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我待久久的心意,與你是一樣的,”晉鞅笑了笑,“總希望她過得好才放心?!?/br> 顧存璟面上含笑,心里卻有些疑惑,誠王膝下也有女兒,但是陛下登基后,似乎并未替這些兄妹加恩,這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個關愛meimei的好哥哥啊。 回到家后,顧存璟把這事告訴了顧長齡。 顧長齡聞言笑道:“傳聞誠王府中的郡主與其父性格截然相反,其人殺戮果決,性烈如火,讓無數人避讓敬畏。據聞陛下在誠王府時,性情溫和,與郡主并不常往來?!?/br> 要把任性刁蠻說得如此委婉和諧,也是挺不容易。 想到大豐歷代公主郡主們的各種彪悍事跡,再回想一下自家的meimei,顧存璟覺得自己似乎理解皇上為什么會把多余的愛心用在久久身上了。 有一個刁蠻任性的同父異母meimei,府中當家女人還是異母meimei的母親,親爹又是個不管事的,這個中滋味,不用想也能猜到幾分。 “父親,依您看,皇上會求娶哪家姑娘為后?”顧存璟好奇的問。 “你認為是哪家?”顧長齡不答反問。 “依照皇上現在的態度來看,司馬家與李家不太可能,但是皇上現在又絕對不會讓新貴家的女兒做皇后,所以皇后必然會從二三流世家里面出來?!彼屑毣叵胫┲忻暫?,夠清貴又低調的幾家,最后有些不確定道:“會不會是……國公楊家?” 顧長齡笑而不答,等顧存璟實在憋不住后,才道:“你只算到了局勢,卻沒有算到人心?!?/br> “人心?”顧存璟看著故作高深的父親,對他的話持懷疑態度,“陛下似乎……并不是特別重感情的人?!?/br> 顧長齡挑眉瞥兒子一眼,懶懶道:“且慢慢看著吧?!?/br> 父子二人正說著,就聽到外面傳來丫鬟們請安問好的聲音,原來是楊氏與顧如玖母女二人回來了。 顧存璟見到跟在母親身后的meimei,忍不住又想到了皇上。 皇上心中想要的meimei,是他家妹子這樣的嗎? 作者有話要說: 昨晚的鏈接點不進去,我重新放一次: 我家西皮的古言文:《誰家嬌女》 感謝: 少年,我恨你扔了一個地雷 墨小顏ベ扔了一個地雷 否極泰來扔了一個地雷x3 三位大大的霸王票支持,么么噠~ ☆、野心 “定國公府一行可還順利?”顧長齡端了杯茶遞給楊氏,順口問了一句。 “不還是那樣,”楊氏接過茶杯,朝顧長齡笑了笑,低頭抿一口,捧在手心沒有放下,她轉頭看了眼湊到二兒子身邊說話的女兒,沒有把楊國公家有意結親的事情說出來,“楊太太為人慈和,他們家的公子小姐,都是禮儀周全的人物?!?/br> “他們家的人,在禮儀方面,向來讓人挑不出錯,”顧長齡對楊國公一家印象頗佳,所以言語里,略帶了幾分推崇,“雖然后輩如何我不太清楚,但是楊國公其人,卻是個難得的正人君子?!?/br> “君子不君子,有什么可重要的,”楊氏笑了笑,轉頭對顧如玖道,“久久,你今日與楊家姑娘相處時,可還融洽?” 正在與顧存璟聊龍禁衛里發生的一些趣事,聽到母親提到自己,顧如玖忙回過頭來道,“楊姑娘性子穩重,并不常說話?!?/br> “言多必失,楊姑娘這樣的穩重人確實不錯,”楊氏笑著道,“倒是把你給比下去了?!?/br> “天底下好姑娘千千萬,我若是跟每個人都比上一場,只怕都沒臉在京城里待下去了?!鳖櫲缇劣懞玫某瘲钍闲Φ?,“只要你跟父親覺得我好,就夠了?!?/br> “單單我跟你父親覺得好可不行,”楊氏又是一笑,對自家女兒這種討好賣乖的行為早已經習慣,“你玩了一天,也該靜靜心,回院子里去吧?!?/br> 顧如玖起身朝父母福了福身,然后道:“那我便不打擾母親與爹爹了?!?/br> 顧存璟見狀,也跟著起身告辭,追了出去。 “久久,”顧存璟叫住meimei,“你等等我,我有話跟你說?!?/br> “二哥?”顧如玖停下腳步,疑惑的看向顧存璟,有什么事值得他特意追出來說? 顧存璟扯了幾句有的沒的,終于把話題引到了皇帝身上:“我見陛下私下里總是稱你為師妹?” “對,”顧如玖點了點頭,“怎么了?” 還能怎么?他怎么不見陛下叫他或者大哥為師兄? “沒什么,我見陛下似乎跟關心你的事,所以就隨口一問,”顧存璟笑道,“我不好問陛下,只好來問你了?!?/br> “這有什么好奇怪的,他叫我師妹,是給父親顏面。叫我師妹,總比叫你跟大哥兩個已經入朝為官的人為師兄好?!鳖櫲缇劣X得,即便皇帝現在對她確實非常不錯,但是一開始他稱自己為師妹時,有很大部分的原因就在父親身上。 見meimei看得清楚,并沒有因為皇上的特殊對待而誤會什么,顧存璟也就放下心來,當下便道,“還是meimei看得清楚明白,是為兄愚鈍了?!?/br> 顧如玖掩著嘴角輕笑出聲:“二哥什么時候變得這么笨了?” “哼,”顧存璟把手背在身后,故作生氣狀搖搖擺擺的離去。 顧如玖看著他的背影,臉上的笑意良久后才淡了下來?;氐皆鹤雍?,有些疑惑的想,二哥怎么突然問起這件事了? 三天后,宮中突然傳出消息,皇上的加冠禮將在下個月二十八舉行。因先帝已經作古,所以由周太后頂替父親一職,替皇帝安排加冠禮。而顧長齡因為是皇帝最器重的先生之一,加之又頗有才名,所以在帝王冠禮上以贊賓身份出席。 最讓人感到微妙的是,司馬家只能作為客人出現,而沒有在皇帝加冠禮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冠禮對于男子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存在。雖然早有古代名士說帝王應二十而冠,但是眼下太后與皇帝有意提前加冠,而大多朝臣都沒有站出來反對,那么這事不成也要成,除非皇帝在這期間,突然喪命或者帝位傳讓。 顧長齡原本在朝中只領了個清閑職位,以及帝師這個榮譽稱號,但是關于皇上冠禮舉行的詔書頒發后不久,顧長齡就升遷了,就任京城尚書省二品尚書令,雖沒有中書省與門下省來得顯赫,但這也是顧長齡得到重用的訊號。 中書省中書令乃是張仲瀚。門下省侍中是李家的當家人李光吉,兩者一人出自寒門,一人出自世家,政治立場上,必然不可能事事相同,不過由于張仲瀚性子軟和,而李光吉也不愿顯得太咄咄逼人,所以兩人之間,并未發生太大的矛盾。 不過由于顧長齡得到重用,就有可能打破朝堂上的局勢。當然,擔憂的人大多是寒門出身的官員,世家們就顯得穩重多了,因為顧長齡是他們世家這邊的人。 很多時候并不是寒門與世家之間互相看不順眼,只是彼此都是為了階級利益,所以在某些時候,就不能退讓。 皇上提前加冠后的野心,朝臣們心里都清楚,不過他們對此并沒有多大的意見。朝堂上的眾人,雖然大多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就愿意讓個昏聵無能的人坐在那個位置上。 現在這位皇上自從繼位以后,由于沒有親政,大家還看不出他是否勤政愛民,但至少言行有度,品性出眾,這一點上已經勝過先帝太多。就這些,已經足以讓朝臣對他十分滿意了。 最重要的是,連人家太后都對他提前加冠沒有意見,他們這些朝臣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所以在詔書頒發到冠禮即將正式舉行,竟沒有人站出來對皇帝提前加冠表示反對,倒是有朝臣上書對皇帝從品性到外貌進行了好一通夸贊,有些文人也跟著趕了一把時髦,寫了幾首詩詞來宣揚皇帝的美德,盡管他們連皇帝是圓是扁都不知道。 但是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期許有人能看重他們的詩作,以此能夠進入朝堂。 抱著這種心思的人不少,就連顧家也收到了不少文人想盡辦法塞進來的詩詞大作。 有些詩詞寫得極其rou麻,若是不知情的,還以為這是哪個郎君寫給心愛姑娘的詩句,而不是心有抱負的青年寫給帝王的。 文人們想得很美好,實際上靠詩詞入朝一途并不容易,除非有人看上此人才華,并且愿意大力推薦。 只可惜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顧如玖已經看到她老爹讓人收了不少詩詞放到雜物間去了。 “有才華的人,并不代表他有治世救民之能,”顧長齡合上一封自薦信,“能寫一首好詩的人,未必能寫出好的辦公文章?!彼研偶堈酆?,塞進信封里,對女兒道,“久久,太后說她進來身子不太舒服,希望你進宮陪她幾日?!?/br> 正在聽自家老爹講政治正確道路,哪知道對方突然把話題轉到太后身上,她一時間有些反應不過來, 陪伴太后……這是要在宮中留宿?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以下大大的霸王票支持,大家晚安~么么噠 神轡扔了一個地雷 月薇瑯扔了一個地雷 少年,我恨你扔了一個地雷 否極泰來扔了一個地雷x3 墨小顏ベ扔了一個地雷 17133366扔了一個手榴彈 慕慕扔了一個地雷 ☆、馬車 第二天一早,顧如玖剛用完早飯,就聽說自家收到了一大堆的拜帖,有交情的沒交情的,還有細數祖上幾代,拿著宗譜上趕著結親戚的,簡直刷新了顧如玖的三觀。 不過這些匆忙已經與她無關,昨晚晚上她就收好行禮,等宮里的馬車來,就乘車離開,不用為這些家長里短頭疼。 難道太后她老人家已經預料到這種情況,讓她進宮光明正大躲懶的? 因為是進宮小住,所以顧如玖自帶了四個貼身丫鬟,身邊其他伺候的人,都留在了侯府。 臨行前,楊氏特意囑咐了顧如玖幾句:“宮中人員繁雜,但你要記住,規矩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你既是為了陪伴太后進宮,那么言行就代表著太后的顏面,我們顧家的顏面。遇事是進還是退,你心里要有個度?!?/br> 顧如玖點頭,已經從包子形向鵝蛋形發展的臉上露出笑意:“請母親放心,我明白?!?/br> “嗯,”楊氏伸手摸了摸她鬢邊的步搖,“旁人皆說你天真爛漫,被我們寵得什么事都不愛放在心上。但我明白,你雖然長得稍顯稚氣,但心里比誰都想得明白?!?/br> 知女莫若母,自己親手養大的孩子,內里究竟是什么樣的性格,她又怎么會不清楚。她這個小女兒看似天真無邪,似乎是個單純的性子,但是從小到大,她吃過誰的虧? 反而是與她過不去的人,最后被折騰得無可奈何,偏偏還不能說出什么來。 聰明的人,向來傷人于無形,她這個女兒為人處事,比她往年在閨閣時,圓滑伶俐多了。 親自送女兒上了馬車,楊氏轉頭往書房走去。 大豐的朝會安排是三日小朝,五日大朝,今日顧長齡不用給皇帝授課,也不用去上朝,所以早上過后,就坐在書房里看書習字。 楊氏走進書房,語氣里帶了幾分怒意:“夫君,之前李家來求親,你說他們家內里混亂,不是好的人選?,F如今楊國公家有意,他們家人口簡單,又是書香世家,楊家大郎更是難得的翩翩少年郎,為何你仍舊有意見?” “夫人莫惱,”顧長齡放下書,扶著楊氏在椅子上坐下后才道,“久久如今方才十三,京城里的貴女們即便等到雙十成婚也不嫌晚,你何必如此焦急?” “少說這些有的沒的,”楊氏也顧不得世家女子的儀態了,拍開顧長齡放在自己胳膊上的手,“你敢說你沒有半點其他心思?” “我即便是有其他的心思,也不會拿自家姑娘終身來開玩笑,”顧長齡見發妻動了真火,只好道,“如今京中情況復雜,皇上與太后早已對幾個世家心生不滿,只怕待皇上親政后,李光吉的左相一職便不會太穩當了?!?/br> “即便是司馬家與李家非好人選,但是楊國公家素有清名,也不受宮里貴人猜忌,難道也不合適?”楊氏說到這,皺眉道,“你不會是起了把久久往……” 楊氏沒有明說,但她相信顧長齡知道她說的是什么。 顧長齡聞言嘆了口氣,有些無奈道:“這事不是我怎么想,而是由皇上怎么想,以及我們家丫頭自己怎么想?,F在談什么,都言之過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