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一時只見兵部尚書站了起來。 兵部尚書的長女是隆安帝的淑妃。若真論起來,他也算得上是隆安帝的老岳山了。 但他這個老岳山可不敢拿大,依然是先畢恭畢敬的站了起來對著隆安帝行了一個大禮,而后才從袖子里面掏了個奏折出來,先是山呼了一聲萬歲,最后開始上奏。 奏折的內容其實很簡潔,無非就是上個月西北元帥左翎打了個大勝仗,殺敵多少人,俘虜多少人之類的。 但兵部尚書底下說的贊揚隆安帝洪福齊天恩澤天下之類的話卻是占了大半。 他說完了這些還不算完,又有一大幫的人站了起來,拼著搶著的說隆安帝是怎么的英明神武,怎么的雄才大略。仿似西北那一仗之所以能打勝,壓根就不是人家元帥左翎指揮得當,而是遠在京城這里的隆安帝威儀遍天下,嚇得胡人屁滾尿流滾回了老家一般。 隆安帝就算是面上裝得再高潔,可這會聽著底下人的一片阿諛奉承,還是拈須微笑。 想來心里很是受用。 從頭至尾,就沒有一個人提一下左翎的功勞。 其實說起西北元帥左翎這個人,就不得不說一句,隆安帝和他爹真特么的太不是個東西了。 隆安帝是大晉朝的第三任皇帝。想當初,他祖父和左翎他祖父于亂世里一起打下了大晉朝的這一片江山,最后隆安帝他祖父登基為帝,就封了左翎他祖父為晉王。 以國號為封號封為王,這可見隆安帝他祖父對左翎他祖父的重視。 左翎他祖父自然是被感動的涕淚滿衣裳,當即就立下了重誓,說是只要大晉朝在一日,他們左家人就會誓死為他們李家守護著這一片江山。 誓言立下之后,他就領著他們左家大大小小的一群人去了西北,鎮守隴城去了。 當時大晉朝雖然是四海清平,但隴城外面的那一帶胡人還是時不時的就會出些幺蛾子。 左翎他祖父到了隴城之后,就與那里的胡人開始了拉鋸戰。 后來他老死,他兒子開始頂上。至于京城這里,隆安帝他祖父隨即也薨了,隆安帝的老子開始頂上。 隆安帝的老子不像他爹,對著晉王沒有一起在戰場上過命的交情,他就開始琢磨著,這以國號為封號封為王總歸是不大好的吧? 太沒有皇家臉面了。 當時他就有了撤下這個封號的念頭。 而那時候隴城那里,先經過左翎他祖父的一番鐵血鎮壓,再是左翎他爹的一番驅逐,胡人已經是不敢輕舉妄動了。甚至是有一年還遣了個使者進京來和隆安帝他爹商量議和的事。為表誠心,還獻了個他們部落里的公主上來給隆安帝他爹做小妾。 那個公主號稱是草原上的明月,生的那叫一個明艷照人。隆安帝他爹當即就陷入了溫柔鄉里,君王從此不早朝了。 公主受寵,自然是得為自己的族人說話了。于是她先是痛陳一番左翎他祖父和他爹的殘忍無情,說是屠殺了他們無數的族人,再是又暗搓搓的說了一句,隴城那里的軍民現下只知有晉王,不知有皇帝,而且那里的軍隊對外宣稱都是左家軍。 歷朝歷代,但凡一個將帥率領的隊伍冠以自己的名姓,被稱做某家軍,那這個將帥就鐵定不會有好下場。 沒有哪個君王會忍受一個功高震主的下屬在的。有沒有面子尚且還是其次,他要是太得民心,最后他就算是反了,那老百姓也只會站在他那一邊。 如果說隆安帝他爹一開始還只是有著撤了晉王這個頭銜的念頭,但現下他已經是下定了要撤王的決心了。 于是第二日朝會上,他就將撤銷晉王頭銜的這事給提了出來。 聽說當即就有兩個文臣撞了殿中的柱子了。另有三個大臣直接磕破了頭,血流了一地,懇求著皇帝無論如何都不能撤了晉王的頭銜。 他們的理由很充分,一來是左家人手里有先帝御賜的鐵鞭,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的。陛下您這無緣無故的就說要撤了人家晉王的封號,人家要是一著急上火起來,拿了先帝御賜的鐵鞭就沖到京城里來要打您,到時誰敢攔著???就是打死了您那您也只能去地底下找您老子哭訴去。 再者說了,晉王他們一家人兢兢業業的守著隴城,將胡人打得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還放低了姿態來京城里和您俯首稱臣來了。這晉王是立了大功的啊,論功當賞啊,還得是大大的賞啊,您這怎么還罰上了?這樣豈不是會冷了天下臣工的心? 一干大臣大有一番將殿中的柱子都撞塌了,地都磕破了,也決不能讓皇帝下令撤王的決心和豪情。 隆安帝他爹耳根子軟,又是個沒多大主見的人。他一見眾位大臣都這般鬧開了,昨晚在床上和胡人公主說的信誓旦旦的話就全都拋到腦后去了。 于是左翎他爹晉王的頭銜就暫時這么保住了。 而等到隆安帝他爹薨了,隆安帝坐上了皇位,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他爹當年想做,卻最后沒有做的事給做了。 只是隆安帝比他爹更狠。他不僅是撤了左翎他爹晉王的王爺頭銜,還讓他將手中的兵權都交了出來。最后又下了一道圣旨,明面上是說體恤左翎他爹這些年來鎮守邊城的辛苦,讓他回老家休養去了,但實際上就是讓他們左家一家人卷鋪蓋從隴城滾蛋。 而等到左家一家人離開了隴城,他又將左翎他爹的那些親信或殺或貶,總之就是讓左家軍徹底的消失了。 等做完了這一切,隆安帝才覺得自己這皇帝的寶座坐的踏實了一些。 只是好景不長,胡人那邊也不是吃素的。隆安帝攆走了左翎他爹,又拆散了左家軍,胡人得知,不過幾年的功夫就又卷土重來了。 而隆安帝后來遣去鎮守隴城的將領雖說也是個厲害角色,但哪里比得上左家一家人?他們可是和胡人面對面的打了幾十年的交道了。 于是一時大晉這邊的軍隊開始節節退守。不出數月的功夫,隴城失守,緊接著就是其他的城鎮也相繼失守。 一時朝野震驚。隆安帝大怒之下,隨后又是往隴城增兵,又是遣帥的,但總歸都是打不過胡人。 最后有大臣建議,不然就重新起用左翎他爹? 隆安帝先前還不同意。一開始是他先無緣無故的擼了人家的爵位,讓人家交出兵權的嘛,現下又讓人家出來給他擦屁股,多沒面子? 但架不住隔不了十天半個月的就有八百里加急的文書送過來,說是某某城鎮又失守了,某某將領又殉國了,隆安帝這才顧不上自己的面子,又是一道圣旨下去,想請左翎他爹重新出山收拾那一幫龜孫子養的胡人。 只是前去下旨的太監隨后來報,說是左翎他爹去歲冬天的時候舊傷復發,已經是追隨他老子去了。 這下子殿里的君臣就全都懵逼了。 千算萬算就沒算到左翎他爹會死的啊。 隆安帝就問,那左家其他的人呢? 太監回道,左家其他的人早在鎮守隴城的時候就死得差不多了?,F下就只剩了一個八十歲的老太君和一個還不到弱冠之年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