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我這些天查了一下,這事情還得從高宗皇帝在世時說起。你也應該聽說過,高宗皇帝子嗣不豐,除了祖母外,只有一個皇子,就是先帝。而景王,是高宗皇帝晚年時,臨幸一名宮女所出,因為高宗皇帝子嗣困難,景王的出生自然是喜事一件,不過聽說景王出生時,身體也和先帝一樣孱弱,甚至可能養不活。高宗皇帝擔心他養不活,于是便聽從當時相國寺中一位高僧的話,將景王養在寺廟里,等他大一些后,因為景王與佛有緣,就讓他出家了?!?/br> 這些事情,其實是皇帝告訴他的。 因為祖母奇怪的態度和曲瀲的原因,他對景王的事情也很慎重。 不過他是晚輩,很多事情并不清楚,所以如果他要查景王,能讓他最快查到的地方自然是宗人府。 只是宗人府也不是那么好查的,就算他再小心,不免在宗人府里留下痕跡,也讓掌管宗人府的寧王發現他查探的事情。不過后來詢問清楚他的意圖后,寧王讓他進宮去找皇上比較好。 其實紀凜這次也不過是個試探,沒想到效果會這么好,寧王會是這種態度。 這次要查景王的事情,紀凜也有一翻計較的,他知道周家皇室的前幾代子嗣都不豐,當年還曾有人私底下曾說,定是周家建朝時殺戮太多,所以報應在了子孫身上,才會讓周家那幾代的子嗣都不豐。 也因為如此,所以當今的慶煦帝才會這般愛護自己的皇子,同時也頗為尊重留下來的長輩,不管是淑宜大長公主,還有見不得光的景王,只要不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都對他們頗為寬容。 他很早以前就知道,不管慶煦帝還是寧王,對周家人的態度都比較寬容,而他又是淑宜大長公主最疼的孫子,寧王自然也對他寬容。所以在查景王的事情時,他故意泄露自己的行蹤,就是為了引起寧王的注意力。 他是個聰明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讓自己立于有利的地位。 寧王的態度讓他明白,他可以探查景王,甚至因為景王想要娶他妻子的jiejie,所以寧王也有自己的計較,想讓他明白一些事情。 果然他趁著當差的時候,特地去太極殿求見皇帝。 當皇上知道他的來意時,并沒有不愉,反而很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笑著打趣道:“你是為了景王叔來的吧?景王叔已經托你祖母去曲家說親了?辛苦你了,我記得你的世子夫人是曲家的四姑娘吧?” 紀凜就算原本心里已經有了猜測,可是聽到皇帝的話,還是懵了下。 “您不反對?”紀凜奇怪地道,景王要娶曲沁的事情,這簡直就是亂了輩份了。 慶煦帝笑看著他,神色很是溫和,對他道:“皇祖父臨終之前,曾經和朕說過,只要景王叔不做出危害江山社稷之事,讓朕多照顧景王叔??上Ь巴跏暹@些年來一直都不肯原諒祖父當年做的事情,甚至連京城也不回,朕屢次讓太后召喚他進宮來,他也從來沒有答應過,讓朕也很是無奈,如今他難得求一次朕,朕自然要答應他的?!?/br> 慶煦帝的年齡比景王還要大,當年可謂是看著景王出生的,雖然自己那么大的年紀了,還能看到皇祖父像個老流氓一樣弄大宮女的肚子,十分的囧,但周家子嗣向來不豐,時隔幾十年,祖父雄風未泯,還能給他弄個小叔叔出來,心里也是挺高興的。 慶煦帝又繼續道:“當年景王叔出生時,他的身體很虛弱,我們都擔心他養不活。景王叔三歲之前,身體都很虛弱,沒辦法走出宮殿。后來皇祖父讓相國寺的高僧給景王叔批命,曾言景王叔與佛有緣,如果想讓景王叔平安長大成人,那么最好將景王叔送去廟里出家。所以當時皇祖父便不顧景王叔的反對,在景王叔五歲時,將他送去相國寺出家?!?/br> 相國寺是皇家寺院,歷來服務的對象是皇家,雖然香火不旺,但在大周的地位卻是枯潭寺等寺院比不上的。 紀凜隱隱約約發現了什么,但是一時間又聯系不上。 “景王叔雖然身體不好,但是他天生聰慧,就算是枯燥的佛經,他也能很快便領悟,并且舉一反三,和那些比他年紀大的大師們討論佛經,更是見地不俗,這讓皇祖父覺得,景王叔果然適合出家。 果然,景王叔出家后不久,他的身體也有了起色,不過幾年很快好了?;首娓感睦锖芨吲d,見景王叔身體好轉,便想讓他還俗。只可惜景王叔心里氣當年皇祖父不顧他的意愿讓他出家之事,所以在皇祖父讓他還俗時,他偏偏就不肯還俗,繼續在寺里當和尚研究佛經,甚至因為在佛經上有所研究,名聲更是不錯。后來因為皇祖父逼得緊了,他甚至從相國寺中跑了出去,說是云游四海去了,直到皇祖父臨終前,景王叔都沒有回來過?!?/br> 紀凜沒想到當年還有這樣的內幕,一時間都呆了下,下意識地問道:“他是怎么成為景王的?那景王是另有其人?” “正是如此?!睉c煦帝贊賞地道:“老景王原來是皇祖父的弟弟,可惜他也和皇祖父一樣子嗣不豐,只有一個病歪歪的兒子,同樣也沒有養活,景王這一脈算是斷了?;首娓府斈昱戮巴跏逭娴氖裁炊疾还艿爻黾伊?,一輩子當和尚,后來就和老景王商量著,將景王叔過繼到他名下,不過因為景王叔當年在外面,他一直不肯回京,所以這事情也沒有對外說什么?!?/br> 這就解釋得清楚,為什么他不知道祖母還有一個弟弟的事情了,畢竟當年以景王的身體情況,時時要擔心他養不活,后來又出家了,更不好對外透露什么。 如今,因為他娶了曲瀲,在名份上已經定了,所以景王為了娶曲沁,便cao作一翻,直接頂替了老景王的曾孫子的位置,生生地從弟弟的身份,變成了淑宜大長公主的侄孫輩。 “皇上,還有一事臣不明白?!奔o凜看著他,“景王在相國寺出家,那他應該有佛號,他的佛號是什么?” 慶煦帝聽了忍不住笑了,說道:“這事你不必理會,這不過是當年皇祖父怕他夭折了才會讓他暫時出家,原本是等他身體好轉了再讓他還俗的,可惜景王叔跑了,皇祖父也沒能等到他還俗?!?/br> 周家的子嗣歷來少,哪可能真的讓皇子出家?出家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可誰知景王的脾氣會這么硬,和高宗皇帝頂了起來,就這么跑了。這點說來,他和淑宜大長公主還真是姐弟,脾氣都很臭。 紀凜僵硬地看著他,慶煦帝這種避諱的態度,其實已經讓他心里有了一個猜測了,只是不太愿意接受。 慶煦帝見他面有異色,知道這孩子素來是個聰明的,想來已經猜到了,便對他道:“正是你猜測的那樣?!?/br> 紀凜當時只覺得這事比知道景王其實是祖母的弟弟更讓他吃驚。 當然,這事他現在不好告訴曲瀲。 “所以,因為你娶了我,定了名份了,所以景王為了娶我姐,就更改了身份,對外來說,他是祖母的侄孫么?”曲瀲木木地問道。 “正是這樣。我去宗人府看了,皇家玉牒上也改了他的身份,反正景王這些年一直在外面,沒有在京城中露過面,也沒人知道這事情,知道的都是周家的人,并不用擔心?!奔o凜安慰她。 曲瀲依然木木的。 或許她該高興,景王為了娶她姐,所以連身份都改了,從當今皇帝的小皇叔變成了皇帝的兒子輩了,知情的人都不會說什么,這樣也不怕世人的目光了。 她心里安慰自己,其實只要接受了景王的人設,jiejie嫁給他好像也挺帶感的,至少那些眼高于頂的皇子們以后都要叫她jiejie為叔祖母了,不要太爽。 “阿瀲,你沒事吧?”紀凜擔心地問道,他知道阿瀲和她jiejie的感情,怕她一時間不能接受。 曲瀲深吸了口氣,對他道:“沒事,其實也不是那么難接受的,以后只要閉緊了嘴巴,也沒人知道景王其實是祖母的弟弟?!?/br> 說到這里,曲瀲突然很能體諒淑宜大長公主先前的心情。 自家弟弟竟然相中了孫媳婦的jiejie,想要娶她為妃,簡直不能更糟心了,莫怪淑宜大長公主當初不能接受。 而更過份的是,她這當jiejie的都沒來得及反對呢,這糟心弟弟竟然直接進宮找了皇帝,讓皇帝答應幫他這個忙,只要皇帝開口了,就算有人心里有疑問,恐怕也不敢去深究什么。加上景王的行蹤成迷,見過他的人根本沒有,且這世界的消息也不靈通,想要改變一個人的身份,還不是皇家一句話? 慶煦帝受高宗皇帝臨終所托,想要好好照顧這位小皇叔,如今小皇叔好不容易找他幫忙,而且解決的還是小皇叔的終身大事,自然義不容辭了,根本沒和淑宜大長公主商量,就直接出手了。 這才是讓淑宜大長公主糟心的事情。 糟心弟弟遇上沒有原則的皇帝,然后再將她推出去,讓她厚著這張老臉去孫媳婦娘家說親,這讓強勢慣了的淑宜大長公主如何接受得了? 曲瀲明白了淑宜大長公主糾結的心情后,再去見她時,不免有些心虛。 ☆、第 150 章 在曲瀲努力地消化從紀凜那兒得知的真相時,此時京城里,景王進京的消息已經傳開來了,然后又傳出了景王讓官媒去曲家提親的消息,甚至還請了淑宜大長公主去曲家說媒的事情。 頓時京城的目光都轉到了景王和曲家。 對于景王,京城的人知道的不多,甚至可以說根本沒什么印象,他就像個邊緣人物一樣,知道宗室中有這個么人,但一直在封地里沒有回過京,又因為距離太遠了,而且無關緊要,自然不會多此一舉地去注意他。 自從高宗皇帝登基后,景王這支系便一直待封地,很少回京,就算是回京,也是低調行事,根本沒有存在感。后來聽說景王這一支的子嗣也和高宗皇帝一樣薄弱,因為子嗣不利,所以行事也是很低調,世人對此也根本沒有什么印象,只記得三十年前景王請封了世子的事情,后來便沒什么值得關注的消息了。 就在傳出景王回京的事情時,皇上偏偏表現出一副很親近景王的態度,并且在第一時間召見了景王。 于是很快便有消息傳來,當年的世子在老景王去世后,直接越過了祖父成了景王,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老景王這一支的子嗣都死得差不多了,如果不是還有世子,恐怕景王便沒了后代,而且聽說這位世子其實也是過繼的。 這個聽說自然是如今掌管宗人府的寧王傳出來的,眾人聽后,也沒有起什么疑心。 就算景王是過繼的,只要皇上對其另眼相待,愿意抬舉,那也不比京中的那些宗室差,甚至這回景王進京后,慶煦帝特地賜了京中的一棟宅子給景王,并恩賜他以后無須再回封地,可在京中定居。 這可是天大的恩賜,讓京里的人都忍不住關注起這突然冒出來的景王來,很快便了解了景王的生平。 聽說景王如今已年過三旬,但卻未娶妻,自少年時期伊始,便一直在外面游歷,后來老景王去世,他繼承了爵位后,卻無心庶務,遞了折子進京,得慶煦帝允許,便一直在外當一個逍遙王。 如今,他難得回京,突然蒙生娶妻的念頭,不知怎么地,相中了都察院左都御史曲大人家的侄女,即鎮國公府世子夫人的jiejie,欲聘她為王妃,已在數日之前,讓淑宜大長公主特地去曲家說親,甚至皇上聽說后,直接給他們賜婚…… 曲瀲聽到外面的傳聞,繼續木然。 外頭傳得有聲有色,顯然因為皇帝對景王的抬舉,使得景王從一個從未讓人注意過的隱形人變成了京城的熱門話題。 比起朝中以科舉入仕的官員,王公貴族拼的便是帝王的恩寵,能讓皇帝記住你,賞賜不斷,那才是一個家族興盛之根本,最怕的便是被皇帝忘記。宗室中也是如此,以前景王這一支系的人在封地上,一待便是好些年,眾人哪里理會你一個沒什么勢力的藩王?可當景王回京,并且被皇帝又是賞宅子又是賜婚的,那代表皇帝對其重視,也代表了在皇帝心中的份量,自然教人關注。 景王一躍成了皇帝心中的大紅人,連帶的,也讓人對景王想要納為妃的曲家女感到好奇起來,甚至連原本低調地在府里養胎的曲瀲也不免被人拿來議論。 曲瀲因為jiejie的原因,對景王的事情頗為關注,也派了陪嫁的管事在外面盯著,所以對京城里的事情也略知一二,對景王引起的話題已經無力吐槽了,如今皇上都賜婚了,那這樁婚事便是要成了。 一時間心情真是復雜。 比起曲瀲的心情復雜,同樣知道一些真相的人簡直要發瘋了。 平寧郡主便是一個有幸知道景王身份的人。 作為淑宜大長公主的女兒,曾經也是跟在母親身邊長大的,比起到了年齡時,便早早地移到外院去住的兄弟們,平寧郡主住在內院中,距離母親更近。甚至后來因為父親突然去世,她特地回娘家來陪了母親好一段時間。 也是那時候,她見到了因為父親之死而特地回京來探望母親的景王,方得知原來高宗皇帝還有一位因為幼時體弱鮮少有人知道的皇子,年齡甚至比兄長還要小的舅舅,曾經因為一些原因被過繼到老景王這一系的皇子。 對這位皇舅,平寧郡主的印象并不深,當時父親戰死,母親悲痛萬分,也幸得這位皇舅回來安撫,才讓母親沒有因為悲痛而崩潰。只不過他在京城里只待了兩天就離開了,至此后再也沒有見過他。 如今景王終于回來了,不僅回來了,甚至要娶曲家女,這對于知道景王的身份的平寧郡主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平寧郡主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就匆匆忙忙地回了娘家,直撲寒山雅居。 “娘!”平寧郡主黑著臉道:“我聽到消息了,景王就是皇舅吧?這成何體統?皇上竟然還給他們賜婚,難道就不怕被天下人恥笑么?”更重要的是,那些曲家女到底有什么魅力,竟然能讓那些男人一個兩個的非她們不娶,暄和是這樣,如今皇舅也是這樣。 其實她也不是那么討厭曲瀲,只是因為曾經大嫂照顧她極多,就算大嫂如今變了個模樣,也忍不住心疼她,向著她一些罷了,才有些針對曲瀲,但要說特地給曲瀲下絆子什么的,她還不至于做這種缺心眼之事??墒侨缃?,她的親舅舅要娶妻了,對像卻是自己外甥的兒媳婦的jiejie,這簡直就是亂了輩份了。 這天底下的好姑娘多得是,為什么就非得是曲家女? 淑宜大長公主神色有些疲憊,冷冷地道:“閉嘴,這事情你就當不知情便可?!?/br> “怎么可能?那是皇舅,我怎么可能當作不知情?”平寧郡主懷疑地看著母親,“娘,您怎么不阻止舅舅?就算您喜歡那曲氏,但是也不能讓舅舅亂來?!?/br> “我如何沒有阻止?可他不聽我的話有什么辦法?”淑宜大長公主經過幾天的過渡期,心里已經沒有當初那般糾結了,但是仍未能放下,所以她也難得和女兒抱怨道:“你當年也見過他,知曉他是什么脾氣,連你外祖父當年都拿他沒轍,我不過是他jiejie罷了,能有什么法子?當年父皇臨終前,宣我進京,曾叮囑過我,讓我這當jiejie的好生照顧他,可誰想他的脾氣會那么倔,連我都怨恨上了……” 說到這里,淑宜大長公主心里越發的疲憊。 如果說這輩子還有什么能讓這個強勢了一輩子的女人妥協,那便是這唯一的弟弟。 當年父皇憂心弟弟養不活,便聽信相國寺高僧的話,將弟弟送去相國寺出家,原本當時只是意思地讓弟弟當個俗家弟子的,可誰知道因為弟弟不肯待在寺里,兩個脾氣都一樣倔的父子倆便扛上了,真的讓他剃度出家。 她當時心里也覺得不妥,特地去了一趟相國寺,那時被弟弟求她帶他離開時,她心里因為也擔心離了佛祖他活不成,所以沒有答應下來。 當時她以為小孩子不喜歡寺里的環境,并沒有將他的意愿放在眼里,甚至發現父皇為了阻止他離開相國寺,派了重重守衛守著,心里還覺得父皇有些小提大作。直到弟弟八歲時,逃出了相國寺,才知道他有多恨當初被人逼迫出家一事。 可能是老來子的原因,父皇很疼這弟弟,可惜因為父皇一意孤行,強迫他出家一事,也讓脾氣同樣又臭又倔的弟弟一直不肯原諒他,甚至連帶的也對她這jiejie怨上。 直到父皇去世,他都沒有回京,帶著那些被送過去伺候他的人走了,這些年就在外頭飄泊流浪,甚至因為賭氣,一直沒有還俗,將自己的名聲越闖越響,卻是個最任性的和尚,能見過他的人很少,名聲卻響得世人都知道。 想到這里,她心里嘆了口氣。當年丈夫戰死的消息傳來,她幾欲崩潰,但弟弟得到消息時,仍是為此千里奔波回京來探望她,如何讓她不感動?雖然弟弟當年怨她,可是心里也還是惦記著她的,只是他們的脾氣都是這般強硬,都不肯低頭,所以一直僵持著,就這么僵持了幾十年。 平寧郡主很少見到母親和她抱怨什么,當下有些愕然,一時間忘了反應,直到母親抱怨完,她才訥訥地道:“其實舅舅心里也是有您的,不然當年爹去世時,他便不會專門回來一趟了……” 淑宜大長公主嘆了口氣,無奈地道:“他也算是有良心?!?/br> 平寧郡主就要安慰幾句,突然腦子轉了回來,發現不對,自己今兒過來可不是為了這事情的,趕緊將歪掉的樓歪回來,說道:“娘,舅舅為什么會想娶那曲二?可是有什么原因?難道舅舅見過她?而且舅舅這些年來不是一直不想還俗么?怎么會突然要娶妻了?” 淑宜大長公主看了她一眼,抿著嘴道,“你舅舅的意思是,幾年前,那曲二以前幫過他的忙,想必就是那時候他起了心思。他早就還俗了,只是沒有告訴我罷了?!闭f到這里,她心里又有氣。 父皇盼到死都沒能將他盼回來,沒想到不過是一個女人罷了,就能讓他打破誓言,不僅還俗了,甚至還踏進了他以前說不會進的皇宮,甚至還為了娶人家,出了這么個餿主意,將自己的身份都改了,他也不嫌在小輩面前丟臉。 平寧郡主臉色有些僵硬,如果是這樣倒是說得通了。 只是,她仍是不能接受自己舅舅為了娶一個女人,竟然為此改了玉牒,變換了身份。 “皇上……怎么會同意?”平寧郡主艱澀地問道,她不覺得宮里的皇上會這般糊涂,就算皇上糊涂了,不是還有太后么? “甭提了,皇上對這事只會樂見其成,還巴不得他快點成親生孩子,這也是你外祖父的愿望?!闭f到這里,淑宜大長公主心情更陰郁了。 因為先帝去得早,可以說慶煦帝是被高宗皇帝養大的,高宗皇帝對他的影響頗深,每一句話都奉若圣旨。既然高宗皇帝有遺言,讓他日后多照顧景王,只要不涉及到江山社稷之事,慶煦帝自然不會反對什么了,將心放得很寬。 這便是淑宜大長公主覺得糟心的事情,被那叔侄倆坑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