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數秒后徐老爺回過神,立馬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冉冉若果真有如此好的記性,那么一個月的時間背下考卷出現的內容,也不是不可能的。 徐老爺是個知錯就改的人,卻也是個尋根問底的人。就徐冉突然爆發的好記憶,他問出了心中疑惑:“冉冉,從前不曾見你有這樣的好本事,怎么突然就……” 突然就開掛了。徐冉在心里為她爹默默補上一句。 面上佯裝鎮定,開始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前陣子我大病一場,昏睡不醒時,夢見一個白胡子老爺爺,他同我講:‘徐冉,身為徐家后輩,你自當肩負起徐家光宗耀祖的擔子。這里有顆靈藥,你吃完后一切都會變好?!也『煤?,發現雖然有些東西記不得不太清楚,可是腦子清明了不少,背起書來比從前快多了?!?/br> 徐冉一邊說,一邊偷瞄徐老爺的臉色。 徐老爺一邊聽一邊點頭,雖有疑惑,卻并未說什么。 “這定是你爺爺顯靈了!”徐老爺嘆一句,心里想著卻是:不管怎樣,他們家冉冉,總算是有一技之長了。這樣的好記憶,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徐老爺既高興,又懊惱。 當初為何就不聽冉冉解釋呢! “冉冉,走,我們去和夫子說清楚!” 既然事情已經弄清楚,那就不能再讓冉冉受委屈! 徐老爺帶著徐冉一路殺回學堂,呂夫子正在堂上上課呢,硬生生被徐老爺給拉回耳房。 呂夫子一聽是來平反的,沉默片刻,而后從柜子里拿出徐冉的三科試卷。 “如果題目真是你自己做出來的,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將考卷內容全部背出來……” 話未說完,徐冉道:“還請夫子賜教?!?/br> 呂夫子遲疑半秒,開始照著試卷內容點抽。 每一句,只要他剛起頭,徐冉便立馬將下一句接出來,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三張試卷抽完,徐冉沒有一句背錯的。 呂夫子徹底震驚。 抽試卷的主意是他臨時起意的,徐冉來平反也是突然發生的事情,徐冉根本沒有時間另外準備。 不得不服。 呂夫子站起來,廢話不多說,拿著三張試卷,示意徐冉跟他一起回學堂。 “肅靜,本夫子有話要說。之前的月考,徐冉在帖經墨義、周法以及史學這三科功課上,取得了三科滿分的好成績。由于夫子我的失誤,對徐冉造成了困擾,夫子在這里,鄭重向徐冉道歉。另,全堂月考排名,需重新修改,修改過后的名次,會再次公布?!?/br> 滿堂嘩然。 呂夫子走下講案,深深地朝徐冉鞠一躬,“夫子有錯,不配為師,隨后請辭,望徐娘子今后學業更為精進,莫辜負天分?!?/br> 徐冉嚇得趕緊扶起他。 天哪嚕,她只想是找回公道,并不想鬧到讓呂夫子請辭謝罪的地步??!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且夫子一番思量,也是為了堂里其他學子的公平著想,夫子教導我數年,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況且連我父親也并未立馬相信,夫子有誤解,也是可以理解的?!毙烊奖锪嗽S久,才憋出一番安慰牌的心靈雞湯。 呂夫子一怔,繼續堅持已見。 徐冉再也想不出什么來說服他了,索性道:“夫子你別鬧!若真覺得虧欠,那便好好繼續教學,教好學生才是最大的職責,為了這么點事就喊著請辭,那我當初受了冤屈時怎么沒去撞墻呢。知錯即改,才是人之根本?!?/br> 堂門口徐老爺見勢不對,立馬拖她走。 “呂夫子,明日冉冉會照常來上學?!?/br> 說完就拉著徐冉走了。 呂夫子張著嘴,望著徐冉離去的背影,久久未曾回過神。 堂下有人喊,“夫子,你到底還要不要請辭了?” 呂夫子一愣,回頭抖了抖,翻開《論語》,拿起戒尺一笞,揚起脖子道:“不辭了,繼續講學!” 回府的路上,徐老爺低著頭問徐冉:“冉冉啊,這次是爹不對,你想要什么,盡管和爹說,只要是爹能買得起,全都買給你。啊對了,之前不是說想要同書堂的一套畫本嗎,爹一會就差人買回來?!?/br> 徐冉可算是揚眉吐氣了,區區一套畫本,哪能撫慰她心靈的創傷。 “我要加月錢?!?/br> 拿銀子砸才是硬道理??! 徐老爺問:“冉冉想要加多少???” 徐冉:“一百兩?!?/br> 徐老爺呵呵臉。 徐冉立馬改口:“加五兩、五兩就夠?!?/br> 徐老爺沉默片刻,“五兩太多,頂多加三兩。每月六兩月錢,夠你花了?!?/br> 徐冉聳聳肩,勉為其難地接受了。 晚上吃飯時,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徐老爺當著全家老小的面,再次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徐豐剛從宮里當值回來,一聽二妹受了委屈,不太高興:“爹,我們冉冉有多聰明,你又不是不知道,竟然為了這事,關她禁閉……” 徐老爺瞪他一眼。 徐豐假裝沒看見,繼續道:“而且受了這么大委屈,竟然只拿每月三兩銀子來補,真是太小氣了,按我說,至少得十兩才夠,你說是不是啊,冉冉?” 徐冉將頭點得跟小雞啄米似的。 徐老爺埋頭吃飯,裝耳聾。 一家人說得正是興致沖沖時,忽地前頭老唐來回話,說是東宮來人了。 徐老爺趕緊丟了碗筷換了衣裳前去接待。 來者是東宮掌事太監福東海。 徐老爺一見是他,便知今天定有大事找上門了。 寒暄幾句,福東海連口茶都不喝,急急地便請徐老爺上轎。 徐老爺內心不安,掀了轎簾問:“福公公,到底是什么事,您老行行好,透露兩句?” 福東海一笑:“徐相公莫問,只管知道今日這事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第 10 章 宮中,在徐老爺乘著小轎往東宮而去時,鳳棲宮里昆貴妃剛與丞相夫人凌氏結束談話。 太子如今已成年,是時候選妃了。前年去年,太子一拖再拖,直到今年,官人終于發話,定要在年前選好太子妃人選。 昆氏在宮中這么多年,終于盼到了揚眉吐氣的時候。 太子的地位穩如泰山,她根本無法動搖一二,好不容易聯合了丞相與娘家內閣閣老,這么多年了,卻依舊斗不動。 如今好了,選妃這事,依禮制,是需由長輩母妃來定。大周開朝以來,列位太子妃都是由后宮之主選定。 官人感念先皇后,可憐她辛苦這么多年,卻依舊只能得個貴妃的稱號。 貴妃就貴妃吧,反正定太子媳婦這事,抓在她手上跑不了的。 昆氏原本是這么想的,敗了這么多年,好歹也要贏回一局。所以她本來是打算選丞相長千金沈令音的。 沈令音,年十四,乃是周朝出名要趁早的典型才女,相貌雙全,文采斐然,深受文人才子追捧。 最重要的是,她爹沈丞相同昆家可是連襟的親戚。 本來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哪想太子突然向官人請旨,以當年先皇后與官人情投意合為由,說要自己選妃。 為了照顧兒子心情,官人大手一揮,讓昆氏將各府符合年齡的少女全都篩選一遍,最終遞了三個名字,由太子來定。 昆氏拼盡全力,終是讓沈令音成為了三名候選者之一。 另兩個嘛,一個是以丑出名的吳家姑娘,一個則是走了狗屎運的徐冉。至于為什么是徐冉,昆氏是有所考慮的。 一是徐老爺從未有過結黨結派的行為,雖然仰慕太子,卻是十足的清流。政治立場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很有自己的原則,也就是俗稱的硬石頭。 現在既然定了徐家,那么徐家三女中,只有徐冉徐佳符合年紀,徐佳太過優秀,徐冉又以交白卷之事“聲名鵲起”,兩相對比,那自是要選看起來弱弱的徐冉了。 有了徐冉和吳家姑娘做襯托,太子殿下,也只能選沈令音了。 凌氏走之前,昆氏交待:“早些讓令音回京,她在江南待得也太久了點?!?/br> 凌氏有些遲疑,問:“太子殿下,果真會選令音嗎?” 昆氏得意臉:“你放心,就算他這一次不選,兩年后待丞相新法推行成功,太子再怎么硬撐,也只能棄甲投戈,乖乖地示弱,定令音為太子妃?!?/br> 別的她做不了主,太子妃這事,怎么著也得爭口氣! 為了以防萬一,昆氏很機智地向官人請命,說此次定妃,先考察,待考察合格了,再正式向世人宣布。 依祖上規矩,太子妃成婚前,需得入東宮,受禮訓。一般太子妃的人選,也都是大婚前才公布于眾。昆氏的要求合情合理,官人便應下了。 如此一來,不管另兩人無論是誰被太子選中,都只是暫時的替代物而已。真正的太子妃之位,昆氏已胸有成竹。 這邊昆氏同凌氏話別,那廂徐老爺的轎子已偷偷進了東宮。 徐老爺下轎,跟著福東海往正殿走。 是時月色正俏,宮女手提未央垂燈,自東邊依次點亮殿前的長燈。徐老爺埋著頭往前,在殿門前等候。 依稀聽得衣料窸窣之聲,絳色敝膝入眼簾,抬頭,竟是太子親自出門相迎。 金玉束冠,雙佩琳瑯,著的是朝服。 徐老爺行大禮。 太子上前一扶,開門見山:“孤有一事,欲與徐相公相商?!?/br> 徐老爺得了太子一扶,內心激動。擔任太子太傅以來,除卻每月一次入東宮講經學,他幾乎從來沒有機會同太子這般親近。 殿下待他,親疏適宜,從未有過多相談。 徐老爺看了看被太子輕輕拂過的左袖角,心想以后干脆就別洗手了。 太子親引入殿,設座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