要靠王氏照應,“你只管將東西給嫂子送去,還有,兩個弟妹跟侄媳婦那邊也別落下?!?/br> 楊華隆一提自己的兩個兄弟媳婦,彭氏對四房的怨恨又升了起來,“大哥大嫂那邊送什么都行,仁寧媳婦跟仁桂媳婦我也會再備上一份,只是四房五房,憑什么?咱們回來的時候,該送的都送過了,尤其是四房,若不是被老四牽連,咱們何至于此?我不找小郭氏將東西要回來已經不錯了,不對,當初她就不應該收我的禮,呸!”想到因為楊華哲,自己還得低聲下氣去跟王氏說好話,彭氏氣就不打一處來。 “你還真是,你若只送大嫂一房,撇下其他兩房,還不如不送呢!”楊華隆剛剛轉好的心情又被彭氏的不通情理給弄得滿心惱火,可看到妻子委屈的樣子,也不愿意再跟她啰嗦了,起身道,“隨你愿意,我出去了?!贝蟛涣俗约毫韨湟环萁o四弟五弟送去! 一心火氣的楊華隆剛走到院門處,就碰到二兒媳顧氏,心里奇怪,“你怎么在這兒?可是找你母親?” “沒,沒什么,就是大夫說叫妾身多走動走動,”顧氏沒想到這個時候正遇上公公,忙一福身,低頭扶了丫鬟往自己院子里走。 這種落雪的天氣,身懷六甲的顧氏在外頭轉悠?楊華隆招手叫過候在院門外的小廝,“剛才五少奶奶在這兒跟誰說話?” “這,回爺的話,五少奶奶出來散步,正好遇到了杜家大爺,兩人也就聊了幾句,杜爺已經走了好大會兒了,”小廝是楊華隆的人,自然不敢替別人隱瞞。 顧氏,楊華隆的臉沉了下來,他招手叫過院子里的一個丫鬟,“去跟你家三少奶奶說,五少奶奶身子越發重了,叫她多過去照看著,沒事兒別叫她出來亂走動?!?/br> 杜如柏被顧氏也纏的不勝其煩,這楊家本來就地方小,人口多,到處都是眼睛跟耳朵,她一個女子,不知道避忌,成日送吃送喝已經很叫他為難了,沒想到自己來趟蒹葭院,也能被堵個正著。 顧氏找他所謂何事杜如柏很清楚,不過是請他代轉一封家書。顧氏往娘家寫信,原本是可以公開送的,為什么偏偏要被著人求自己呢?杜如柏并不想沾手楊家的家務事,所以就一直推托著。 沒想到顧氏居然根本聽不懂人話,成天叫人送東西給自己,今天竟然親自堵在蒹葭院外!還跟他訴說了在楊家的不易,希望自己能幫她將“求救信”給發出去! 這小半月在長興侯府呆下來,杜如柏覺得楊家上下都是明禮曉事之人,苛待有身孕的孫媳,這樣的事是斷然不可能做的。 換個角度來想,彭氏又多喜歡顧氏,連杜如柏這個遠親也看在眼里,如何能相信侯府苛待孫媳?如果他貿然應了顧氏所求,將來兩親家鬧出來,他一個學子攪和在別人的家務事兒里,這名聲還要不要了? 想到這些,杜如柏不免生出了從長興侯府搬出去的念頭,可真要是搬出去,再想來往,只怕就不容易了。 杜如柏看著自己這間古樸雅致的書房,一桌一椅,一硯一墨,無一不是精品,有些東西,就算是有銀子,也是享受不到的,若是自己搬出去了,拿著彭氏的銀子又如何?還有楊家的背景跟楊華哲的聲名,這幾日他跟楊華耀一處論文,發現楊華耀所學,華而不實的多些,將來楊家只怕也出不了更有前程的讀書人了,那么自己,對長興侯府也不是全無用處的,兩下各取所需,就是兩處的局面。 想清楚了這些,杜如柏堅定了在侯府一直住下去的心思。 長興侯府內宅的一舉一動,根本逃不過王氏的耳目,看著彭氏送來的頭面,王氏只有搖頭的份兒了,“你這位二嫂啊,哪怕是當了閣老夫人,這氣度也是學不起來的?!?/br> 這套紫玉頭面一看就不是凡品,尤其是發釵上的明珠,顆顆碩大圓潤,不過小郭氏一點兒也不羨慕,“二嫂還是挺聰明的,知道這樣的頭面,她戴出去,只會給二哥招禍,這不,就給嫂子你送來了?!?/br> “瞧你這張嘴,跟驕娘也學會了,”王氏被小郭氏的恭維逗的“噗嗤”一樂,將匣子推到小郭氏面前,“這個你拿回去,給驕娘留著,我都這把年紀了,戴這樣的東西出去,不成老妖精了?” 這可不行,小郭氏連忙擺手,“還有淑寧呢,再不行,等如蕙生了,給她也行啊,驕娘才多大,哪里用得著這個?” “怎么用不著?驕娘可是咱們侯府的女兒,再好的也配得,我要是有個女兒,或是小孫女兒的話,一準兒給她們留著,可惜,不就驕娘這一個寶貝兒閨女么?”王氏不以為然的擺擺手,楊華隆是楊華峰的親兄弟,就算是彭氏不跑這一趟,自己該奔走的絕不會惜力,當然她送來了,自己笑納就是,“也給淑寧跟如蕙了,一人一匣子上好的珠子,”王氏搖了搖頭,“看來老二這一任,手里少說也落個十萬八萬的?!?/br> “這么多?”小郭氏被王氏說出的數字給嚇著了,“萬一出事怎么辦?” “是啊,萬一出了事,可惜他們根本不想這個,我估摸著母親已經跟二弟說過了,且看看吧,”王氏拿起玉搔頭有額間敲了兩下,以她的看法,既然已經得罪了顧培正了,干脆就光棍兒一些,誰也不求,給什么差使就做什么官,這楊華隆夫妻兩個,就是功利心太重了些。 “外頭車馬上的事,你也多上些心,眼看要過年了,就不要叫她往外跑了?!睏钊A隆好歹還聽些郭氏的話,彭氏就難辦了,王氏也只能拴了她的腿腳,叫她老實呆著了。 小郭氏也不喜歡彭氏這種成天投機鉆營,一心巴著丈夫往上爬的作派,頷首道,“是,我這些天留意著些?!?/br> 楊驕萬沒想到的是,杜如柏的臉皮如此之厚,居然老神在在的在思齊院長住了下來,他好像也知道了自己招了楊家人的忌諱,現在成天閉門讀書,連彭氏那里也很少去。這叫一心想叫杜如柏搬走的楊驕,懊惱不已。 前世楊華哲是自己辭官的,顧培正出了氣,便“大度”的沒再找長興侯府的麻煩,楊華隆也如愿補上了吏部的缺,也是因為這個,杜如柏可以跟著二房一起,留在了楊家,直到他中了進士之后,彭氏還借口杜如柏沒有成親,少人照顧,硬是將人留在了思齊院。 這樣一來,便給了彭氏或是顧氏,跟杜如柏勾結的可能。這一次,楊驕是打算想辦法叫楊華隆再放外任,再將杜如柏趕出侯府。杜如柏便沒有了誣陷大伯的機會,將來周琛登基,對付周珩,楊家也不會被拖下水。 只是這么一條忘恩負義的毒蛇,前世沒有遭到報應,這一生,楊驕卻不打算輕易的放過他,叫他依然高官得做,給彭氏添什么助力! ☆、第61章 六十一進宮 六十一、進宮 彭氏因為得不到出府的機會被急的團團轉的時候,頤壽院里卻迎來了一樁好事,姜太后遣了宮人過來,要召見郭氏。 真是正瞌睡呢有人遞了個枕頭,楊華隆聽到消息,高興的跑到頤壽院,“娘,明天您要往慈寧宮去?兒子到時候送您?!?/br> “好啦,到時候你跟你大哥一起送我們,”雖然不知道姜太后為什么召見,但有這么個機會,總比在初一大朝見的時候強的太多,“這次啊,不但你大嫂,跟平氏,彭氏跟驕娘也都隨我進宮?!背藯铗?,另幾個都是身上有誥命的。 彭氏也有機會覲見?楊華隆登時喜出望外,抬腿就往外走,“我去喊她過來,她沒有進過宮,這規矩還得跟大嫂好好請教請教,萬不能丟了咱們侯府的人?!?/br> “二弟留步,”王氏是宗婦,想的要比旁人都周全一些,跟著楊華隆出了屋門,小聲道,“太后年紀大了,一向喜歡簡素,你跟弟妹略提一提?!?/br> 王氏話一出口,楊華隆的臉立時紅了,他的枕邊人他最清楚,彭氏最注重的就是平時的穿衣打扮,又因為出身的緣故,更愿意叫人知道她如今的富貴,“謝謝大嫂,我回去就跟她說,還請大嫂到了宮里,多多照看著她些?!?/br> “這個你放心,咱們一家子至親骨rou,落下了誰,都不好,”王氏點點頭,她對楊華隆的印象還是不錯的,楊家這幾兄弟里,也數他機敏通達會做官了,只是娶妻不賢,偏還心甘情愿,叫人難跟二房親近。 楊驕對這次進宮也同樣充滿了熱情,只有盡可能的多跟姜太后,鄭皇后兩個天下間最尊貴的女人保持良好的關系,才能給侯府以后多一重的保障,至于郭氏她們想的為楊華隆謀缺的事兒,楊驕已經說動了郭氏,與其在京城被顧培正挑錯,還不如走的遠遠的,以待來日。 姜太后的慈寧宮楊驕并不陌生,不論是她當侯府女兒時,還是成了康王府的二兒媳,都有進宮的機會,而姜太后跟鄭皇后,以前也挺喜歡她,對她一直和顏悅色,每每出宮,也會帶著一堆的賞賜而回。 不過楊驕沒想這次到慈寧宮,居然見全了除了皇帝之外,宮里全部的貴主們,而除了這些人,外命婦就只有侯府一家子。 心里存著疑惑,楊驕面上卻不能流露出來,安靜的跟在長輩后面依次給太后,皇后,顧貴妃,還有太子妃梅氏,昌王妃沈氏見了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