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
見他關心的模樣,孔尚瑾心中一暖,伸手握住他的手,柔聲說道:“我曉得的?!?/br> 這還是兩人相識以來,孔尚瑾第一次做出這樣逾炬的動作,秦玉雙心中微微一驚,下意識的要收回手,卻在下一刻停住了,偷偷看了眼另一頭,見幾人都沒有注意,便停止了動作,只是發紅的耳朵出賣了他的心思。 入手的手背溫暖干燥,帶著男子特有的滑膩,孔尚瑾心中有些留戀,但見秦玉雙差點沒把腦袋垂到桌子底下去,用力一握便放了手,只假裝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盡管如此,一直到離開寺院,秦玉雙的臉頰還是紅彤彤的,低著頭不敢去看身邊的人,好幾次差點沒走錯步子。 韋氏看在眼中,作為過來人一下子就猜到些什么,雖然兩個孩子感情好是好事兒,但進了馬車還是提醒了一句:“雖然是已經定了親的,但你也要掌握分寸?!?/br> 秦玉雙一聽,羞得滿臉通紅,連忙喊道:“爹,你都想些什么啊?!?/br> 見狀,韋氏也知道自己大概是想多了,但方才兒子那模樣,真的容不得他想少。雖然是御賜的婚事,但男兒需得矜持,若是婚前就讓女兒家的了手,將來恐怕就得輕賤??蓱z韋氏也是一片慈父心腸。 那一頭孔尚瑾卻沒有那么多的旖旎心思,離開皇覺寺之后,她便讓來順去打聽打聽,今日皇覺寺里面,可有什么人跟永寧候府、或者是自己有關的,有些時候,仗勢欺人的那些,壓根不是那勢力頭腦的親近之人,只是拐著十萬八千里的彎兒旁枝末節的親戚罷了。 孔尚瑾把秦家的人送到地方,婉拒了韋氏留她下來吃完飯的邀請。等她出門,出去打聽消息的來順也趕到了,拱手說道:“小姐,今日皇覺寺中的內眷,確有一人與侯府相關,卻是咱家的二少爺?!?/br> 孔尚瑾微微驚訝了一下,她的這位二哥,在她剛剛出生的時候就嫁了出去,如今都快二十年了,那時候他嫁的人是安國公王家的庶出女兒。 說起來安國公雖然是國公,卻遠不能跟榮國公,鎮國公之類的相比,甚至連一直邊緣化的永寧候府都不如。 安國公原本并不是世襲的爵位,不過現在的安國公娶了當時先帝的九皇子,這位九皇子十分受寵,先帝便恩賜安國公不降等襲爵。若是這么下去,靠著九皇子的能耐,安國公也不該是如今的模樣,誰知道婚后九皇子沒能活過三年就病逝了。 安國公作為駙馬,原本就不能參政,九皇子還沒活幾年就死了,更慘的是,一兒半女都沒有給她留下。 這樣的情況下,安國公自然是要續弦的,就是先帝也沒有話說,盡管如此,到底是更加不待見這位國公爺。 安國公的續弦出生并不高,進門之后倒是生下了一個女兒,只是這位世子身體嬌弱,從能吃奶便要開始吃藥,好多次都穿出身體不行了的消息。 孔尚矜當初嫁的人是安國公王家的二女兒王柏,是庶出,不過因為世子身體不好,比起來倒是更加受寵。 按照孔尚矜的想法,安國公即使再沒落,那也是國公府邸,將來即使是降等襲爵,那也得是侯爵,跟自家老娘都沒差了。世子眼看著是個病秧子活不長,將來這一切還不都得是自家妻主的,當年他也不知道找了什么路子,居然真的嫁了過去。 只可惜的是,那位續弦的國公夫人可不是好惹的,孔尚矜嫁過去快二十年一無所出,據說早年的時候倒是懷過胎,但別管多么用心都沒能留住,倒是世子妃接連得女,先帝末年,安國公終于去世,爵位自然是落到了世子王杰的頭上,成為了如今的安國侯。 這般一來,孔尚矜的日子自然是難過,王柏早就被那位繼夫人養費了,本事啥都沒有,倒是風流無比,喜愛男色的名頭京城皆知??咨旭嫦ハ聼o子,日子自然是難過,前幾年的時候,那王柏甚至為了一個青樓出生的小侍,鬧到想要休夫的程度,那時候還是馮氏出面,給安國侯府遞了話,才把這事兒壓了下去。 這些事情孔尚瑾也多少知道一些,但一來她跟這位哥哥并不親近,相比起來,她更喜歡嫁到嚴家,雖然有些大大咧咧,卻并無壞心思的親哥哥,二來也是馮氏不想讓后宅之事煩擾了女兒,尋常并不許她插手,誰也沒有料到,難得去一趟皇覺寺,居然就聽到了這樣的事兒。 孔尚瑾皺了皺眉頭,既然是孔尚矜的事兒,嚴格說起來已經不是永寧候而是安國侯的事兒了,她也不好直接插手,這事兒還是交給馮氏或者呂氏來處理更好。 孔尚瑾回去將事情一說,馮氏果然氣得狠了,等女兒走后就砸了一個杯子,痛罵道:“真是個蠢貨,怪道被人害的孩子都生不出來!” 春柳連忙安慰,馮氏當機立斷的將呂氏叫來,將事情一說,揉了揉眉頭說道:“到底是孔家嫁出去的人,明日你便去安國侯府走一趟,把這件事跟那位太太好好說說?!?/br> 呂氏也是心中氣悶,真不知道這位二弟怎么這般多事,前幾年的事情鬧得還不夠大嗎,若不是侯府撐腰,他還能有現在的好日子過,雖說他沒有女兒,但說句實在的話,只要侯府不倒,安國侯府那樣的破落門第,難道還真敢為難了他,偏偏自己立不起來,專會這些的邪門路子。 ☆、第88章 憋屈 馮氏呂氏都氣的很,卻不知道那頭孔尚矜還覺得自己委屈呢,從當年孔尚矜看不上馮氏給他找的人家,自己作的嫁進安國公府,就知道他并不是那種踏踏實實能過日子的人。 一開始的時候,因為有永寧候府在,不管是家里頭公公還是妻主,對他都還算不錯,不看僧面看佛面的道理誰都知道。 只可惜這個好景不長,孔尚矜原本就是庶出子,出嫁之前又跟馮氏鬧得不太好看,故而馮氏估計著永寧候府的顏面和永寧候的意思,不會對他完全不管不顧,但用心和不用心的區別可差了太多。 安國公夫人見他在家不受寵,除非他做了什么過分的事情,否則的話永寧候府并不會插手,膽子便一日日大起來,畢竟誰家里頭,公公磋磨女婿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還不是親生的女婿呢,孔尚矜倒是回家來對著永寧候哭訴了幾回,但這樣的內宅小事兒,永寧候也懶得去管,都是些小事兒,難道還能讓馮氏上門痛罵安國公夫人苛刻晚輩不成。 永寧候是女人,自然不會知道,內宅就是這樣的小事兒,才更加讓人受不了。其實換一個能忍的,或許日子還不會這般難過,偏偏孔尚矜在家也是嬌養著的,一日日的便有些受不了,偏僻那王柏也不是個省心的,新婚剛過倒是稀罕了一段時間,沒多久就本性畢露,房里房外就沒有一個干凈的,全部沾染了一遍。 孔尚矜也是有苦說不出,唯一慶幸的便是,雖然馮氏不待見他,但給他的嫁妝卻是不少,呂氏那時候也還算盡心,兩千兩的銀子,置辦下來的東西也不算少。 為了自己能夠好過一些,孔尚矜手里頭的銀子便流水似的花了出去,他也是個傻得,有時候王柏問他要銀子,哄了幾句也不會不給。 銀子總共就那么多,又能大手大腳的花上幾年,等他的銀子被掏空之后,日子自然更是艱難,更可怕的是,王柏被養叼了胃口,問他若是不給,甚至還有拳打腳踢的,后來還是孔尚矜帶傷回家哭訴,呂氏過門走了一趟,才算是停止了。 孔尚矜的嫁妝都是有數的,里頭并沒有多少錢生錢的店鋪,很快銀子花了個干凈,偏偏連個兒子都沒有生下來。其中有沒有哪位安國公夫人的手段,外人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孔尚矜曾經回家哭訴過,永寧候給他請了大夫,卻只說心情積郁,宮寒嚴重,不容易懷上,就是懷上也不容易保住。 這日子一日日的熬著,漸漸的孔尚矜倒是學聰明了,安國公府一日不如一日,永寧候府卻是蒸蒸日上,等安國公去世,先帝果然沒有再恩封,直接給降了爵位,成了安國侯府,而永寧候府這頭,雖然爵位沒變,卻實實在在出了幾個掌權之人。這樣的情況下,孔尚矜只要多回家走幾趟,安國候府也不敢對他怠慢。 可人心就是不足的,娘家越是崛起,孔尚矜心中卻越是嫉妒,一邊覺得馮氏薄待自己,瞧瞧孔尚香的日子,再看看自己的下場,心中將這位嫡父恨得不行,另一頭又覺得,既然meimei和侄女都是出息的,侯爺那邊為什么就不能拉扯一下媳婦,王柏若是能有一份正經營生,說不定就不會日日浪蕩。 孔尚矜倒是也不想想看,王柏那樣的性子,永寧候怎么可能會出力給她謀差事,更何況王柏從小被養歪了,一般的差事兒那還看不上。 等孔尚瑾進了戶部,這位二少爺的心思又活絡起來,話里話外想要插手戶部的生意,只可惜沒等跟孔尚瑾開口,直接被馮氏罵了回去。 孔尚矜自然不會這樣算了,只覺得娘家人不管自己死活,便出了這么一個昏招,按著僅剩下的那些銀子出去放印子錢,如今已有大半年的功夫,倒是真的賺了不少,有孔尚瑾和永寧候在那邊撐著,居然真沒有人敢污了他的錢銀。 但放印子錢這樣的事情,總是容易招惹是非,光是這大半年的功夫,人命倒是沒有,但大大小小的事情不斷,在他們不知道的時候,孔尚瑾和永寧候的名頭,已經被人耀武揚威了許多次。 如今既然事發,孔尚瑾自然是要把這事兒了解的,該補償的補償,該懲罰的懲罰,至于孔尚矜那邊,呂氏過去打了聲招呼,那位安國公夫人可不是什么好性子,自然有的他受了,而這一次永寧候府可是不會給他撐腰。 其實在孔尚瑾看來,放印子錢的人固然可惡,但借錢的人明知道那是高利貸,卻還是借了錢,那之后發生的事情,她也得負一部分責任。當然,若是能有利息低有安全的借貸關系,老百姓也不會選擇這樣冒險的方式,但千年之后,高利貸還是禁而不止,可見其中的利益關系。 孔尚瑾琢磨著國家借貸的事兒,但看看才剛豐盈起來的國庫,又覺得頭疼的很,這樣的民生好事,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起碼得她將戶部梳理完畢,國庫也能支撐得起才成。 沒等孔尚瑾將借貸的事情考慮完畢,宮內就出了一件大事兒,直接將她這些雜思擊碎的一干二凈,皇后娘娘在御花園中滑了一跤,雖然有身邊的宮人墊著,到底是動了胎氣,被抬回正德宮之后,就落下了一個已經成了型的女胎。 皇后這一胎可算是萬眾矚目,宮里宮外多少人盯著,為此皇后也是小心翼翼,輕易不會出殿門,據說連宮內實務也以養胎的名頭,交給了下頭的幾位妃子共理。 好不容易養到快六月了,誰知道卻一下子出了這樣的大事兒,按理來說,不過是跌了一跤,下頭還有人墊著,太醫也趕來的及時,不該這么快就落了胎才是。 內宮才是不見血的殺場,無論其中哪些人動了手,皇后這一仗都輸得很慘,據說這次小產傷了身體,以后再想要懷上就更難了。 最后傳出來的消息,宮內仗殺了一群宮人內侍,死了一個低位的妃子,幾個管著宮務的妃子被罰了緊閉,竟是雷聲大雨點小。 一些宮人,一個低位的妃子就能讓皇后吃了這樣的大虧,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孔尚瑾是不信的,只是皇后小產的事情已經畫下了句號,別管信不信,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 這一日孔尚瑾進宮的時候,見趙旭的臉色難看,也只能安慰道:“皇上,事已至此,您就算是傷心也于事無補,只有您好好保重,才是明朝大福?!?/br> 別看孔尚瑾在戶部似乎順風順水的樣子,事實上那是因為她賺錢的法子多,又拉上了大部分戶部的官員,有錢大家一起賺,自然就能好辦事兒。 除此之外,趙旭手中可用之人實在是少,她在朝堂的根基原本就淺,還有幾個皇女遺留下來的人,雖不是處處掣肘,但也總是不順心。 趙旭猛地一拍桌子,嚇得周圍的內侍跪了一地,她卻只是冷聲說道:“前朝后宮,竟是一件順心的事兒都沒有?!?/br> 孔尚瑾倒是抬頭看了她一眼,笑著說道:“皇上這話卻是不對,至少最近國庫豐盈不少?!?/br> 聽了這話,趙旭的怒氣稍稍消去了一些,看了眼一本正經站在自己眼前的人,嘆了一聲:“那也是你的功勞,若不是瑾兒的話,怕是連戶部都……” 說完這話,趙旭擺手讓周圍的人都退下,才說道:“皇后這次遭了大罪,朕卻不能為他做主?!?/br> 要說趙旭有多么喜歡自己的皇后,倒是也不見得,不過他們畢竟是少年夫妻,這些年也算相敬如賓,胡皇后雖然家世一般,卻是個聰慧的男子,很得趙旭的尊重,這一次皇后出事,趙旭心中確實是難過萬分,偏偏到了最后,她只能拿著幾個替罪羊出出氣。 趙旭的憋屈孔尚瑾也能了解幾分,她索性也拋開君臣之別,走到趙旭身邊給她揉捏起肩膀來,等趙旭整個人放松下來,她才笑著說道:“師姐還記得師傅說過的話嗎,有時候贏得一時算不得什么,笑到最后的才是贏家?!?/br> “師姐剛剛登基,根基不穩,自然有人小心思多?!辈贿^孔尚瑾輕笑了一聲,繼續說道,“不過他們怕是也知道,師姐一日日大權在握,若是讓皇后娘娘生下嫡女,以后便沒有他們說話的余地,所以這次才會狗急跳墻?!?/br> 孔尚瑾這話雖然夸大了一些,但也是實話,趙旭上位之后,手段十分強硬,她手中有軍權,比起先帝對一些臣子的寬容,這位卻更加鐵血,一時之間朝堂之上肅清的厲害,自然惹了不少人的忌憚。越是如此,那些大家族越是害怕,總有一日皇帝完全無視他們的掣肘,不說抄家滅族,地位的滑落,就足以讓她們鋌而走險。 那些人動不了趙旭,自然會把目光放到了后宮,若是皇后生下嫡女,那些被送進宮的男子還有什么作用,恐怕這次皇后出事,并不是一家所為,很可能許多妃子世家都摻和了一腳,才會讓統領后宮的皇后也無計可施。 雖然知道孔尚瑾的話有安慰自己的成分,趙旭還是心情好了許多,拍了拍這位師妹的肩頭,嘆了口氣說道:“被你這么一說,倒是讓朕好受了一些?!?/br> 孔尚瑾見她平息了怒氣,才說道:“這些道理皇上想必都知道,不過一時大意,才會讓人抓住了空子?!?/br> 這件事確實也是趙旭大意了,比起前朝,其實她對后宮的掌控更低,畢竟先帝時期那么多的宮妃宮人內侍,不可能全部都逐出宮去,這些人背景復雜,雖然皇后梳理了一遍,但也收效甚微。 此次之后,趙旭也知道應該加重對后宮的掌控,不說這次,先帝晚年徐妃能夠犯上作亂,就是因為他居然在自己的宮內,訓練了將近百人的“禁軍”,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趙旭嘆了口氣,又說道:“這次苦了皇后了?!?/br> 太醫說話總是留有余地,雖然口中說養得好的話,以后還有懷上的機會,但誰都知道,這個機會恐怕是微乎其微,一個沒有子嗣的皇后,就算是做得再好,恐怕也不穩當。 更讓人寒心的是,那胡家在皇后出事之后,不忙著安慰,反倒是想再送一個嫡子進來爭寵,實在是讓人心寒。 其實胡家的做法也能理解,他們如今的榮耀都是靠著皇后得來的,當年皇后在家并不受寵,據說因為逆生的關系,頗受了一番冷遇。但誰也沒有料到,這個不受寵的嫡長子,居然就有這個福分,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后宮之主。 若是皇后生下嫡女,胡家自然不敢有其他的心思,但如今皇后遭了難,他們難免先為自己打算,皇后不能生,但家里頭有的是能生的人啊,比如一直備受寵愛的嫡出幼子,都是一家兄弟,若是他能進宮生下女兒,皇后抱養過去也是順理成章,那將來胡家豈不是可以更上一層樓。 話雖如此,胡家急匆匆的舉動,還是讓趙旭心生不滿,那位胡家的小兒子即使被送進宮,恐怕也得不到分毫的寵愛。 孔尚瑾心中琢磨著,不說其他,就是皇后,難道就心甘情愿的讓這個從小到大備受寵愛的弟弟,進宮來奪取自己的一切。 孔尚瑾猜測的沒錯,皇后自然不甘心,不僅不甘心,他還恨,恨胡家人的冷血無情。小產一事對皇后打擊極大,即使有趙旭日日的安慰,皇后還是郁結在心,趙旭讓胡家人進來原本是好心,誰知道就是胡家人再往皇后的心上插了一刀。 等那胡太天走后,皇后猛地將枕頭砸在地上,恨恨罵道:“本宮真是胡家的兒子嗎,本宮還沒死呢,就惦記上了我頭上的鳳冠?!?/br> 一直陪伴著皇后進宮的宮人如月連忙上前安慰:“皇后娘娘息怒,太太,太太怕不是那個意思?!?/br> 皇后卻冷笑著說道:“本宮還不知道他們,偏心到沒邊了,哼,他以為后宮是那么好混的嗎,本宮那個弟弟愚蠢的可憐,我倒是想要看看,他進宮之后能夠如何?!?/br> 皇后緩緩靠在床上,心中轉過萬千,他心中也是明白,這次之后,他怕是一輩子都不會有子嗣了,不過這也有好處,為了嫡出女的身份,以后那些后妃只會上趕著巴結,畢竟,明朝可是最重視嫡出的。 ☆、第89章 富貴 后宮之事孔尚瑾沒有插嘴的余地,事實上如果不是她跟趙旭的關系一直保持的非常親密,又有十幾年的感情在,連安慰的話她也不會隨便出口,畢竟伴君如伴虎這句話可不是平白無故產生的! 但正因為對趙旭的了解,又有許多年的感情在,孔尚瑾才不能完全放置不理。人都是情感動物,她不愿意看著一起長大的師姐一點點變成一個孤家寡人,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咨需莻€不完全自私的人,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她愿意為自己身邊的朋友做出許多事情。 其實一直以來,孔尚瑾心底都覺得,比起自己兩世為人,想法和情感都帶著一些成人化的冷漠,當年相識的時候,還是個孩子的趙旭,付出的感情恐怕更加純粹一些。 有時候孔尚瑾會覺得,自己對不起這一份情誼,所以才會格外的重視趙旭,這也是一種變相的安慰。 皇后出事,誰都知道有些人動了手,但沒有明面上的證據,即使是暴怒之中的皇帝,也不能隨隨便便拿著那些大家族出氣。大概是他們心中有愧,心虛之下這段時間倒是安分了許多,趙旭也是光棍,趁著這段時間,將許多早就準備實施的政策一一頒布下去。 六部之中,戶部在孔尚瑾的蠶食之下,早就成了新帝的錢袋子,禮部一直都以皇帝為尊,兵部在戰亂的時候,慢慢收攏到了趙旭的手下,而吏部是先帝臨死之前花了大力氣整頓,慢慢交到趙旭手中的,花了兩年的時間,趙旭總算將之收服。 而這一次,趙旭趁勢而起,對刑部和工部大肆整頓,有能力反對的人因為皇后小產一事隱忍不發,倒是讓這次的事情出乎預料的順利。 至今為止,最重要的六部已經落到新帝手中,也怪不得那些人容不得皇后生下嫡長女,真要是那樣的話,他們世家的力量,總有一天會被完全削弱。 孔尚瑾冷眼旁觀著,下一步趙旭恐怕是要對督察院和大理寺動手,這兩個地方肩負著監察、彈劾的職責,與刑部一起并稱三法司。同樣的,都察院對朝堂的影響可不小,御史的一張嘴顛倒是非的時候多了去了,這個部分同樣也是那時候受到皇女們侵蝕最厲害的,不把它收歸手中,趙旭怎么能夠安心。 趙旭性格隱忍,那么多年冷遇皇女的日子她都熬過來了,自然也不會急在一時?;蛟S對許多官員來說,趙旭的上位,比曾經的太女,二皇女三皇女上位,都是更為可怕的事情。因為這個君主不僅才華,有野心,更有心計,這樣的情況下,皇權之下,臣子想要玩弄權勢,可不是多么容易的事情。 其實他們應該慶幸的是,趙旭雖然權欲重,卻并不是那種不能容人的,大概是幼年的經歷給她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相比于太女等人,她更善于傾聽身邊人的聲音,同樣的思想也更加的開化,這也是為什么,趙旭會同樣,甚至是十分贊同孔尚瑾有些看似出格的政策。 宮內趙旭如何的補償皇后,皇后胡家又進了一位嫡子,宮中妃嬪沒有一個特別受寵的,這樣的事情距離孔尚瑾十分遙遠,事實上那一次之后,即使是在她面前,趙旭也再也沒有提起后宮之事,想必她也是明白,若是讓眼前的人摻和進去,對孔尚瑾并不是什么好事兒。 孔尚瑾在戶部如魚得水,慢慢的居然有把以前的沈啟山尚書大人架空的趨勢,沈啟山心中也是明白,不說她以前曾經跟隨過三皇女,必定得到當今的信任,單單看孔尚瑾來勢洶洶的架勢,自己恐怕也討不到任何的好處,再如今一看,手底下大部分人都轉向那一頭,她更是心灰意冷。 一開始的時候,沈尚書自視甚高,沒有在孔尚瑾根基薄弱的時候給予迎頭痛擊,等孔尚瑾發展起來,她想要動手腳卻已經不簡單了。她倒不是沒有用過小手段,但孔尚瑾看似年輕,手段卻老辣的很,每一件事似乎都讓許多人得利,這般一來,沈啟山的手段卻不是那么好用。 今年春后,沈啟山已經開始明白過來,皇帝將孔尚瑾派過來,打著的就是取代自己的主意,有皇帝撐腰,孔尚瑾又是個有能力的,這不過是早晚的事情罷了。如今皇帝壓著這件事,一來是讓自己給孔尚瑾擋箭,另一個便是孔尚瑾到底年幼,缺少一些資歷罷了。 看穿了這件事,沈尚書心灰意冷,索性嫌少出現在戶部,慢慢的,戶部之人倒是真的只知道孔侍郎,不知道沈尚書了。 作為炙手可熱的戶部左侍郎,不僅孔尚瑾,就是她身邊的人也是水漲船高。永寧候府里頭都知道,四小姐身邊的人最富貴,就是侯爺身邊那些也是比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