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節
書迷正在閱讀:前男友,不要了(1v1)、男朋友是個兔子精(1v1H)、懷孕女星的秘密、[綜]骨科床位還沒滿、重生之影帝你快醒醒、愛或不愛都走開、本尊不開心、百歲之好,一言為定、我的女主她不求上進、貼身女王
江南一事,牽動多少人心。 如謝尚書這素來淡定的人都有些不淡定的同長孫打聽起閩王府近期動向來,謝芝升了職,依舊在閩王府為官,對閩王府的事自然是知道一些的。但謝芝職位所限,何況如今閩王得用的謀士如李九江、柳扶風都留在閩地,未回帝都,閩王便有大事,也不會同謝芝商量的。這并不是對謝芝職位或資歷的偏見,實際上,閩王也沒同張薛二位長史商量過,閩王只同謝莫如商議局勢。 故而,饒是謝尚書想打聽些珠絲馬跡,奈何謝芝實在不知。 大事當前,謝尚書只得親自去閩王府走了一趟。 要說以前謝尚書還是個騎墻派,在閩王大勝之后,謝尚書已經由騎墻觀望發展到準備下手買入了。在江南大總督的千載良機面前,謝尚書自然得表示出一些自己對閩王的傾向來。 不只是買入后等升值的事兒,倘閩王能在江南一事上摻一腳,那么,跟著閩王的人便有再立功的機會。而跟隨閩王的好處,閩地大勝后的封賞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五皇子是個重情義的人,看太岳丈岳丈這樣老天拔日的過來,心時很有些感動。 謝尚書有了年歲,現在干點兒什么機要大事,都會把長子帶在身邊,尤其是同五皇子培養感情啥的,更是落不了長子。謝尚書就同五皇子提了江南之事,謝尚書身在內閣,消息自然靈通,先與五皇子說內閣舉薦名單的來歷,道,“南安侯武略出眾,吳氏家族是江南大族,永安侯是長公主駙馬,李家其實對西北更熟悉一些。趙國公家族原也是江南世族出身,吳趙兩家被賜公爵,便是在當年太祖皇帝平定江南王一事上立有汗馬功勞,因而賜爵?!?/br> 五皇子道,“南安侯乃有名宿將,永安姑丈年輕時也在西北主持過兵事,另外吳趙二位國公,多從政務?!?/br> 五皇子這話并未有多少私心,他就事論事,說的是實話,總督本就是武職,任此職之人,必得懂軍略才行。當然,并未有多少私心,也還是有私心的,五皇子自己對軍略懂的也有限,不過,他挑對了人,肯下功夫,仗也打贏了。 謝尚書溫聲道,“殿下,江南一事,吳趙二府必會參與其間的?!?/br> 這些年,五皇子的養氣功夫愈見深厚,他聽這話心下一懸,面兒上卻很繃得住,道,“他們兩府祖籍地江南,定會擔心族人,且二位國公本就是朝中棟梁,朝廷用人之際,二位國公自然是責無旁貸的?!贝罂偠揭晃恢挥幸粋€,總不能倆人坐上去。 “殿下說的是?!敝x尚書笑,心下也得佩服五皇子這幾年的成長,起碼很沉得住氣了,謝尚書道,“殿下舉薦南安侯是好意,但恕臣直言,南安侯怕是登不上大總督之位?!?/br> 這事兒五皇子不稀奇,他媳婦早與他說過了。五皇子舉薦南安侯,更多是希望南安侯能成為總領江南的大將軍,統籌軍務。當然,這樣的預計,五皇子是將自己放在了大總督之位。如果是他做大總督,定不會放著南安侯不用的。 但聽了謝尚書的話,五皇子依然皺起眉頭,他知道南安侯登不上大總督之位不足為奇,這是他媳婦看出來的,夫妻二人早探討過此事。不過,謝尚書也這樣說……總是有緣故的吧。五皇子便露出個不解之色來,道,“不瞞老尚書,在軍略一道上,朝中還有誰能勝過南安侯么?” “并非南安侯不能勝任,殿下,執掌江南事的,不會是朝臣,只會是一位皇子?!碧融w時雨聽到此言,當引謝尚書為知己了。 就是五皇子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也不禁問,“老尚書此話怎講?”此時朝中還是對大員的舉薦中,并未有人提及皇子執掌江南之事,連同徐尚書的試探,父皇未置可否,就沒人再舉薦皇子了。五皇子不會認為妻子把推斷同岳家說過,那么,太岳丈是從哪里知道這消息的呢? 謝尚書一嘆,“當年先英國公亦是江南舊族出身,戰功赫赫,以至后來權傾朝野,前車之鑒猶在眼前……” 五皇子道,“現下形勢與當年大不相同啊?!背信虏粫械诙€英國公,再者,若有人如英國公般戰功,給人家賜爵也是應當的。 謝尚書不好再多說,輕聲道,“對不對的,這個節骨眼兒上,殿下寧神定性,殿下本就是皇子中唯一有戰功之人,若是機會來了,殿下當仁不讓?!?/br> 五皇子道,“皇子中,我非嫡非長,雖有戰功,也只是勝了一次而已?!?/br> 謝尚書道,“當初,永定侯也只是敗了一次?!?/br> 五皇子十分想爭一爭的,但想到妻子的推斷,又覺著自己怕是爭不過東宮,五皇子欲言又止,謝尚書道,“殿下有話不妨直言?!?/br> 五皇子還是很信任岳家的,他道,“依老尚書所言,有沒有可能,東宮親掌江南事?” 謝尚書條件反射道,“東宮乃國之儲君,君子坐不垂堂,滿朝文武尚在,如何能讓東宮涉險?”說過后,謝尚書的眼神又有幾分幽沉,正色道,“如果東宮有此意,臣會為殿下盡力周旋?!?/br> 謝尚書這是要將寶全力押在五皇子身上了。 五皇子道,“讓王妃過來,咱們一道商議商議?!?/br> 五皇子直接命人請謝莫如過來參謀,讓謝氏父子也算開了眼界,看來謝莫如對五皇子的影響力比他們想像的還要大。 謝莫如一進書房,謝尚書與謝松皆起身,謝莫如十分和氣,笑,“祖父、父親不必多禮,坐?!?/br> 五皇子挽住妻子一手,謝莫如便與五皇子一道坐在榻上。五皇子將謝尚書說的事與謝莫如大致說了,謝莫如道,“如果東宮有意,憑東宮的實力,一句君子坐不垂堂,怕是難以服眾?!?/br> 謝尚書道,“史書上記載,漢初黥布謀反,漢太祖欲令太子代自己征黥布,呂后極力為太子婉拒。自來,太子將兵,有功則位不益太子;無功還,則從此受禍矣。東宮謀士頗多,又有蘇相為太傅,當不會鼓動太子親掌兵事的?!痹谥x尚書看來,太子出門打仗,實在不是高明的主意。當然,這會兒不是漢朝,坐龍椅的也不是劉邦那偏心眼兒。當今對皇子們一向寵愛信任。 “蘇相雖在太子太傅,但蘇相為人,一向謹言慎行,何況蘇相是首輔,憑蘇相身份,東宮對他敬重有余,怕是難以引為心腹?!敝x莫如道,“若江南戰事起,江南幫需要最大限度保存他們的實力。再者,朝中多少人指望著自此戰加官進爵。倘陛下無意朝臣掌江南,能與殿下一爭的,唯有東宮。殿下便是有心示好江南幫,這短短時日,也有限的很。此戰,關系他們家族氣數,他們不放心殿下,定會推東宮上位?!?/br> 這不是簡單的大總督之爭,更關乎江南系勢力的根基存亡。 謝尚書道,“當初先晉王就是戰亡在西北戰場,有先晉王之例,陛下定舍不得東宮犯險?!?/br> 謝莫如道,“殿下也是陛下愛子,當初永定侯一敗涂地,閩地不穩,殿下照樣要就藩穩定閩地局勢?,F下江南之事,較之當初閩地總安穩許多。還是說,東宮才干不比殿下?” 謝尚書一時詞窮,五皇子不欲謝尚書面兒上難堪,與妻子道,“我不過藩王,身份上自不能與東宮比?!?/br> 謝松突然問謝莫如,“那依王妃的意思,就是坐視么?” “不?!敝x莫如道,“看緊了吳國公府與趙國公府,倘兩家不曾聯手,這大總督之位,殿下還有一爭的可能。倘兩家聯手,就不必爭了?!?/br> 五皇子就說,“這不大可能,大哥一向不服東宮?!碑斎?,東宮對大皇子也沒好感,這倆哥自小到大的較勁兒。 謝莫如意味深長,“這不急,江南事不會耽擱太久,眼下就能見分曉?!?/br> 趙國公與吳國公府的關系未見分曉,倒是大皇子建言三皇子四皇子就藩,各去治理藩地,引得朝中又是一番議論。 三皇子四皇子挺樂意去,主要是有五皇子做榜樣,他們是做哥哥的,自認為不會比弟弟差。只是,皇子們倘去就藩,江南的事就更復雜了,就是設了大總督一位,能指揮得動藩王? 太子的大局觀不錯,同他皇爹道,“弟弟們有為父皇分憂的心,是弟弟們的孝心。只是,江南設大總督,原是為了整個江南軍略的需要,弟弟們就藩,難道讓弟弟們聽從臣子之令,這樣,我先舍不得?!?/br> 穆元帝笑,“有這個心就好?!?/br> 太子就知道他爹是不會同意此事的,暗罵,死老大除了添亂還會什么! 大皇子刷了回存在感,太子也為大總督一職遲遲未能花落岳家而有些心焦。大皇子見趙霖的主意被駁了,很有些失望,趙霖笑,“自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殿下在兵部做老了的,何不向陛下求來打理糧草兵器之事,難道這將來不算功績?” 雖是退而求其次,想到其他幾位皇子尚未下手,大皇子就準備著去占這個尖兒。大皇子問趙霖,“時雨你說,大總督一職,到底是誰?” 趙霖道,“是東宮?!?/br> “東宮!”大皇子既是震驚,又是不能置信,“讓東宮去,還不如我去!” 趙霖雙手按住大皇子的雙肩,帶著一股安撫的意味,趙霖沉聲道,“這是國公爺與吳國公的條件,殿下掌糧草,國公爺支持東宮掌江南兵事!” 可是…… 大皇子道,“為什么是東宮?戰事畢竟兇險,怎么能讓東宮去涉險?”雖然大皇子挺盼著東宮出個意外,但東宮親臨戰事,大皇了還是不能理解。 趙霖道,“內閣呈上的大總督的侯選名單,陛下似有意閩王。閩王在閩地經營不值一提,但如果讓閩王拿下江南大總督之位,他的權利就太大了。一旦閩王成勢……殿下難道忘了當初閩王妃是如何將桃花從趙國公府挖回萬梅宮的么?”江南系官員并不信任閩王,閩王妃的出身為人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皇子忽然無言以對。 ☆、第227章 苦心 五皇子再一次見識到了朝廷的行事風格,五皇子倒不是認為他大哥不適合掌管糧草,畢竟他大哥在兵部呆了這些年,只要用心,管一管糧草也能管得來。 但是,也不是說世間就他大哥適合這份兒工作了吧。 但,聽那些朝臣一說,什么“大皇子在兵部經驗豐富”,什么“大皇子行事穩妥”,什么“帝之長子,才干出眾”,反正一堆話夸得他大哥天人有人間無的,聽得五皇子直冒酸水兒,他倒不是嫉妒,這樣的話五皇子早聽過,當年永定侯一敗傾城,朝廷要他去閩地救火,那是把他夸成救世主的。 只是,那會兒他是被這些臣子們推去填坑,一不留神就得把自己個兒掉坑里去。如今他大哥這個,可是一等一的肥差??! 五皇子心里酸酸的,覺著這些朝秦暮楚的東西都是沒貞cao的王八蛋。 五皇子也不能說大皇子不合適,他只道,“糧草非同小事,大哥統籌,底下可得安排好妥當人手?!?/br> 大皇子心道,老子在兵部十來年,還用你個小崽子多嘴。面兒上仍笑道,“五弟只管放心,哥哥也在兵部這些年了?!?/br> 五皇子笑笑,不著痕跡的瞥了滿面含笑的太子一眼,也就不說話了。 五皇子知道他皇爹是個什么意思,他皇爹其實是很想鍛煉一下他們,生怕他們變紈绔,以后撐不起藩地事務。 他皇爹有意,太子都沒出言反對,五皇子自然不會反著來,他剛說的那話,就夠招大皇子煩的了。 五皇子一肚子左思右想的回了家,回家就同謝莫如說,“太子竟沒說一個‘不’字?!?/br> 謝莫如道,“殿下坐觀其變吧?!?/br> 五皇子就算在宮里時沒瞧出來,一路上也明白過來了,太子對大皇子掌糧草一事表示支持,約摸是趙國公府與吳國公府的交易了。五皇子感嘆,“要是東宮親掌江南,此事足以載入史冊啊?!彼讣覜]人,妻族也沒有吳趙二國公府顯赫,親信們都在閩地,五皇子面對如此局勢,也唯有一聲感嘆了。 他已無能為力。 謝莫如凝眉思量,并未再說什么。 哪怕是東宮系要令東宮親掌江南,這話也不能直白著說,什么叫東宮掌江南啊,雖說江山遲早是東宮的,現下還是陛下的。東宮掌江南,這話說出來不大好聽,東宮系的政治智慧在此處完美的展現出來,改頭換面來了個,東宮代陛下巡幸江南。 饒是野心勃勃如謝莫如,此際也得為東宮系表現出來的政治智慧叫一聲好。 至于大總督之位,東宮當然不能去做什么總督了,哪怕是總督前頭加個大字,也不行,有損東宮顏面。事實上,東宮系爭的從來也不是什么大總督之位,他們要的是給大總督之上加一位代天巡幸的皇太子。如此,江南事,勝了,自然是太子主持有功。敗了,是你大總督無能。 至于誰人任大總督一職,東宮的眼光倒與五皇子一致,東宮舉薦的人,亦是,南安侯! 東宮系強悍的手段與實力盡展無疑,五皇子的小心肝兒都跟著顫了顫,想著幸虧自己是坐觀其變,沒多嘴,沒伸手。 五皇子都在東宮面前偃旗息鼓了,三皇子四皇子更從來都不是硬碰硬的人,何況,就是想碰也不一定碰得過,說不得是雞蛋碰石頭,把自己碰個粉身碎骨,倒叫東宮記恨,以后沒好果子吃。至于大皇子,東宮將糧草的差使相讓,大皇子現下也說不出別個話來。 一看東宮這配置,五皇子覺著自己跟媳婦也甭想別的了,洗洗早點兒睡吧。 五皇子中肯道,“東宮睿智啊?!碑敵鯌舨磕且黄鹱訛跗甙嗽愕氖聝?,五皇子覺著太子有些糊涂,后來還為此記了仇,在閩地建海港一事上屢番為難他,五皇子覺著,太子小心眼兒來著??扇缃窨磥?,人家大事明白著呢。 這樣的配置,想敗都難哪。 謝莫如笑笑,“當初咱們就藩閩地,殿下想過有朝一日能大勝靖江王么?” “那倒沒有?!北藭r初初就藩,立足未穩,五皇子怕被人架空,急著收買人心,抓軍政大權,只求靖江王別到閩地尋晦氣就念佛了,哪里敢想有朝一日能大敗靖江王呢? “立在此時此地,我們也只能看著晚上的星空預測下明天是陰是晴,但其實明天什么樣,得到了明天才知道。今天想的,永遠是猜測?!敝x莫如道,“殿下回來這些日子,還沒去見過北嶺先生吧。雖前頭譴小唐去了,小唐的性子,比明天的天氣還難預料,我前兒還聽他說北嶺先生學問不咋地呢?!?/br> 五皇子一聽這話,不由道,“他這是要把牛吹上天哪。北嶺先生學問都不好,誰學問好???” 謝莫如笑,“那小子是給江北嶺忽悠了,他倒是臉大,帶了些禮物過去,自稱是江北嶺的徒孫,江北嶺考較他一二,硬是沒敢做小唐的師祖,把他忽悠到沈翰林開的進士堂去了?!?/br> “還有這事,我竟不知?!蔽寤首勇犨@事兒也不由樂了,笑道,“那個進士堂是什么地方啊?!?/br> “我也沒去了,聽說是翰林院沈翰林開的學堂,給舉人們講課,指點文章,怎樣考進士的地方。小唐說這位沈翰林是很有學問的,教人學問比江北嶺都叫人明白?!?/br> 五皇子來了興致,“那咱們可得去瞧瞧?!狈凑鲜滤膊宀簧鲜至?,五皇子道,“回來這些日子,光顧著忙活了,你也沒個閑的時候,正好,待休沐那日,咱們帶著孩子們一道去。咱們走的時候,聞道堂剛建起來,如今聞道堂可是大有名聲的?!?/br> “問問四皇子他們要不要去,我想再去看看當年我跟四嫂蓋的宅子?!?/br> “成?!蔽寤首右豢趹?。 五皇子種種行為,太子殿下也得感嘆,“五弟是個有機變的人哪?!碑敵跻换氐鄱?,事兒沒定下來的時候,眼瞅著有利可圖,五皇子是全月無歇,見天兒的往宮里跑。這一看沒戲了,五皇子立刻就閑云野鶴的找江北嶺討論學問去了。 去的還不只是五皇子一個,連四皇子也跟著湊熱鬧。 哎,弟弟們沒一個省事的。 當然,更不省事的是大哥!想到糧草的肥差落到大皇子手里,太子殿下也是頗為心痛的。 寧祭酒聽太子如此感慨,笑道,“五殿下一向深藏不露?!?/br> 只要五皇子知難而退,太子也就不再多說什么了。 寧祭酒一笑,亦不再多言。 四皇子五皇子兩家歡歡喜喜的去了郊外,一路上,謝莫如時常掀開窗子向外看,原是南郊的一處荒僻地,不然朝廷也不能選此地建官員的廉租房。后來,謝莫如與四皇子妃在附近買下大塊田產,這路還是謝莫如同四皇子妃花錢修的。