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要知道,周氏一族只能算作世家末流,在周氏發源地亭洲可能是風光無限,可是在京城這個地方,也就不過如此。若不是他們家養出一個命好的周太后,哪會有現如今這般風光? 第二天顧長齡進宮向太后謝恩,結果剛開口沒說幾句話,太后就悠悠道:“表兄,我十分心悅久久這個丫頭?!?/br> 顧長齡聞言心頭一個咯噔,太后這話是什么意思? “你說我讓皇上封她一個縣君,食邑三百戶如何?” “小女無才無德,又無寸功,實在不能受此等圣恩?!鳖欓L齡與這個表妹實在不太熟,所以當對方腦回路與他完全不在一條線上時,他也是滿頭霧水,這莫名其妙的,給他閨女爵位是什么意思? “所以你要努力呀,”太后恨鐵不成鋼的瞪了顧長齡一眼,“如今你已是帝師,平日里好好教導皇上,這樣我也有理由給那個丫頭封賞了?!?/br> 因功而加恩,又為了不讓朝臣覺得她偏愛顧家,所以只加封他家閨女,多好的理由。 顧長齡看了太后一眼,見對方的臉上滿是期待與堅定,沉默片刻,只好道:“臣為帝師,教導皇上,乃是臣應盡之責?!?/br> “久久不是說你這個當爹的,平日里最是隨和開明的,怎么我瞧著,你竟跟其他人一樣,是個不知變通的人呢,”太后皺起眉頭,蠻不講理道,“反正我不管,你最近盡量表現得好些,早些讓久久的爵位下來,她跟京城里的姑娘們來往,也更有臉面?!?/br> 說完,對這個“不知上進爹”嫌棄的擺手,“你現在就去給皇上授課,好好表現?!?/br> 有了太后發話,即便這個時辰不是顧長齡的課時,他也只好邁著沉重的步伐朝乾坤宮走去。 沒走出幾步,他轉念又一想,就連太后都這般喜歡他家閨女,可見他家閨女有多好?自家孩子討人喜歡,做爹的該驕傲自豪才對。 于是,顧長齡又高興起來,連走向乾坤宮的步伐也輕快很多,仿佛對乾坤宮里的皇帝充滿了期待與盼望。 進了乾坤宮的書房,丞相張仲瀚正在為皇上授課,見到他進來,張仲瀚停了下來。 “顧先生?!睍x鞅抬頭見顧長齡進來,放下手里的書,起身向顧長齡行了一個學生禮。 “皇上,”顧長齡受了這個禮,回了晉鞅一個君臣禮,然后與張仲瀚互相見禮,“打擾二位了?!?/br> “壽之兄來得剛剛好,我正好給皇上講完今日的課程,”張仲瀚語氣溫和道,“你也是關心皇上的學業,何來打擾一說?” 顧長齡打了個哈哈,見張仲瀚跟皇上交待幾句后就離開了書房,在心底搖了搖頭。作為一國丞相,張洪瀚的性子還是軟了些。若是他,這會兒必定不會走。,反而會留在這里繼續為皇上講解問題。 倒是晉鞅的臉上看不出什么,顧長齡讓他臨摹名士字帖,他就乖乖的練習,也不問為什么,神情認真,不見半分敷衍。 “常人喜以字觀人,殊不知擅于書法的人,也擅于借由書法掩飾內心情緒。為帝王者,不必做到高深莫測,但不可讓人覺得喜怒不定?!痹诨实劬毩诵“霑r辰的字,休息的時候,顧長齡寫了兩個字放到在他面前,以閑談的語氣道,“皇上覺得,憑借這兩個字,可以看出臣的性格嗎?” 晉鞅抬頭看去,只見這張紙上,左邊寫著仁,右邊寫著威。仁字圓潤溫和,威字氣勢凌云,完全看不出相似之處。 他沉默的看著這兩個字,又看了眼端著茶杯一臉淡定的顧長齡,站起身神情鄭重的朝顧長齡深深一揖:“謝先生教誨?!?/br> 顧長齡放下茶杯起身扶住皇帝的手,笑瞇瞇道:“皇上不必如此,臣相信您定能做到最好?!?/br> 顯擺了這一手,皇帝見識到了他的書法有多好,日后定會好好跟他學習字畫的。 晉鞅見顧長齡眼里滿是對自己的信任,心中有些感動,不曾想寧平伯竟是如此看好自己,就連他自己現在都不敢肯定,自己能做好這個皇帝。 那些世家貴族們怎么看自己,他心里是有數的。太后為自己安排的幾位帝師,有些對自己格外殷勤,有些對自己表面恭謹內里敷衍,他更是看得清清楚楚,只是不曾表露出來而已。 現在剛來為自己授課的寧平伯不僅認真的教他書法,暗中提醒他為君之道卻又沒有急切擺出想要從龍之功的嘴臉,反而讓他心生幾分好感。 一人有意安心努力學習,一人有意用心顯擺學問認真教授,倒是相得益彰。一個多時辰下來,竟是師生盡歡,晉鞅甚至親自送顧長齡到了門口,恭敬的稱顧長齡為“顧先生”而不是寧平伯,以示對顧長齡的敬重。 當天晚上顧長齡回到家后,又向妻兒夸獎了一番皇帝,言其尊師重道,聰慧上進,是個難得的好少年。 兩個兒子對此無看法,只是沉默的聽著。而楊氏也早就習慣了丈夫這種澎湃的情感抒發,根本就沒有把這些話認真的聽進去,誰叫自家丈夫回家后,總是喜歡跟她贊揚誰好,誰特好,誰好得不得了。她如果每次都要認真記著,腦子還不得崩潰? 倒是顧如玖聽完顧長齡所言后,忍不住想,難道這個皇帝,真的是個品行不錯的好sao年? 她爹雖然是個樂天派人物,但是在她記憶里,被她爹夸過的人,好像現在過得確實都很不錯,在朝野中名望也越來越好,其中有兩個甚至已經成為了名士。 其實她覺得朝廷應該頒發一個“吉祥嘴”稱號送給她爹。 五日后,顧長齡晉封為寧平侯的旨意正式下發,同時伴隨圣旨而來的還有周太后與皇帝的封賞,各種擺設物件,錦帛綢緞,引得不少人側目。 不過隨后又有好幾道封賞的圣旨分發到其他人府中,于是顧長齡這個新晉的侯爺就變得不那么起眼了。 整個京城因為新帝登基后的封賞而變得喜氣洋洋,先帝駕崩的最后一點陰霾也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也讓大家清晰的認識到,大豐朝換主人了。 只是這個主人,他們暫時還不確定是一個女人還是一個為成年的幼帝而已。 半年過后,民間又恢復了正常的婚喪嫁娶,太后與幼帝之間,也沒有傳出爭權奪利的□□,京城再度變得繁榮熱鬧起來。 年輕的公子小姐們,又開始了他們喜愛的各種聚會,騎馬狩獵,賞畫作詩,踏馬游花,打球投壺,什么熱鬧玩什么,什么新奇樂什么。 最近京城里的新消息就是司馬家三房的人要到京城里來了。 作為一流世家,司馬家的人情來往,向來受人關注?,F在京城里居住的是司馬家大房與二房,所以三房進京,是為了投靠他們。 早年聽聞司馬家三房老爺子喜好玩樂,不喜仕途,如今為了兒孫前途,竟也不得不進城投靠大房與二房,不得不說是權勢動人心。 作者有話要說: 因為明天過生日,所以今天朋友提前為我慶生,玩得有些晚,現在才更新,大家抱歉啦~ ps,明天家人給我慶祝生日,可能更新仍舊會晚,所以請大家多包涵啦(づ ̄3 ̄)づ╭ 感謝以下大大的霸王票: ☆、聚會 司馬香覺得自己似乎并不太喜歡京城里的生活,與四季如春的亭洲比起來,京城的夏天顯得過于炎熱。這里的衣飾流行與亭洲更是不相同,讓從未到過京城的她都有些微的不適應。 可是作為司馬家的女兒,她說不出這種怯場的話,甚至不能讓人看出她的無所適從。這次祖父帶著一家人進宮,是為了替父親以及兩位叔伯謀前程,她絕對不可以在這種時候,為家中蒙羞。 也正是因為如此,堂姐司馬蕓準備帶她去參加聚會時,她沒有拒絕,反而為這次聚會做了精心的準備。 這次的聚會地點在京城近郊的一處清涼的別莊里,司馬香搖著手中的檀香團扇,壓抑著心里那股因為炎熱升起的燥意,直到馬車進入別莊的地界,她才察覺到一絲涼意。 下了馬車,她跟在司馬蕓的身后往里走,還未到地方,就聽到里面傳出說笑聲,顯得十分熱鬧。 “你們可算來了,”一位穿著香橘色裙衫的少女見到她們,笑吟吟的上前挽住司馬玲的胳膊,臉卻對著她說話,“快過來一起坐?!?/br> 在一番介紹之下,她才知道挽著堂姐的少女是李家二房的三小姐李靜玉,但是據她所知,堂姐的閨中密友并沒有這位李姑娘。 作為這次聚會的舉辦者,李家的幾位公子姑娘熱情又不殷勤,即便是不喜聚會的司馬香都挑不出半點不是。 她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頓時淡淡的荷葉香味傳入她的鼻尖,讓身上最后一絲暑氣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心情平靜下來,她才有心情打量四周三三兩兩在一起閑聊或者做小游戲的少男少女們。 堂姐也在她耳邊輕聲介紹著這些姑娘都是哪家的,好在她早已經開始背譜牒,所以對這些公子姑娘們背后的家族關系圖還算了解。 “那位姑娘是哪家的?”司馬香望向一位十一二歲左右的姑娘,這位姑娘穿著杏黃輕紗裙,雖然不是在座諸位姑娘中最漂亮的,但卻是最讓她在意的一人。因為在看到此女第一眼時,她便覺得心里模糊軟乎了一下,就連對方那雙又大又亮的眼睛,她也覺得格外清亮。 “你說她?”司馬玲語氣停頓一下,表情雖未變,眼神里卻露出似輕視似羨慕的情緒。 司馬香輕輕點了一下頭,恰好此時,那位姑娘往她這邊望過來,朝她們露出甜甜的笑容,端得是天真無邪。 “那是顧家在京城一脈的姑娘,”司馬玲語氣軟和幾分,眼底的輕視與羨慕消失得無影無蹤,“性子……挺不錯的?!?/br> 司馬香了然點頭,對方身邊坐著好幾個稍微年長的姑娘,可見應該是個性子討喜的。 司馬家姐妹在小聲討論在場的眾人,其他人自然也都很好奇這位剛來京城的“新人”。 “長得挺漂亮,氣質也出塵,不愧是司馬家的姑娘?!焙胰媚锖彩穷櫲缇炼┑陌?,與顧如玖向來十分要好。 “嗯?!鳖櫲缇临澩狞c頭,這位司馬香姑娘長著柳葉眉,櫻桃嘴,雖然還不到十五,卻身姿曼妙氣質出塵,倒是比坐在她旁邊的司馬玲還要出色幾分。 跟兩人坐在一塊的沈青冉與楊惜雪聞言都只是笑,見顧如玖還跟著點頭,于是無奈道,“他們在那邊在玩投壺,我們去看看?!?/br> “又是投壺,真沒意思,”胡喜嘆氣。 “天這么熱,玩別的哪受得了,”楊惜雪看出她不樂意,上前挽住她的手道,“就當是陪陪我們了?!?/br> “好吧,”胡喜無奈的任由自己被楊惜雪拽著往前走,顧如玖與沈清冉相視一笑,跟了上去。 實際上除了投壺以外,下棋作詩賞畫或者看下人比斗都是夏季常有的娛樂活動。 尤其是各家養的大力士們互相比斗,世家公子貴女們以金銀做賭注,看誰家養的大力士更厲害,獲勝的大力士往往能捧著一大堆金銀玉珠回去,所以每每這個時候,大力士們都會拼盡全力,只為了那一輩子都可能賺不到的錢財珠寶。 作為剝削階級的世家小姐,顧如玖對這種活動不發表任何意見。 她家里沒有養這類角斗士,所以也不會派人參與這種比賽,最多在比賽結束后,湊個熱鬧撒一把金銀出去,獎賞給這些角斗士們。 比斗結束后,公子小姐們興奮勁也漸漸過去,大家正準備各自告辭時,吳家與孫家的小姐們卻起了小矛盾,互相之間用言語刺了幾句。 李家小姐們作為主人,只好出來打了圓場,雖然最后矛盾沒有升級,但是這次的聚會,多多少少也留了一份瑕疵,對于向來追求完美的李家人來說,這實在算不上一件高興的事情。 這一點從送她出門的李家兄妹臉上可以看出來。 “顧小姐,”在顧如玖登上馬車前,李懷谷捧出了一只木盒,“這是別莊剛摘下來的蜜桃,小姐若是不嫌棄,還請收下帶回去嘗嘗味道?!?/br> “多謝李公子,”顧如玖親手接過木盒后,才轉身遞給寶綠,“方才逛別莊時,我就注意到樹上的蜜桃,只是不好意思開口,沒想到這會總算得償所愿了?!?/br> “顧小姐喜歡就好?!崩顟压葴睾鸵恍?,目送顧如玖上馬車放下簾子后,才轉身往莊內走去。 跟在他身后的李楚柔小聲道:“大哥,母親已經準備給你定親了?!?/br> 李懷谷腳步微緩,語氣平淡道:“我知道?!?/br> 見李懷谷沒有多少反應,李楚柔有些遺憾,跟在他身后走了幾步后又開口:“顧家只能算二等世家末流,母親看不上這家姑娘?!?/br> “你想得太多,”李懷谷轉頭看著自己的meimei,“顧家小姐今年才十一歲?!?/br> 再說了,顧家即便只能算二等末流,他們家的姑娘也比吳家與孫家的好。只是因為母親也姓吳,所以這句話他說不出口。 顧如玖回到院子后,打開了李家公子送給她的木盒,里面整整齊齊排列著八個白里透紅的水蜜桃,幾乎每一個都同等大小,散發著香甜的味道。 她想了想,讓丫鬟送了六個到父母兄長那里,自己留了兩個。 吃完半個水嫩多汁的水蜜桃,顧如玖給李家加了幾點好感度,因為他家的桃子比自家別莊送來的好吃。 晚上全家人一起用飯時,楊氏提起了顧如玖讓丫鬟送過來的幾個桃子,得知是李家兄妹送給顧如玖的以后,她便不再多說,只是讓人過幾天準備一份自家別莊的新鮮果蔬給李家送過去。 李家與顧家之間沒多少交情,但也沒有過不去的地方。他們不需要李家折節下交,而李家也不需要他們躬身相迎,這般不遠不近的便最好。 當天夜里二更時分,下了一場大雨。顧如玖第二天早上進宮面見太后時,地上的水汽還沒有干,天際的太陽卻已經開始燦爛耀眼。 這半年多時間里,顧如玖進了好幾次宮,太后待她也一如既往的親近。最大的差別就在她第一次進宮時馬車只能停在離康泉宮還有段距離的地方,而現在卻可以停在康泉宮大門不遠處。 她與太后的相處模式不像是太后與朝臣之女,更像是長輩與子侄。太后從不會在她身上打探關于顧家的事情,而她也不會刻意討好太后為自家人謀求利益。 她們每次見面,說得最多的……是各處美食與京城里一些舊年八卦。 可憐太后心中藏著滿腔八卦無處可說,憋了這么多年,總算找到顧如玖這個嘴緊又喜歡聽八卦的傾訴對象。 而顧如玖也因為太后告訴她的八卦,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三觀,感覺自己已經無法直視世家這兩個字了。 所以今天兩人又湊在一塊閑聊,這次太后說的是一等世家李氏的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