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節
書迷正在閱讀:前男友,不要了(1v1)、男朋友是個兔子精(1v1H)、懷孕女星的秘密、[綜]骨科床位還沒滿、重生之影帝你快醒醒、愛或不愛都走開、本尊不開心、百歲之好,一言為定、我的女主她不求上進、貼身女王
李九江不理他,小唐看他家先生畫案上鋪著一幅山水圖,問,“師傅,這是你送給娘娘的壽禮嗎?” 李九江徑自品茶,小唐過去賞鑒了一番,說他家師傅,“您可真會省事,每年就自己畫幅畫,也就費些紙墨,虧得娘娘寬宏,不嫌棄你這壽禮太過簡陋?!?/br> 謝太后出國孝后的第一個千秋,安泰帝有心為嫡母大為慶賀,雖謝太后說一切從簡,也頗是熱鬧。謝太后收禮收到手軟。謝太后千秋之后,宮里有兩位后宮診出身孕,一則就是頗為受寵的張御女,一則是蘇皇后身邊的一位宮女叫青酥的。 蘇皇后立刻提高了兩人的待遇,尤其青酥,聽說原是姓駱的,既有身孕,也不能再做宮女了,稟明謝太后后,謝太后道,“與張御女一起,先提為寶林?!?/br> 蘇皇后柔聲應了。 待第二年春,先帝的陵便修好了,安泰帝為他爹舉行了盛大的移槨入陵的儀式。同時,安泰帝開始修自己的墳了。 三月初,張寶林產下一女,駱寶林產下一子。謝太后與安泰帝都十分高興,不論皇子還是皇女,安泰帝都不多呢。 尤其張寶林生的小公主,謝太后還親自去看了一回,張寶林頗是受寵若驚,謝太后笑道,“你只管好生養著,我看看公主?!?/br> 張寶林雖未能誕下皇子,但見謝太后如此喜愛公主,也頗是喜悅。待她出了月子,見謝太后對公主十分關愛,安泰帝問她可愿意把公主放到慈恩宮教養,張寶林簡直巴不得,一派感激道,“妾身年輕,見識更是不及太后娘娘萬分之一,就是在民間,孫女能放到祖母身邊教養,也是孩子的福氣。太后娘娘喜歡公主,正好讓公主代陛下與妾身在太后娘娘身邊兒盡孝了?!睂m里沒傻子,安泰帝的帝位是怎么來的,就是因當年他是唯一一位養在謝太后膝下的皇子,子以母貴,就此立儲。經了安泰帝之事,大家恨不能把小皇子們都送給謝太后養呢,但謝太后一直對小皇子們沒什么興趣,她比較喜歡公主,但,即便是公主,如張寶林這樣的低品妃嬪,能將公主放到慈恩宮,將來對公主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見張寶林懂事,安泰帝也很高興,便將把公主送給嫡母養的事說了,謝太后笑道,“我雖喜歡公主,就是想著不好生離張寶林與公主呢?!?/br> 安泰帝笑,“她每日都要過來給母后請安,一樣能見著公主。朕已問過她了,她十分愿意?!?/br> 謝太后自然高興。 謝太后又與安泰帝說了給張駱二位寶林升位份之事,謝太后道,“不為別個,皇子公主的生母,位份不能太低,不然,以后皇子公主面兒不好看?!?/br> 安泰帝也同意,母子二人一商量,張駱二人便自寶林越過才人直接升到了正四品美人例。因駱美人獻公主有功,安泰帝給駱美人賜了個封號,柔。從此,張美人便成了柔美人。 駱美人因以前是蘇皇后的宮人,她被封美人后,也一直居住在鳳儀宮的偏殿,駱美人不大受寵。蘇皇后稟過謝太后之后,將駱美人所出三皇子養在了自己宮里。 駱美人自然也是求之不得的。 謝太后對此無可無不可。 蘇皇后原想著請謝太后給三皇子賜名,但見謝太后態度淡淡的,也沒敢開這個口。祖母孝期滿,重來帝都的蘇航夫婦,蘇夫人進宮時,蘇皇后很是憂心的同母親道,“母后似是不大喜歡三皇子?!?/br> 蘇夫人安慰道,“眼下孩子尚小,臣婦說句不當說的話,便是太后娘娘當年,也是將先帝諸子一視同仁的。娘娘,您是國母,就要拿出國母的氣度來。以后將三皇子教好,皇子出息了,太后娘娘是諸皇子祖母,怎會不喜歡呢?” 不過,后宮妃嬪見到了駱美人柔美人生了孩子后的三級跳,而且,不論是生皇子還是生公主,只要有的生,位份便可提升,一時,人人都恨不能立刻便給陛下生出三五兒女來。 安泰帝亦正當年輕,他并非貪歡好色之人,身體也非常好,皇室一時進入生產高峰期。 安泰三年,宮中便有薛才人生下四皇子,趙寶林升下五皇子,韋昭媛生下六皇子。謝太后對諸人除了按例賞賜外,韋昭媛升了韋昭儀,薛才人升了薛婕妤,趙寶林升了趙美人。 皇家子嗣興旺,國事亦是平穩順遂。 安泰三年夏,謝柏出孝,謝柏致仕時為工部尚書,今既出孝,他又是謝太后嫡親的叔叔,偏生六部都有人了。好在謝柏年輕,六十三歲。對于六部大員或封疆大吏,這是相當年輕的歲數了。 安泰帝與謝太后商量后,謝柏外放為直隸總督。 安泰三年冬,蘇不語母孝期滿,再次到帝都起復,此次,蘇不語官運終于來了,他前腳剛到帝都,起復的折子遞到吏部,刑部左侍郎就在家里咽了氣。左侍郎家里還說呢,明明晚上睡覺時還好好兒的,第二天美妾叫侍郎大人起身,人就沒氣兒了。把個美妾嚇得半死。 人都死了,官兒自然是當不成了。 蘇不語便留在帝都任刑部左侍郎。 安泰四年,大皇子穆煊,二皇子穆熠正式入學念書。同年,謝太后為太宗皇帝第十三子指婚,成親后,同樣賜一郡王爵,就藩去了。刑部尚書邱山家里死了老娘,辭官守孝,蘇不語繼而升任刑部尚書。這倒不是蘇不語走了謝太后的關系什么的,蘇不語少時便是有名的才子,原是探花出身,多年外任,官至巡撫,后轉任刑部任右侍郎,他任右侍郎多年,但當時他爹蘇相為內閣首輔,父子避嫌,他升不到六部主官上去,就在侍郎位打磨多年。自蘇相近逝,蘇不語官運就不大順遂,守過父孝來帝都起復,竟未能起復為帝都官員,不得不外任陜甘按察使,在按察使一職上,蘇不語也很有建樹,當初西蠻王破西寧關,就是蘇不語與趙時雨主持了死守晉城的戰役,等來了援兵。待安泰帝登基,大理寺卿出缺,安泰帝有意蘇不語,可沒等他接任呢,嫡母過逝,蘇不語又得回老家守母孝。蹉跎十余載,直至如今,官登尚書位,總算是熬出頭了。 而且,蘇不語做官頗有一手,先帝時就看他順眼,如今安泰帝當政,依舊看他順眼。 安泰五年,西蠻王再上國書,語意間柔婉伏順,愿與東穆國父子之國相稱,當然,東穆國是當爹那一方,請求再開榷場。安泰帝與謝太后商議后,著內閣商議,與西蠻重啟榷場談判。 安泰六年,薛相去逝。 安泰帝很為這位歷經三朝的老臣感慨,親賜文端二字為謚。 薛相去后,安泰帝提內閣資歷最老且曾為安泰帝先生的禮部尚書韋尚書為首輔,以掌院學士葛學士升任禮部尚書。 安泰六年冬,吳寶林生七皇子,李御女生二公主,同時,二人同升美人位。 安泰皇帝在外人看來是個命運非常不錯的皇帝,他在先帝諸子中,論生母,他的生母出身最低,但因撫于謝太后膝下,由謝太后一手推他到帝位,根本不是他爹那會兒,想當皇帝得拼死拼活的玩命折騰。安泰皇帝完全就是謝太后直接將皇冠捧至他的面前。而繼位后,也是國泰民安,樣樣平順。較之太宗時的江南之亂,先帝時的西寧關之戰,安泰皇帝自登基起,簡直是國家太平,風調雨順。整個東穆國的人口,太宗時江南之戰后的1600萬戶,增加到了2000萬戶,可見整個東穆國的發展。 這位命運很好的帝王,偏生有一樣像了先帝,先帝那樣圣明的皇帝,偏生壽數難永。安泰皇帝論年紀不過三旬,他的父皇昭明皇帝,當年起碼是活到五十歲的。但安泰皇帝的身體也開始逐漸衰弱下去,開始就是發燒,用藥剛退下去,過一時就會繼續燒起來。 謝太后立刻命人去把夏青城請回帝都,給安泰皇帝診治,同時讓內閣代行朱批,令安泰皇帝好生休養。安泰皇帝雖然是個運道非常好的皇帝,但要把國家能國泰民安,少不得他的勤勉與心血。先帝當時有六位成年皇子,安泰皇帝的皇子們,最大的大皇子,今年不過十三歲。 安泰皇帝哪里放心的下,謝太后道,“再重重不過皇帝,把身子養好,以后還怕沒有看奏折的時候嗎?你這么病著折騰,反是因小失大?!?/br> 安泰皇帝嘆道,“國事尚可讓內閣接掌,只是,朕以為,朕壽數倘能及父皇,也可慢慢擇儲。今諸皇子年少,當如何呢?” 謝太后道,“把心定了,還沒到那一步兒,人誰不生病呢?!?/br> 安泰皇帝倘是小病,不至有此感慨,病人自己心里明白,安泰皇帝心中有此事放不下,病更難將養。待夏青城來帝都后,也沒什么好法子。 安泰皇帝不得不考慮儲位之事,偏生在此時,蘇皇后有妊。 蘇皇后是安泰皇帝結發妻子,成親后,安泰帝與蘇皇后的情分,雖不及先帝與謝太后,但倆人也不錯。蘇皇后寵愛也一直沒斷過,但,蘇皇后多年無子,還將駱美人所出三皇子養于膝下,偏生此時,皇后有妊。 倘蘇皇后生下皇子,便是元嫡皇子,身份在諸皇子之上。 但,同時,即便蘇皇后生下嫡皇子,縱立嫡皇子為儲,一旦安泰皇帝故去,這位襁褓中的小皇子十五年之內怕是不能掌政,那么,國家要如何呢? 可,倘有嫡皇子不立嫡皇子,那嫡皇子之后將何去何從? 安泰皇帝病中發此愁緒,身子愈發不好了,夏青城醫囑,“陛下定要安心養病,莫思慮過甚,對龍體不利!” 安泰帝哪里還顧得上龍體,他跟他爹一個脾氣,死前得把江山安排好啊,不然,死后也無面目見列祖列宗啊。 安泰帝之猶豫,蘇家亦知,曹家亦知。 蘇皇后召母親進宮商議,蘇夫人回家告訴丈夫,蘇航去找了自己的三叔蘇不語。蘇不語嘆道,“帝心莫測啊?!?/br> 蘇航苦求這位與自己年紀相仿的三叔,就因倆人年紀相仿,蘇航同蘇不語關系很不錯。蘇航道,“若皇后娘娘生下嫡皇子而不能繼位,嫡皇子將來如何自處呢?” 這個道理,蘇不語也不是不明白。 不客氣的說,蘇皇后肚子里這個孩子,倘是公主還好,倘是皇子,那么,皇子繼位與否,關乎蘇家百年命數生死。 蘇不語思量再三,求見了謝太后。 這個時候,能為蘇皇后爭一爭的,就是謝太后了。 當然,也得謝太后肯出面才行。 但其實,哪位皇子繼位,對謝太后的影響不大。當然,謝太后更愿意看到嫡皇子出世,但嫡皇子繼位也代表了主少國疑的局面。 謝太后雖不喜曹淑妃,但不得不說,眼下朝局,更需要一個年長的皇子。 謝太后道,“不語,你實在令我為難?!?/br> 謝太后的外祖母便是當年的輔圣公主,權傾一時。太宗皇帝在位時,十分忌諱謝太后,便是因輔圣公主而來。如今的局面,縱皇長子繼位,都是少年君主,何況是未出世的五成可能性的嫡皇子呢。 蘇不語也已老了,但,縱老了,也是個帥老頭兒。蘇不語道,“實在是蘇家于我有大恩,在此關要,雖知令娘娘為難,我也不得不厚顏一試了?!?/br> 謝太后挑眉,有些不明白蘇不語的意思,什么叫,蘇家于他有大恩?蘇不語本就是蘇相三子。 蘇不語嘆道,“此事我亦是在父親臨終前方得知曉,不瞞娘娘,父親生性肅穆,如何會納一絕世美妾,進而生下我呢?當年,英國公方家被族誅,英國公府當年顯赫非常,與各大家大族多有聯姻,蘇家亦有女納入方家。這位蘇氏女,就是我的嫡母。我的生母,原是當年英國公府的一個婢女,因此,英國公府當年與輔圣公主翻臉,安能不提前做些準備,留些后手。嫡母便放了她的身契。也是因此,嫡母將我的生母拜托給了父親,那會兒父親在外任上,故而,無人知曉?!?/br> 謝太后大為驚愕,“蘇相他當年竟然……”蘇相,這位輔佐了太宗皇帝大半個皇帝生涯的首輔,竟然暗中私藏了方家的骨rou。 謝太后頓時想到李九江與蘇不語肖似的面容,不禁問,“難不成九江也是……” “我們的母親,的確是一對孿生姐妹?!?/br> 謝太后頓時覺著,不能相信人生了。這些穆元帝的心腹之臣,妹夫,竟然藏了方家的骨血……謝太后道,“你與我說這些做什么?” “想告訴娘娘,我與娘娘相交于少時,倘不是必需如此,我不想讓娘娘為難?!?/br> 謝太后倒不在意蘇不語姓蘇還是姓方,蘇不語將身世闔盤托出,再拿出少時情義來,謝太后還真得給他這個面子。 蘇不語求見謝太后之事,也沒瞞著人,也瞞不住。與其偷偷摸摸,不如大大方方。 安泰帝有難為之事向來是與嫡母商議的,這件事,自然也是如此,謝太后也不瞞安泰帝,謝太后道,“皇帝病著,蘇不語去我那里說了回話?!?/br> 安泰帝便知謝太后的意思了,嘆道,“縱皇后生下嫡子,朕這個身子,怕是撐不到他長大那一日了?!?/br> 謝太后道,“皇帝可知靖江之亂由何而來?” 安泰帝一時沉默了。謝太后嘆道,“當年,太祖皇帝開國無子,靖江王,原是太祖同母弟弟,因自己無子,太祖便有以靖江為儲之意。太祖皇帝不過是有這么個意思,后來,胡氏為太祖皇帝生下一子,便是太宗皇帝。有了自己的骨rou,江山自然是要自己的骨rou繼承。但,靖江便因太祖曾以他為儲之事,心氣難平,后就藩靖江,也是一腔反意。他怎么不想想,依他的血統,封藩王已是恩典。人哪,不會這樣想的。他只會想自己失去的,不會想自己得到的?!?/br> 謝太后道,“靖江本無繼大統資格,猶一世不平。倘皇后生下嫡子,而這位嫡皇子不能繼位,他心里,會如何想?他還不是靖江那種非皇室血統的藩王,他是理所應當的,最純正的嫡系血統繼承人。若嫡皇子不能繼位,不是將他推至死路,就是將他推至反路?!?/br> ☆、第385章 太后之六 安泰帝知道,嫡母不是在逼迫自己,嫡母說的,都是事實,元嫡之子不能繼位的話,結局大多是如此的。當然,不排除也有例外,但安泰帝自己都沒見過。 蘇不語請得謝太后出手后,便令蘇家人集體息聲,什么都不要再說。 曹淑妃亦得知蘇不語面陳謝太后之事,恨的牙根兒癢,曹夫人再三勸住閨女,道,“娘娘,萬不可急躁,倘娘娘此時對太后不敬,戚賢妃那里可是眼巴巴的盼著的?!?/br> 戚賢妃所生二皇子,論年歲也只小大皇子一個月都不到罷了。但,小一天都是小,二人排行便有分差。 “那惡日出生的不吉之人,還敢與我兒爭位不成!”二皇子很不幸生在端午,此時,人們稱端午為惡日,普遍視端午出身的孩子不祥。曹淑妃厭惡二皇子時便會如此說來,二皇子畢竟年紀小,又不占長,曹淑妃不過說兩句出口氣罷了,她憂心的不是二皇子,便是二皇子的娘戚賢妃,曹淑妃也一向沒放在眼里的,曹淑妃真正憂心的是慈恩宮的謝太后,自她入宮以前,她雖謝太后太難討好而時有抱怨,但謝太后對她一向與別的妃嬪一視同仁,可不知為何,曹淑妃每次看到謝太后時都會不由自主的提起心來應對,而且,她侍君這些年,深知陛下對謝太后的信任。用曹淑妃的話說,別看不是親娘,可安泰帝說起嫡母謝太后來,那種尊敬,完全是出身骨子里來。而且,謝太后現下都對朝事能說上話。不是后宮的事,是國家大事,謝太后是可以說上話的!立儲,大位,哪樣不是國之大事!曹淑妃愈發不安,與母親低語道,“我實不知這是為什么,我兒得位亦是要尊她一聲太皇太后的?!?/br> 曹夫人輕嘆,“大皇子已經十三歲,倘皇后娘娘生下嫡子,尚在襁褓,這如何能一樣?!?/br> 曹淑妃咬牙,“莫不是想肖輔圣舊事?” 曹夫人與女兒道,“越是如此,我兒越要穩住。今陛下不過病中,大事,到底要陛下說了算的?!?/br> “我曉得?!辈苁珏L長的吁了口氣,道,“母親無事就回去吧,我這里都好。陛與龍體有恙,我正是要多帶著皇子去給陛下請安?!?/br> 曹夫人此方欣慰了。 曹淑妃能知道的事,戚賢妃也知道了。 戚賢妃與戚國公夫人道,“倘是嫡皇子繼位,我口服心服。但要是……阿熠,都是被我這沒本事的娘耽誤了?!逼葙t妃說著眼圈兒便紅了。她進宮里年輕,雖生于大族,戚賢妃當真沒有太多手段,有了身孕,她便極注意保養身子。原本都是五月的月份生產,哪里料到曹淑妃竟催生,四月便生下孩子,她的兒子便淪為二皇子,長子之名被曹淑妃的長子占了去。 戚國公夫人連忙勸她道,“娘娘這是做什么?咱們家里教導子孫,都是先教導子孫必要心正的。娘娘性子單純,如何能與那等鬼祟之人相比。這哪里是無用,這分明是娘娘一片拳拳的愛子之心。我也是做母親的,要是有人欺負我的孩兒,我定要為我孩兒拼命,可孩子在腹中,如何能做出傷害孩兒的事來?!?/br> 戚賢妃拭淚道,“伯祖母有所不知,太后娘娘,皇子中,太后娘娘是更喜歡阿熠的?!?/br> 戚國公夫人道,“我有句話想勸娘娘,不知當不當講?” “伯祖母只管說,我如今,也是一團亂麻著的?!?/br> 戚國公夫人道,“眼下,娘娘除了要讓二皇子每天請安侍疾之外,娘娘最首要的是,就是交好皇后娘娘,服侍好太后娘娘?!?/br> 戚賢妃立刻也不哭了,拭淚道,“是啊,我也這樣想,這一哭就收不住了?!?/br> “娘娘慈母之心?!逼輫蛉烁锌?,就是先帝過身,謝太后傷心的鬢角添了銀絲,也未見掉一滴淚,謝太后那種剛強,真是舉世罕見。 戚賢妃與戚國公夫人商議出個眉目,戚賢妃道,“倘皇后娘娘生下嫡皇子,所有人都無話可說,可萬一皇后娘娘生下公主,三皇子倒是養在皇后娘娘膝下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