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偏偏,五妹與大姐是嫡親姐妹,而郡王府與成王交好,父親想靠攏成王,蘇家便只有她一個女兒可用。 這對她而言也是件好事,只要謝家挑中她,出嫁之前,這安國公府上下誰都不敢得罪了她,就像今日,她如此出格,老祖宗也一句沒說,只因為謝玉待她的態度。 只是,郡王妃怕是并不喜歡她…… 有些懊惱與郡王妃初見竟是這般場景,不知不覺,已到了孫姨娘的院子。 孫姨娘原是老祖宗身邊婢女,因長得好被父親看中,老祖宗便將人給了父親做通房丫頭,哪知道孫姨娘肚皮爭氣,沒多久就懷上了,還生了兒子,如今的蘇家大爺,蘇陽。 尤其母親膝下一直無子,孫姨娘的兒子便成了府上的寶貝疙瘩,這些年老祖宗想著法兒讓母親把大爺過繼到名下,好日后承襲爵位,母親性子雖軟,在這事上卻一直不肯松口,待蘇陽成家立室了,還沒有獲封世子之位。 因為這事,孫姨娘與何氏一直有嫌隙。 “你走開,我們院子不歡迎你!”八歲的孩子手握柳枝,不住地往蘇靖荷身上抽去,沉香帶著丫頭幾個上前替蘇靖荷擋開,柳園的丫頭們也趕緊勸著,卻都是不痛不癢哄著小少爺,哪有人真的去攔開,難怪寵得無法無天。 蘇靖荷撥開跟前的丫頭,結實挨了蘇正柳枝的抽打,那一下,把蘇正都是嚇住,咽了咽口水,不敢上前。 一把遏住蘇正的兩只小手舉過頭頂,奪過他手中柳枝,挨近他臉頰晃了晃:“敢打嫡姐,可知要受什么懲罰?” 蘇正被蘇靖荷唬住,先哆嗦了會兒,而后哇哇地哭了起來:“榮華院的都是壞人,壞壞壞!” 蘇靖荷冷笑,母親是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子,父親又一直待母親不好,早些年孫姨娘沒少給榮華院找麻煩,不過因為小曼長大,性子強,才讓孫姨娘總討不得好,吃了些虧。 到頭來,錯的還是她們? “孩子還小,三姑娘別和他一般見識?!睂O姨娘匆匆過來,見小兒子被蘇靖荷拽住,心疼得不行,語氣卻沒有多少客氣。 蘇靖荷壓根沒有理會孫姨娘,只擰了蘇正的小手:“八歲的孩子不小了,也上學堂念了書,該有的規矩卻都沒學到,看來得換個師傅教,或是,身邊人教壞了?” “痛,你放開我!”蘇正掙扎著。這一聲痛讓孫姨娘心中一疼,態度軟了下去,想著怎樣先討好三姑娘才是。 “你知道疼,三姐就不會疼,我也抽你試一試?” “不要,娘親救命!” 這一叫讓大家都是驚住,孫姨娘更是撲通一聲跪下,“三姑娘,孩子嚇壞了,竟說了胡話?!?/br> 蘇靖荷笑笑:“是么,我倒覺得是心里話呢?!闭f完沖著蘇正道:“你和三姐說說,娘親是誰?” 看到孫姨娘跪下了,蘇正也是明白過來,“我剛剛叫錯了,是姨娘?!?/br> 蘇靖荷看著孫姨娘,“打嫡姐,叫姨娘娘親,其中任意一項,就是不稟了老祖宗,我都能直接打罰?!?/br> “三…三姑娘大人大量,別和小孩子一般見識,是姨娘沒有教導好,三姑娘罰姨娘便是?!?/br> 倒是個心疼兒子的,當年何等囂張的孫姨娘,如今秦姨娘入府,她倒是低眉順目了許多。 見孫姨娘已經矮了姿態,低眉順服,蘇靖荷才是松開蘇正,“行了,你們帶著小少爺進屋洗把臉,看這哭相!” 吩咐了丫頭,才是讓沉香扶起了姨娘,倒讓孫姨娘戰戰兢兢,不知三姑娘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隨我進屋去說話?!?/br> 蘇靖荷坐在正堂的寬椅上,蘇姨娘站在下方小心察言觀色,這三姑娘才回府,也不知是個什么秉性,就剛兒來看,并不是個好相與的,怕是比四姑娘還厲害些。 喝過茶,蘇靖荷才道:“我若真要和姨娘過不去,剛剛正兒便少不得我一頓打了,姨娘先坐吧?!?/br> 待孫姨娘坐好,蘇靖荷才是繼續開口:“我離開時日太久,許多事情記不得了,卻還曉得孫姨娘是跟了父親最久的,又為父親生了兩個兒子,這府里若論功勞第一,還是得孫姨娘?!?/br> “不敢?!北惶K靖荷這么一奉承,又有些飄飄然,神情也開始有些自得。 “本以為這次回來會是姨娘掌中饋,卻不想……呵,秦姨娘這才入府幾年,老祖宗這番做法真是叫人寒心?!?/br> 這話可是說到孫姨娘心坎上,她伺候了老爺二十來年,為老爺生了倆個兒子,那個秦姨娘不過年輕貌美些,入府三年,一個蛋都沒下,卻掌了府里中饋,讓她氣惱了許久,至今還是憤憤不平。 拿捏不準三姑娘心思,孫姨娘也只得吶吶說著:“老祖宗自然有她的考量,哪是我們想得明白的?!?/br> 蘇靖荷只輕輕笑了笑,“我今兒去了靜軒齋,好歹是做了姑母的人,便給祖兒挑了個平安鎖,姨娘看可喜歡?” 孫姨娘震驚接過平安鎖,靜軒齋的東西,手工上乘,精致的很,只是,榮華院的人不是向來不喜歡她們母子? “因為挑選這個平安鎖,還差些和五妹鬧起來,秦姨娘挑唆的本領實在是高?!?/br> 孫姨娘雖不在場,可也聽下人說了,三姑娘和五姑娘剛剛在老祖宗那里鬧了起來,還想著這對姐妹剛回來怎么就水火不容,原又是秦姨娘這人!秦姨娘那張嘴巴她也是領教了,偏偏老祖宗和老爺卻又喜歡得緊。 “我還拿了母親的寶石頭面去改,聽靜軒齋的掌柜說,趙姨娘這兒還有一對母親送的寶石耳墜?” 孫姨娘趕緊點頭:“是有一對?!?/br> “姨娘可以拿給我瞧瞧么,我也想叫師傅做一對荷花金鑲的耳墜子?!?/br> 孫姨娘面有難色,不好意思的說著:“不巧,耳墜子早前丟了?!?/br> “是么?丟了啊?!碧K靖荷緩緩說著,手中茶盞微微一晃,而后看著孫姨娘繼續道:“可是不巧了,既然丟了,便罷。今兒過來是給祖兒送平安鎖的,既然東西給了,我也先走了?!?/br> “三姑娘慢走?!睂O姨娘送了蘇靖荷到外邊,卻見蘇靖荷頓了腳步,問著:“聽說父親在給大哥張羅世子的事情?” 孫姨娘面上一僵,當初便是因為何氏不肯,才一直沒有辦成,如今好不容易何氏死了,老爺也松口,說讓陽兒給何氏守孝一年,盡了兒子心意,日后再把兒子名字加到何氏名下,上奏申請時,何家也不好有意見,可如今三姑娘回來,可別攪黃了事情,畢竟如今靖國公可是皇上身邊大紅人! “早前我就勸過,母親沒有兒子,學二嬸子過繼個兒子在膝下也沒什么不好,如今二哥哥不是很孝順嬸娘么。偏母親不聽,想是舅舅們不肯答應吧,趕明兒我去見兩位舅舅,也勸勸勸他們?!?/br> 大喜過望,孫姨娘趕緊磕頭謝了蘇靖荷,這幾下卻是真心實意為了兒子磕的。 ☆、第十章 送禮 “奴婢剛把話傳給綠蘿了,這丫頭機靈,知道怎么做?!?/br> 沉香一邊說著,一邊將桌上鋪開的宣紙收起。今兒老爺休沐,說好上午來教小姐作畫,可衙門里臨時有事,又把老爺匆匆叫走。 倒是老爺讓人送來兩方上好端硯,算是賠禮。 “行了,別收拾了,閑著無聊,正好寫寫字?!?/br> “可是用老爺新送的硯?” 蘇靖荷頓了頓,“不了,用老硯,這兩方端硯是好東西,分別給大爺和二爺那送去?!?/br> 沉香卻是抿了唇,有些猶疑,倒不是舍不得主子的硯臺,只是送的兩個人…… “大爺與咱素來不親厚,甚至……”沉香沒往下說,但府里上下都知道大太太和四小姐在世時,最討厭便是孫姨娘和大爺,如今小姐卻刻意去和那邊親近,也不知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蘇靖荷只淺淺笑著:“就是不親厚,才要多往來?!?/br> “那,小姐與二爺親厚,就別送了,不如給三爺?” 回京這一路,蘇靖荷與蘇牧走得親近,卻讓沉香頗為擔心。二老爺死得早,二爺是從宗親處過繼來的,在蘇家自然矮人一截,又偏生是個浪蕩性子,即便二太太替他張羅了個府衙差事,怕也成不得大氣候。當年四姑娘就是和二爺親近,才總被二爺帶出府去廝混,讓老祖宗很不高興。 “行了,我自有心思,你只管按吩咐去做?!?/br> 不敢再有異議,沉香囑咐了人給兩位爺送去硯臺,回屋,蘇靖荷已經寫了一行字,瘦勁清峻,神韻超逸,不像一般姑娘家的字體。 都說府里四姑娘有才情,其實學問最好的該是足不出戶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三姑娘。 “對了,讓你去打聽的魏婆子和林婆子,可有消息?”蘇靖荷問道,這兩個婆子以前都是榮華院伺候何氏的下人,嫁了人何氏便給她們在外間安排了好差事,如今靖荷在這大宅院里,外頭許多事情還得找人幫著張羅。 “魏婆子的兒子中了秀才,老祖宗開恩,讓魏婆子回家享福去了,至于林婆子還是負責府里林木,沒有變動?!?/br> 蘇靖荷筆下一頓,沒有變動?府里林木、包括花草,每日都要修剪,時不時換新,可是一個油水差事,當初母親掌中饋,交代了林婆子打理,如今換了秦姨娘,人卻不曾變動,倒叫她不敢放心讓林婆子辦差了。 “你再找周嬤嬤打聽可有信得過的婆子,嘴風必須得嚴實,還有,別拖太久?!?/br> 蘇靖荷剛交代完,就聽見外頭傳來響動,是明月興奮的聲音:“三姑娘,寧和郡王府送來東西,老祖宗叫您過去一趟?!?/br> 慈心園的院子里,蘇靖荷第一眼就瞧見了謝玉身邊的小廝,昨兒才在靜軒齋外頭見過。 說是寧和郡王府送東西來,怕只是謝玉的意思。 “聽說老太太和府里姑娘都喜歡靜軒齋的金飾,少爺命我將這些新出的款式送來,還有些少爺之前去蘇州辦差帶回來的蘇繡?!?/br> 老祖宗客氣道:“謝三爺有心了,阿福,去給三爺備好回禮?!?/br> 小廝趕緊拒了,“咱們三爺特地交代了,不能收老祖宗的東西,否則奴才回去要挨鞭子的。三爺說自個兒是晚輩,孝敬東西給蘇老太太是應該的?!?/br> “瞧瞧,這謝家的孩子就是比我那幾個不成器的孫子強多了,平日里學問比不過人家,孝心上也差一大截?!?/br> 雖是實話,可也有奉承謝家的意思。 “三丫頭快來?!崩献孀谝娭黄疬^來的蘇靖荷和蘇菀,卻是只招呼了蘇靖荷上前,“你瞧瞧喜歡什么,先挑?!?/br> “老祖宗,這些東西我也喜歡,為何只讓jiejie先挑選?!碧K菀有些不滿,嘟著嘴想撒嬌。 “沒規矩,可還有外人在呢?!崩献孀诰媪艘痪?,卻并不嚴厲,只道:“你jiejie剛剛回來,哪比得你動不動從我這兒收刮東西,你還缺什么不成!” 這話讓蘇菀一樂,正咯咯笑著,下一瞬卻臉都氣白了。 “三爺這還有樣東西讓小的專程送給三姑娘,說是給三姑娘回京的見面禮?!毙P說罷,取出一方古樸木盒,和一本詩集。 “三爺說了,過幾日便是中秋詩會,三姑娘若有興趣,可一同參與?!?/br> 謝玉與京中一些才俊組建了個詩社,頗有名氣,里頭可好些狀元郎,連圣上都曾夸贊過。每年中秋更是詩社活躍之時,會邀請一些頗有才情的小姐與少爺一同熱鬧,京中世家的公子小姐皆以參加了謝玉的詩社為榮。 “我也要去!”蘇菀一惱,說著。 小廝尷尬笑笑,“三爺說了,五姑娘若喜歡,也可以陪著三姑娘一起過來?!?/br> 這話說的,蘇菀倒成了陪襯。 送走了小廝,蘇菀便開始發起脾氣,上前就要奪蘇靖荷手里的東西,卻被老祖宗一拐杖打了手。 “瞎胡鬧什么,仔細我給你禁了足,中秋也別想出去?!?/br> 見老祖宗動了真格,蘇菀抿著唇不敢再放肆,只紅著一雙眼睛看向謝韻琴。 謝韻琴趕緊上前哄了老太太:“菀兒這丫頭還小,不懂事,回去我來說她,老祖宗就別和她置氣,傷了身子不劃算?!?/br> “我這老太婆哪里敢和她置氣,她可是府里的小祖宗?!?/br> “老祖宗又說笑了,菀兒進最孝敬您了,您的話在她那,比她爹說的管用多了?!闭f完朝蘇菀招手:“來給老祖宗捶捶背,看都是你給氣的,老祖宗不舒坦了,你回頭又得難過?!?/br> 謝韻琴這么一番和稀泥,祖孫倆又是和和氣氣,蘇靖荷也不在跟前礙眼,拿著東西回了自己院子。 一本謝玉自己的詩冊,一只碧玉通透的簪子。 “謝三爺的詩集在京城里可搶手了,如今書齋里都買不著了,他竟送來一本給小姐,對小姐果真是有心?!泵髟略谝慌哉f著,雙眼晶亮。 蘇靖荷翻開里邊,一眼便認出是謝玉的字跡,這竟是他親手謄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