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想不通便別想了,省得累的腦仁兒疼?!泵ν炅苏碌氖捑皾?,從她懷中抱起兒子,笑呵呵的問了幾句,,掂了掂分量,扭頭對謝瑤光道,“兒子好像胖了些?!?/br> “小孩子長得快,不奇怪?!敝x瑤光同旁人取了那么多的育兒經,對于孩子的成長過程知道的一清二楚,不過到底是第一次當娘,在蕭景澤提起來以后,夫婦倆便像是挖掘寶藏一般,用手丈量著兒子的小胳膊小腿。 安哥兒不知道爹娘在做什么,還以為是跟他玩,喜滋滋地笑個不停,小孩子發自內心的純潔無瑕的笑容,讓他們夫婦倆愈發地沉浸在逗弄兒子的樂趣之中,沒有再想旁的事。 半月之后,太常寺卜問吉兇,卦象有異,乃是大兇之兆。 如今的太常令不再是先前那位姓李的大熱,而是換了一位吳姓官員,,這位吳太常對于皇帝的脾氣還算不上了解,戰戰兢兢地將此事稟報上去,原以為皇上會震怒,誰料蕭景澤只說了句不痛不癢的知道了。 蕭景澤敬鬼神,但不信鬼神,這些吉兆兇兆在他看來都是偶然,并沒有特殊的寓意。 吳太常并不知道皇帝陛下對他的業務水平根本不上心,見躲過了一劫,整個人樂開了花。 但他手底下的官員就不這么開心了,一個個愁眉苦臉,收了錢辦了事兒,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心里的那個擔憂和害怕呀,就甭提了。 就在這時,南方忽然傳來水災的消息,奏折上說是河道決堤,洪水一瀉千里,沖垮房屋無數,災民流離失所,民生難以為繼。 朝野上下一片震驚,蕭景澤緊急委派官員,從國庫調取錢糧,又簽發數道圣旨,派人督辦賑災事務。 而太常寺的那一道卦象,卻不知怎的突然流傳了出去。 即便蕭景澤已經足夠快地找出了應對措施,但南邊的消息傳過來,朝廷再派人去賑災,總是需要些時日的,這個時候,已經逐漸有災民一路乞討,到了長安郊外。 這些災民經歷了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餓得渾身浮腫,甚至有人賣兒賣女,易子而食,突然聽聞了太常寺曾經占卜出大兇之兆,但皇上不以為意的消息,又怎能不憤怒。 如果當時皇上細問了,詳查了,說不定他們就能避過這次災難呢 是不是皇上對老天爺不敬,才會使得神仙震怒,降下這等責罰來 這樣的說法從隱隱約約到眾口鑠金,也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因為災民們知道了先前北方天氣嚴寒不退,缺食少糧的事兒。 看吧。不止他們遭了秧,其他人也沒落著好,一定是皇上不敬重鬼神,才會讓他們都遭此大禍。 如果說先前只有從南邊來的災民們在內心埋怨,那么這一次,連長安城的百姓都有些坐不住了,流言成燎原之勢,尤其是這樣的事兒從不缺湊熱鬧的人,說得人多了,每個人心里都有想法。 饒是蕭景澤的好脾氣,也讓他忍不住摔了奏折,怒斥底下的官員辦事不利。 “朕讓你們控制災情,你們殺了災民是怎么一回事還怕鬧得不夠大嗎不讓災民進城是不想影響城中百姓的正常生活,長安令,朕讓你們在城外搭建臨時住所,安置災民,為什么不安置還有城里的百姓,流言蜚語鬧成這般,難道就沒有找出源頭來” 薛嚴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一項一項的回稟道:“鬧事的災民太多了,當時場面控制不住,衙役們就動用了武力,當時只是想將他們趕出去或者綁起來,絕對沒有傷人性命的意思,臣也不知道他們怎么就死了。安置災民的臨時住所臣已經命人搭建好了,可是……可是哪些災民不愿意住,臣……臣也想不出辦法來,還有在城中散步這些謠言的人,現在說這些事的人太多了,朝中有一大半的官員也對此半信半疑,臣……臣品級低微,不敢……” “說起這些來借口倒是一個個的。你品級低微,是讓朕給你升官嗎說了多少遍,不要和災民發生沖突,安撫為主,就算不能站在他們的立場,難道你不知道一旦災民失控,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嗎”蕭景澤著實沒有耐心和薛嚴解釋這些,氣哼哼地將人給轟走了。 宮外的情形謝瑤光也聽說了一些,她忙著照顧孩子,倒分不出心想這些,不過蕭景澤一連四五天都忙到深夜,睡在了御書房,她怎能不擔心。 好不容易趁安哥兒睡了,這才特意提著吃食來御書房看蕭景澤,沒成想一進門便看到地上那摔爛了的奏折,還有揉了一地的廢紙團子。 “你這是怎么了”她可是從沒見過蕭景澤生這么大的氣。 “事多,心煩?!笔捑皾甚r少有這樣頹敗的情緒,他面容疲憊,心中煩悶無比,但仍是擠出一絲笑容來,“過去就好了,別擔心?!?/br> “為了災民的事兒”謝瑤光將地上的奏折撿起來,又將廢紙團子歸攏到一起,丟盡了紙簍子里,笑道:“我看你先前安排賑災井井有條,是哪里出了問題嗎” “不是賑災的事兒,是宮外的流言?!笔捑皾甚久?,“現在恐怕宮里也有人在說吧,什么我為君不仁,非天命所歸的說法都出來了,只怕是要亂!” 謝瑤光想了想,“你是說蕭承和會借機造反” 盡管知道蕭承和對皇位有著覬覦之心,但是這輩子和上輩子的路明顯不同,現如今蕭景澤好端端的,又不像上輩子那樣早早地就……想到這兒,謝瑤光擔憂道:“你最近要小心一些,不管去哪兒都要讓決明跟著,我怕……” “怕有人行刺我阿瑤關心我,我自當領受,宮中衛尉不是吃素的,再說我現在忙得焦頭爛額,也不會去哪里的,放心吧?!笔捑皾尚α诵?,“至于你說蕭承和,他若是想直接謀反,恐怕早就做了,我覺得他求得是一個名正言順的機會,只要我不死,他就沒有借口,我是擔心民亂?!?/br> 試問哪一個朝代的建立和國家的開啟不是因為民亂呢。 民一亂,便會舉兵造反,他們或許兵不強,馬不壯,但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有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就算是鎮壓住了,也是一場生靈涂炭血流成河,捫心自問,蕭承和并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形。 165.解鈴 第167章解鈴 有時候謝瑤光會想,是不是因為她的重生,才會使原本順平安昌的盛世變得突然多災,畢竟上一輩子,似乎并沒有這樣的寒霜雨雪,也沒有這樣聲勢浩大的洪澇災害。 究竟是不是因為自己而改變了所有事情的軌跡,謝瑤光也說不清,上輩子蕭景澤死后,許多事兒她都記不太清了,如果不是蕭承和偶爾還會在她眼前晃一晃,有時候她甚至會真的覺得上輩子已經成為了一場夢,而她現在只是過著和夢里截然不同的生活而已。 “古人都講先禮后兵,你對黎民百姓有著帝王仁善之心,俯仰無愧于天地,行止無愧于良心,這便已經足夠。若是真有民亂,那就是謀反,謀反乃重罪,按律法行事即可?!敝x瑤光覺得蕭景澤是想想出一個完美的法子,既能避免民亂,又能維護天下太平,試問天底下又怎么會有兩全其美之事呢? 見蕭景澤仍在沉思,謝瑤光無奈地笑了笑,“你就是想得太多了,皇帝掌生殺大權,想想先帝和幾位先祖皇帝在位時的民亂,哪一次不是用血骨填平的,瞻前顧后可不行?!?/br> 這話也就謝瑤光敢說,像那些領了皇差的官員,也只敢在心里腹誹兩句罷了。 “阿瑤,我……”即便是當了多年皇帝,蕭景澤也不缺殺伐果斷的決心,但在某些事情上,他一直有不能撼動的底線,他不愿意做一個鐵血帝王,不愿意看到腥風血雨,倒不是因為悲憫或者慈善,純粹的不喜歡罷了。 謝瑤光忽然想起當年蕭景澤剛剛登基時,外祖父對他的評價,說他仁心治世,但仁心不能平亂世,所以才會讓他丟棄一直養著的琥珀,想要磨掉他的婦人之仁。 是自己的出現改變了某些事兒。 謝瑤光再一次意識到了這一點,她摸了摸鼻子,道:“我幫皇上想法子?!彼矚g的,可不就是蕭景澤永不改變的溫柔,不過是難了些,她就不信沒有辦法,又何必讓蕭景澤的眸子里染上血色呢。 蕭景澤笑了笑,他就知道,阿瑤一定能理解他的心思。 拉起謝瑤光的手,年輕的皇帝陛下,將人引到桌案前,指著桌上的一張紙,道:“我有一點兒思路,不知可行不可行?!?/br> 蕭景澤想了好幾天的對策,又同不少臣工商議,怎么可能一點兒所得都沒有,所有的解決辦法最終都落在了紙上那七個大字上。 解鈴還須系鈴人。 “系鈴人?”謝瑤光不解,“我聽黃忠說,這流言蜚語散播之廣,幾乎涉及了長安大大小小的門戶,便是宮中也有人在說,根本無從查起,怎么找到這個系鈴人呢?” 蕭景澤搖搖頭,解釋道:“我說的系鈴人,并非是具體的某個人,而是流言本身,阿瑤可還記得,蕭承和剛剛封王時,滿城傳他孝義有加的事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