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節
次日,彈劾兩位親王的折子鋪天蓋地,不得不說,陶老爺的效率還真高,讓一眾言官連夜起好了折子,再加之梁閣老這邊的人,聲勢可謂已經一邊倒了。 所謂言官,就是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的一幫人,這樣鋪天蓋地的折子,兩位親王無論如何都架不住,灰溜溜地開始收拾行李離京。 好像局勢已經相當明朗了,陶老爺樂呵呵地在府上悠閑品茶。 這時候,管家來稟告:“老爺,有客求見?!?/br> 陶老爺半瞇著眼,“誰???” “門房說,是個帶著斗篷的人,沒看清面容,只帶了一個隨從,不過來人說,宮中有變?!?/br> 陶老爺猛地睜開眼,從靠椅上坐起來,目色微凜,“什么人?沒有說來路嗎?” 管家搖頭道:“只說老爺見了便知?!?/br> 陶老爺雖懷疑此人目的不純,但不得不說他那句“宮中有變”引了陶老爺注意,還是將人帶了進來。 待來人走進廳堂,陶老爺才后知后覺地認出,那竟是雍王。大驚之下,他忙作揖行李,“微臣見過王爺,不知王爺前來,有失遠迎,實在罪過,罪過?!?/br> 雍王摘下斗篷,扔給身后的隨從,“是本王的不是,貿然來訪也不大聲招呼,還望陶大人莫怪?!?/br> “不敢不敢,”陶老爺嘴上恭維著,心里愈發沒底來,他同雍王往日在朝堂上可謂勢如水火,今兒他突然來府上,還是這副裝扮,說什么“宮中有變”,究竟是個什么意思?陶老爺打眼覷他,“王爺……不是已然啟程前往封地了嗎?怎的忽然來微臣府上?”說著有意頓了頓,往雍王的斗篷看了幾眼,假笑兩聲,“您看微臣這都沒準備什么來接待您的?!?/br> 雍王對陶老爺的心思自然再清楚不過,心底冷笑,“陶大人不必憂心本王久留京都,應該多擔心擔心你自己才是,你就一點都不擔心,待本王離開后,下一個該離京的就是您的外孫了?” 陶老爺先是冷笑,但看雍王一點都不像恐嚇的神情,漸漸生了疑慮,前些日子壓下的不安又升上心頭,“王爺,您這是什么意思?” 雍王聞言勾唇嘲弄地笑,“看來你真的一點都不知情,還當自己的女婿是寶貝呢戰破蠻荒!” 這下陶老爺冷靜不了了,騰地從椅上站起身來,緊緊地盯著雍王,嘴上卻仍然不饒人,“王爺,您現在抗旨留京,若微臣聲張出去,王爺可討不了好處了?!?/br> 雍王冷哼一聲,“陶大人,本王冒著這么大的風險來到您府上報信,您不僅不感激,還出言相諷,真是狗咬呂洞賓??!” “報信?報什么信?” 雍王沒再賣關子,道:“宮中眼線拼死出宮給本王遞了消息,皇上病重,皇后和武安侯把持朝政,貴妃娘娘和六皇子早已被軟禁起來了,陶大人還是別再做白日夢了?!?/br> 陶老爺聽得心驚rou跳,瞪著雍王道:“你和雍王大勢已去,離京前往封地是最好的去處,要是六皇子再被軟禁,誰還能繼承大統?難道趙彥清想篡位不成?”說著自己都不相信這話,冷笑兩聲。 “當然不會是趙彥清,皇后又不是傻子,”雍王道,“可是陶大人,你可知道,皇后身邊一直跟著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 陶老爺目色一厲,“那是什么人?” “本王尚不確定,但周圍人都稱他為小殿下,再算下年紀,似乎只有皇長孫能對得上號,而能得皇后如此幫助,又讓趙彥清擁護的,恐怕也只有前太子一脈?!闭f罷,雍王嘲諷地看著陶老爺,“陶大人啊,你可知道,你一直以來在為他人做嫁衣?” 陶老爺雖已是心驚膽跳,但對雍王的話依舊存了疑慮,畢竟當初前太子慘死東宮,照理東宮中人都不會被留下活口,更何況是皇長孫,“我憑什么相信你?” “是與不是,陶大人去宮里一趟便知,不過陶大人應該一直都進不了宮吧?難道你不會有一點疑慮嗎?若是六皇子即將繼承大統,您怎么就一直連宮門都進不去?也罷,本王話說到這里,信不信就由你了?!?/br> 陶老爺已信了七八成,卻對雍王來意依舊心存疑慮,“王爺親自來府上告知于我,恐怕不會是因為想祝我一臂之力,擁戴六皇子吧?” 雍王勾唇一笑,竟是異常坦誠地道:“自然不是,本王可不想讓莫名其妙冒出來的人奪了皇位,如今本王無能為力,也只有仰仗陶大人了,至于其他……到時自有論斷?!?/br> 就是現在想看趙彥清和陶老爺鷸蚌相爭,他得漁翁之利了。但即便如此,陶老爺也知道,這條消息對他來說著實重要,此刻的他也沒有心思去管雍王是否在隔岸觀火。 “那微臣就多謝王爺相告,對了,您只帶了一個隨從,不如微臣派人送您出京可好?”陶老爺道,他要對付趙彥清,也要把雍王送出京才放心。 雍王聳聳肩,“不必,本王自己會走,陶大人,你真的還有余力來管我嗎?” 陶老爺眼角一抖,卻也不再說什么,讓人送了客,就匆匆更衣往宮里趕。 出乎意料的,這次他竟然順利地進了宮,竟然沒有被攔下來。 陶老爺火急火燎的,也沒在意這次的異樣,由黃門帶領著去見趙彥清。 他在乾清宮的偏殿見到了趙彥清。 與陶老爺的急怒相反,趙彥清氣定神閑地坐在那里,就像是在等著他來一樣穿越張翠山。 偏殿里還有陸震在,陶老爺卻像是沒有看到他一樣,只是咄咄逼人地質問趙彥清,“侯爺,我聽聞了一些消息,說是皇后娘娘身邊帶著一個少年,是前太子之子,可有此事?” 趙彥清也不驚訝,淡淡道:“原來雍王是這么跟你說的?!?/br> 陶老爺一震,緊緊盯著趙彥清,沒有想到他居然知道雍王給自己報信一事,那豈非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果然,此事陸震開口道:“雍王滯留京城,結黨營私,在出了陶府后就已被禁軍捉拿,現已送往刑部?!?/br> 陶老爺渾身一僵,“你們想干什么!造反么!” “陶大人這是什么話?”趙彥清道,“雍王本該前往封地,如今卻出現在陶大人的府上,此前還聯絡過不少大臣,不是結黨營私是什么?更何況,這還是巽王檢舉的,可不是本侯刻意污蔑?!?/br> 陸震也道:“還是巽王明事理?!?/br> 陶老爺渾身發寒,此時的趙彥清連岳父都不曾叫了,還是直接喚他陶大人,他顫著手指指著他們,“你……你們……你們好大的膽子!皇上呢!我要見皇上!” “皇上病重,不見任何人,”趙彥清道,“詔書已經擬好,傳位給皇長孫,不過陶大人盡可放心,貴妃娘娘與六皇子皆安然無恙,只要陶大人愿意,您一樣是內閣打成,而六皇子將來也定會是個富貴親王,殿下仁厚,自不會讓當年的太子巫蠱案重蹈覆轍的?!?/br> 陶老爺氣極,“皇長孫……真是皇長孫……趙彥清,虧我這么相信你,你就是這么對我的?我可是你岳丈!” 這回趙彥清竟沒有反駁,倒是陸震道:“陶大人,當年的太子巫蠱案,其中冤屈您一定清楚,如今皇上見到皇長孫后悔悟,為太子翻案,可是大好事一件,何況皇長孫名正言順,您這話可說得不當??!” 皇上確實已經在一次蘇醒的時候見過潛生,也就是楊皓了,當然反應不會是悔悟,驚有之,恐有之,那眼神別提有多復雜,甚至還掙扎著坐起來讓人趕緊把他拿下,當然,沒有人理會。 后來趙彥清他們擬好了詔書,皇上一氣之下,病得更重了。 陸震對當時情形記憶猶新,在皇上看了詔書氣得發抖地指著他們時,一直沉默著的楊皓忽然開口道:“皇上,父王冤枉,你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