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陳勝是干什么的?”軍需官坐在地上繼續剝玉米。 “是秦朝末年的起義軍領袖,領著大伙打秦始皇的兒子胡亥......”經國坐下來。他們沒選擇,事關七八百人的性命。 周翰的目光穿過玉米筆直的桿和層層的葉落到江面上,從江面轉到河岸,收回到自己忙碌的手上。紅色的玉米纓子像血在指間落下,染血的手?!胺晟蟻y世就有很多無奈”,他在京杭運河上對澧蘭說。 “......他們用朱砂在一塊綢帕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大字,塞到漁民捕來的魚肚子里。士兵們買魚回來吃,發現魚腹中的綢帕,都很驚訝?!苯泧匆幌滦珠L的肩頭,“陳勝又讓吳廣潛伏到軍營附近一座荒廟里,半夜在寺廟旁點燃篝火裝作鬼火,模仿狐貍聲音,大聲呼喊‘大楚興,陳勝王’......” 周翰兄弟和軍需小分隊把玉米背回來不久,好消息便被迅速傳達下來,他們與師部聯系上了!像風過長林,每一片葉子都沙沙作響,被震動、翻出它的背面,戰士們壓抑著喜悅低聲傳說,師長指示他們先轉回南先慶,再設法渡河。大家歡欣鼓舞,信心倍增! 第7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37) 周翰兄弟在森林里伐竹子,毛竹高大,每一根都有四米長。這是五月三十日中午,他們在距離南先慶渡口十二公里處的大山中,此處毛竹甚多。113團決定在傍晚于海寧和南先慶之間乘機搶渡欽敦江,官兵各準備毛竹一根為渡河工具。 雨季就要來臨,成功成仁在此一舉!三組便衣隊已被派出分赴南先慶,偵察敵情、地形和渡河點。 “過了河,再走走,等擺脫了日軍,咱們去打鳥、生火,美美地吃上一頓!”他們連日里不管晝夜都不敢生火,僅以炒面度日,經國常常望著生米興嘆。 二十五日及二十六日黑夜,113團穿過拿安普雁、南木勒卡和紀養光等日軍據點,雖在黑夜里與日寇數度遭遇,均通過無恙。 二十七日午后,113團便衣偵察兵在明開英道上與一聯隊附有火炮的日軍遭遇,日軍向行進中的印度難民詢問中國軍隊消息。便衣偵察兵藏身在難民隊伍中,僥幸未被日軍發現。日軍離開后,便衣偵察兵在印度難民中放言113團將向北行軍,經野人山回中國。 113團于二十七日夜悉數由明開英徒步渡過烏有河,而日軍之大部隊竟向北追逐。 二十八日夜,113團以迅速秘密的行動又回渡烏有河向南轉進,在雨夜里強行軍七十余英里。隊伍雖在紀養光、南木勒卡、董知等處數遭敵襲,但均以機敏行動通過未受損傷。 排長褚思齊集合大家開會,傳達團部的渡河指示:三營所部的第八連和第九連先到南先慶占領軍事要點,擔任警戒。八連對渡河點下游方向進行警戒,九連警戒上游方向,掩護全團渡河。等全團渡河完成后,八、九連迅速渡河跟進。各營、連預先派遣聯絡人員至渡河點,偵察集結地區和捆扎竹筏地點,以免屆時大部隊到達河場發生紛亂。各單位必須于黃昏前進入集結地區,完成渡河準備,定于六時三十分開始渡河。 渡河時以六人為一組,以最擅長游泳者為組長,所以周翰和經國均擔任組長。班長以上各級干部,每人描摹要圖一份,渡河后即向指定目標前進,官兵不分從屬關系,士兵向官長集合,服從指揮,一致向指定目標地區集結歸隊。 各連營準備完畢后,休息待命。便衣隊回來報告南先慶并無敵情,八連、九連隨即出發,前往南先慶占領軍事要點。 樹林里一片窸窸窣窣聲,毛竹被士兵們握在手里拖曳著,幾百根毛竹在地上擦過,劃出深深淺淺的痕跡。南先慶河段到了,周翰從林子里望出去,湯湯大河就在眼前,河灘上已是一片忙碌景象。戰士們在束結衣服裝備、捆扎竹筏。 傷兵和體弱生病者無力橫渡水流湍急的欽敦江,他們將乘坐竹筏。機槍連的裝備太重,也必須乘坐竹筏。 完成渡河準備工作的周翰兄弟靜靜地坐在河灘上。夕陽就在河對面,自顧自地美麗,不管戰爭的殘酷。余暉把江水染成金粉、橘紅、銀白,一塊塊的;岸邊的樹亦被染上金色,耀花人的眼。士兵們的影子投在河灘上,靜止的、晃動的,重疊在一起,不很真實。 周翰看向經國,沐浴在晚照中的男子微微瞇著眼,臉上棱角鮮明,額頭一抹亮色,曾經被壯碩的肌體充盈的軍服現在虛虛地掛在身上,破爛不堪,他宛如老僧入定。 “我知道你想什么,”經國突然說,“夕陽真好!可惜我不是蘭姐,對吧?” “什么?” “我記得你在南潯老宅里注視蘭姐,在夕陽下,很多年前?!?/br> “你怎么知道?你那會兒才八歲!”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周翰微笑。 “等咱們過了河到了印度,你就能給蘭姐報平安了?!?/br> 六時三十分,第一營先遣部隊開始渡河,戰士們每人懷抱一根毛竹迎著晚照走入河中,河水漸漸漫上身,裹著他們。夕陽下的泅渡很美,這美麗中藏著危險。江水中人頭起起伏伏,戰士們游弋在金色、銀色交織的水流中,碎金般的夕暉在他們身上閃爍,點點都是希望。 大家的眼睛都緊緊地盯著他們,他們的成敗關系著所有人的運命。終于,第一批泅渡者爬上對面的河灘,他們興奮地向河對岸揮舞手臂。一切尚稱順利,除了士兵們的泅渡速度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