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節
書迷正在閱讀:報復游戲:綁來的女傭、帝后為賢、重生再嫁?否!、婚后那些事、一級大內總管奮斗秘史、重生之護夫狂魔、[綜武俠]干掉劍神,山莊就是你的了、[古穿今]公主病治療日常、炮灰重生記、我家honey超能撩
在見到凌蔚之前,心里想了那么多事,在見到凌蔚之后,在觸碰到白的刺眼的繃帶之后,他腦袋里就“嗡”的一下全空了,剩下的全是惶恐,連思考都不會了。 “對不起……” “我都說了,別道歉了?!绷栉稻拖癜矒嵋粋€孩子一樣,安撫著自己的愛人,“我真的沒事了,以后也不會有事的。我保證,絕對不大意了。而且,你也說了,你會保護我的?!?/br> “我會保護你的。我會的?!崩桠咧貜椭?。 “我知道,我相信你?!绷栉狄哺貜椭?。 第八十八章 余波 黎膺回來之后,凌蔚受到了全方位貼身照顧。 照顧的他x火焚身,然而黎膺總說凌蔚要養傷,不可以zuoai做的事。 凌蔚qaq。 這年紀輕輕血性方剛,久別重逢卻要修身養性,簡直太苦了。 更何況為了照顧凌蔚的身體,廚子做了一大堆補血養氣的藥膳,味道倒是不錯,就是吃了之后更那個啥了。 然而黎膺還是嚴詞拒絕。 不成,你身體弱,要養傷。 凌蔚qaq。 不帶這樣的啊,其實傷口已經結疤了而且不結疤傷口也在肩膀上,不礙事的! 然而黎膺還是嚴肅拒絕。 不成,你氣血弱。 凌蔚qaq。 我被補的已經氣血很足了! 黎膺表示,聽御醫的。 唯一知道黎膺和凌蔚關系,并且有給兩人提供藥膏的御醫本著但求無錯的的心思,表示凌侯爺氣血兩虛,體內毒素也還沒排干凈,禁房事,一定要禁房事。 凌蔚跪趴。這人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他感覺受到了冷暴力,要冷戰,堅決要冷戰! 黎膺只是默默的小心翼翼的親手照顧凌蔚吃穿住行,凌蔚不理睬他,他也不生氣,凌蔚就堅持了一小會兒就妥協。 無理取鬧什么的,他做不來了。還是去磨一磨御醫,讓他定個可以房事的具體時間吧。 御醫表示凌侯爺簡直是恬不知恥,這么饑渴簡直和外人相傳的如同圣人一般的形象完全不符合,可惜他又不能說出去,簡直憋的慌。 為了不繼續被荼毒,御醫只好改口,說這人啊,老是憋著也不好,也傷感情,隔個兩三天來一次也是可以的。 凌蔚非常高興的拿著御醫的診斷撲倒了黎膺,雖然一個手臂無力也不能阻攔他對黎膺上下其手的熱情。 “咦,身上怎么多了這么多傷口?!绷栉禆|摸摸,西舔舔,在黎膺新增加的傷口上摩挲了幾下。 不知道是太久沒見著,還是凌蔚弄得他有些癢,黎膺顯得有些拘謹,被凌蔚摸摸弄弄,很是害羞:“嗯……打仗,身上總會有些傷的?!?/br> “你還說我,結果你還不是受傷?!绷栉敌奶鄣?,“年輕的時候還挺得住,年老了看你怎么辦?!?/br> “嗯……”黎膺看著凌蔚在他身上親親啃啃,臉紅道,“我、我知道了。你傷口疼嗎?” “不疼!”疼也要說不疼!不過其實真的不疼! “你停下來,我來,別累著了?!崩桠咝÷暤?。 “讓我在親兩口再輪到你?!边@么久沒見,雖然黎膺身上瘦削了不少,但rou更結實了,人魚線更加漂亮了。那胸肌啊,那腹肌啊,簡直讓人把持不住。 親親親,舔舔舔,摸摸摸,都是我的#_#,這些全都是我的#_#,太棒了。 穿越前身邊的gay蜜們一個個都把自己打扮得女里女氣的,希望能碰到一個有男人味的一號。但零號遍地,一號難求啊,不然怎么都忍不住去找雙性甚至可悲的戀上直男。 他道德要求高,感情要求潔癖,還以為要和網購來的男朋友過一輩子,結果穿越到封建社會,還找到了一個如此優質男友。 臉蛋好身材好氣質好,溫柔有錢還專一,簡直太美不過了,這一定是他祖祖輩輩積累的福分,到他這一輩實現了。 黎膺忍耐著讓凌蔚把他親了個遍,摸了個遍,才小心翼翼的,像是對待易碎珍寶似的,開始解決他的需求。 雖然凌蔚覺得他更喜歡粗野一點的,但偶爾這么溫柔纏綿也是不錯的,也蠻舒服的,他就不提出異議了。 這一夜凌蔚纏著黎膺要了好幾次,終于心滿意足的洗了鴛鴦浴,美美的睡了個大懶覺,起床的時候,黎膺還在床邊候著,等他吃早餐——為了照顧凌蔚,他也拖在戰場上手上,貓在家里不上朝了?;实郾菹卤犚恢谎坶]一只眼,由著這兩人在朝中局勢如此緊張的時候過兩人的小日子了。 ……凌蔚和黎膺此時避開風頭也是對的. 現在朝中又掀起了針對兩人的浪潮。 針對凌蔚還是因為刺殺的事。有些人開始宣揚,凌蔚被刺殺是因為觸怒了老天,還有人在京中傳播謠言,非把這人禍說成天災。 皇帝陛下都氣樂了。 雖然他是背黑鍋,但好歹對外也聲稱參與了這次“對老天的戰斗”,凌蔚這沒上天的都觸怒老天生命垂為了,他這飛上天的,豈不是要被千刀萬剮了? 明明是人禍,明明是倭寇內賊膽大妄為,非要按在老天身上,豈不是那倭寇和通敵賣國之人就代表上天了?不是替天行道嗎? 這還不需要朝臣打嘴仗呢,皇帝陛下自己就開嘴炮哄死一片,說的那彈劾凌蔚之人是兩股戰戰。 “既然肖卿家認為倭寇和通敵賣國之人是管著大晏的老天爺,那朕只能說,這天,朕就把它翻了吧?!崩桦`冷笑道,“御史不因言獲罪,那是指歸正朕的言行可以直言不諱,不是說讓你可以說著通敵賣國朕也不治你的罪!” “臣、臣并沒有……”肖瑚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結結巴巴。 其余朝臣用眼角余光瞟著他。剛才還口若懸河,就差沒說留了凌蔚,老天爺就要降下災禍了,不但要殺了凌蔚,還要拿凌家全家祭天?,F在怎么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雖然他們在朝堂上也有仇敵,也沒有上趕著這么作踐人的。 凌蔚保住了大壩,安撫了民眾,災后重建也搞的很好,還給皇帝太子在民間提高了聲望,立下了這么大功勞,還被倭寇差點刺死,就算他們對凌蔚有意見,也不會上趕著在這個時候發作。 沒看到凌蔚都還在養傷,沒上朝呢,他們想抓凌蔚把柄都抓不到。 “肖卿家還是去倭國任職吧?!崩桦`一句話就定下來了肖瑚后半生的凄慘基調。 雖然他只是奪了肖瑚的官職,并沒有做其他懲罰,但只要有了這句話,肖瑚就被釘在了恥辱柱上,就連史書中,也一定會寫這個人為倭國說話,說倭國代表上天,來懲罰大晏的賢臣,要陛下殺賢臣,臣服倭國。 有時候史書上看著很扯很蛇精病的事件,就是這么被記錄下來的。 當千年后,后世人翻讀歷史書的時候,一定會贊嘆,這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史書上寫的,比小說電視劇里寫的還要離奇,而崇洋媚外,在這么古早的時候就有了。 那時候咱們華夏還興盛著,那時候倭國還是咱們的屬國,就能這么不要臉了。 殊不知肖瑚只是嘴上跑火車跑過頭了。 肖瑚是劉祺和趙圭同科科舉,當年不但是爭奪狀元的有力人選,還是孔家的準女婿。本來前途無量,結果在狀元樓想要為難劉祺的時候沒長眼,把火燒到了太子和黎膺身上,最后太子在凌蔚的指導下,反敗為勝,引導輿論,反而讓肖瑚背上了歧視小孩和武將的名聲。 肖瑚作為孔家準女婿,當然在京中也是有人脈的。在聽說那貌似是護衛的武人居然是秦王,而那苦惱的小孩身份也不簡單的時候,日夜惶恐,結果殿試的時候影響了發揮,落到了二甲——當然他無論發揮的好不好,那都不可能進一甲,給他二甲二十多名,還是給了孔家面子。 之后肖瑚在官場上也混得不好,放榜后就外放,好不容易借著家里的關系回京之后,也沒人多看重他,才子心氣都高,這哪里受得了? 受不了又拿皇帝、太子、秦王沒辦法,總要找個人出氣吧?肖瑚就恨上了凌蔚。 為什么恨上凌蔚,也簡單。人是凌蔚帶來的,詩雖然是秦王做的但是是凌蔚寫的,而凌蔚還混得最好,他回來之后都是夸贊凌蔚的人。 好吧,前面凌蔚都是躺槍,全部都是借口,最后一個才是真正理由。 說白了,就是嫉妒著。 但肖瑚好歹也是個才子,家中也頗有勢力,還娶了孔家小姐——雖然得罪了權貴但孔家為了自家女兒的聲譽總不能退婚(當然現在他們腸子都悔青了),怎么也說得上是一個優質人才,就被世家招攬了,并推薦給大皇子。 沒了謝霖安之后,漢王覺得沒個拿得出手的年輕賢才當幕僚,很沒面子啊。肖瑚來了,正好補上謝霖安的空缺。 兩人在許多觀點上都一拍即合——在這其中,太子和凌蔚顯然有很大功勞,成了這兩人恒久不衰的共同話題,他被漢王引為知己,并且換到了御史臺做御史。 御史臺向來是被世家把持著,這個機構的人好罵人啊,罵人還能說自個兒是剛正不阿,皇帝是個仁君賢君就不能讓他們因言獲罪的。 結果肖瑚剛沖著凌蔚開炮,他自個兒就栽了。 他這么一栽,其他蠢蠢欲動的人也不敢動了。 凌蔚這家伙,還真是福大命大,老天保佑啊。 只可憐孔家小姐,嫁了這么個人,連帶著孔家的金字招牌都蒙上了一層灰。 也辛虧孔家小姐的母親是個狠人,當初想要自己女兒悔婚沒成功,這次一哭二鬧三上吊與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相結合,終于讓孔家松口,讓孔家小姐和那肖瑚和離了。 肖瑚現在被按上了“心向倭國”的罪名,孔家把女兒接回來也算是正常,并不會被人所詬病——當然,識人不清把女兒嫁給這種人的污水,就夠他們受的了。 經此之事,孔家人終于坐不住了,一改避世的風格開始積極入世向皇帝表明立場,這是后話。 嗯,也是意外之喜。 ……至于黎膺被彈劾。 呵呵,那簡直太正常不過了,按照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論壇上的日經帖月經帖。 因為黎膺大勝歸來嘛。 黎膺大勝歸來,皇家聲望和勛貴聲望(早期勛貴多以武起家)又高了一截,世家怎么坐得住。 功高蓋主,必須得功高蓋主啊。 有傷天和,必須得有傷天和啊。 這兩個借口之前就被凌蔚狠狠打臉了,現在還拿出來炒冷飯,他們大概是鐵了心的認為黎隸是個小氣鬼,看著黎膺功勞越來越大,總該坐不住了吧? 他們還準備好一堆說辭,準備在朝堂上對黎膺發難,最好刺激的黎膺口出狂言,出手揍人什么的。誰不知道黎膺最煩解釋,喜歡直接動手解決問題了? 結果黎膺也受傷了,也閉門不出連早朝都不上慶功宴都參加不了了。 他們還懷疑黎膺是故意避開,結果武將們的演技一個比一個彪悍,他們指著自己身上青一塊烏一塊的傷痕,在朝堂上大哭他們有多么不容易,主將受傷,他們也受傷,傷勢到現在都沒好,走路都在疼,結果這幫孫子不但不承認他們的功勞就算了,還要用那么狗屁的莫須有的罪名想陷他們于死地!這人心得有多黑??! 黎隸摸著自己身上的烏青,突然覺得自個兒幺弟對自己還是真愛的,至少沒打臉。 看看那干武將那凄慘模樣,簡直讓人看著就心疼啊。 總而言之,彈劾黎膺什么的,本來就是看黎隸的心情。黎隸說他沒錯就沒錯,黎隸想說他有錯,那么在行軍打仗中總會有點小錯。 黎隸不是昏君,不是自個兒沒本事所以打壓有本事的臣子和親戚的可憐蟲,所以黎膺屁事沒有。 而黎膺本人不在朝堂,其他人想吵都吵不起來。 也省了許多口舌。 有針對黎膺的人,但有更多站在黎膺這邊或者是洞察圣意的人,這彈劾黎膺自然也一點用處都沒有。 這兩口子躲著閑,朝中卻為他們兩吵翻了天,最后吵出了結果,兩人都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