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節
隨即,他又轉過頭,非常傲慢地向李伯升拱了拱手,繼續補充道:“李將軍的好意,黃某心領了。但君子言出有信,這個嘉定,黃某是非去不可…” 這就有些過于死較真兒了,張士誠雖然尊重他,心里不覺也有些窩火。然而黃敬夫接下來的話,卻瞬間就令火苗熄滅了下去,取而代之的,則是由衷的佩服。 “朱亮祖肯不肯歸降,是他自己的事情。能不能守住嘉定,卻是全嘉定士紳的事情?!秉S敬夫非常淡定地整了整衣衫,從容補充,“他這個義兵萬戶,兵馬糧草來自地方,而不是朝廷。如果地方士紳都愿意歸降主公,他即便自己不愿意投降,也只有掛印而去一條路可走。反之,地方士紳皆不愿降,即便他自己想把嘉定城獻給主公,恐怕也是有命去謀劃,卻沒命去付諸實施…” “嘶………”不光張士誠一個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其他常州軍的高級將領,也個個倒吸冷氣。 與鹽丁們無牽無掛的境況不同,所謂“義兵”,與眼下的“毛葫蘆”兵、團練相似,都是地方士紳為了鎮壓紅巾義軍而自己組建的鄉勇。非但其兵刃器械,糧草輜重,大部分要由士紳們分攤,連軍中士卒,也全是地方士紳大戶家的佃戶、長工乃至私奴,對主人家有著根本無法割斷的依附關系。 而義兵中的各級將佐,也完全由士紳大戶之家那些有出息的子侄擔任,彼此之間關系錯綜復雜。如果他們鐵了心要抗命的話,瞬間就可以令一整支“義兵”癱瘓在地。除非主將有絕對魄力和本錢,能痛下殺手,把所有營頭清洗一遍。否則,除了向他們妥協之外,根本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而黃敬夫即將去做的事情,就是以張士誠的名義,去拉攏嘉定城內外的士紳大戶。憑著他以往不錯的才名,憑著高啟、宋濂、楊基、張羽、徐賁等人在讀書人中的聲望以及他們各自背后的龐大宗族,只要張士誠給出的條件合適,此行的成功機會,絕對在六成以上。而即便雙方談不攏,文人和文人之間,自有一套相處法則。出于給自己留退路考慮,地方士紳們,也會想方設法保證黃敬夫平安離開… “善…大善,孤得敬夫,如魚得水…”沒等眾武將們從震驚中回過心神來,張士誠已經再度大笑著撫掌。若不是皮膚因為風吹日曬略顯健康了些,與戲臺上的大漢昭武皇帝扮相別無二致。 “請主公效仿當年大漢高祖,與江南百姓立約,復宋制,興教化,與百姓秋毫無犯…”蔡彥文立刻帶頭躬下身去,替黃敬夫拾遺補漏… “請主公效仿當年大漢高祖,與江南百姓立約,復宋制,興教化,與百姓秋毫無犯…”楊基、張羽、徐賁等人也心懷激蕩,一并躬身敦促。 “哈哈哈哈。。。。。?!睆埵空\仰起頭,放聲大笑?!皽?,孤準奏便是。黃卿,你和大伙替孤起草一篇檄文,傳給江南各地的父老。具體該如何寫,你們這些飽學才子們商量著來。只要能趕走蒙古人,咱們自己跟自己之間,還有什么不好商量的?這天下,原本就該與有本事的人共治?否則,孤自己即便累死,恐怕也忙不過來…” “主公圣明…”黃敬夫再度搶先躬下身去,對張士誠鄭重施禮。 “主公圣明…”蔡彥文、楊基、張羽、徐賁等人緊隨其后。 宋濂、高啟等穩重之人,雖然覺得張士誠答應得有些輕率。但如果能將蒙元用武力打碎的“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理念重新粘合起來,并且能替儒家在新朝中爭取到了無可替代的地位,他們也樂見其成。 只有李伯升、呂珍和一些鹽幫頭目出身的武將,心中隱隱覺得有些失落。但在讀書人面前,他們原本就有些自卑。如今后者還聲言能兵不血刃拿下他們犧牲了數千兄弟也沒能得手了嘉定,更讓他們鼓不起繼續別苗頭的勇氣。只能尷尬地退在一邊,聽周圍的人聲如何鼎沸… “報………”一個來得非常及時的小校,徹底解決李伯升等人的困窘。 看臺上的熱鬧聲嘎然而止,黃敬夫回過頭,非常不滿地詢問,“汝有何事,居然如此大呼小叫?難道你心里就沒有軍法二字么?” “這,這。。。。?!毙⌒1毁|問得滿臉通紅,將目光轉向張士誠,求饒般補充,“是,是王克柔,王克柔將軍在轅門外求見。他命令,命令小的過來先向主公告知。小的,小的不知道黃大人正跟主公有要緊事商量。小的知罪,請主公寬恕…” “你起來吧…”張士誠此刻心情正好,擺擺手,和顏悅色的吩咐?!盎厝ジ嬖V王將軍,就說孤家,就說本都督馬上親自出去接他…” 說罷,雙手扶住桌案站起身,大步流星跳下看臺。 黃敬夫等人雖然被傳話的小校給掃了興,但是也知道怠慢不得?;ハ嗫戳丝?,與李伯升等武將一道,緊緊跟在了張士誠身后。 然而,才走了二十幾步,蔡彥文心中忽然閃過一絲亮光,加快速度,貼近張士誠的右耳,以極低的聲音提醒道,“主公可知,那王克柔今日為何而來?” “那有什么難猜的。他攻不下獨松關,孤這邊也被嘉定城給擋住了。所以他想必是過來商量,跟孤再度合兵,集中力量從一個地方下手…”張士誠在兵略方面,還是有一定心得的。稍稍一琢磨,就給出了答案。 “那主公可愿意跟他合兵?”蔡彥文不動聲色,繼續低聲誘導。 “當然,人多力量大么?先前分兵各走一路,原本就是為了提防被元軍給堵住,沒辦法的辦法…”張士誠想都不想,笑呵呵地回應。 然而,很快,他的臉色就是一變。愣了愣,停住腳步,“你是說,既然咱們有希望拿下嘉定,就沒必要跟他搭伙?你什么意思?這不是讓本都督被人罵么?” “臣不敢…”蔡彥文笑了笑,輕輕搖頭。眼睛里邊不帶任何畏縮?!俺歼€想知道,倘若合兵一處,將以誰為主?誰為從?主公的承諾,那王克柔將軍可會奉行?” “當然是以孤為主,這是過江之前,朱總管那邊早定下來的…”張士誠皺了皺眉頭,毫不客氣地說道。隨即,雙手交叉,在胸前反復屈屈伸伸,“嘶,你說的也是。這小子對朱某人佩服得緊,叫他往東絕不會往南。孤這邊的承諾若是有跟淮揚那邊對不上號的地方,他還真不會聽…” “呵呵。。?!辈虖┪男χ鴵u了搖頭,不再說話。 黃敬夫等人也紛紛停住腳步,圍在張士誠身邊,目光中充滿了期盼。有些選擇,肯定是要做的。如果做了,就不能再回頭。對一個普通人如此,對一城一國,恐怕也是如此。 周圍的氣氛,瞬間就緊張起來。校場上的火銃聲,也激烈如爆豆子般響??|縷硝煙飄過,張士誠被刺激得大聲咳嗽。然后,用力抹了一下嘴巴,咬著牙道,“爾等不必如此看孤…孤今天既然許下了承諾,就不會輕易改口。一會兒見了面,孤會想方設法,讓王克柔跟孤一道走。跟著孤,一道去取嘉興和杭州…” “就怕倉促之間,王將軍恐怕很難如主公這般,做出決斷…”蔡彥文又笑,目光里緩緩涌上幾分陰毒,“況且他那個人,眼界也淺得很。萬一與主公起了分歧,兩軍再想合作下去,恐怕就難了…” “是啊,王克柔將軍麾下,也有兩萬多兵馬呢。如果自行離開,我軍就會被斷一臂…”黃敬夫看了看蔡彥文,笑呵呵地補充。 “孤明白,孤這邊自有主張…”張士誠的手指在胸前曲曲張張,不斷發出“咯咯”“咯咯”的關節錯位聲。有點疼,但是帶給他更多的,卻是一種殺伐果斷的快意?!笆康?,士信,你們兩個,去中軍帳準備一下。等會兒,咱們在那邊招待王將軍…” 第八十二章 歧路 中 “得令…”回答的聲音格外響亮,也不需要張士誠仔細叮囑該如何去準備。張士德與張士信兩人,垂涎王克柔手中的兵權與地盤已經很久了,巴不得立刻就取而代之。 “九四,那可是咱們在高郵就同生共死過的老兄弟…”旁邊的李伯升卻是大驚失色,喊著張士誠沒發跡前的名字,大聲勸阻?!澳阆胂?,當年咱們一起出來的老兄弟,如今還剩下了幾個?” “李將軍不得無禮…”沒等張士誠回應,黃敬夫搶先一步,大聲呵斥。 “李將軍,主公之名,你我豈能直呼?還不速速退下,找個地方閉門思過…”蔡彥文也緊隨黃敬夫之后,義正詞嚴地給李伯升上起了禮儀課。 張士誠原本就覺得李伯升最近變得越來越婆婆mama,對自己有許多擎肘。被黃、蔡兩個人一提醒,立刻意識到,這不僅僅是個婆婆mama問題,根子還在對方心里頭,依舊沒把自己當作主公來看待。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雙目中閃出一道冷光。 李伯升頓時被這道冷光逼得滿頭是汗,接連后退了好幾步,才重新站穩了腳跟,向張士誠深深俯首,“主公勿怪,末將不是有意沖撞于您。但是,主公您即便不念當年舊情,也應該記得,那高郵之約的第一條,寫得是什么?” “高郵之約。。。。。?!睆埵空\愣了愣,緊握在身側的拳頭緩緩松開。 如果李伯升不提,他還真的把這份盟約的存在給忽視了。但一經提醒,有些話卻立刻在耳邊敲響如洪鐘大呂: 吾等起義兵,志在光復華夏山河,韃虜未退,豪杰不互相攻殺。有違背此誓者,天下群雄共擊之。 吾等起義兵,志在逐胡虜,使民皆得其所。必約束部眾,無犯百姓秋毫。有殘民而自肥者,天下群雄共擊之。 。。。。。。 同室cao戈,乃朱重九最痛恨的事情。當初據說他之所以拉著趙君用、毛貴和郭子興等人立約,就是為了避免蒙元未退,而漢家豪杰兄弟相殘。如果常州軍今天把鎮江軍強行吞并掉,除非讓朱重九死在黃河之北,否則,他回到揚州之日,就是淮安軍殺向江南之時… “那高郵之約,張某當然記得。李老哥,你這是想哪去了。我是讓士信他們兩個去把中軍帳收拾一下,免得讓王將軍看了笑話。怎么可能包含別的意思?…”數息之后,張士誠又變回了原來那個義薄云天的張九六,笑呵呵上前扶住李伯升,拍打著后者手背說道。 “是啊,是啊,李將軍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黃敬夫、蔡彥文二人,也干笑著打趣。 一干謀士當中,他們兩個追隨張士誠時間最久,清楚地知道高郵之約的整個制定過程以及上面的每一段文字。更清楚的知道,常州軍即便吞并了鎮江軍,短時間內,實力與淮揚那邊相差依舊巨大,根本擋不住對方全力一擊。所以,心中一些蠢蠢欲動的念頭,立刻被嚇得縮了回去。再也不敢繼續慫恿張士誠,去行什么殺人奪軍之策。 “嘿…”李伯升卻冷笑著將頭扭到了旁邊,不肯再接黃、蔡二人的話茬。對于這個兩個所謂的飽學之士,他現在是打心眼里頭厭煩。甚至覺得之所以張士誠變得越來越涼薄,也是受到了這兩個家伙的蠱惑的緣故。但是,以他的能力和影響力,卻已經無法再阻止張士誠對讀書人的倚重,所以只能自己敬而遠之,以求將來能問心無愧。 黃敬夫和蔡彥文二人被當眾掃了面子,臉上的表情好生尷尬?;ハ嗫戳丝?,打著哈哈說道,“走了,走了…主公說是出來迎接貴客的。被幾句廢話一耽擱,又耗費了不少功夫。王克柔將軍不知道內情,保不準會以為主公是故意怠慢于他呢…” “走了,走了。咱們自己人之間,有爭執難免,但誰都不準往心里頭去…”張士誠也趁機大手一揮,結束掉剛才的話題。掉轉頭,繼續大步流星走向轅門。 那王克柔早已得到了通知,正在營門口跟當值的小將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家常。猛然間看到軍營里沖出了一大群人,知道是張士誠到了。趕緊將戰馬的韁繩丟給親兵,自己則大步流星地向前急行了數步,拱著手說道:“張都督,我有急事找你。所以才事先沒約一下,就匆匆趕過來了…怎么樣,沒耽誤你的大事吧…” “咱們兄弟,你還跟我扯這個?”張士誠則又換了第三幅面孔,沖上前,與王克柔相對見禮,“再大的事情,能比你來了還大么?那句話說什么來著,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不什么來著?看我這個腦袋瓜子,簡直比榆木疙瘩好不到哪去…” “不亦樂乎?”黃敬夫趕緊接了一句,替張士誠掩飾尷尬?!耙娺^王將軍…有道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半月不見,王將軍這舉手投足間,可是更具名將氣度了…” “見過黃夫子,蔡夫子,還有諸位兄弟…”王克柔笑著拱手還禮,隨即,沖著張士誠身后的眾文武團團做了個羅圈揖。 “見過王將軍…” “王兄弟客氣了…” “王將軍威武…” 眾文武根據各自與對方的關系遠近,紛紛拱手相還。有的還故意向前擠了擠,以示自己跟周圍的文人們有所不同。 王克柔目光從大伙臉上迅速掠過,驚詫地發現張士誠幾乎把常州軍的所有核心人物都帶了出來。頓時被嚇了一大跳,又拱了拱手,大聲說道,“弟兄們,客氣,客氣…我不請自來,給大伙添亂了?!?/br> 隨即,又將目光轉向張士誠,“張都督,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弄得如此鄭重?早知道你這么做,我干脆不親自來,寫信商量就是了…董摶霄死了,咱們此番出兵的目的已經達成。我想把湖州讓給你,自己帶兵返回鎮江去。不知道老哥是否能抽出幾千兵馬來,過去與我交接?” 第八十三章 歧路 下 “這。。。。。。?”張士誠和他麾下的眾文武俱是一愣,臉色慢慢開始發紅。特別是李伯升、呂珍等以前與王克柔交往頗多的武將,簡直恨不得立刻找個地縫鉆進去。 太丟人了,真是太丟人了。自己這邊先前還在悄悄地謀劃,如何擺鴻門宴,吞并人家的隊伍和地盤兒。誰成想,人家王克柔自己主動把地盤送上門來了?…兩相比較,誰君子誰小人,一目了然。 “這次出兵倉促,老窩那邊很多東西都沒準備好。萬一被賊人所趁,咱們就有些進退兩難了…”王克柔卻不知道剛剛發生在常州軍內部的爭執,見張士誠遲遲不肯回應,還以為此人是跟自己見外,笑了笑,繼續補充,“所以呢,既然最初的目的已經達到,小弟我就準備返回鎮江去了。一方面根據最近戰場上所收獲的心得,把手底下的兵馬好好整頓一番。另外一方面,也能替老哥你看著點兒身后,讓你放心地跟韃子周旋…” “這,這,兄弟,兄弟你真是太,太客氣了…”張士誠的臉皮再厚,聽到此處,也慚愧得兩頰漲血。大手在身前搓了幾下,結結巴巴地回應,“那湖州是你帶著弟兄們舍生忘死才攻下來的,哥哥我怎么好意思白拿?你盡管放心回鎮江,湖州隨便留兩三百人就行。我另外派兩千兵馬去歸安縣替你看著。等你什么時候騰出手來了,我的人馬再撤回來就行…”(注1) “不可,不可,張大哥麾下的兵馬也不充裕。況且小弟我也不懂治理地方,還不如直接把湖州城給了你…”王克柔聞聽,立刻用力擺手。 “那怎么行?你把我張九四當成什么人了,居然厚著臉皮從自家弟兄手里搶地盤?”張士誠也突然客氣了起來,死活不肯接受對方的大禮。 眼見著二人兄友弟恭,推讓個沒完。常州軍長史黃敬夫心中大急,輕輕咳嗽了幾聲,然后笑著打岔,“主公,難道你不請王將軍進營中坐坐么?這大冷天的,都堵在轅門外說話總不是道理…” “???你不說,我差點就忘了…怪我,怪我…”張士誠立刻朝自己腦袋上狠拍了一巴掌,大聲道歉。隨即,用另外一只手拉住王克柔的胳膊,大聲說道,“湖州城歸誰的事情,咱們以后再說。今天難得兄弟你有空來,咱們一定要好好喝上幾十大碗…” “我這點酒量,哪是哥哥的對手?”王克柔被扯得踉蹌了幾步,笑著搖頭。 “你小子別裝,都是當年推鹽包的弟兄,咱們誰還不知道誰?”張士誠卻不肯松手,繼續拉著王克柔,大步流星往軍營里頭走,“你放心,今天你喝倒了,我派八抬大轎把你送回去。如果你愿意住哥哥我這兒,我找四個美人兒來給你暖床。放心,全是沒被碰過的清倌人,絕不會拿殘花敗柳來糊弄你…” “張大哥,張大哥你真是太客氣了…”王克柔無奈,只好跟著張士誠繼續往軍營深處走。 須臾來到中軍帥帳,張士信和張士德兩人,早已提前在里邊安排好了宴席。大伙分賓主落座。王克柔的親兵,也被張士誠的女婿潘元紹帶進了軍營內,在緊靠著中軍帥帳的位置另外設酒席款待。 吳地自古就是魚米之鄉,飲食文化甚為發達。再加上張士誠如今正春風得意,從沒考慮過量入為出。因此這頓酒席,極盡奢華之能事。把個王克柔吃得眉開眼笑,幾度差點咬了自家的舌頭。 飯桌上,賓主談得也十分融洽。除了最近一段時間各自于戰場上的收獲之外,還共同展望了天下大勢,都堅定地認為,大元朝已經日薄西山了??v使有神仙幫忙,也不可能再度獲得中興。 “蒙元的漕糧,半數為江浙行省供應…”見張士誠和王克柔兩個說來說去,始終都沒涉及到正題。黃敬夫心里頭著急,找了個自認為恰當的機會,大聲插嘴:“而南面的處州、溫州山多地少,物產并不豐富。所以只要主公和王將軍合力拿下杭州,就等于卡住了蒙元朝廷的糧袋子。稍微將手收得緊一些,就可以令一粒米都不會再運到大都去…” “正是此理…”蔡彥文與黃敬夫二人向來是心有靈犀,端起一盞酒,笑呵呵地補充,“雖然兩位將軍身處江南,但只要能斷了蒙元朝廷的糧食供應,大都城那邊,就不可能繼續募集兵馬南下。無形當中,亦是幫了朱總管一個大忙…” “那是自然…俗話說,皇帝也不差惡兵么?”張士德迅速接過話頭,將酒盞轉向王克柔,“所以我想多一句嘴,王家哥哥其實不急著現在就返回鎮江。咱們兩家兵馬合在一起,先把杭州給端下來。待分了杭州城內的錢糧,王家哥哥你再整頓兵馬,也會容易許多…” “這話有理……”王克柔先是舉起酒盞跟張士德碰了碰,然后一邊慢慢細品,一邊笑著解釋,“黃先生,蔡先生,還有九六,你們說得肯定有道理。我在這之前,也曾經起過同樣的念頭。但我昨天,卻聽到了一個消息。大總管又開始整軍了,先前的五個軍,都要擴編為廂,朱總管叫它為軍團。并且王宣的黃軍,已經直接在山東改編為第六軍團,總兵力接近七萬,軍械糧草供應,都與其他五個軍團一模一樣…” “這?此話當真…”在座的常州軍文武,俱是微微一愣,追問的話脫口而出。 最近一段時間忙著籌劃自立門戶,他們還真沒怎么關注淮揚那邊的變化。只知道朱重九、徐達和胡大海三個都殺過了黃河,與脫脫、雪雪、察罕貼木兒和李思齊四將在泰山腳下殺了個難解難分。卻不知道,在放手與脫脫惡戰的同時,朱重九居然還有精力來重新規劃他的淮安軍… “我何必騙你們?…”王克柔又喝了一大口酒,臉色因為酒精de刺激,現出幾分溫潤的微紅,“所以我琢磨著,干脆參照王宣的辦法,直接帶著麾下弟兄們并入淮安軍算了。要不然眼瞅著被人家越落越遠,將來主動送上門去,人家也不愿意要了…” 注1:湖州因為特殊歷史原因,府城內分為兩縣。烏程和歸安都是治所。 注2:扁桃體急性發炎,嗚嗚嗚。。。。。 第八十四章 遠謀 上 話音落下,整個中軍帳內立刻變得鴉雀無聲。所有常州軍文武,包括張士誠自己都愣在了當場,手中的酒杯歪歪斜斜,里邊的酒水被灑了大半兒都沒人顧得上去管。 主動歸附,將地盤和兵馬全都交給朱重九。放著好好的一方諸侯不做,卻只求去做區區一介指揮使…這,與常州軍日前圖謀的完全自立門戶動作,根本是背道而馳…姓王的莫非腦門上剛剛被射了一箭?還是他在故意試探常州軍的虛實?… “我知道張老哥你志向遠大,所以愿意把湖州留下來給你做基業,以全咱們兩兄弟這些年來的情誼…”明顯是有些酒意上頭了,王克柔根本不管別人到底愿意不愿意聽自己的陳述,繼續啰啰嗦嗦地補充,“但我這個人呢,跟老哥你不一樣。沒啥大志向,所求不過是自己有口安穩飯吃,順帶著再給孩子們弄個好前程。而最近這幾仗打下來,兄弟我也明白了,這打天下和治天下,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干脆趁早投奔到朱總管帳下,落個下半輩子踏。。?!?/br> “王將軍是不是cao之過急了些?…你怎么知道,這天下將來一定就會姓朱?”黃敬夫猛然驚醒,迫不及待地出言打斷。 不能讓姓王的繼續說下去了,再說下去,難免張士誠會受到他的影響。如果常州軍也走了回頭路,自己心中那些抱負怎么還可能有機會舒展?吳越士紳的利益,又要依靠誰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