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說來也是好笑,原本是他在生著悶氣的,轉眼間就掉了一個個兒。 “昨兒你身子不舒服,今日就不用去請安了,太后那里,我會叫人過去說的?!?/br> “嗯?!卞\繡也不想去。 正用著早膳,李德全突然從外面跑過來,說是橫沖直撞也不為過,平常見到他都是老謀深算的樣子,那里有這樣驚慌失措的時候。 李德全見了皇上,大氣沒喘一口,就直接道,“皇上,出事了,剛剛傳來的消息,京畿東面和北面都發生了地動?!?/br> 殿里人都是一驚。大魏立國近百年,可從未發生過地動。 封煜放下勺子,問道,“何時的事?” “昨兒晚上的事,這次地動范圍雖小,但是十分震地十分嚴重,連路都裂開了,死傷無數?!?/br> 封煜斂了神色,立即吩咐道,“傳六部尚書、侍郎、傅錚、沈宜修等人,立即前來御書房?!?/br> 李德全忙道,“是,皇上,奴才這就去?!?/br> 封煜回過身,看著錦繡,十分抱歉地說道,“今日不能陪你了,你好好地在關雎宮待著,我處理好事情就來陪你?!?/br> 錦繡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孰輕孰重當然能分清,趕緊道,“皇上快些過去吧,我這里不要緊的?!?/br> 封煜鎮定地點點頭,對著左右又吩咐了幾句,這才出了關雎宮。 御書房中,眾人都已經到了。聽到消息后,一刻也沒敢耽誤,緊趕慢趕地趕到宮中來了。 見到封煜,眾人似見到主心骨一眼。 魏國立國以來,很少有什么天災**,所以每逢天災**之時,總免不了慌亂。宣宗時,僅僅是南方一次大旱,就引得朝野暴動,最后朝廷不得不派軍隊鎮壓,宣宗還親自頒布了罪己詔,只是皇上是受命于天的,即使承認罪責又有誰敢怪罪,受罰的還不是朝中大臣,以丞相為首的權臣都在這一次變動中丟了性命。 天災**,凡是天災,亦是**。 看著底下的大臣面帶焦急,封煜坐在龍椅上,將他們的動靜看的一清二楚。 “京畿之外的地動,諸卿應該都聽說了吧,可有什么好對策?” 幾個尚書一言不發,彼此看了幾眼,少頃,工部尚書上前,“皇上,微臣認為,當務之急應該先將道路房屋建造起來,否則民無定居,必成大亂?!?/br> 若是成了流民,那更是一大禍事了。 “地動之后,理應先安撫民心,且這次地動離京城不遠,更要先安撫?!?/br> 封煜聽著不甚滿意,這些東西,誰會不知道,要他們說出來有何用。 幾人一籌莫展之際,站在后面的沈宜修走上前,“皇上,天災之后,往往是瘟疫滋生之時。微臣以為,還是先將這次地動后的所有尸身找到,集中火化?!?/br> “集中火化,這如何使得?” 說話的人是禮部尚書,魏國人向來崇尚入土為安,死后沒有合棺入土,便是對死者的不尊敬。 沈宜修道,“如何使不得?再過幾日,便是初春,天氣乍暖,時節交替,倘若真生了瘟疫,可就不止是京畿之外的事了?!?/br> ☆、105.第 105 章 貴妃失寵的消息宮里私下一直再傳,至于為什么是私下,皆是因為一開始明著說的人都被處置了。那時眾人還道皇上終究是維護貴妃的,沒想到處置了以后也沒有動作,還是宿在景陽宮中,這讓眾人更加堅信了皇上對貴妃已經沒有感情了,之前的維護可能只是皇上心血來潮。 然而幾天過去,皇上竟然又去了關雎宮,且還是在那里留了宿。今日,貴妃更是連請安都沒有來。這無疑給了所有看熱鬧的人一計的耳光。 甘泉宮中,王昭儀坐在德妃身邊,看她目不轉睛的擺弄這一塊玉石,心中止不住地想,德妃讓她過來究竟是為了什么,一盞茶的時間都過了,還是沒有說話的打算,就這樣晾著她,這可不是她一貫的作風。 過了一會兒,王昭儀看向德妃,試探著問道,“娘娘叫妾身過來是有什么事嗎?” 德妃低著頭,隨意問了句,“最近可有和家里通過信?” “寫過幾次信?!?/br> “你母親都對你說了什么?” 王昭儀更加困惑了,德妃問這個做什么,“沒說什么,不過是讓妾身在宮里多聽娘娘的話,對自己再好一點?!?/br> 德妃笑了一聲,“你母親可真是個慈母,如此諄諄教導,可惜了?!?/br> 德妃說話向來直,即使是對她,也一點都不藏著掖著,有什么說什么。突然這樣拐著彎說話,王昭儀還真是不適應。她笑道,“娘娘究竟想要說什么,直說便是,這樣繞來繞去地把妾身都繞糊涂了?!?/br> 德妃抬起頭,了然的神色讓王昭儀有瞬間的羞愧,德妃道,“昨兒你去了關雎宮,和貴妃怎么說的?” “娘娘怎么問起這個了,妾身不過是和貴妃交好,見她身子不好去探望了一番,也沒有說什么,都是些家長里短的事?!?/br> 德妃聽了心里一陣失望,到底,她還是不肯講真話?!澳闳ヌt院打聽的事我也知道了,猜也能猜得出來你去關雎宮是為了什么?!?/br> 王昭儀想說話,德妃卻打斷她,“你向來心高氣傲,不屑在背地里使手段,怎么在宮里住了兩年,就變成了這個模樣。當初你父母將你送進宮,是怎么跟你說的,只怕你都已經忘記了吧??蓱z他們二老一心一意盼著你能凡事不爭,安安分分過日子,可是你呢,你是怎么做的?” 她和王昭儀幼年親密,這么多年的情分可不是假的。當初王昭儀進宮,德妃也是能幫則幫,不僅將她放到自己宮里,還一路護著她。她做的那些事,哪件德妃不知道的,可最后還不是念在往日情分上幫她處理了尾巴。她倒好,不但不知悔改,反而愈發魔怔了,這回竟然還摻和到貴妃和皇上的事情里。 “知道你素來聰明,可是偏偏用錯了地方?;噬鲜鞘裁慈四汶y道還不清楚?你該慶幸眼下前朝出了亂子,否則憑你做的事,你覺得皇上還會放過你么?!?/br> 王昭儀被德妃說的難堪,臉上一陣青。是啊,她是不自量力,是不安分,可是她不甘心!難道要讓她的德妃一樣,日日只能和一幫宮妃勾心斗角?何況她這么做也沒有錯,哪個宮妃不想著爭寵,憑什么葉貴妃就能一個人霸著皇上。王昭儀臉上露出一絲恨意,語氣凌冽,和平時的溫婉賢淑簡直是判若兩人,她冷笑道,“妾身不過是,做了自己可以做的事而已。一輩子那么長,總不能渾渾噩噩的坐吃等死?!?/br> 德妃冷哼一聲,“愚蠢!”既入了宮,還說什么渾渾噩噩,宮里的女人,哪個不是渾渾噩噩,德妃怒道,“你非要等到報應來了才知道后悔,到那時,不僅是你丟了性命,王家人難道還能逃過去?” 王昭儀不相信,“我不過是對貴妃說了幾句話,皇上不會這樣是非不分的?!?/br> 她確實沒覺得自己哪里做錯了,只是將自己知道的跟貴妃說了,且皇上做都做了,何必要瞞著貴妃。 德妃看她到現在還是執迷不悟,也沒有往下說的意思了。她算是看明白了,這人是不撞南墻不回頭了,但愿皇上真的忙的昏了頭,無暇顧及這件事吧,否則不死也只剩半條命。且這次,她也不想伸手了,經過這么多次,德妃對王昭儀的情誼也不似一開始的深了。 兩人想的不一樣,注定這次只能不歡而散。 這也是王昭儀入宮以后,頭一次和德妃有了爭執。王昭儀自那次從德妃宮里出來以后,心里也是后怕的,但是好在京北出了地動,皇上無心他顧,也沒有時間來查她的事情。 地動之事發生后,封煜即派人前去解決后事,除了之后小震了兩次,其余再沒有意外發生。后續事情處理地十分細致,不過再細致也會有亂子,尤其是后面有人在故意煽動。 如今不僅是京北,連京城里都流傳著謠言,直指這次地動是皇上不仁,累及百姓,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天災**。 更有人將先帝去世、將當初爭位時死去的幾位皇子都歸責于皇上,且這次謠言來勢洶洶,又有人而已推動,一時京中人心浮動。 都說謠言止于智者,可是平民百姓中,又有幾個是智者。三人成虎,說多了連自己也相信了,不管皇上之前是怎么樣的,有過多少政績,在這次天災中仍舊變成了過錯方。 太和殿。 底下站著的大臣心中忐忑,不敢看皇上的冷臉。 他們怎么會想到,地動之后,竟然還有這樣多的事,而且這件事明顯是針對皇上的。殿里的許多人都不想提起這件事,不過總有一兩個看不清臉色的人,比如眼下站出來的這位范將軍。 只聽那人義正言辭地說道,“皇上,臣有本奏?!?/br> 封煜看了他一眼,右衛將軍范成。 他不動聲色地按了楊志成一眼,道,“何事?” “皇上,如今京城中謠言四起,民心已亂,微臣以為,如今最要緊的便是穩住局面,防民之口?!?/br> “你倒是說說,何如防?” 范成道,“昔日宣宗時,適逢天災,宣宗立即下罪己詔,才使得謠言沒有繼續。微臣斗膽,肯定皇上效仿宣宗?!?/br> 封煜聽著他的話,玩味地笑了笑,讓他下罪己詔,這是讓天下人都覺得地動是他的錯,好讓別人群起而誅之? 他們還真是時時刻刻都想著要算計他啊,沒了實權還不安分,封煜忽而厲聲道,“范將軍這是要將地動之責歸于朕,這倒是和這幾日京中盛行的謠言如出一轍。不知道的,還以為謠言是從你范家傳出來的!” “皇上冤枉,”范成跪下來,微臣只是憂心社稷,憂心大魏江山啊,倘若放任謠言流傳,不知會有什么后果,還請皇上三思?!?/br> 建安侯見狀也上前道,“皇上,微臣以為,范將軍所言有理,還請皇上明鑒?!?/br> 后面陸續有兩三個人站出來,“臣附議?!?/br> “皇上,臣附議?!?/br> 封煜看了看底下站著的,很好,沒長腦子的只有這五個人,看來朝中還算干凈。既然這些人不要臉,封煜也不想再給他們面子,“來人,將他們拖下去,廷杖三十?!?/br> 眼下時機未到,他還不想將人解決掉。封煜是明君,他不想如先帝一樣,活得恣意卻荒唐,他也不會讓自己在史書中有半絲污點。該死的人遲早都事會死的,但是他會讓他們死的名正言順。畢竟,這些人算是和他關系匪淺。 想到這兒,封煜不厚道地笑了。 殿外人聽見,立馬就上來,趁著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將人拖走了,沒一會兒,殿中就傳來皮rou撕裂的聲音。 眾人看皇上臉色,也不敢上前說什么了。原本一個早朝,愣是因為這幾人變得驚心動魄的,不僅是封煜,連眾位大臣也都倒盡了胃口。 下朝后,柳呈司難得沒有走,路過執刑地地方,毫不意外地看見建安侯背上血rou模糊的樣子,已經站不起來了。廷杖上面有倒鉤,這位建安侯挨了三十杖之后,還能撐著沒昏過去,已經算是身體好了。 楊志成抬起眼皮,看到來人是柳呈司,不客氣道,“柳相來這里做什么,沒得污了您老的眼睛?!?/br> 柳呈司嘆息一聲,“你和鎮國公還真是一點也不想啊。世事無常,去年老夫還和鎮國公同朝做事,現在卻連面也見不上,可嘆?!?/br> 楊志成卻覺得他是在招搖顯擺,楊家沒落了,他這個小人就過來炫耀了?“柳相不必介懷,鎮國公府落得如此田地,柳家只怕也不遠了?!?/br> 柳呈司輕笑,也不生氣。 “老夫和鎮國公最不同的,便是老夫知道,有些事做的,有些事做不得。鎮國公英明了一輩子,可別臨來了再犯了糊涂?!闭f完此話,柳呈司便轉身走了。 楊志成看著他的背影,想到今日之恥,眼中一片陰毒。 ☆、106.第 106 章 封煜下朝后,徑自往關雎宮走去了。 他早上起地早,又匆匆趕著上朝,連早膳都沒來得及用?,F在回來了,小廚房的人又忙著給他做了早膳。 封煜用著魚片粥,錦繡就坐在他前面,靜靜地瞧著他。這兩日,倆人之間的關系緩和了許多,錦繡說話做事也不會避著他,他問什么她也不會故意不理他?;蛟S是想明白了,只是心里還沒有接受吧,她雖然和他說話,但是語氣里還有些拘束。不是每次吵架過后都會和好如初的,尤其是錦繡這樣敏感的人,她小心翼翼地試探,小心翼翼地接近,不會一下子就變得和以前一樣。 封煜也知道她是什么性子,以前只覺得她沒心沒肺,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現在才知道她都是默默記在心里,若是他不問,她永遠也不會說。 封煜這些天都是宿在關雎宮,但是都沒有和錦繡睡在一起,精神當然算不上好。魚片粥只用了一點,就放下了。 錦繡看了,眉頭不由地皺起來,想到他早上什么東西也沒有用,不禁道,“這粥味道不好嗎?” 封煜淡定地點點頭,表示確實是這樣的。 錦繡也嘗了一口,魚rou細膩,粥也熬得恰到好處,鮮香怡人,如果這樣的手藝都還是不好的話,宮里也沒有幾個御廚能說得上好了。難道皇上的口味變了?錦繡道,“味道不錯啊,和皇上平時用的一樣?!?/br> 封煜一本正經,“沒有你做的好?!?/br> 錦繡很想白他一眼,但是忍住了。 封煜這回是真沒有胃口,最近事情多,連帶著胃口都變差了,看見東西都不想吃。 錦繡看他放下粥,連桌上其他的東西也再沒有動過一下。想到他這陣子,應該挺忙的吧,又忙又睡不好,臉色都有點青,看著怪可憐的。錦繡忍不住說道,“中午我來做午膳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