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而且,當時老爺夫人都還年輕,身體也康健。大家都想著先開花,后結果。他們日后總歸是會有孩子的,并沒有想到他們會早逝……”忠伯嘆了口氣。 以老爺夫人對姑娘的愛重,肯定會早早安排好她,哪里會舍得讓她傷心受累? 聽忠伯提到早逝的父母,路隨玉心中一痛,紅了眼圈兒。 “路家家產倒也罷了,可是當時姑娘年紀小啊??赡瞧鹱訍喝瞬坏J覦路家財產,還要傷害姑娘。老奴世代受路家恩德,無奈之下,只能如此……” 忠伯說著就要往地上跪:“當初是老奴自作主張,以孤兒假充路家子嗣,想著一來堵了宗族的嘴,護住路家的財產,二來也能繼承路家香火,不至于路家無后,三則姑娘也能有個依靠……” 這個老人,說著說著,竟流下淚來。 路隨玉連忙將他攙扶起來,她也在不停地落淚。 “忠伯是說,征征是孤兒,并非路家子嗣?他,他不是我父親的孩子?不是我的弟弟?”路隨玉一字一字道。 她心里空空的,也說不出是什么感受。她一直以為的弟弟,路家的希望,竟然跟她毫無血緣過去。 她曾對他的出現,既心懷感激,又充滿芥蒂。她介意他外室子的身份,又親近他身上父親的那半血液…… 可是,現在竟告訴她,那不是她的弟弟,他們之間毫無關系! 荒謬,真是荒謬。 忠伯道:“說來也是緣分,那日我在街上,瞧見了蓬頭垢面的他,也才兩三歲的樣子,眼睛格外有神。不知怎么,我就想到了老爺,問他叫什么,他答說路征,其余的一概不知……” ——其實,當時路征回答的是陸征,只是忠伯聽成了同音的路征而已。 “我當時就想,這肯定是天意。宗族的老爺們又逼得緊,我一時膽大,就帶了他回家……”忠伯回想起自己當日的決定,仍然慶幸無比。 他不后悔,是的,他一點都不后悔自己當日的作為。 天意么?路隨玉不知道。她很清楚的是,忠伯做出決定時,考慮的肯定是路家而非他自己。這個忠心的老人把自己的半生都奉獻給了路家,不求一絲回報。 ——不,也許他想要的回報,只是路家人平安康健。 “我也曾擔心過,別人不信怎么辦?這個孩子若是個歹的怎么辦?不瞞姑娘,我還動過念頭,想著只過了當時那一關,等姑娘大了,婚事定下了,有夫家幫趁著,沒了后顧之憂,再解決掉這個麻煩……”忠伯說起舊念頭,一臉坦然。 路隨玉眼皮不由地跳了跳:“那,你想怎么解決?” 忠伯嘿嘿一笑,并不回答,只說:“不過,萬幸,征少爺是個好的,頗有老爺當年的風范。他也當自己是路家子弟,把姑娘當成親jiejie。不不不,也許他根本就當自己是路家的孩子……” “什么?”路隨玉奇道。 “他當時年紀小,也才兩三歲,自然我說什么就是什么。他應該不會想到別處吧?”忠伯的聲音里有一絲不確定。 路隨玉笑了笑,這個問題,她并不關心。她今日所求,只是一個答案罷了。 可是,知道了答案,她也不大開心。 無疑,從忠伯的角度出發,他當日為護幼主,護路家財產,不得已出此下策。 路隨玉不怪忠伯。她知道,當初忠伯也沒了別的法子。 只是對路征,對這個她當了十五年弟弟的人,她卻不知道該以什么心態去面對了。 她心里對自己說,就當是抱養的孩子,就當是過繼的孩子……可是不一樣的,她知道不一樣的。 她成親時,本想自己只帶一些嫁妝即可,路家的家產都留給弟弟。 可是,征征卻不同意,他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靠祖產度日。反倒是jiejie,是要嫁到別人家去,嫁妝豐厚,手上的錢多了,才能有底氣,他也能放心…… 她當時雖然感動,卻頗不以為然,拒不同意。還是忠伯也勸說,她不得已才答允。 她覺得征征是天下最好的弟弟。 現下看來,征征的行為是不是表明,他心里也知道他不是路家的孩子? 路征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他們每個人都知道,只有她一個人被蒙在鼓里? 路隨玉心里很亂,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離開的忠伯,又是怎么吩咐的車夫,等她回過神時,她已經在去路家的路上了。 去做什么?去問路征么?問路征什么呢? 路隨玉有心想讓馬車掉頭,話到嘴邊,卻又止住了,罷了,就這樣吧。 就去見見他吧。 第92章 兩心相依 馬車到路家時,路征還未歸來。 路隨玉獨自一個人坐在廳中,靜靜地等待路征歸來。 她只要了一盞茶,揮退了下人。很多往事一一浮上心頭。父母剛過世時的悲傷惶恐,初見路征時的驚惶慶幸,以及多年的相依為命…… 路隨玉一時之間竟不清楚,她到底該用什么態度來面對路征。 他不是她的弟弟,卻也不是外人。路家給了他安身立命的所在,他也算是光耀了路家的門楣。她無父母兄弟,又無親近叔伯,在當時的情況下,忠伯確實也沒有更好的法子了。 她不怪忠伯,也無法去責怪路征。一個才三歲的孩子,再早熟也只是個孩子。更何況,路征也未必知曉那時自己在做什么。就像是忠伯說的,可能在他心里,他本來就是路家的子嗣呢! 這么多年來,路征的確是一個合格的路家的子弟,除了他婚事上的自作主張,她挑不出他的錯來。 她想,她應該裝作什么都不到,繼續和路征做一對關系和睦相親相愛的姐弟。 道理她都明白,但是她心里亂糟糟的,自忖并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