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這一日陪她出來的是紅梅,想了想便壓低聲音說道:“小姐,聽聲音像是三房的瑚少爺和瓊少爺?!?/br> 孔尚瑾對一群侄兒都不熟悉,唯一好一些的還是孔青珠,不過見聽見人家在哭,不免有些疑惑。 沒等她出聲,便聽見那頭有個氣憤的聲音:“哭哭哭,你就知道哭,要是哭一哭能把東西要回來倒也罷了,哭了半天也只更晦氣,誰能把你的眼淚放在眼里?!?/br> 說這話的人是孔青瑚,罵的自然是自己的弟弟孔青瓊,都是三房的庶子,孔青瑚因為是第一個兒子,三娘子還看顧一些,所以脾氣比孔青瓊大。 孔青瓊開口還帶著一絲哽咽,嗚嗚說道:“哥哥說的輕松,我心里頭難過得很,那鏡子我平日里最喜歡,每日都要看許多次,平時貼身帶著就怕磕著碰著,誰知道父親一句話,就得把鏡子送給那兩個?!?/br> 不說還好,一說這事兒孔青瑚更加生氣,誰讓這家伙把鏡子貼身帶著的,好死不死還要讓馬家的兩個看了去,現在倒是好,連累自己那面也保不住,一想到這個,孔青瑚就恨不得痛罵一頓,但看他哭得凄凄慘慘的模樣,最后只是嘆了口氣,無奈說道:“你還不知道父親的脾氣,如今這般,只當是舍了東西圖個清凈?!?/br> 孔青瓊一聽,眼淚更是不要錢的往下落,哽咽的說道:“我們這般,還不如投生到二房呢?!?/br> 都說二房二娘子不成樣子,惹了永寧侯的厭惡,但二房太太小馮氏卻不是個嚴苛的性子,對兩個庶子雖然不說大方,但也絕對不會從他們手里頭摳東西,哪像他們三房。 原來孔青瓊哭得傷心,卻是因為當初孔尚瑾送來的那一面西洋小鏡子。那鏡子精致可愛,他們這般的少年郎最是喜歡,孔青瓊日日帶在身邊,這一日卻被馬悠然看了去,馬悠然見他一個庶子,居然還有這般精致昂貴的玩意兒,心中便有些不痛快,琢磨著想從馬氏那兒也弄一塊,誰知道馬氏大手一揮,讓兩個兒子將東西送給外甥。 孔青瓊心中委屈,又傷心丟了心愛的玩物,這才忍不住就在花園里頭哭起來,這邊孔尚瑾聽了個七七八八,一開始只以為是三房馬氏的毛病又犯了,苛刻下頭的庶出子女呢,再一聽卻還有旁的事兒。 紅梅見她似乎上了心,便低聲說道:“兩位孫少爺說的人,大概是三太太的娘家外甥?!毕胫惆褍晌获R家少爺的事情說了一遍,聽得孔尚瑾哭笑不得。 其實兩位馬家少爺倒不是搶這兩位的東西,馬悠然會開口,還以為自家舅舅手里頭也會有呢,誰知道馬氏會神來一筆的。 不過馬氏一開口,事情也就沒了轉圜的余地,馬家兩位少爺固然不想得罪了侯府的孫少爺,但轉念一想,這兩位不過是在自家舅舅手底下討生活的庶出子弟,索性也就心安理得的將東西收下了。 孔尚瑾對這樣的事情十分無語,對自家三姐夫的性格又有了新的體會,見兩個孩子哭得傷心,倒是也沒有露面,只是回到房中,想了想便說道:“上次是不是還剩了幾面小鏡子,你拿上兩個,送去給馬家的兩位少爺吧?!?/br> 紅梅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便用紅盒子裝了兩面鏡子往三房去,等進了門當著馬氏的面兒將話兒一說,馬氏的臉色倒是有些不好看起來,孔尚瑾這時候送了兩面鏡子過來,恐怕是知道了三房的事情,他心中不痛快,面上還得感恩戴德,誰讓這是家里頭侯爺太太最喜歡的四小姐呢。 不說兩位馬家的少爺喜出望外,就是三房兩個庶子也心中高興,馬氏見外甥有了自己的小鏡子,只好讓他們把東西還了回去。悠然原本還有些不肯,好歹被嫣然勸住,這在人家家里頭,總不能打了人家少爺的臉。 這事兒讓其余幾房人知道,自然也在心中笑話了一番,倒是馮氏忍不住對身邊的人說道:“瑾兒雖然是個女兒家,做事情倒是穩妥,若是這次她直接把鏡子送給青瑚青瓊,難免掃了老三家的面子,送了那兩位表少爺,至少大面子上是蓋過去了?!?/br> 何老爹聽了,自然滿口子夸孔尚瑾,又說道:“可不是,咱家四小姐最是個體貼人的,像她這般年紀的女郎,哪有幾個會惦記家里頭老爹侄兒的?!?/br> 馮氏聽了也笑,想著馬氏鬧得有些不成樣子,便說道:“待會兒你挑幾樣男孩兒喜歡的首飾,給他們倆送去,就當我這個當爺爺的補償他們?!?/br> 馮氏這話確實要給兩個孫少爺撐腰了,免得馬氏過度作踐了去。要說馮氏多喜歡這幾個孫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們壓根沒有血緣關系,不過要是馬氏鬧得過了,傷了永寧侯府的臉面,馮氏卻不可能放過了他。 馮氏的意思馬氏心中明白,頓時收斂了許多,連帶著對兩個庶子也好了一些。馬家兩個少爺卻有些不以為然,在他們家里頭,庶出的孩子就跟下人沒啥區別,哪里像在侯府,吃香喝辣的,跟正經的少爺也沒啥區別了。 沒過幾日,因為這兩個馬家少爺,卻又有一人受了委屈,當然,大房那幾個都是厲害的,二房見三房的人也是不怕,三房兩位少爺被安撫住,這個受了委屈的人,卻是二房的表少爺楊怡晴。 要說起來,其實也是馬家兩位少爺私下里說了幾句閑話,正巧讓楊怡晴聽了去,要是性格豁達一些的,壓根不會往心里頭去,要是性格火爆一些的,恐怕當面就給撅了回去,偏偏楊怡晴是個柔柔弱弱的,當下便覺得難受的緊,撇開如蘭獨自避到了花園,一串串的淚珠就落了下來。 孔青瓊也愛哭,但那是小孩兒的哭法,但這位楊家表少爺卻哭得好看,哭得楚楚可憐,不得不說,他這一招也是像了死去的那位馮家少爺。 而這一哭,卻讓呂良偉看在了眼中,說來也巧了,呂家來了信,呂良偉是進后院給呂氏送信的,卻沒想到來了一場花園偶遇。 早春花下,美人垂淚,讓人忍不住的憐惜,呂良偉只覺得隨著他的一顆顆眼淚,自己的心也都要跟著一起碎了。自從那一日偶見,呂良偉便打聽過這位楊少爺的事情,知道他年幼喪父,客居在永寧侯府,如今見他這般楚楚可憐,便以為寄人籬下的日子并不好過。 若是小馮氏知道,自家這位外甥這般給自己爭面子,恐怕那點香火情分也得散了。這會兒楊怡晴乍然看見呂良偉的身影,連忙捂住半邊臉頰,匆匆忙忙的朝著另一頭快步走去,那頭如蘭正巧趕了過來,見他雖然眼睛哭得紅彤彤的,人卻沒事才松了口氣:“表少爺,您以后可別撇下奴才一個人出去了,雖然是自己家中,若是有點什么事的話,身邊連個人都沒有?!?/br> 如蘭這話倒是好意,不過聽在楊怡晴的耳中,只是感慨這里哪里是自己家,他到底不過是客居罷了。 那頭呂良偉微微一愣,上前一步到底沒有追上去,好歹知道一些規矩,只是低頭問身邊的小廝:“那位可是楊少爺,我見他哭得傷心?!?/br> 小廝見她低頭溫柔說話,臉頰忍不住泛起一絲紅暈來,看了一眼離去人的背影,點頭說道:“正是楊少爺,這位表少爺???,不是什么稀奇事兒?!?/br> 小廝這話倒是實話,楊怡晴會哭能哭,在永寧侯府是誰都知道的事兒,但聽在呂良偉的耳中,又勾勒出一個身世可憐,寄人籬下孤苦度日的小可憐模樣。 不得不說,孔尚瑾的眼光還是十分準確的,這位呂小姐的審美眼光跟自家二姐像了個九成九,楊怡晴這樣的可憐人,正是他們最喜歡最憐惜的類型。這一日之后,呂良偉總是想到這位惹人憐愛的表少爺,時不時便買上一些新奇的東西送進去,她倒是也做的不明顯,永寧侯府的那些少爺都有。 ☆、第45章 不是良人 呂良偉把玩著手中的一只金步搖,上頭垂下來的明珠帶著瑩潤的光澤,她幾乎可以想象,這只步搖帶在那個可憐男兒的身上,必定是動人萬分的。呂良偉微微一笑,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對那么個孩子上了心,不過這并不妨礙她從力所能及的地方,讓那個客居在永寧侯府的少爺好過一些。 “去,把這支金步搖送給楊少爺?!眳瘟紓⒔鸩綋u放進一個精致的小妝奩,遞給身邊的小廝,那小廝微微有些猶豫,但見她臉上露出不悅的神情,只好答應下來,悶悶不樂的走了出去。 等人走遠了,端硯才苦著臉上前,對著自家小姐說道:“小姐,那楊少爺畢竟是二房太太的外甥,您平時送禮,帶上他那一份倒也罷了,如今怎么還專程送了東西過去?” 端硯跟在呂良偉身邊多年,自然也知道她對男兒多有憐香惜玉的,但在家的時候倒也罷了,如今在永寧侯府,您對一個表少爺獻殷勤,看在旁人眼中成什么樣子。 呂良偉卻不覺得自己哪里做得不對,只是擺手淡淡說道:“不過是一支釵子,之前我也送過幾位表弟,誰也說不出不對來?!?/br> 端硯心中叫苦,但見呂良偉的模樣就知道,自己說再多的話也是無用,只好旁敲側擊的說道:“小姐,來之前太太就吩咐過,家里頭有意與侯府結親,您好歹注意一些?!?/br> 一想到這個,呂良偉臉色微微一變,說實話,孔青珠確實是容貌出色,但舉止卻過于端莊大氣了一些,對著自己也總是一本正經的模樣,更少了幾分男兒的嫵媚,這樣的男兒,或許在自家父親眼中是好女婿的人選,但對她而言,終究少了幾分感覺。 出發之前,家里頭確實對呂良偉吐露過一些心思,呂家一年不如一年,當今皇上又打壓氏族,即使科舉中第,也難以被重用,如今看來,倒是真不如這些勛貴之家。呂家想要跟永寧侯府結親,一來是看準了孔青珠的品格才情,二來也是想要給呂良偉借助一份臂力,畢竟她是次女,家族的資源,到底還得優先老大那頭。 呂良偉不是個笨人,自然也知道家里頭的心思,到底嘆了口氣,暗暗想著表弟也是不錯的,他們想讓自己娶就娶了吧,反正正房夫君的體面,自己是會給他的。不過表弟從小懂規矩,想必到時候也不會攔著自己納侍,只是可惜,那楊少爺雖然只是表少爺,恐怕是不會做小的。 要是永寧侯府知道這位的心思,恐怕一口吐沫噴上來。不過呂良偉面子上做的非常不錯,一時之間倒是將人迷惑住。 唯有楊怡晴那邊,收了幾次禮物,漸漸便琢磨出一些不對勁來,雖然旁人也有,但仔細觀察還能發現,他收到的總是最精致,最合心意。 有過兩面之緣,呂良偉又是個容貌出色的英年才俊,楊怡晴未免有些心動。他身邊的李老爹也看出幾分來,這一日收到這支精美的步搖,忍不住關上門來問自家少爺:“少爺,那位呂小姐,莫非是……” 楊怡晴臉頰微微泛紅,聽了這話卻板著臉說道:“奶爹,你又渾說什么,這要是讓人聽見,我還做不做人了?!?/br> 李老爹瞧他這副模樣,哪里有不明白的,連忙壓低聲音說道:“這位呂小姐是大太太娘家的外甥女,雖然只是次女,但也是高門貴女,她若是能來求娶,少爺的一輩子也有了托付?!?/br> 聽了這話,楊怡晴的心頭卻是一沉,有些氣餒的將妝奩推倒一邊,淡淡說道:“奶爹多想了,她是什么身份,我是什么身份,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人家不過是看我可憐,這才照顧幾分罷了,這些東西,侯府哪位少爺那邊沒有?!?/br> 李老爹卻說道:“但少爺這邊的格外好?!?/br> 看了一眼楊怡晴,李老爹繼續分析道:“是,少爺您娘家一般,但好歹也是官家出生的少爺,您的親大姨,如今坐著榮國公的位置,親舅太母如今是永寧侯,親舅舅也是永寧侯嫡出女兒的正夫君,這般的身份哪里差了?!?/br> 楊怡晴聽著心頭一動,隨即又有些無奈的哭道:“但是除了舅舅,他們都不喜歡我?!?/br> 李老爹有些心疼的摟住自家少爺,心中不免有些責怪這些人,是,當年自家少爺是犯了錯,但這關小少爺什么事情,他們怎么就不能看在血緣的份上多家關照:“別管他們喜不喜歡你,親情是斬不斷的?!?/br> 楊怡晴被他說的有些心動,但又覺得這件事絕對成不了,李老爹繼續說道:“我看著,琮小姐畢竟還小,對少爺也是平平,但若是呂小姐的話,大太太那邊或許不答應,但二太太恐怕樂見其成?!?/br> 在李老爹看來,自家少爺嫁進呂家,對二太太也有一些便利,只是他卻不會想到,二太太多么聰明的人,怎么可能為了一個可有可無的所謂臂力,而去得罪了永寧侯府將來真正當家作主的大太太。 這邊在談論呂良偉那頭大太太也跟自家兒子說起外甥女來,大太太觀察了一段時間,還是覺得外甥女確實是不錯,雖然對身邊的小廝也體貼,但會體貼的女兒家,將來對自家兒子定然也是好的,再說了,娘家大姐大姐夫都是注重規矩的人,想必外甥女在這方面也會注意一些。 聽了大太太的意思,孔青珠的臉色卻沒有絲毫害羞,反倒是微微皺眉。瞧他這副模樣,呂氏心中納悶,按理來說,外甥女這般的偏偏女郎,不是最討小少年們喜歡,再說他可是知道,這段時間外甥女沒少往里頭送東西:“珠兒,這是怎么了,我是你親爹,難道還有什么話不能直說?!?/br> 孔青珠嘆了口氣,看了一眼自家親爹,倒是也不隱瞞,淡淡說道:“爹爹既然這么說,那兒子便說實話了,珠兒只是覺得,呂家jiejie確實是青年才女,未來也可能前途無量,但…….恐怕不是兒子的良配?!?/br> 呂氏心中咯噔了一下,定睛朝著自家兒子看去,孔青珠不閃不避的看著他,嘴角還帶著一絲不多不少的笑容:“爹爹只知道,表姐送了不少的玩物過來,卻不知道,她送到楊家表少爺那邊的才是最合心意的?!?/br> 呂氏臉色猛地一變,楊怡晴他是知道的,嬌嬌弱弱,動不動就掉眼淚的一個人,不是他說,真看不上那副小家子氣的樣子。老二家的剛開始還教導一番,誰知道剛說兩句,這位就能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最后索性也撒開手了,這樣的人,侯府不說男兒,就是那幾個小姐也都是不喜歡的,好吧,唯一會喜歡的,估計是老二那個不成器的東西。 呂氏腦中飛快的閃過馮氏的那句話,覺得呂家娘子與老二有幾分相似,當時他還覺得不以為然,如今聽著自家兒子這般說,終于還是忍不住承認,這兩人還真有幾分相似,尤其是在男色這方面。 孔青珠見他似乎聽了進去,笑著坐到呂氏身邊,一手挽住呂氏的手說道:“爹,我知道你的意思,即使嫁過去,表姐將來納侍也是越不過我去,女人家哪里能守著正夫君一個人過活的,不過爹你想想,要是將來她納進門的,都是楊少爺那種哭哭啼啼的,看著都惡心心煩的很,這日子能過得舒坦嗎?!?/br> 聽了這話,呂氏倒是忍不住笑出聲來,點了點兒子的額頭說道:“未出閣的少爺,哪里來這么多話,婚姻大事原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輪得到你挑三揀四?!?/br> 孔青珠知道他并未生氣,只是笑著說道:“那可不是,有父親幫忙看著,兒子放心的很?!?/br> 呂氏聽了卻嘆了口氣,這找媳婦比挑女婿更加不省心,原本榮國公那邊倒是不錯,偏偏沒有年齡合適的。不過雖然如此,呂氏到底是歇了跟自己娘家做親的心思,就像兒子說的,將來小侍是越不過他,但以外甥女的品味,將來一群柔柔弱弱的小侍通房,那看著都覺得心煩。 孔青珠瞥了他一眼,低聲說道:“比起呂家表姐這般的風流才女,兒子倒是寧愿選一個娘親這般,或者跟三舅母似的,榆木腦袋不解風情,并不是錯處?!?/br> 呂氏聽了這話,忍不住瞪了兒子一眼,有這么說自家老娘和長輩的嗎,不過想想又覺得確實如此,自家世子確實不懂男兒心思,不會哄著他,但同時也就沒有那么多的花花心思,后院雖然有幾個小侍,但都扔給他處置。 當年馮氏給孔尚香選親,左挑右選的,最后選中了清流嚴家。嚴家既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高官厚祿,更沒有家財萬貫,那時候孔尚香嫁過去就是低嫁,呂氏一直覺得,必定是那時候去世的老太太逼得太緊,馮氏才忙不迭的定下了嚴家。 但如今看著,他卻開始明白馮氏的苦心,嚴家確實是不夠出色,但正因為不夠出色,對孔尚香才會多一分寬容。再有一個,嚴家門風清正,當家主父雖然不多慈愛,卻重視規矩但不嚴苛。果然,孔尚香進門之后,接連生下三個女兒,固然行事作風還沒有自家兒子穩當,卻任由誰也動搖不了他的地位。 最讓呂氏羨慕的是,嚴家那位弟妹雖然也有通房小侍,卻沒有庶出的子女,倒不是孔尚香的手段多么高明,據說是嚴松自己覺得,既然嫡出的女兒夠了,沒得讓庶出的來心煩,索性不讓這些通房小侍生孩子,那是真真只把他們當做玩意兒消遣,雖然對那幾個來說冷清了一些,但對于孔尚香來說,不知道省了多少事情。 想到這里,呂氏都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只可惜你三舅舅有三個女兒,偏偏都比你小太多?!?/br> 孔青珠一聽臉色頓時復雜起來,暗道莫不成父親還打算讓自己嫁給那三位表妹不成,咳咳,那三位表妹倒真跟三舅母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從模樣到個性都是如此。 呂家表小姐對楊家表少爺獻殷勤,侯府能有什么秘密,沒幾天的功夫不少人都知道了,大伙兒面子上不說,不過是礙于家里頭規矩嚴格,呂良偉也沒讓人抓住什么把柄罷了。 二太太小馮氏也略有耳聞,頓時覺得頭痛欲裂,楊怡晴的未來,他其實也考慮過,只是楊怡晴雖然客居侯府,但親生母親還在,家里頭還有一個繼父,他若是一手做主的話,也是說不過去。 楊怡晴的母親固然有些不對,但到底是親生的母親,這些年大概是知道侯府的厲害,每年也有書信過來,逢年過節的禮物也是不少,不說是不是真心,至少姿態擺在那兒,倒是讓小馮氏更加難辦。 原本小馮氏想著,等這孩子到了年紀,自己給找一戶穩妥的人家,那姓楊的家伙也不敢反對,只是楊怡晴跟他卻并不親近,反倒是對那李老爹言聽計從的,前幾次還把心思打到了孔青琮身上,不免讓小馮氏冷了心。 只是這次的事情,卻不是那么容易放過的,這一日小馮氏將兩個庶子打發走,只留下一個楊怡晴在,他看了一眼李老爹,冷笑著說道:“我倒是小看了你,當年我那弟弟走錯路子,也有你的一份功勞,如今還要耽誤我外甥不成?!?/br> 李老爹嚇得跪下,當年出事之后,原本榮國公夫人是要把他打死的,是死去的少爺拼死相護才活了下來,正因為如此,李老爹自問處處為小少爺著想。如今聽了小馮氏的話,李老爹嚇得臉色慘白,卻還是爭辯道:“二太太這是什么意思?” 小馮氏卻不管他,只是看著楊怡晴,見他如今出落的更像是死去的弟弟,更是一陣心煩,嘆了口氣說道:“呂家小姐是外人,她送來的東西,你當做尋常的禮物收下倒也罷了,畢竟大家都有,但怎么敢用什么荷包做回禮?!?/br> 楊怡晴嚇得臉色慘白,又開始掉眼淚起來:“舅舅,我,我只是想要謝謝呂小姐?!?/br> 瞧他這副模樣,不知道的還以為自己欺負了他,但小馮氏自問對這個外甥也算是盡到了心:“住口,給我把眼淚收起來?!?/br> 楊怡晴從未見過小馮氏聲色俱厲的模樣,嚇得一時間連哭都忘了,眼淚還掛在眼眶里頭好不可憐,小馮氏看著又是有些心軟,他沒有日子,這個外甥過來之后,也是當做半個兒子在教養的,只是這孩子從小跟在他那弟弟身邊長大,性子怎么都拗不過來。 小馮氏揉了揉額頭,開口說道:“這些厲害關系,你還小不知道,但你要明白,你跟那位呂小姐,是絕無可能的,趁早死了這條心,否則的話,我就只能把你送回杭州了?!?/br> 這話一出,頓時嚇得主仆兩個顫顫欲墜,小馮氏狠了狠心,繼續說道:“將來你的婚事,我會做主,但這樣的事情再出一次,就絕不會這般輕飄飄的帶過,你上了這么長時間的學,總該知道禮義廉恥?!?/br> 這話卻說的太重了一些,從小馮氏房里頭出來,楊怡晴還有些暈暈乎乎的,一時間覺得羞愧無比,一時間又對未來絕望,李老爹受了責罰,這會兒也不敢胡亂說話,主仆倆回到房中,又是抱頭痛哭了一場。 ☆、第46章 游園 小馮氏對楊怡晴說了重話這事兒別人不知,不過從這一日開始,呂良偉若是還往里頭送東西,要是大家都有的,小馮氏也不避諱,也就讓人給外甥送去,但若只是給他的,去都被送了回去,當然,被嚇了一頓的楊怡晴,再也不敢送什么回禮了,連帶著書房那邊也再也不敢過去。 其實小馮氏看著聲色俱厲,其實倒也是真的為了這個外甥好,私相授受,這事兒放到哪里都是沒道理,再說楊怡晴還有一個那樣的爹,若是傳出去,人家只會說上梁不正下梁歪,直接將他貶低到塵埃里,將來也別想說什么好人家了。 這樣的事情,對呂良偉幾乎沒有什么傷害,若是被人知道,大不了說一聲風流,但對楊怡晴的傷害卻是巨大的。 小馮氏心中也有些恨鐵不成鋼,呂良偉是什么人,那是呂家嫡系的嫡次女,如今看著還是個有本事的,什么樣的女婿娶不到,會看得上他那外甥才怪了。 婚姻大事,呂良偉自己是斷然做不了主的,那呂家的太太他也曾經過一次,是個厲害的角色,比起呂氏更甚,這事兒要是傳到那位的耳中,恐怕恨不得拔了楊怡晴的皮。小馮氏心中也有些怨怪這位呂家娘子,你又不是閑著沒事,何必來招惹一個客居在侯府的表少爺。 呂良偉那邊不知是知道了侯府的態度,還是被身邊的人勸住了,反正一開始還往里頭送些東西,被退回了幾次之后就沒了動靜。 只有伺候在她身邊的端硯知道,接到家里頭信的那一日,呂娘子曾大發雷霆。 呂氏下定了決心,便給自家大姐和姐夫去了信,不僅拒絕了婚事,還話里話外映射了自家外甥女一番,雖然沒有明說,但這兩位也是熟知呂良偉性格的人,哪里會猜不到,當下便來信痛罵了一頓,呂良偉心中有氣,偏偏楊怡晴那邊徹底的消聲滅跡,兩人身份有別,這一日之后便徹底沒了消息。 這些變化孔尚瑾是不知道的,這段時間他正在游說自家老爹去那清夢園玩兒呢,一開始馮氏想著家里頭事情多,還有一個客居的呂娘子在,這位可是要春闈的,他們一家子出去玩不帶她說不過去,帶著她卻怕耽誤讀書的功夫,一直也沒能答應。 拖拖踏踏的,終于春闈結果出來,呂良偉果然中了進士,雖然不是三甲,但在殿試的時候也入了皇帝的眼,被夸贊了幾句,直接點了呂家所在地的知縣,比那些還需要托關系找職位的進士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